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與中國大陸國中/初中階段英語課程綱要/標準的內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臺灣與中國大陸國中/初中階段英語課程綱要/標準的內涵

英語課程主要受國際化趨勢、工商業發展蓬勃及全球知識爆炸的影響,海峽 兩岸為提高國民素質及國家競爭力,紛紛將英語列為學生的基礎課程之ㄧ。海峽 兩岸對英語課程的發展亦因應不同時代環境的變化,各自進行多次修訂,以下分 述臺灣與中國大陸國中/初中英語課綱/課標。

壹、兩岸英語課綱/課標之基本理念

兩岸課綱/課標皆對其課程之基本理念加以敘述,茲將其大綱列出,並比較如 下。

一、臺灣英語課綱之基本理念

教育部於民國 89 年公佈之「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之後,進 行多次微調,本研究以 101 年修正實施的課程綱要為研究對象,此課綱包括基本 理念、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實施要點及附錄五大部分。

臺灣課綱的基本理念分三段敘述,研究者摘要如下:

(一)隨著地球村的來臨,英文已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溝通工具。透過學習英 語,學習者能增進多元文化的了解與尊重。英語能力為二十一世紀世界 公民的必要素質。

(二)為提高國家競爭力,94 學年度起,將英語教育提前至國小三年級開始實 施。

(三)課程強調營造自然、愉快的語言學習環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基 本溝通能力。上課宜採輕鬆活潑、互動的教學模式;教材設計宜生活化、

實用化及趣味化;體裁多樣化;強調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培養。

教材分量難易度宜適中,學生學習興趣與吸收能力更勝於教學進度的考 量。

二、中國大陸英語課程標準之基本理念

中國大陸的課程在文革結束後,因應政府倡導經濟建設的政策下,教育政策 也有了重大的改變和進步,許多高等知識份子留學歸國後,多擔任學術界領導階 層,對中國現代化產生重要影響 (劉勝驥,2002) 。在課程規劃方面,中國教育 部於 1978 年公佈「全日至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畫(試行草案)」。後於 2009 年公 佈「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2011 年公布正式實施,其課程標 準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前言、課程目標、分級標準和實施建議。其課程基本理 念如下:

(一)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二)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 (三)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四)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用性和應用性 (五)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六)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管道

三、兩岸英語課綱/課標基本理念的比較

臺灣以段落式敘述,重點在配合政府提高國際競爭力,強調以自然愉快的學 習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基本溝通能力;中國大陸方面的基本理念則是以條列 式說明,把語言的學習與提升國民素質的目標結合,也提及運用多元媒體及多樣

臺灣的英語課綱發展背景為「因應地球村時代的來臨,國際間政治、經濟、

文化往來頻繁,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顯。」、「英語能力為世界公民的必要素質。」

「為配合政府國際化的政策,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所以,臺灣把英語學習課 程視為世界公民的必要素質,增進國際溝通的能力之ㄧ。從中國大陸最新課綱 (2011 年版)前言敘述中「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已經成為國際交 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能夠提高 我國整體國民素養、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際的人才,提高國家的國際競 爭力…」,中國大陸的課綱很明顯地已把英語課程從以往做為發展國家策略的理 念轉變成提高國際交流的工具之ㄧ。

臺灣課綱將英語課程視為國際溝通的工具之ㄧ,但中國大陸的課程標準除了 將英語課程視為溝通工具,更將其視為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和傳播中國文化的工 具。課綱中的前言也提及「作為一個和平發展的大國,中國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 命和國際責任與義務。」 所以在中國,學習英語也被視為一種愛國行為的表現。

貳、兩岸英語課綱/課標之課程目標

兩岸課綱/課標皆對其課程目標加以敘述,茲將其大綱列出,並比較如下。

一、臺灣英語課綱之課程目標

臺灣國民中小學英語課程的目標為:

(一)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俾能運用於實際情境中。

(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俾能自發有效地學習。

(三)增進學生對本國與外國文化習俗的認識,俾能加以比較,並尊重文化差 異。

臺灣課綱中的課程目標主要強調英語溝通能力、英語學習興趣與方法及文化 與習俗三方面。

二、中國大陸英語課程標準之課程目標部分

中國大陸的義務教育年限與臺灣相同,均為九年,課程設計係根據語言學習 的規律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發展需求,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 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設計課程總目標和分級目標。

三、比較兩岸英語課程目標差異

兩岸的課綱皆有課程目標的敘述,內容也十分相似,臺灣的「語言能力」與 中國大陸的「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相似;臺灣的「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

與中國大陸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相似;臺灣的「文化與習俗」與中國 的「文化意識」相似。

參、兩岸英語課綱/課標的分段能力指標/內容目標

兩岸課綱/課標皆對其課程之能力指標/內容目標加以敘述,茲將其大綱列出 並比較如下。

一、臺灣部分課綱的分段能力指標

英語科課程分為國小及國中二階段︰

第一階段︰國小三至六年級。

第二階段︰國中一至三年級。

本課程的分段能力指標分國小、國中二階段加以規劃,並依語言能力、學習 英語的興趣與方法、文化與習俗三方面加以敍述。其中語言能力的陳述涵蓋聽、

說、讀、寫以及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五項,本研究只針對國中部分加以探討。

臺灣將分段能力指標與十大基本能力的關係做結合,其原因為:英語在我國 為外語,國小、國中階段實為英語教育的起步階段,此時期英語課程的主要目標 在於奠定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與方法、以及增進國內外文 化的瞭解。國小、國中的英語課程教學時數有限,內容十分淺顯,難以深入闡述、

培育十項基本能力的內涵。但透過教學內容中的主題、溝通功能及課堂中的人際

互動,英語課程所培養的能力仍有助於達成此十項基本能力的精神或內涵。

二、中國大陸英語課綱的分級目標

英語課程目標按能力設為九個級別,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實施英語課程,小學 六年級畢業時的英語能力應達到第二個級別,國中畢業時的英語能力應達到第五 個級別,而高中畢業則應達到第八個級別的程度,第九個級別是預留給經濟繁榮 地區或程度較佳同學作為進階學習之需要。本研究只針對國中部分加以探討,也 就是第三到第五級。

三、兩岸英語課程分段能力指標/分級標準的差異

臺灣的「分段能力指標」相似於中國大陸的「分級標準」,其內涵均在描述 每個學習階段須達成的能力目標。臺灣把分段能力指標分為「語言能力」、「學 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和「文化與習俗」三類;中國大陸則把能力目標分為「語 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大類。

臺灣將「分段能力指標與十大基本能力的關係」另立一章,希望學生突破學 科的限制,培養帶得走的能力。

兩岸皆從國小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但課程實施的規畫分段方式不同,

臺灣部分依據九年一貫課綱規定,將英語課程分為兩個階段,即國小三年級至國 小六年級為第一階段;國中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則為第二階段。中國大陸的課程 標準,將英語課程分為九級目標,國小三、四年級應完成第一級目標,國小五、

六年級應完成第二級目標,初一、初二及初三各應完成第三級、四級及五級目標,

高中三年完成六、七、八級目標,外語學院則須完成第九級目標。所以,臺灣課 綱把高中部分的英語課程另外獨立規劃,但中國大陸的課程標準已將高中和大學 的英語課程預留伏筆。

以上為兩岸課綱的概略性比較,研究者將針對課綱/課標中,國中(初中)階段 的敘述加以分析比較,國小部分則不列入。

肆、海峽兩岸課程綱要/標準對教材實施要點

兩岸英語課綱/課標的實施要點裡,教材內容涵蓋幾個部份,茲將其內容分述 如下。

一、臺灣課綱的實施要點中有關國中英文教科書應涵蓋的內容

根據教育部在 97 年所頒布的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英語學習領域 的實施要點可參閱第 14 到 15 頁規定,國民中小學英語科教材內容應包含以下部 分:

(一)主題

課綱於基本理念及實施要點中規定教材內容須符合生活化、實用化及趣味化 原則。教材體裁宜多樣化,以學生日常生活為主題,使其多方面接觸英文並實際 運用,如家庭、學校、食物、動植物、節慶習俗、職業、旅遊、運動、休閒等,

並儘量呼應十項基本能力的精神。

(二)體裁

根據臺灣教育部課綱規定,教材編寫及活動設計亦應多樣化,融入各種不同 的體裁,如歌謠、韻文、賀卡、便條、書信、簡易故事、幽默短文、短劇、謎語、

笑話、卡通、漫畫等。

(三)溝通功能

(三)溝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