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參、 臺灣對外發展援助理論回顧與探討

一、 臺灣對外發展援助

(一) 援助歷程回顧

臺灣自 1950 年代起為美國援助的受援國,在受援時期內,我國每年接受外 援約 1 億美元,約佔全年 GDP 之 9%。起初源自於 1948 年的經濟合作法案,對 台灣提供經濟建設之用的資金,又因共產勢力擴張,美國加強對台的軍經援助,

除了免除臺灣落入共產勢力,一方面也是在牽制中共政權。而後,美國冷戰時期 的共同安全法案,將臺灣視為防衛西太平洋地區的樞紐位置,美元政策主力從經 濟轉為軍事安全,軍援比例增高,除了改善臺灣人民生活之外,也是確保臺灣有 自保的軍事力量。到了 1950 年代後期,美蘇間冷戰情況緩和,逐漸轉為經濟對 抗,美國對外援助政策改變,取而代之的是開發貸款、開發贈與以及技術合作(國 合會,2007:218),直至 1965 年美國才終止在臺灣的經援計畫。

除了美援之外,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 織都曾對臺灣提供技術指導與資金援助,而日本、沙烏地阿拉伯也曾提供臺灣貸 款資金援助,賴於國際援助,我國才能在外匯艱困時期,繼續建設基礎設施、發 展經濟,故我國對於回饋國際社會以及善盡國際義務具高度共識(外交部援外政 策白皮書,2009)。

在接受美援的國家當中,臺灣推動經濟發展成效顯著,臺灣自 1959 年開始 以農業技術協助南越發展,而臺灣稻米為主要的糧食生產力,也是臺灣經濟穩定 的基礎。1960 年代,臺灣在美國的支持下,派遣農耕隊赴非洲協助友邦發展農業 技術,並自 1961 年開始施行「先鋒案」(Operation Vanguard),除了協助友邦發 展之外,更是維持外交優勢的方式。而後因技術合作的規模擴大,原先鋒案的執 行小組即改為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以臺灣的農業發展經驗,對非洲新興國家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供技術援助。

然而,我國在 1971 年失去聯合國代表權後,開始將技術合作的對象擴展至 非洲之外的地區,如沙烏地阿拉伯、泰國等,並將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與外交部 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改組成「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海外會)」,統一負責國際 合作,協助友好開發中國家之農業發展(林德昌,1999:108)。1980 年代後,臺 灣雖在國際政治上被邊緣化,但在經濟發展上有突出的表現,名列亞洲四小龍之 一,開始以經貿實力作為後盾,在 1989 年於經濟部下成立「海外經濟合作發展 基金管理委員會(海合會)」,對友好開發中國家提供開發性貸款及經濟技術協助

(外交部援外政策白皮書,2009:23)。

1990 年代冷戰結束後,世界援外趨勢改變,而臺灣亦因應援助業務的多元 與專業,並有效整合資源、增進對外關係,於 1996 年成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 發展基金會(國合會)」,並將海外會及海合會之業務併入,成為我國執行援外工 作的重要機構(國合會,2007:254)。臺灣對外援助機構的特色及組織功能的演 變,受到過去 40 餘年國內經濟發展經驗的影響,如以國內農業發展的經驗來對 外援助,而國際政治的變局,亦使得援外機構功能的改變,如為加強與其他地區 的友好關係,將技術協助拓展至非洲以外的地區等(林德昌,1999:134)。

臺灣對外援助歷經興起、艱辛與深耕年代後,開始進行全民外交與活路外交,

以「進步夥伴、永續發展」為政策主軸,推動法制化、專業化、透明化的援外模 式,以達到更高的援助效益,協助友邦發展。因應國際援外趨勢,將過去單純的 援助,轉型為與受援國進行合作發展,訂定較完整的發展合作計畫,以發揮援助 效益(外交部,2016:3)。下圖 3-1 可看出我國受到國際援助潮流及國內援外歷 史影響所進行的轉型策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圖 3-1 我國政府援外策略

資料來源:外交部援外政策白皮書

我國在 2015 年的政府開發援助經費約 2.78 億美元,佔國民所得毛額的 0.052%,雖與聯合國所訂定的 0.7%標準差距甚大,但相較於去年度(2014 年)

仍有微幅成長。而我國對外援助類型約有 56%左右皆為社會基礎建設,其次為經 濟基礎建設,整體對外援助計畫中,重點項目為教育、農漁林、市政建設、健康 醫療、資通訊等,在人道援助精神上的發揮,也是援助金額成長的因素之一(外 交部,2016:7)。在推動國際合作發展事務上,透過雙邊與多邊援贈、合作,協 助受援國發展,如協助社會經濟基礎建設、技術協助、人道救援以及教育訓練等 雙邊援贈,或是對國際組織機構援贈、與國際組織機構合作等多邊援助方式進行。

從對外援助歷程來看,可看出我國目前對外援助受政府外交政策及援助規模 影響,且依國合會目前對外援助之計劃來看,多半都為無償援助模式,即指技術 合作,單純提供資金上的協助以及技術指導為主,此一情況不僅於邦交國,對於 非邦交之國家也以無償援助為主。未來若要轉型成為發展合作或是有償援助模式,

還需有更多因應的發展策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二) 援助有效性

自國際發展援助潮流開始關注援助有效性後,各國皆開始注重受援國的實際 需求與達成夥伴關係,並發展結果導向的績效衡量系統。而我國為呼應國際援外 潮流,也將計畫績效管理帶進國合會,藉由績效評估與回饋系統,提升援助工作 品質(國合會,2014)。而國合會前秘書長陶文隆指出:「過去臺灣農業合作計畫 講究亮點,不重實質,受益農民極為少數」,2013 年政府為節省預算開支,而降 低援外計畫資源時,當時的合國會秘書長陶文隆即指出臺灣對外援助計畫的有效 性問題,如當時斷交的甘比亞,臺灣自 1996 年開始援助蔬果種植,近 20 年來,

僅開發 3.6 公頃的農場,受益的農民只有 90 人,由此可看出臺灣對外援助只重 視外交考量、宣傳我國亮點,而不重實質的現象(洪哲政,2013)。自援助有效 性議題興起後,各國皆開始注重受援國的實際需求,並進行協調磋商,以將發展 援助效益擴大。我國在陶文隆擔任國合會秘書長時,即將「成果導向(Result-based)」作為國際發展援助的策略之一,強調援助的實質效益甚於援助資源的多 寡,集中資源以提升援助的效益,而非追逐援助計畫的數量。在其任職期間,為 達援助工作之有效性,將國合會組織架構進行重整、業務轉型與升級,在業務執 行上力求援助的實質效益。而其中除了修訂相關法規外,亦將發展策略調整為中 長期工作計畫,以落實計畫導向、深化援助實質效益;在財務投資策略方面,轉 為長期持有以回歸非營利組織之本質,避免風險性資產的損失,並希望未來透過 直接或間接投資辦理援外業務,期許能在符合法規規範、受援國實務需求等面向 上,徵詢我國私部門合作投資之可能(國合會,2012)。而國合會結合公、私部 門資源,以擴大技術合作援外的效益,並帶動私部門發展(國合會,2011)。

國合會於 2013 年導入「計畫設計及監控架構」(Design and Monitoring Framework, DMF),希望藉此一工作來提升援助執行成效。其中,DMF 之設計所 呈現的是計劃的整體邏輯架構,以結果導向為主(如下圖 3-2),指出在設計 DMF 時,計畫的成果應為最優先思考內容,所希望達成的預期成果是什麼,最後再開 始規劃活動方式、投入資源,以達到預想的產出(國合會,2014)。

http://www.icdf.org.tw/ct.asp?xItem=20732&ctNode=30516&mp=1

DMF 各項之內容,首先以計畫成果與影響作為優先思考項目,成果即是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2、 效益(Effectiveness):效益指的是排除其他外部因素後,計畫所達成的的預 期成果之程度,有三項判斷依據:計劃管理的有效性、檢驗計畫成果與判斷 外部因素,而有效性即是指投入的資源與活動是否能達成預期結果,產出是 否符合規劃所要求的品質。

3、 效能(Efficiency):效能指計畫運用資源以達成預期成果的效率,可以經濟 的角度分析是否投入最少的資源以達成預期成果。而計畫效能有三項判斷依 據如計畫投入能有效達成計畫成果、程序效能與合時性,其中,程序效能意 指行政管理的效率。

4、 永續性(Sustainability):永續性指的是開發援助者撤離資源後,計畫可持續 產生有利於合作夥伴與當地社會之成果,包含技術、商業、財務、經濟等,

或是合作單位之組織效能與管理品質隊計畫所作之承諾。

希望藉由相關指標來達成對外援助的有效性,提升計畫成效。而此同時,國 合會除了與區域開發組織合作,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援助外,亦加強與東協國家的 互動,其中與泰國合辦國際研討會,尋求新的合作契機,以及參與緬甸鄉村地區 照明展,建立緬甸相關部會對國合會機制的初步認識,並建立未來洽談合作計畫 的基礎(國合會,2014)。

整體對外援助趨勢,隨著國際潮流而演變,除了以敦睦邦交、發揮人道救援 精神外,更開始注重有效性問題。在此同時,受援國的主體意識以及私部門的參 與即為重要的一環,我國對外援助早先多為敦睦邦交為主,近來亦多為技術合作 與無償援助,而整個對外援助金額亦不及其他大國,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援助 有效性為當前即須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