•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花布應用

根據訪談資料建構出範疇二「花布應用」(見表 4-2),並整理出「設計產品」、

「實務教學」、「提供就業」、「當伴手禮」、「技術轉化」五個概念,以下逐一說明 之。

表 4-2「花布應用」整體概念表

範疇 副範疇 意義建構脈絡

B 花布應用

B-1 設計產品

生活化設計品

(布包、手機套、吊飾、零錢包、書籤、圍巾、

帽子、T 恤、水壺帶、包包、杯墊、名片夾)

主題性設計品

(魚伯公包、阿信袋、專門做染布)

B-2 實務教學 小花髮夾教學

B-3 提供就業 成立東勢愛鄉協會、配合勞委會職前訓練 B-4 當伴手禮 臺灣特有的小物

B-5 技術轉化 花布印在瓷盤或玻璃上、花布拼貼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整理

一、 設計產品

據訪談內容發現花布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方面,因此研究者將設計應用層面 分為「生活化設計品」與「主題性設計品」兩大主題,其說明如下:

(一) 生活化設計品

C 類鄭媽媽本身是教黏土教學老師,來到東勢客家文化園區之後,為因應 市場的需求,多為生活化商品為主,後來為了配合園區的發展,在週末會進行 DIY 教學活動,曾經在文化局所舉辦的「谷動山城,勢在必行」活動中進行小 花髮夾的教學,並解釋小花髮夾(見附錄五)的創作內涵,它靈感源自於桐花 的五花瓣,外型像向日葵,有一種正向感覺,同時她也笑著說,這作品像阿嬤 那時代的春納花,可以當成髮夾或胸針的使用,看到她滿滿的笑容,研究者覺 得創作花布作品是有意義的事,也是充滿成就感的過程。

我個人設計產品包括布包、手機套、吊飾、零錢包(J-2-a)

東勢這裡會作休閒服或 T 恤,會用一小部分花布作搭配(J-2-i)

「春納花(臺語)」就是喜慶花之意,它不只有髮夾的功能,還可 做成書籤、手機吊飾、夾圍巾帽子等(J-2-c)

C 類古媽媽在東勢老街販售多年,大部分都是以實用性去創作作品。B 類 鄧老師因為本身在爸爸布店長大,有一定的基礎,一開始就先創作簡單的包 包,後來接觸到拼貼技法,開始創作出個人風格的花布作品。A 類楊女士本身 因協會的關係,也是考慮到婦女就業的機會,他們就從女紅手藝做起,因此在 訪問現場多見到服飾及日常生活的用品,顯現出他們也是以實用性為創作主 軸。B 類張老師在訪談中一直不斷強調他作品都是取自於生活,原本充滿俗氣 的花布到他手中就變成有質感的臺灣花布作品。

我的作品大多是日常用的水壺帶、包包、衣服和杯墊等(G-2-c) 以前很簡單,就是把花布剪下來組合成一個包包,整個包包就是只 有圖而已(D-2-e)

衣服居多,拼布類的作品比較少,而我們協會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衣 服跟帽子(Y-2-b)

我後來剛好有認識在做衣服的人,就將染好的布做成衣,效果出乎 意料的好,當時玩這種東西的人很少,比一般人做出來還好看,於 是把這種東西完成作品,做的越得心應手,所以我們就去註冊細手 物染,專門做染布的部分。(Y-1-f)

例如要做一個包包,會剪裁花布上的紋飾,運用在包包一小塊的地 方,讓包包看起來比較素面一點,感覺比較不張揚(Z-2-c)

(二) 主題性設計品

A 類楊女士的協會位於臺中縣(現為臺中市)東勢鄉,在此地最具代表的 是客庄十二大節慶中的「新丁粄節」,到該節慶之時,當地居民會在廟宇舉行 比賽,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鯉魚伯公廟」,他們協會為配合當地的文化,而 創作出具有主題性的作品。(見附錄五)C 類鄭媽媽提到在網路部落格上看到

有人作立體的客家花布手提袋,她是以結婚嫁妝為主題,製作出充滿喜慶的手 提袋。

我們做的魚伯公包,是有代表性的創作,這個是因為我們當地的鯉 魚伯公廟而創作的。(Y-2-c)

設計喜餅的禮盒,它是立體的客家花布提袋,也有做紅包袋,可以 作為紀念(J-3-c)

二、 實務教學

C 類鄭媽媽本身是老師,對園區懷著很大的期待,她懷著身為教師的使命感 來教學,希望東勢園區能夠發展更好,她也擔任「谷動山城,勢在必行」的指導 老師,並用小花髮夾來教學。(見附錄五)因此她除了販售外,在週末也兼顧一 些園區的教學活動。

2013 年暑假辦的「谷動山城,勢在必行」的活動,我做了一個小 花髮夾來教學,這作品以向日葵形象,一般有六花瓣,我把他改良 成五花瓣,如同桐花的五花瓣(J-2-c)

三、 提供就業

(一) 成立協會

在採訪過程中,發現 A 類楊女士先生是客家人,為客家媳婦,一開始是 為了給當地婦女有二度就業的機會,但她本身不懂得去經營協會運作,後來在 朋友的幫助下,開始慢慢接觸到相關環保團體。

九二一地震之後才成立東勢愛鄉協會,它帶給我們這邊鄉鎮莫大之 喜,同時也是為了給當地的媽媽有二度就業的機會(Y-1-a)

(二) 職前訓練

A 類楊女士提到,為了給當地婦女有二度就業的機會,跟勞委會協商舉辦

職前訓練的教學,所以他們以他們一開始就染方向發展,由於地理環境的關 係,也常常接觸到客家活動,進一步才接觸到臺灣客家花布。

從植物染開始做起來的,剛好又有個勞委會職前訓練,我們配合他 們而開始專門做染布這方面的教學。(Y-1-c)

四、 當伴手禮

C 類鄭媽媽所創作的「小花髮夾」很受客人的歡迎,甚至連國外客人也都喜 歡,她提到這種作品就是具有臺灣特色,不但方便又實用,讓想讓客人想帶回去 做紀念,可見臺灣客家花布不只是客家人意象之一,還代表著臺灣意象,是個充 滿臺灣氣息的小物品。

有大陸客人看到這個客家小物覺得不錯,它可作伴手禮(J-2-d) 像這種水壺帶、阿信袋、名片夾等,有客人在喜慶時用來當小禮物,

因為新娘是客家人,送這客家花布小物非常有意義(G-2-e)

五、 技術轉化

(一) 花布印在瓷盤或玻璃上

B 類鄧老師剛接下布店時候,發現到新竹竹東缺乏在地特色產品,於是她 尋找能代表當地意象的物品, 她想到客家花布除了能當布料使用外,她想過 是否能用轉印的方式去創作,於是開始從事這方面的創作。

接觸一個技法-花布拼貼,不是很多地方政府會贈送杯子嗎,心想 說為什麼杯子不會想要印個客家花布上,讓人覺得這東西比較特 別,我就決定來做這部分,想要把客家花布印在瓷盤或玻璃上 (D-2-a)

(二) 花布拼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