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荀子‧富國》 篇「處女遇盜」的寓言分析

第三章 由寓言到隱喻:建構《荀子》禮與欲的框架

第二節 《荀子‧富國》 篇「處女遇盜」的寓言分析

荀子在描述同一個概念時,常會用不同來源域的相似特質來描述某一個目標 域的特點。以下筆者試以《荀子‧富國》一文中有關「處女遇盜」的寓言來說明。

10〔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頁 377。

11〔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頁 250。

持國之難易:事強暴之國難,使強暴之國事我易。事之以貨寶,則貨寶單 而交不結;約信盟誓,則約定而畔無日;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 無猒。事之彌順,其侵人愈甚,必至於資單國舉然後已。雖左堯而右舜,

未有能以此道得免焉者也。闢之是猶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戴黃金,

而遇中山之盜也,雖為之逢蒙視,詘要橈膕,君盧屋妾,由將不足以免也。

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將巧繁拜請而畏事之,則不足以為持國安身。故明 君不道也,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然後節奏齊於朝,

百事齊於官,眾庶齊於下。如是,則近者競親,遠方致願,上下一心,三 軍同力,名聲足以暴炙之,威強足以捶笞之,拱揖指揮,而強暴之國莫不 趨使,譬之是猶烏獲與焦僥搏也。故曰:「事強暴之國難,使強暴之國事我 易。」此之謂也。12

在〈富國〉此一篇章中,荀子利用了兩種不同的來源域來比喻同一個目標域的概 念,例如「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也,雖為之逢蒙視,

詘要橈膕,君盧屋妾,由將不足以免也」,意思是有錢的姑娘遇到強盜,即使擺低 姿態求饒,仍將不可避免被搶掠的厄運。這裡應用了「搶劫」的框架,框架裡的 項目有處女、強盜、財富等。在這個框架裡,富家處女如果遇劫,不應該求饒,

應該自立圖強。如果富家處女刻意擺低姿態求饒,也無法避免被搶奪的後果。輸 入空間Ⅰ為來源域,即「遇劫」的框架,裡面有處女、強盜、財富等語意成分。

輸入空間Ⅱ為目標域,即國家的處境,裡面有我國、強暴之國、貨寶等語意成分。

我國若遇強暴之國,必須修訂禮制來整治朝廷,上下團結一心,名聲足夠用來向 別國炫耀而威懾他們,武力足夠用來懲處他們,那麼強暴之國沒有不奔走前來供 驅使的;我國若用錢財珍寶去奉承強暴之國,那麼錢財珍寶送光了,也沒有能靠 這種辦法來避免滅亡的。這兩個不同的輸入空間,都含有遇到暴強欺凌不該屈身

12〔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頁 374-377。

求饒才能跳脫困境的概念。這個共通點使得兩個輸入空間中的語意成分得以互相

「處女遇盜」的寓言中,先以富家處女遇劫時不應擺低姿態求饒的概念,說 明我國若遇強暴之國,必須修訂禮制來整治朝廷,上下團結一心,那麼強暴之國 沒有不為我驅使的。另一方面用大力士烏獲與侏儒焦僥搏鬥的難易度,進一步強 調唯有以禮法治國,剛健自強,才能輕易跳脫受暴國欺凌的困境。這個寓言應用 了兩個不同的來源域,即「遇劫」與「搏」兩個概念框架,來說明對內修禮自強,

對外足以獨立。在「處女遇盜」的來源域中,所強調的是擺低姿態求饒,也無法 解決困境的負面後果;而在「烏獲與焦僥搏」的來源域中,所凸顯的是修禮自強 才能輕易克暴的正面效果,如下列圖 2 所示。

(修禮法前)處女遇盜

我國處境

(修禮法後)烏獲與焦僥搏

圖 2:多重來源單一目標投射分析圖

透過多重來源的單一目標投射來凸顯目標域的不同面向,可以更完整地呈現 荀子的思想。我們發現,在荀子的思維中,「富有」仍不敵「強暴」,一個不修禮 法的富有之國,就如同一個處女脖子上繫著寶珠、身上佩著寶玉、背著黃金,徒 引山中強盜的覬覦。就算處女卑躬屈膝,像家裡的婢妾般侍奉,仍將不可避免被

處女◆

財富◆

君盧屋妾◆

盜匪◆

烏獲◆

焦僥◆

搏◆

◆我國

◆貨寶

◆約誓

◆強暴之國

◆攻略

強盜搶掠的厄運。而自保之道便在於「修禮」,唯有修訂禮制來整治朝廷,端正法 制來整治官吏,公正地處理政事來統領民眾,從而使禮儀制度在朝廷上得到嚴格 執行,各種事情在官府中治理得有條不紊,群眾在下面齊心合力。國內上下團結 一心後,強暴的國家便沒有不奔走前來供驅使的。

表一及表二中,則藉由不同的輸入空間所指涉產生的融合空間,意在凸顯修 禮自強後的國家,便如同柔弱的處女變身為大力士烏獲,這時再面對強暴之國也 不用委屈,而是拚鬥一場(搏),而原先在處女眼中的強盜,自然也如同矮子焦僥 般不堪一擊。由此可見,「禮」對國家而言的必要性。

綜合上述論點,亦可知荀子的「禮」具有一種由外而内的制約性,並不同於 孟子四端「非由外鑠,我固有之」的「辭讓之心」。在「隆禮至法,則國有常」(〈君 道〉)13這言論裡,荀子更明言推崇禮義,完善法制,國家才會有秩序,用「禮」、

「法」來保證國家的秩序穩定,體現了其社會政治理論。

以上論述了「禮」對國家秩序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下一節裡,筆者將進一 步探討荀子「禮的起源」深植於其性惡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