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舊唐書》的正統觀念

第二章 《舊唐書》的編纂及其相關問題

第三節 《舊唐書》的正統觀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安、史亂天下,至肅宗大難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將,護養 孽萌,以成禍根。亂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賦稅自私,不朝獻于廷。……一寇死,

一賊生,訖唐亡百餘年,卒不為王土。147

《新唐書》史臣以當時的君臣瓜分河北之地為一例證,指明此一「禍根」形成於安史之亂,

直到一百年以後唐朝滅亡,河北土地最終亦沒能歸附唐朝,以説明「一寇死,一賊生,訖 唐亡百餘年」的割據狀況,其旨在揭發《舊唐書》所「不得」,抑或不願暴露之「惡」。

148 反映出五代政權與北宋朝廷的正統觀念及其對待唐代藩鎮的不同態度。149 這是處於兩個 不同時代的史臣所反映出的用意。

第三節 《舊唐書》的正統觀念

楊聯陞在討論官修史學的結構中,曾提及:

後朝為前朝編修官方歷史意謂或至少隱指對前朝的承認。……更重要的是有助於 建立新興王朝與前朝的繼承關係,以表示新王朝居有「正統」的地位。因爲大部 份的王朝往往是藉著征服或革命而獲得政權,因此,這個理由格外吸引他們。150

147 詳見《新唐書》卷二一○,頁 5921。

148 謝保成還指出《新唐書》將外戚、宦者、酷吏、藩鎮四個類傳排列在一起,奸臣、叛臣、逆臣三個類傳 依次置於全書最後,都是爲了醒目,即所謂的「動人耳目」。此外,其亦對《新唐書》「揚善以垂勸戒」、

尊奉《春秋》、力排佛老的思想傾向有所論述。詳見〈《新唐書》的纂修及特點〉,收入氏著:《隋唐五 代史學》附錄,頁 466-474。

149 余曆雄曾就兩《唐書》史臣對韓愈〈平淮西碑〉的一棄一取之間,以辨析五代政權與北宋朝廷的正統觀 念及其對待唐代藩鎮的不同態度。韓愈〈平淮西碑〉全文載入《新唐書·吳元濟傳》,表示《新唐書》史 臣重視平淮之役的歷史借鑑;但就《舊唐書》的立場來説,無論是唐王朝的興亡或唐末藩鎮的盛衰,其

「治亂之勢」的原因都是一樣的。參見〈韓愈〈平淮西碑〉與「國史之文」的辨析〉,收入氏著:《唐宋 文史論集》(吉隆坡:文博社,2010),頁 38-47。

150 詳見楊聯陞〈官修史學的結構——唐朝至明朝間正史撰修的原則與方法〉,收入氏著:《國史探微》,

頁 352、35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唐代史館的建置,使修史納入官方的體制中,這在中國史學史上是一重大的變革,往後的 諸朝皆依循並貫徹此一修史傳統。既然修史工作是在官方主導下進行,那必定會帶有特定 的現實考量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涉及朝代合法性統屬,所謂「正統」的觀念。《舊唐 書》編纂於分裂割据的五代時期,後人對於此時期的正統觀並有諸多看法。

延續上文有關宋初史官對於「新意」的異議,因趙宋篡奪帝位之後,爲了在傳統的 政治學說和人心的趨向中,作一恰當的詮釋以獲得肯定和認同,根據「五德相生」模式,

周為木德,木生火,則宋朝當膺火德,色尚赤。對於此一詮釋,始初並無異議,但旋即遭 到論者的非議,而產生「德運」的論辯。宋太宗太平興國(984)四月,布衣趙垂慶(一 作重慶)上言,宋朝當越五代而上承唐統為金德。書上,即受到徐鉉等百官的反對,以爲 不可輕議改易。此後,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九月,開封府功曹參軍張君房上言以 瑞應當為金運,疏奏不報。天禧四年(1020)五月,光祿寺丞謝絳上書盛言土德之符,而 大理寺丞董行父主金德,以應天統,皆不獲朝廷接納。151 爲此,陳學霖以爲:

歷次朝臣請更改火德者,無論其為金德或上紹唐之土德,都試圖對「五德終始」

的理論作不同的解釋,以便支持其貶黜五代諸國的主張,使宋能脫離五代之陰影,

直接繼承顯赫丕烈的大唐王朝。152

雖然歷次討論結果都沒有動搖火德,不過,朝臣將梁、唐、晉、漢、周視為一整體,合稱

「五代」,無論宋繼承周或越五代上承唐,都是涉及本身政權的「合法」統屬,而有所謂

「正統」理論的出現。153 其中的中心人物便是歐陽脩。

151 饒宗頤因此道:「宋循火德之運迄無改易,而諸儒猶有主金德、土德之異論云。」詳見氏著:《中國史 學上之正統論——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香港:龍門書店,1977),頁 28。

152 對於朝臣的所有建議皆不獲接納,原因是更改火德涉及祖宗創業之正統根本與禮法制度,而真宗當日沉 迷於天書、行封禪、祀后土,建宮觀,自然不會垂意於此。因此,無論在形式上或實質上,以玄虛的「五 德終始」理論作爲改革朝政制度的口實,至此便失去其效用。詳見陳學霖〈大宋「國號」與「德運」論辯 述義〉,收入氏著:《宋史論集》(臺北:東大出版,1993),頁 6-10。

153 王夫之《讀通鑑論》嘗曰:「宋之得天下也不正,推柴氏以為所自受,因而溯之,許朱溫以代唐,而五 代之名立焉。名不可以假人,天下裂而不可合,夷盜竊而不可縱,奪其國號,該之以五代,聊以著宋人之 濫焉云爾。」[清]王夫之著:《讀通鑑論》卷二八(北京:中華書局,1975),頁 869。宋太祖乃篡周而得 天下,故謂「宋之得天下也不正」。既然宋朝的政治合法性來自於周,因此必須先立五代之名,以表示其 政權之合法繼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根據記載,歐陽脩始撰〈正統論〉,係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時年三十四嵗,

154 隔年十一月改元慶曆。宋仁宗慶曆(1041-1048)年間,皮錫瑞稱之爲經學史上的「變 古時代」,「諸儒發明經旨,非前人所及」,155 治經尤以春秋類為最多。春秋筆法用在史 學上,就是褒貶史學,對於篡奪弑逆的臣子,不僅不掩飾他的罪惡,而且要使他的罪蹟昭 彰於後世。宋繼五代紛亂而興,如何調整前朝嗣承關係,而又不沒其惡以顯其罪,其中制 定體例書法,是史家所必須解決的問題,歐陽脩於此當有開創之功。156 據〈序論〉曰:

太宗皇帝時,嘗命薛居正等撰梁、唐、晉、漢、周事爲《五代史》,凡一百五十 篇,又命李昉等編次前世年號爲一篇,藏之秘府。而昉等以梁爲僞,梁爲僞,則 史不宜爲帝紀,而亦無曰五代者,於理不安。157

對於李昉將後梁黜為僭僞,158 則「五代」之名無以立,其以爲此種修史體例乃「於理不 安」。因此,歐陽脩於其私纂《新五代史·梁太祖本紀》後附論曰:

嗚呼,天下之惡梁久矣!自後唐以来,皆以為偽也。至予論次五代,獨不偽梁,

而議者或譏予大失《春秋》之旨,以謂:「梁負大惡,當加誅絶,而反進之,是 奬簒也,非《春秋》之志也。」予應之曰:「是《春秋》之志爾。……《春秋》

154 參見嚴杰著:《歐陽脩年譜》(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頁 87-92。

155 詳見[清]皮錫瑞著,周予同註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頁 220。

156 有關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參見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内容——從史學史的觀點試探宋 代史學之一〉(《食貨月刊》第 1 卷第 4 期,1971 年 11 月),頁 420-422。

157 詳見《歐陽文忠公集》卷十六,《居士集》卷十六,《四部叢刊》本,頁 143。《歐陽文忠公集》卷十六

〈或問〉篇後附編者(出自丁朝佐,時為南宋紹熙三年(1192))案語:「考〈正統論〉初有〈原正統〉、

〈明正統〉、〈秦〉、〈魏〉、〈東晉〉、〈後魏〉、〈梁〉凡七篇,又有〈正統後論〉二篇,〈或問〉

一篇,〈魏梁解〉一篇,〈正統辨〉兩篇。當編定《居士集》時,刪〈原正統〉等論為上下篇,而繼以

〈或問〉、〈魏梁解〉,餘篇雖削去而傳於世,今附《外集》。」頁 149。何澤恆以爲是歐陽脩將〈原正統 論〉刪削而成《居士集》所存之三篇。今考所謂〈正統後論〉二篇,内外集俱無,而《外集》〈原正統論〉

後有〈正統辨〉二篇,編集者或相涉而誤為之題。今本〈正統論〉與〈原正統論〉均題康定元年(1040)

所作,但〈正統論〉三篇之說,雖多沿襲〈原正統論〉,而其間略有小異,疑歐陽脩晚年編訂《居士集》

五十卷時,就〈原正統論〉七篇刪定為三篇,於舊說復有所修正。詳見氏著:《歐陽脩之經史學》(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頁 91-92。

158 《宋史》卷二○三〈藝文志〉「別史類」有李昉《歷代年號》一卷,頁 5097。饒宗頤以爲或即歐陽脩所 指之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於大惡之君不誅絶之者,不害其褒善貶惡之旨也,惟不没其實以著其罪,而信乎 後世,與其為君而不得掩其惡,以息人之為惡。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後知予 不偽梁之旨也。」159

其秉持著《春秋》筆法,以「不没其實以著其罪」。160 一方面對於後梁之惡論之頗詳,二 則將梁立置於本紀之中,才能立「五代」之名。161

由此可見,以歐陽脩為中心的北宋士人,對於正統名實的思索,乃根植於迫切的時 代感受。饒宗頤爲此言道:「原其〈正統論〉之撰著,蓋為宋初對五代之統緒如何繼承之 問題而發。……如梁為僞,則漢周等亦當為僞,則宋統無所承矣。宋初修史,不能不列五 代於帝紀者,在當日自有其苦心。」又曰:「(歐陽脩)標『居正』『一統』二義。由是 統之意義,由時間轉爲空間,漸離《公羊》之本旨。然對後來影響至大。……元世祖之滅 宋,即由此一觀念所策動。……故元之有宋,即為爭取正統,此正統即大一統之意也。」

162 這是處於偏安局勢的宋代朝廷,無論是纂修前史,抑或在對外關係中,都面臨著統屬的 問題,而引起一系列對於正統的討論。163 在這些討論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即在討論有關 前代嗣承關係時,始終視「五代」為一整體的概念。歐陽脩〈正統論〉上下篇分別指出

159 [宋]歐陽脩撰,[宋]徐無黨注:《新五代史》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74),頁 21-22。此論中文字與

〈魏梁解〉略同,參見《歐陽文忠公集》卷十七,《居士集》卷十七,《四部叢刊》本,頁 153。

160 對於歐陽脩不沒其實,直書不隱的修史原則,參見顧永新著:《歐陽脩學術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 版社,2003),頁 267-275。

161 何澤恆嘗言「歐公之撰史,本其所謂據事直書之旨;論史,亦就其實而為之者也。」何氏亦就歐陽脩所 謂「正統有時而絕」的觀點,以及其「正統」論之前後異同有所論述,詳見氏著:《歐陽脩之經史學》,

頁 89-95。

162 詳見饒宗頤著:《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頁 30-31、56。

163 陳學霖提及歐陽脩所撰〈正統論〉,正值李元昊稱皇帝,立國號大夏,隨而遣兵大舉攻宋之時,因此是

163 陳學霖提及歐陽脩所撰〈正統論〉,正值李元昊稱皇帝,立國號大夏,隨而遣兵大舉攻宋之時,因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