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臺邁向自由化之歷程

第一節 臺灣的自由與民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第三章 中臺邁向自由化之歷程

從美國和印度航運業長達十年「開放天空之戰」中的「去管制閘」經驗(Jagdish N. Sheth, Fred C. Allvine, Can Uslay and Ashutosh Dixit ,2007: 19,261-282,293-310),使我 們瞭解政策變革非一蹴可及;另由墨西哥加入 NAFTA 開「自由之門」後,翻轉墨國 玉米出口優勢致玉米王國易主(美國穀物協會,2014),我們得以體認「自由」的代 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而源自共同祖先,分居海峽兩岸的中國及臺灣,由極權專 政到解嚴開放,本研究認為該大時代的演化過程,應有蛛絲馬跡可供臺灣作為自由經 濟示範區開放政策之借鏡,爰由歷史溯源,從兩地自由化路徑,挖掘管制與自由的悖 論,及其對臺灣民主化的影響。誠然,兩岸精彩的政經開放史,非本研究有限的專業 及篇幅所能涵蓋,僅具實呈現探索的結果,以佐證漸進式設置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 必然性。

第一節 臺灣的自由與民主

一、經濟政策去管制脈絡

(一)自由貿易區的管制鬆綁

臺灣《海關緝私條例》所稱「管制」(財政部稅制委員會 編,2010:235),無論 是該條例第 3 條、第 37 條、第 38 條、第 39 條及第 53 條,其涵義皆相同,係指進口 或出口下列不得進口或出口或管制輸出入之物品:

1、 《關稅法》第 15 條第 1 款、第 2 款規定不得進口之物品,及第 3 款規定不得進 口或禁止輸入,且相關機關主管法律規定應予沒收或沒入之物品。

2、 行政院依《懲治走私條例》第 2 條規定公告之「管制物品項目及其數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3、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規定不得輸入之大陸物品。

4、 經濟部依有關貿易法規管制輸入或輸出之物品。

早於 1960 年代,在兩岸政治仍處於敵對或緊張狀態,我國未全面開放從大陸地 區輸入物品的情況下,臺灣為促進國內投資,即因應經濟發展需要,啟動一連串的獎 勵投資立法,並於 1965 年設立加工出口區;1983 年第一個科學園區在新竹設立並開 始營運;2003 年公布施行自由貿易港區設置條例;2004 年農業科技園區設置管理條 例公布施行;2005 年基隆、臺北、臺中、高雄四海港自由貿易港區業者陸續進駐營 運;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於 2006 年 1 月 1 日正式營運。及至 2013 年開始推動建置 自由經濟示範區,皆是在現行管制政策下,試圖採取漸進式的部分開放措施,逐步達 成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的開放目標。

(二)政策擬定偏重菁英諮詢

臺灣無論在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時期,政治生態呈現以菁英為主體的政策文化,

知識份子、專家學者、民意代表或少數特殊人物的意見,常被視為民眾的代言人,而 受到社會的尊重。此種政策文化,使得臺灣的政策諮詢體系偏重於知識菁英的諮詢(行 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4:112)。我國政策諮詢制度萌芽於 1955 年的《行政 院暨所屬各主管機關組織權責研討會》,歷經實務運作檢討,於 1979 年由行政院正式 訂頒《行政院暨所屬各主管機關建立諮詢制度實施要點》乃走向建制時期(行政院研 考會,1994:113),各層級諮詢組織之設立法規依據,散見於行政院暨所屬各主管機 關組織法中(行政院研考會,1994:617-625)。政策或制度之制定相對開放民主,朝 向迴避兩岸敏感議題,傾向以經領政與由上而下的施政作為。

(三)經濟問題陷入政治危機

臺灣深陷「悶經濟」困境,執政黨無力捍衛政策,聽任反對黨將單純的經濟問題 泛政治化;在野黨難以揚棄以政治來解決問題的心態,例如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新竹 生技園區即因政治力的介入而延宕(尹啟銘,2014)。民間亦有「真正能面對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尊重自己、尊重人民的政治家不多」(陳天褔,2005:257-262)的批判聲浪出現,有 心讓經濟問題回歸專業途徑者,更如鳳毛麟角。江丙坤指出,當前臺灣經濟問題,就 是國家競爭力問題。影響臺灣競爭力的有經濟及非經濟因素。其中非經濟因素有政黨 惡鬥、意識型態之爭及民粹橫行等三大問題(黃詩凱、楊湘鈞,2014)。政治因素干 擾國家經濟發展,公民畏懼自由開放的競爭環境,使臺灣經濟陷入邊緣化危機。

(四)農技外流造成優勢反轉

呂國禎 2014 年指出,聯合國世界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曾於 2000 年將臺灣列為「世界鮑魚王國」,以貢寮鄉為中心的東北角鮑魚總產量 2,497 公噸,高居世界第一,產值超過二十億新臺幣,出口約占九成。依據中華經濟研究院 及 FAO 的資料,無論吳郭魚、鰻魚、毛豆或鮑魚等產業,中國皆師從臺灣,學習臺 灣的技術,以國家計畫支持研發,加上出口補貼政策,平均以每項產業約 6 年至 10 年的時間,逐漸取代臺灣,成就其出口霸主的地位(呂國禎,2014:89)。據此,兩 岸農業陷入不平等競爭,及臺灣多項農林漁牧產業失去「出口第一」光環的原因,若 僅歸咎於 2009 年政府和對岸洽簽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協議架構」(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開放部分農產品出口至中國的政策,恐係 昧於事實。

(五)勇敢開放重建農業王國

在中國積極輔導農業由內需市場轉為出口導向的此時,部分在中國發展的蘭花臺 商,認為中國的工資上漲、工人難找、技術比不上臺灣,蘭花產業優勢已轉回臺灣(呂 國禎,2014:98-100)。陳仲吉則認為,農業的生產技術研發本來就有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s),阻止或管制皆難以抑制品種或技術的外流,正確的因應之道在於 MIT(臺灣 製造)。惟有透過生產地的規範、生產時的用藥規定,以確保品質的提升,讓同樣的 品種、生產技術,在不同的地方生產,能生產出不一樣的品質,「惟有這樣,臺灣農 產品才能勝過中國農產品。」(呂國禎,2014:102-103)。所謂「領頭羊」難為,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此為甚。商場無永遠的贏家,面對以國家之力支撐的對岸農業,臺灣惟有持續技術研 發,方得與之抗衡。

二、民主政治的開放過程

(一)威權體制轉趨淺層民主

臺灣在 1970 年代一連串的外交挫敗,退出聯合國;1980 年代中國以「民族主義」

為號召,對臺灣從事「和談」、「統一」時,國民黨採行落實民主開放的「民主化」政 策,以化解國內民意及來自中國大陸政權的壓力,鞏固統治基礎,達到政治穩定

(Yangsun Chou and Andrew J. Nathan, 1987: 279; Tun-Jen Cheng, 1989: 486-489)。1986 年 民進黨成立。1987 年正式宣布解嚴,終結威權主義的國家體制(王家英、孫同文,1999:

222)。島內民主意識抬頭並逐漸茁壯,主政者洞見民主化之趨勢,默許政治逐步開放 發展,使民主的種子順利找到著床的土壤,動盪的社會覓得渲洩的出口,奠定民主化 基礎。王占璽、王信實指出,中國「社會力量」參與政策的影響力,在環保或愛滋問 題的治理上都相當有限;而臺灣各種異議團體和環保、工運團體的結合,卻是臺灣民 主化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力量(王占璽、王信實,2014:116、117)。張俊宏(2011:

215)認為,臺灣要對外發展、對中國發展,正如同當年黨外人士帶動國民黨一樣,「臺 灣現在可以積極引領中國共產黨走向民主,同步可先從法治著手,共襄盛舉」。

(二)法治不彰徒有民主表象

國民黨在大陸時期曾以開國政黨地位,佐以軍事力量,而號稱「黨外無黨,黨內 無派」,坐實列寧式霸權政黨(Yangsun Chou and Andrew J. Nathan, 1987: 278; Tun-Jen Cheng, 1989: 471,476)。1981 年 4 月國民黨在十二全大會通過「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 國」,放棄反攻大陸之口號,亦即公開宣稱將以和平的方式統一中國,初步回應了大 陸 1979 年在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對兩岸和平統一的提議。蔣經國於 1986 年 10 月 15 日在國民黨中央常會上強調:「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指示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民黨必須加速調整改革的步伐以適應變局。2000 年臺灣政權翻轉,執政 55 年的國民 黨下野;2008 年政黨再次輪替,同年開放陸客入臺觀光、旅遊及周末包機直航等(高 長,2009:309、318、319、343),寫下臺灣政黨政治史。張俊宏引述謝瑞智「臺灣與 中國比高,剰下的是司法」及薩孟武「宗教家、教育家勸人為善,而政治家應逼人為 善」的說法,闡述好的政治家應有逼人「不得不為善」的淑世作為,認為當臺灣行政 權與立法權相繼民主化後,國家尚待完成的就是「司法權的民主化」。源於希臘的民 主,偏於「勸善」;源於羅馬的法治,用於「逼善」。臺灣當前的民主亂象,即是因為

「民主」與「法治」偏廢其一所致(2011:154-157)。

(三)雙首長偏總統制究責未明

臺灣為依據蔣介石直接參與、親自修改完成的中華民國憲法(孔慶泰等,1998:

728),及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實施具有總統制及內閣制特徵的民主政府。黃東益 指出,臺灣文官體制係由政務官和事務官組成,兼具注重民主回應及專業效率的特色,

該種夥伴組合擔負起我國政府治理的重任(2013:1、2、86-125)。在李登輝及陳水扁 總統執政階段,總統和行政院長間,曾因政治理念存有難以跨越的鴻溝,而形成磨合 障礙。任免遷調模式和執政績效產生連動關係,雙首長制造成分工究責問題,影響施 政成效。楊日青指出,我國修憲後,學者普遍認為,憲政體制已從「修正式內閣制」

改為「雙首長制」,陳水扁總統時期不尊重國會多數,強行組成「少數政府」,形成朝 小野大,政府陷於無能的夢魘(楊日青,2014:229-230)。但在政黨再次輪替後的 2014 年,目前已是朝大野小,但政府施政仍陷於癱瘓,恐和制度設計造成究責不明有關。

民意難測如流水,不能依支持度,去論治國良率,朝野接班梯隊應思考如何救亡圖存

(中國時報社論,2014),學習尊重不同聲音,以經濟方法解決經濟問題,省思提升 團隊競爭力,才是當務之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三、公民意識的社會衝擊

(一)政治開放造成認同困境

蔣經國於 1985 年 12 月 25 日在行憲紀念大會對國民黨一黨專制,提出修補計劃

(王建民、劉紅、曾潤梅,2005:102-109;Yangsun Chou and Andrew J. Nathan, 1987: 284)。 國民黨 1949 年至 1986 年採取政治開放政策,「容忍」在野政治勢力組織「民主進步

(王建民、劉紅、曾潤梅,2005:102-109;Yangsun Chou and Andrew J. Nathan, 1987: 284)。 國民黨 1949 年至 1986 年採取政治開放政策,「容忍」在野政治勢力組織「民主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