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有聲資源典藏管理概況

第二章 文獻分析

第二節 臺灣有聲資源典藏管理概況

臺灣對於有聲資料的典藏相當分散,典藏機構如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因 文化保存職責,致力於各種形式資源館藏發展,其中自然包括有聲紀錄之徵集與 保存;學術研究機構如中央研究院、臺灣師範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因學術研究或 教學發展,也不乏相關資料產出與蒐藏;甚至政府或民間機構因業務屬性亦有珍 藏,如過去新聞局有國情影片、照片、DVD 等視聽資料的攝製與供應;各廣播 公司與電視台也擁有為數不少本身錄製的錄音與錄影資料。但政府或民間機構主 要關注核心業務推展,對於業務產生之影音資料無暇它顧,多半需仰賴學術或典 藏機構協助整理與研究應用。

對於臺灣地區有聲紀錄保存與管理概況之瞭解,先藉由機關網頁與相關文 獻,掌握目前典藏有聲紀錄較具代表性機構之內容特色、數位化情形及其開放應 用等事項,並加以簡述分析如下。因部分資訊來自於機構網頁,暫有資訊及時性

不足之憾,需日後實地訪談加以補正,但先初步呈現重要典藏機構之館藏特色與 數位化分析,以供略窺整體資源分布樣貌。

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簡稱臺灣音樂館)為臺灣地區音樂主題的 專業資料館,隸屬於文化部,自2008 年 4 月起為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下五個派駐單位之一。在2003 年原已成立之「民族音樂研究所」基礎下擴展音 樂保存與推廣業務,此一以音樂為主題的專門資料館,典藏範圍以臺灣各族群之 音樂為主,亞太及世界民族音樂為輔,內涵包括:歌謠、說唱音樂、戲曲音樂、

傳統音樂、舞蹈音樂、儀式宗教音樂及臺灣音樂當代創作等。

該館主要的核心業務重點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2014):

(一) 音樂資料的整合:提供完整的臺灣音樂資訊,蒐藏以唱片、光碟與 DVD 等影音資料為主;圖書、曲譜、手稿與文獻等紙本為輔,並 進行專業保存與推廣。

(二) 音樂資料的管理:進行音樂資料之蒐集、維護、紀錄及保存展示,

並建構數位臺灣音樂資料庫,建立數位音樂分享交流機制。

(三) 音樂資料的推廣流通:提供專業音樂製作人才及新秀創作與發表園 地,並提供音樂人舉辦小型發表會;輔助個別樂師、樂團從事技藝 保存研究,並獎助國內各大學院校音樂系所專業人才之創作發表。

二、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鑑於國片流失日趨嚴重,電影資料乏人蒐集整理,行政院新聞局於1979 年 與民間共同集資成立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附設電影圖書館,1989 年為 彰顯電影圖書館保存電影文化資產之功能,易名為電影資料館;復因電影基金會 財力有限,行政院新聞局亦深切體認到為了保護電影文化資產工作能落實,其經 費預算宜由政府編列,爰將電影資料館定位為「由政府編列預算,受政府督導運 作」之財團法人。故於1991 年 5 月原擬提《國家電影資料館設置條例》草案呈 請行政院移轉立法院審議,惟為避免因立法過程緩慢而導致影響電影資料館館 務,行政院新聞局乃決定先依民法第61 條規定成立財團法人。其後因政府組織 改造,行政院新聞局於2012 年 5 月裁撤,電影資料館整併納入文化部,未來將 與「行政法人臺灣電影文化中心」合併(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14)。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簡稱電影資料館)典藏豐富之臺灣電影文化資

產,為臺灣地區專責影音資料保存管理之機構。其主要職掌為:

(一) 電影文化資產保存:將臺灣電影文化資產蒐集、整理及保存;

亦接受電影公司及其他公私機構、團體或個人委託保管電影片 及其附屬材料。除臺灣電影外,亦蒐集各國經典名片。

(二) 電影資產之管理:將電影片及其附屬材料與電影從業 人員資 料數位建檔,進行電影史料、電影理論之整理與研究,並提供 中外電影圖書、期刊及錄影節目帶之閱覽使用。

(三) 電影文化之推廣:發行及製作與電影相關之文字及影 像出版 品、舉辦電影欣賞活動及電影展、輔助電影人才培植與電影文 化之國際交流。

三、 國家圖書館

國圖對於有聲紀錄的典藏除了因館藏發展政策蒐藏來自法定寄存與採購徵 集之商業資源外,主要的館藏特色為2007 年接受中國廣播公司(簡稱中廣)贈 送之廣播記錄。中廣歷史悠久,曾製播大量的政府行政首長及黨政活動的實況錄 音,這批聲音檔案並未對外界開放,在總數約4 萬件有聲紀錄中,包含:新聞、

演講、人物專訪、政治競選、戲曲錄音等內容,依媒體形式大致可分為:廣播盤 帶、黑膠唱片與其他錄音資料。

(一) 廣播錄音盤帶:此批錄音盤帶內容類別豐富,依其盤帶所自訂 之分類,包括:名人講話(含歷任總統、行政首長、訪華外賓、

政經文化界聞人)、人物專訪、會議、廣播劇、實況錄音、戲曲、

小說選播、新聞事件等,其中屬音樂類(含各類戲曲錄音)約 8000 捲,講話、人物專訪與實況錄音等約 3200 餘捲。錄音期間自 1920-1980 年代,具代表性者如:民國 26 年 2 月 19 日蔣中正 先生為新生活運動三周年紀念所發表告全國同胞書之廣播錄 音。

(二) 黑膠唱片:中文黑膠唱片總數共13,250 張,包括 78 轉 45 轉及 33 又 1/3 轉唱片,其種類包括語言學習教材、演講、樂器演奏、

各地民歌、軍樂、流行音樂、地方戲曲等。

(三) 其他錄音資料:為播放廣播節目所使用之各種歌曲或節目錄製 帶,資料內容時間涵蓋1918-1991 年間,有音樂類 12,248 張,

非音樂類1002 張。如依資料內容區分,含有為數不少的中國音

樂、國語歌曲、地方戲、平劇、相聲、京韻大鼓等內容。各類 數量統計如下:

表 2.4 其他錄音資料類型統計表

類型 張數

中國音樂(國樂及各種合奏音樂) 1213

客家歌謠 361

童謠、兒童音樂 213

國語歌曲 5769

臺語歌曲 740

合唱及原聲帶 492

軍歌 104

地方戲 1936

各種樂器演奏 227

南北管 127

平劇 923

講唱戲曲 (相聲、京韻大鼓等) 87

舞曲 37

宗教音樂 19

音樂類

小計 12248

非音樂類(如:演講、教材、故事及其它) 1002

總計 13250

綜觀此批中廣資料所記錄之有聲資產特色在於:

(一) 為數不少之重要人物談話與人物專訪,記錄了知名人士原聲原音。

(二) 留存資料將近一世紀,保留各種音樂資料,可概觀中國音樂發展史。

(三) 不乏地方戲曲與說唱藝術,呈現中國特有的音樂文化內涵。

(四) 廣播新聞節目與會議報導,留存當代史事記錄,提供史料研究素材。

有鑑於此批有聲資料內容之豐富性,國家圖書館徵集中廣資料入館後,經清 點與初步整理後,依館藏分類編目程序,完成機讀編目格式(MARC)著錄,資 料查詢可藉由館藏目錄檢索,原件依媒體形式分開上架,依分類號排序入庫典 藏,並自2009 年起陸續進行數位化,目前已完成 1,900 張中文黑膠唱片(以京劇 及演講為主),以及 2,746 捲人物專訪、兩岸論壇及名人講話的廣播盤帶數位化工 作。

四、 國家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

國家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原隸屬於兩廳院企劃組,1991 年 10 月 1 日以任 務編組方式成為獨立之圖書室,1992 年 12 月《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暫行組織規程》

生效,圖書室列入正式組織單位,1993 年 3 月正式開放提供服務。2006 年 1 月 更名為表演藝術圖書館。

該圖書館以建立專業表演藝術資訊中心為發展目標,館內典藏了音樂、戲 劇、舞蹈、舞台、劇院管理等主題資料,其中由兩廳院主辦節目的海報、節目單、

錄影帶及數位光碟更是圖書館的特藏。2009 年獲得樂評家曹永坤先生遺贈音樂 資料,擁有了7 萬餘件經典黑膠唱片及古典 CD 唱片,使館藏更趨多元。

該館已建置多種數位資料庫,提供民眾網路查詢使用,如「表演藝術傳記人 名索引資料庫」、「表演藝術期刊目次查詢系統」、「藝文剪輯資料庫」及「兩廳院 數位博物館」等,其數位博物館是將海報、劇照、節目單、影音資料、表演藝術 雜誌與年鑑出版品等加以數位典藏(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2014)。

五、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數位典藏中心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數位典藏中心(簡稱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成 立於2004 年 9 月,是國內音樂院校第一個以音樂數位典藏為發展方向的單位,

宗旨是:

(一) 服務音樂學院內各系所,進行主要活動紀錄以及歷史檔案數位化工 作;

(二)建立檔案資料庫與管理系統,提供外界查詢瀏覽;

(三)執行音樂數位典藏相關計畫;

(四)嘗試應用多媒體科技於音樂研究工作;

(五)推動國際學術交流。

除了校內典藏工作之外,該中心亦與國內其他具有數位典藏技術與珍貴館藏 之機構合作,包括:台南奇美博物館、國史館、台北歌劇劇場、阿美族巴奈合唱 團、白鷺鷥文化基金會、師大圖書館、成功大學音樂暨多媒體系統實驗室、中研 院資訊科學研究所LIS 實驗室(The Laboratories of Intelligence Systems)、全球影 音保護聯盟(GSI Media)等。

中心擁有專業之影音紀錄器材與後製作剪輯系統、音樂會現場錄影多機導播 系統、分享式多媒體伺服器以及獨立伺服器機房,可進行各類型文件、照片、田 野採集資料以及影音檔案之數位化工作,並可自行拍攝及剪輯製作紀錄片、教學 影片,執行音樂會高品質錄音與錄影(音樂數位典藏中心,2014)。此中心雖是 學術機構,但多年來因協助各典藏機構進行影音與音樂資料製作或數位轉置作 業、參與大型數位典藏計畫,已發展音樂數位典藏工作環境,並擁有為數不少之 數位音樂資料。

中心擁有專業之影音紀錄器材與後製作剪輯系統、音樂會現場錄影多機導播 系統、分享式多媒體伺服器以及獨立伺服器機房,可進行各類型文件、照片、田 野採集資料以及影音檔案之數位化工作,並可自行拍攝及剪輯製作紀錄片、教學 影片,執行音樂會高品質錄音與錄影(音樂數位典藏中心,2014)。此中心雖是 學術機構,但多年來因協助各典藏機構進行影音與音樂資料製作或數位轉置作 業、參與大型數位典藏計畫,已發展音樂數位典藏工作環境,並擁有為數不少之 數位音樂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