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二節 訪談結果分析

一、 受訪者背景陳述

深度訪談採立意抽樣具代表性之典藏機構人員,因考量研究問題及資訊的 豐富性,需兼顧不同質性典藏機構負責業務之現職人員,以確定受訪者具有實務 管理背景與經驗,計有受訪者來自圖書館4 位(L1-4)、有聲記錄製播機構 3 位

(P1-3)、有聲主題館(S1-4),共 11 位。受訪者背景詳如下表:

表 4.30 受訪者背景說明表

編號 性別 服務年資 受訪者背景說明

L1 女 10 年 負責典藏與閱覽服務以及處理錄音資料數位化專案 L2 1 年 負責有聲資料的製作與加工

L3 女 10 年 負責有聲資料的管理

L4 6 年 閱覽部門主管,負責有聲資料編目後統籌管理工作 P1 2 年 負責影音資料採購、編目與讀者服務

P2 8 個月 負責協助督導有聲資料典藏業務 P3 女 20 年 負責有聲紀錄採集與資料典藏工作

S1 5 年 有聲資源機構主管,規劃督導有聲資源各項業務之執行 S2 2 年 負責音樂資料蒐集與有聲資源採集研究計畫案

S3 男 20 年 負責有聲資料採購、編目及其後續研究與推廣工作 S4 1 年 4 個月 負責視聽資料採購、編目作業準則與後續匯入系統工作

二、 資源徵集與整理

(一) 有聲紀錄來源管道

有聲記錄的來源主要有來自採購、依法送存或主動徵集、捐贈或是自行製 作等管道,如果是在圖書典藏機構主是藉由採購、送存與贈送等方式豐富館藏,

如果是有聲紀錄主題館或是製播機構,則以採購和自行產製為主。但自行製播之 內容因早期忽略授權處理問題,只能供內部典藏,無法提供使用。不同來源管道

取得特性,分述如下:

1. 採購

採購是最直接取得資源的方式,尤其是圖書典藏機構幾乎是以採購為主,

即使是可以依法取得送存,仍需要採購珍貴且具稀罕性的有聲資料。所有受訪者 中有五個機構均提及採購是館藏資料的重要來源,即使是製播機構也需要採購商 業資源提供播放運用,圖書館之採購則需考量公播版,採購內容主題是與表演藝 術與聲音演出等內容有關。

「最多是採購,少部分取不到可能要自己錄音。大部分是任何管道能取得就 取得。採購大約占95%。」(S3:10-11)

「採購方面,則由各家廠商進行投標,媒體類型不限,主要以CD、DVD 或 MOD 為主,並偏向西洋古典音樂。」(P1:16-17)

2. 捐贈

受訪者有四個機構提及捐贈來源也很重要,其中有接受非營利機構主動定期 捐贈者,通常是來自政府機構的捐贈為主,或本機構產製單位自己產生的內容,

另一種模式是主動要求捐贈,特別是針對珍稀性、有價值的內容,典藏機構會主 動向其他機構索贈或是要求有關捐贈典藏方面的合作。

「有政府單位出版贈送,以及其他非政府單位出版贈送,也有他單位宣傳 推廣贈送。」(P1:11-12)

「第二項來源為捐贈,譬如私人機構的捐贈,如近幾年主動爭取自○○捐贈 了將近2 萬筆有聲資料。」(L1:14-15)

「…是老師跟校友贈送,學校有很多的表演,演出就會有演出記錄,……

今年開始(校內的演出紀錄)是校史典藏單位在收,在之前要不就是各系 所自己留一份,要不就是校園展演中心會收。他們也只是收著沒有公開拿 出來提供公開使用。」(L4:12-19)

3. 依法送存或主動徵集

受訪者中有國立圖書館典藏機構,其有聲紀錄來源主要是依法送存,或是 根據法令授權可主動向出版機構徵集,故館藏資料內容是以提供讀者使用之市售 商業性視聽資源為主,例如:流行音樂、演講資料、學習教材等。

「送存的資料大多是市面上流通的商業性視聽資料,例如公開販售的 CD 唱

片、演講資料。」(L1:12-13)

「先向出版社徵集,希望出版社提供紙本書或是電子檔,....向出版社徵集 後,再由我們將書籍轉為特殊讀者可用的閱聽格式。」(L2:11-13)

4. 自行產製

對於有聲紀錄之主題館或是製播機構而言,有藉由委託研究採集資料,或 是自行進行調查建立口訪紀錄,對於演奏或是音樂學校而言,亦不乏錄製本身表 演過程聲音紀錄,此類資料特色多半與本身機構核心業務推展有關,也是唯一性 內容來源,無法有其他替代性資源,故此類紀錄亦因此相對顯得特殊和重要。

「館內有聲記錄大多產自研究計畫成果,我們主要的館藏來源是委託學者專 家田野調查採集而來。」(S1:16-17)

「我們所有有聲紀錄的來源皆是由訪問後產製取得,僅少量由其他單位提 供,...。製作的有聲紀錄大多是與同仁研究息息相關、委託計畫案、院士訪 問,或是由委員會通過的專題。」(P3:18-20)

(二) 館藏媒體與內容特色

有聲資料的媒體主要為CD、卡式錄音帶、盤式錄音帶、黑膠唱片,其內容 特色從流行音樂、傳統戲曲,至廣播、名人講演、口述歷史、有聲書等,內容廣 泛,有聲媒體的類型與內容特色多依機構屬性而不同,如圖書館機構多半是典藏 現時可用之 CD 形式音樂作品為主,而廣播公司錄製節目過去採用盤式錄音帶 等。根據訪談可大致歸納早期有聲資料媒體類型為盤帶與錄音帶,後期多以光碟 為載體,故早期重要之歷史演說與談話紀錄多半存在於盤帶與錄音帶,而早年之 音樂作品則存在黑膠唱片與錄音帶,至於現今數位形式之光碟內容除了音樂作 品,也提供錄製各種訪談與田野採集的成果。媒體類型的內容也有不同特色,以 下依不同媒體分述內容特色:

1. CD

此為目前廣泛運用並普遍在市場流通販售的儲存媒體,其內容特色多元而常 見於各種有聲資料典藏機構,內容包括:一般常見的流行音樂、古典音樂、世界 民族音樂、傳統音樂等各種有聲資源;其資料多來自於商業採購,不僅是可即時 取得之有聲資料類型,也是不少機構目前自行產製音樂的媒體類型。

「目前有聲資料館藏的媒體類型,以市場上流通販售而言,大多是CD,…

以內容而言,流行音樂的比例佔了極大部分。」(L1:18-23)

「早期館藏媒體類型集中於卡帶,後期大多以光碟做為載體。…目前館內資 料內容,大多以傳統音樂為主,如原住民音樂、漢族音樂、流行音樂…。」

(S1:17-26)

「早期口述歷史以盤式錄音帶,...從盤式錄音帶、卡式錄音帶,到現在我們 以錄音筆的數位格式進行訪談。」(P3:21)

2. 卡式/匣式錄音帶

此為儲存有聲資料的早期主流媒體,其儲存內容亦涵蓋多元,不僅有曾經在 市面上流通的早期音樂作品,亦成為記錄重要歷史場合之重要媒體類型,包含演 講紀錄、政要節慶談話等,是現存保留最多見證歷史場景的主要媒體。

「…早期的資料則是卡式與匣式錄音帶為主,…流行音樂的比例佔了極大部 分,另外則是典藏了未公開販售的有聲演講紀錄,譬如學術演講、特殊節慶 場合的演講,包括總統、五院院長,外賓訪華或是學術界名人所做的短暫演 講…」(L1:18-25)

「早期館藏媒體類型集中於卡帶,…主要是收錄七○年代以前的可供研究音 樂風格的代表性作品為主,現在時下的流行音樂不是我們主要的徵集對象。」

(S1:17- 25)

3. 盤式錄音帶

盤式錄音帶為專業錄音媒體,因此在製播公司或是有聲紀錄主題館等具有自 行產製能力之機構較為常見,少數由製播公司委託寄存或捐贈予圖書館典藏,而 其內容特色多為廣播節目與電視帶,例如:電視節目、新聞、廣播劇等。

「…再來則是廣播盤帶,○○所捐贈的 2 萬件資料中有將近一半以上都是廣 播盤帶,但盤帶的類型範圍很廣,例如7.5 轉或是 13 轉的盤帶皆有典藏。…

早期針對國內戲曲團體的公開演出進行現場收音的蒐集工作,因此館藏有許 多未公開的地方戲曲資料,譬如客家八音、南北管與歌仔戲。加上在80 年 代台灣風行廣播劇時,為重要製播電台,因此目前典藏也有一定數量的廣播 劇,但並非完整的收錄。」(L1:19-29)

「……本臺自製之新聞與節目側錄帶…,以及早期側錄國家藝工團之國劇盤 帶。…(盤式錄音帶、…,內容為音樂、節目側錄帶、金鐘獎觀摩帶、新聞,

以及早期政府重要文告及中央重要人物之發言)…。」(P2:10-14)

4. 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常見於有聲資料典藏機構,如圖書館機構、有聲紀錄主題館、製播 機構,黑膠唱片儲存了珍貴且罕見的聲音紀錄,譬如古典音樂、早期流行音樂、

聲音紀錄等,目前在有聲資料典藏機構,黑膠唱片的收錄內容多以音樂為主,以 及少部分的聲音紀錄,其內容特殊且具珍貴的歷史價值。

「…另一項重要典藏為黑膠唱片,是除了錄音帶之外,占了近二分之一的比 例,包括33 又 1/3 轉、78 轉、45 轉等,部分是獨有性的內容。」(L1:21-22)

「CD、DVD、黑膠唱片、錄影帶是最多的。錄影帶跟黑膠唱片是比較早之 前收的,…。內容主題最多是以音樂最大宗,然後舞蹈、戲劇、電影這些。…」

(L4:20-22)

(三) 目錄整編方式

有聲紀錄的整編方式,依照不同的有聲紀錄典藏機構性質、典藏內容,以及 徵集過程的不同,而有目錄整編的不同特色。例如一般圖書館機構按照一般館藏 進館進行整編;製播機構與有聲紀錄主題館則可能以使用目的、使用對象有不一 樣的整編方式,以下以不同性質機構分述如下:

1. 圖書館機構對有聲紀錄之整編作業與圖書一致

受訪之圖書館機構對於有聲資料的編目整理方式,基本上與一般圖書的處理 過程無異。資料徵集進館後,交由編目單位採用與圖書相同之編目規範,編目詳 簡程度視各館政策與資料重要性而定,完成編目著錄後由閱覽單位上架典藏,資

受訪之圖書館機構對於有聲資料的編目整理方式,基本上與一般圖書的處理 過程無異。資料徵集進館後,交由編目單位採用與圖書相同之編目規範,編目詳 簡程度視各館政策與資料重要性而定,完成編目著錄後由閱覽單位上架典藏,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