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華語學習者記敘文語體表現

5.4 教學應用

5.4.1 語體知識鞏固

寫作教學上,教師除了培養學生組句成篇的能力,也應該幫助學生認識不 同語體的特點。因此,優秀的範文在寫作教學課堂中是不可或缺的。範文能有 利於老師進行語體解說,也能讓學習者參考模仿。再者,教師進行範文解析 時,可同時介紹語體檢核表,使學習者了解語體檢核表中各項標準代表的意 含。以下我們將展示兩篇範文,是少數完全符合語體檢核項目的學習者篇章:

(23) 記敘文 結構

段 落

篇章原文: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人 S-012(90)

點題 一 一個對我影響最大,而且疼愛我最深的人,就是我的父親。每 當夜深人靜,不能入睡時,父親的形象就會浮現在腦海中。

進展 二 父親在福建省金門縣度過了貧困的童年,由於戰爭,天災,再 加上土地貧瘠;父親在新婚不久,就告別祖母與母親,隻身到 南洋來發展。隨後,母親也來到新加坡與父親團聚。我們兄弟 姐妹等九人也相繼在新加坡出生了。

進展 三 父母親南來後的日子,還是非常困苦。住無定處,三餐很成問 題,嗷嗷待哺的小咀巴,更加重他們的負擔。可是,父親卻從 不歎氣,沮喪。打從我懂事以後,就知道他起早摸黑,日趕夜 趕的掙錢養家。就是再辛苦,他也要讓一家三餐溫飽,也要讓 我們上學念書。

94

評述 四 為了家庭,父親什麼辛苦的工作都幹過,碼頭工人,般運工 人,建築工人。唯一的願望,就是養育我們,栽培我們。父親 很能吃苦,很能忍耐的性格,使我留下深刻的影響。

評述 五 我常常覺得忍耐及吃苦的確是一種美德,就是這種美德,使得 父親這些年能含辛茹苦的白手成家,養育後代。

回應 六 雖然,父親已去世多年了。然而,他生前的創業精神仍然深深 的留在我腦海中。

(23)在語體結構形式以及語體概念原則皆達到本文語體檢核表的標準。首 先就結構形式而論,這篇文章共計六段,包含進展結構,文章分段亦為合宜。

文章一開頭點出影響敘述者最深的是父親,第二段焦點移置父親身上,描述父 親早年遷移的過往。第三段場景轉換,敘述父親為家庭在新加坡打拼的過程。

第四段話題轉換,論及父親為家庭所付出的辛勞,並進而在下一段肯定父親的 美德。最後,將敘述時空拉回現在,訴說敘述者至今仍緬懷父親的生前精神。

而在語體概念原則方面,此篇章的進展結構突出能由動詞使用及時貌使用 得到驗證。據本文統計(23)的動作動詞使用(VC,VA,VE)比例為 58%,狀態動詞 (VH)為 35%。再者,作者在空間指示使用也頗符合母語者偏好。文章中的兩個 指示詞雖然換作「那種美德」以及「那些年」依然可行,但卻大大拉開作者與 所論人物的距離。最後,此篇文章中的人稱使用亦頗類母語者25。整體而言,

(23)是一篇結構完整的記敘文範文。

25 (23)中的第一人稱共出現 11 次,第三人稱 4 次,親屬人稱出現 8 次。其中親屬人稱主要是文 章主角「父親」。

95

以下我們將看另一篇不同命題的學習者作文-我學習漢語是為了。根據筆 者觀察,此命題作文語料中,不少學習者以客觀議論方式書寫,脫離自身故事 經驗。而(24)為其中少數在內容和結構表現優異者:

(24) 記敘文

結構 段 落

篇章原文:我學習漢語是為了(S-045(95))

點題 一 學習漢語,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有多重目的,可能是因興趣、

工作需要。研究中華文化等因素,可我就無法準確地說明這 一點。

進展 二 我從小就接受三語教育,到了國中,想繼續學漢語卻不是易 事,因它不被納入正課,只好參加輔導班,自修自學,再參 加考試。或許是懂得更珍惜不易得到的機會,學習漢語成了 一種精神追求。

進展 三 上了大學先修班,依舊自修漢語,因而接觸了巴金的《寒 夜》、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有詩詞散文哲學等歷史,這 些名著及思想家促使我更加熱愛中華文化、思想價值,因此 學漢語的要求提高了。我期望更廣地接觸哲學家的思想、華 夏民族的優良文化。

進展 四 進了師範學院,學漢語成了必修的科目。我想,身為一名教 師,若沒有扎實的漢語基礎,對中華文化及歷史沒有深厚的 認識,談不上是有資格的教育工作者。再次深造修學語,來 到最好的語言環境—中國,學漢語已成了我的使命,就因為

96

肩負著對教育的重任,它已是我未來事業及生活的一部分。

評述 五 處在多元種族的國家,尤其漢語是第三語言的國家,我開始 發覺,身為華族後裔,應該負起傳承漢語的使命,眼看它奄 奄一息,眼看它即將失去生命力,縱然眾人認為學漢語難有 出路,可我說服自己不應只往利益處看,應為漢語生存而努 力,就算力量極小,也總比沒有好得多。

評述 六 學習漢語,對我來說,似乎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為了讓它繼 續存在,為了讓更多的華人子弟有機會認識它,我學漢語已 是民族的需要了。

回應 七 學習漢語是我今生在未來事業上的重要使命。

(24)是所有學習者語料中寫作得分最高的一篇,由語體檢核表來觀察,此 學習者無論在記敘文的語體形式或是概念原則都掌握得十分恰當,值得其他學 習者參考。在結構形式方面,(24)全文七段,包含進展結構三段。其適切的段 落轉換處理,我們曾在前文討論過,而這裡我們更全面地觀察其脈絡劃分。文 章首段點題,二、三、四段進展主要依循時間順序發展,(本文以灰色網底標示 其時間線索),道出作者對於漢語的追求與學習熱情隨年歲增長而愈加堅定、執 著。接連的兩段評述,一段主要由客觀層面說明漢語傳承的現況,另一段申明 作者對漢語學習的決心與目的。末段以堅毅的語氣表明學習漢語對他的重大意 義。

由語體概念原則來看。首先,此篇章以動作動詞以及完成貌為主體,(24)

97

的動作動次(VC,VA,VE)使用比例占進展結構中的 42%,狀態動詞(VH)則為 18%。完成貌「了」於進展中出現八次,「著」為一次。趨近於母語者表現,可 謂前景結構突出。空間指示詞使用「這」而非「那」,顯示作者對於所論主題的 投入程度較高。而其人稱使用方面也近似母語者偏好,以第一人稱居多,第三 人稱次之。簡言之,(23)與(24)在內容與形式上皆屬記敘文佳作,相當值得參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