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蘇格拉底對話的延伸效益

除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實施蘇格拉底對話法對於教師在國際教育的 認知與意願的變化外,過程中研究者亦發現了以下的其他效益。

壹、不同領域的延伸

蘇格拉底對話法在教學上的應用例子很多,如批判思考能力、論說文寫作、

大學教學…等,完全符合十二年國教培養孩子系統思考的核心素養。而教師社群 是種子,種子可以在各教師的專長領域發芽,直接運用在各科的教學上,因此亦 可推動在教師社群中實施蘇格拉底對話法。

DM2-20170516-P4:我想在我課程上有沒有什麼主題也可以用,譬如說,我那 天拿我國文課本第一課雅量,我想可不可以來用這個對話法,因為課本上有一些

107

資料他們要先讀,讀完之後,他們就可以講講看,但是一個班二十幾個人,我是 不是應該分組?可是分組又沒有人可以在那邊主導,這樣在我腦海有轉過,但還 沒有成熟。

DM4-20170509-P4:這種對話的方式,我有想要帶回去組裡面跟老師們分享,

我有大略講一下我們做的方法但還沒有正式開始。

PM-20170509-P4:妳主題可以定的比較生活化,大家比較會感興趣的主題。

晤談-DM1-20170425:我覺得今天參與的蘇格拉底對話感覺很深刻,那樣的模式 在任何社群也可以這樣做,尤其在討論共識的時候先發散再聚焦。

晤談-DM1-20170425:如果這樣子的方法成熟之後,以後我們可以在討論學校的 課程地圖時可以使用。

參與對話的 6 位教師分別來自數學、國文、藝文、自然、社會以及特教等 6 個領域,完全不同的 6 個領域教師,在參與對話後,內心激盪出火花,國文老師 想到可以用在國文教學上;特教老師,想運用在特教教師群組上。

晤談-DM1-20170425:我那天在上805的數學課時也是一直不斷的澄清再澄清,

那個感覺是一樣的,其實是同一個概念,一開始學生自己去發散,他們自己對於 全等的想法,例如要重疊,後來慢慢聚焦發現要兩個邊一個角,或者三個邊也可 以,只是少了後面那個漏斗,因為時間不夠,一節課只有45分鐘,如果後面再 讓他去舉例發散,最後他就會得到那些三角形全等的定義,所以可以再一堂課做 澄清,學生就會學得很深入!這應該就是運用在教學上。

數學老師發現,自己曾實施的三角形全等性質課程,曾引導同學們發散思考,

「何謂兩個三角形全等?」學生各自發表對三角形全等的想法,最後有找到某一 個全等的性質,現在接觸了蘇格拉底對話法後,發現自己竟曾帶領學生進行了前

108

半段的蘇格拉底對話,數學老師自己的觀察以及公開觀課後夥伴教師們給的回饋,

發現學生透過這樣的思考訓練,對三角形全等的性質的學習是比較深入的,所以 數學老師對於以蘇格拉底對話法來教學相當感興趣。

貳、對話者之間的感情延伸

此次研究對象的組成並非全部皆是原本的國際教育社群教師,因考量每次的 實施時間2小時,擔任導師的社群成員有中午必須到班看午休的壓力,因此做了 一些調整,另外邀請了其他教師的加入,這些教師都分別與研究者熟識,但彼此 之間平時並無特殊的交集與交情,因為都是來自於不同領域。但經由每次愉快的 對話後,研究者發現了改變,每次對話前,對話主持人都會為參與者準備餐點及 茶水,營造輕鬆溫暖的氣氛,到最後所有參與者也都融入及認同團隊,開始會在 對話前親自製作甜點,帶給所有夥伴又甜又美好的下午茶時光。

DM6-20170509-P4:感謝有這樣的機會,每次聽大家講,除了自己有成長以外,

也會覺得這樣的氣氛非常的和樂,所以討論的過程中會覺得很輕鬆愉快,而且可 以聽每個人的分享,然後去思索、探索,大家都可以彼此傾聽彼此的聲音,然後 再去聚焦,蠻好的。

DM1-20170504-P4:我覺得每個人的長處都不一樣...跨域的...每個人都是各領域 的專家。

DM6-20170516-P4:我覺得蘇格拉底對話有趣之處,在於可以訓練聆聽統整,

一開始大家有講到學音樂這件事,就是要先學會聆聽,不是只有自己能力的展現。

對話團體在社群軟體上的互動也漸漸變頻繁,其中有國際教育相關資訊的分 享及討論,也有校園鳥寶寶的新居猜謎互動。另外,教師們也因專注聆聽而懂得 欣賞及發現其他教師的優點。

109

參、參與對話者的自信建立

進行蘇格拉底對話時,必須尊重每位發言者的論點,所有人也須專注聆聽每 一個人的談話,它是一個共同思考的歷程與辯論對談不同,每一個人的想法也無 所謂對錯,因此是一個擁有高度安全感的環境。

參與研究的教師中,來自各個不同的領域,除了各有專精外,也包含各種特 質的人,可說是最自然的對話取樣,邀約研究對象時所有人都欣然答應,當時並 未察覺有夥伴是感到不安或抗懼的,但在實施第一次對話時,竟發現有夥伴事先 做了功課。

PM-20170502-P1:我們上次的經驗很愉快,再說明一次蘇格拉底對話的流程,這 是上一次的流程一樣是個漏斗形,從發散到收斂,上次沒有先公布這次的主題,

這次DM4應該就沒有事先做功課了吧!

DM4-20170502-P1:(拿出事先查的資料)

所有人-20170502-P1:(哈哈大笑)

PM-20170502-P1:妳還是事先做準備了 DM5-20170502-P1:妳真的好認真喔!

PM-20170502-P1:真的不需要,那我現在公布謎題囉……

這位參與者因為對自己在眾人面前發言感到不太自在,怕自己的發言不夠好,

因此,每次對話前都會私下針對對話主題做準備功課。研究者發現,此參與者的 表現隨著對話次數的增加,一次比一次自在。

DM4-20170502-P2:謝謝大家我發言的時候有在聽,雖然這樣我很有壓力。我覺 得可以建立起自己在這個團體裡面的安全感,因為我不是一個會隨便開口講話的 人,我會很怕自己講的東西沒有什麼幫助,所以就是多聽少說話。

110

DM4-20170516-P4:透過這樣子的練習,會想要試著去練習發表自己的想法,…..

我比較喜歡聽,所以每次回家以後我都會自己再去想今天的主題是什麼,就讓我 比較有辦法去聚焦。我覺得這是我要多練習的地方,或許以後我會慢慢再改變,

就慢慢練習。

從必須有所準備才敢在眾人面前發言,到侃侃而談,教師於此對話歷程中的 收穫除了對國際教育的認知以外,獲得他人肯定而建立了自信心,是原研究設計 之外的額外效益。

PM-20170516-P4:之前我聽說,你想要在特教組裡,帶著老師一起做蘇格拉底 對話,我覺得那很棒。...

DM4-20170516-P4:因為我們大家都很熟,像我們最近有針對學生是不是有意 識到某件事情的能力做討論,我們只是想要討論這個主題,但那個討論卻非常激 烈,大家都一直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可是我覺得討論完之後,自己是舒服的,因 為我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講出來了,雖然沒有結論。後來我們就開始檢討,可不 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所以我覺得有的時候不是平和就一定好,就慢慢練習這 樣...。

晤談-DM4-20170516:對話後我覺得有的時候我會有一些想法想要講但是因為我 不太會去主導,應該說我不太會把我的議題提出來,我覺得現在我會開始有一些 想要講的想法或者是衝動,我覺得這是我要多練習的地方,或許以後我會慢慢再 改變,對,就慢慢練習。

教師從害怕在對話團體中發言到試著想在領域內帶著其他教師實施蘇格拉底 對話,除了參與者的自信增加以外,也代表教師對蘇格拉底對話法的肯定、認同 及有所收獲,雖然教師尚不完全了解實施蘇格拉底對話法時,促進者及參與者所 需具備的基本知能,但有意願在領域內實施就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開始。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