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3 語體分類

2.3.1 英語口語與書面語

西方語言學界始自十八世紀上半,便投入書面語及口語的探究。儘管每種 語言書面和口語的距離不盡相同,不過相同的表達形式仍有相似性的存在,以 下本文將回顧英語對於口語及書面語的比較研究,希冀能對本研究有所啟發。

2.3.1.1.Chafe(1987)

Chafe 揭示了口語及書面語的根本不同,口語的表達速度較書面語快速即 時,且與受話對象的互動性較強。這樣的差異也映射了它們在情境面向的不 同:融合/分散(integration/fragmentation)以及投入/抽離(involvement/

detachment)。

融合/分散是就語篇構思的縝密程度而言;投入/抽離則指發話者或作者 與受話者或讀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根據 Chafe(1982),一場成功的面對面交談要 素在於,發話者是否能關注到受話者,並利用語言及非語言的種種策略,將受 話者自然地融入到對話中,也就是發話者與受話者的「投入」程度。「抽離」則 是「投入」的反向發展,展現書面語無法即時互動的特性。

Chafe 將對話性的文本描述為分散且投入的,以會話及演說為代表(Chafe &

14

Danielewicz,1987);學術性文本為融合且抽離的,以書信及學術論文為代表 (Chafe & Danielewicz,1987)。前者有許多連接鬆散的子句,許多第一人稱代名詞 與強調語氣。後者有較多的分詞、形容詞定語、名物化及被動式。

2.3.1.2 Biber(1988)

在 Biber(1988)以「面向」(dimension)來討論口語及書面語的差異,例如文 獻中常見的:正式/非正式;互動/非互動;典雅/俚俗;受限制的/詳盡闡 述的(restricted/elaborated)等。前人文獻認為,文本是和特定的情境參數或功能 參數有關聯,這些參數可作為面向,因為他們有助於定義語言類別的連續體 (continuums of variation)。然而,Biber 主張語言變體的分析要先從語言特徵著 手,下一步才是描述該篇章的情境或功能面向。因為當篇章中某些特定的語言 特徵不斷地成群出現時,也就表示它們隱含了某些特定的功能。例如一種語體 表層結構表現在第一及第二人稱代名詞與省略的等語言面向的使用頻率較高,

裡層所隱含的其實是互動功能面向,像是對話。

其次,這些語言類別並非如二分法之簡單。如果在篇章中,一群語言特徵 反覆地共現,那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語言特徵來定義一個語言面向。語言面相不 僅涵蓋了經常共現的語言特徵,亦包含呈現互補關係的語言特徵。「面相」的界 定是一個語言變體連續且可計量的參數,如同一個連續的量表。量表的項目會 以指標的兩個極端定名,而不同的變體或語體則是介於其連續體的範圍內。

文本之間的關係與比較,必須依靠多個語言面向方能建立,若僅憑藉單一 面向進行對比,無法較全面性地描繪該文本的語體屬性。最後,Biber 總結區分 語體的六大面向,包括(一)、信息量和主觀投入成分的比重 (二)、敘事性的強 弱 (三)、指涉的獨立程度 (四)、表說服詞語的數量 (五)、抽象程度 (六)、即 時信息補充說明。

15

2.3.1.3 小結

以下表格統整自 De Vito(1964)、Halliday(1979)、Chafe(1982)、Chafe &

Tannen(1987)、Biber(1988)對於書面語及口語的論述:

語體 語言特徵 語體面向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