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融合班教師壓力因應策略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融合班教師壓力因應策略之探討

本節主要探討融合班教師壓力因應策略之相關理論、研究。一般而言,以 工作壓力作為自變項,因應策略作為依變項,探討兩者間的相關與影響。所 以,討論教師壓力因應策略相關研究時,須先了解相關理論模式作為參考依 據。因此,本節將探討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的理論模式、定義及相關研究。

壹、 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理論模式

Auerbach 與 Gramling(1998)認為,因應策略是指經常使用於處理壓力情 境與降低壓力的思考與行動。張春興(2006)認為壓力因應是指當環境改變使 個體生活遭遇困難或限制時,個體為了因應環境的要求,並維護個人利益所採 取的一切方法。以下將列舉三種壓力因應模式:

一、 人格特質導向學派理論

人格特質導向學派認為個體的人格特質決定個體對壓力的因應方式。而個 人的人格形成因素極為複雜,Pines 與 maslach(1978)將其歸納為四種人格特 徵:

(一)、先天遺傳性的人格:個人先天的本質大部分受遺傳影響,如基因、種 族、體型、智商、外貌與性別等會影響個人產生壓力時所採取的因應方式。

(二)環境性人格:生存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很容易產生如:緊張、焦慮、

壓力等環境經驗而造成人格心理症狀的差異。而民族性、個人生活史、環境的 競爭經驗等,也會影響壓力因應的行為。

(三)社會性人格:社會的各種力量會影響心理發展與因應行為的模式,如:

社會領導、道德觀、價值觀等。

33

(四)教育性人格:人格的發展是可教育性的,可以幫助增進個體的人際關 係、樂觀進取、積極主動的人格。建構出情緒性、認知性、行為性等因應方 式。

二、認知評估學派理論

Lazarus 與 Folkman(1984)強調「因應」是一種調適壓力的過程,個體會 不斷評估情境對自身的意義,不論此情境意味的是具有傷害還是有益,個體必 須選擇適應的方式,採取壓力因應的行為。而壓力與因應都是認知評估的動態 過程,分為下列五個步驟:

(一)可能發生的壓力事件:包含可能影響個人重大的生活事件與日常困擾等 個人與環境因素。

(二)初級評估:個人會評估壓力刺激對個人的意義及威脅程度,屬於對情境 的初級評估。初級評估可形成:1.無關的:認為事件與我無關事件,不 會損及身心且常被忽略,但卻占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2.正向的事件:

預期可能帶來好結果;3.壓力的事件:對現在或未來的幸福不利的影 響,並評估是會造成傷害,還是具有威脅性或挑戰性。

(三)次級評估:經初級評估之後,針對須應付的事件的可能方法,以及評估 自己是否有能力應付,個體會開始思索自己所能因應選擇、所能利用的 資源,與可採取的因應方式。

(四)因應方式的使用;個體在所有可行的因應策略中,選擇最合適的解決方 法,以期能問題解決並達到紓解情緒的效果。

(五)適應結果:壓力的適應結果可能影響社會功能、士氣和身心健康三方 面。個體針對因應的結果會再重新審視原來可能壓力的事件。

34

三、互動學派理論

Moss(1992)的「個體、環境互動壓力因應模式」:壓力事件的性質與個 人、因應資源,都會影響對因應策略的選擇。認為能力較高者對壓力的知覺較 高。Moss 的個體、環境互動壓力因應模式如圖 2-5:

圖 2-5 個體、環境互動壓力因應模式 資料來源:

Moss, R. H. (1992).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coping resources and

processes. In L. Goldberger & S. Breznitz (Eds.), Handbook of stress(pp. 535-536).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Lazarus 與 Folkman(1988)針對因應的互動模式:提出因應策略量表,其中 含有七種不同的因應策略:(引自邱義烜,2002)

(一)、面對問題:堅定自己的立場,爭取自己想要的,試圖改變對方的心意。

(二)、視而不見:繼續過自己的生活,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不去想那件事。

(三)、自我控制:把自己感情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知道事情有多糟糕。

(四)、尋求支持:找對事情有影響力的人來幫忙,接受他人的同情,讓別人瞭 解與支持。

環境系統 物理的、政策

的 超個人的

環境系統 物理的、政策

的 超個人的

壓力性 環境

↑↓

社會性 資源

健康 幸福 認知

評價

↑↓

因應 反應

35

(五)、接受責任:自省、了解是自己惹來的麻煩。

(六)、置之不理:希望這種情形全過去,藉著吃、喝酒、抽菸、服用藥物使自 己好過些。

(七)、解決問題:我知道做什麼,所以我加倍努力以求事情成功,擬一個行動 計畫並確實遵循。

貳、 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陳彰儀(1995)認為紓解壓力的方式,比較屬於治標性,如運動、放鬆及營養 等方式,這些方式不太能幫助消除壓力來源,但能增加我們對壓力的容忍力。本節 主要探討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之相關研究。一般而言自變項為工作壓力,而依變 項為因應策略,探討兩者間的相關與影響。以下研究者整理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因應 策略的方式,如表 2-9 :

表 2-9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因應策略方式

研究者 年代 教師因應策略

Daane、

Berine &

Latham

2000 因應策略包含:積極參與、轉移注意、理性思考、接納責 任、重新評估

Troman 2000 教師因應策略包含:增進師生溝通、辦理活動促進師生情 誼、自我肯定積極參與

Park、

Armeli &

Tennen

2004 當人們都面對壓力時,發現這是比較難以控制的,個體更 可能調節自己的情緒,使用的應對戰略面對壓力,而不是 從是努力改變這種情況

張春興 2006 認為壓力因應是指當環境改變使個體生活遭遇困難或限制 時,個體為了因應環境的要求,並維護個人利益所採取的 一切方法。

曾媖楟 2007 Lazarus 和 Folkman(1984)將因應視為壓力的「調節器」

,指出因應是指藉由認知與行為的處理方式,以控制超乎 個人內在所能負荷之要求。將壓力因應分成自我調適、尋 求支持、理性思考、時間管理和問題解決等五層面。

(續下頁)

36

吳南成 2010 指 當 教 師 遭 遇 教 學困 擾 時 , 為 解決 內 外 在衝 突 , 避 免 心 理 或 情 緒 方 面不 安 定 狀 態 導致 焦 慮 、 無 力 感 、 工 作 疲 乏 現 象 , 在評 估 所 能 操 控的 資 源 與自 身 能 力 後 , 採 取 在 認 知 、 情 緒 或 行 動 上的 努 力 以解 決 其 教 學 困 擾 。 因 此 , 因應 策 略 是 一 種動 態 的 歷程 , 是 一 種 問 題 解 決 的 方 法 , 目 的 是 維 護個 體 正 常 運轉。

劉秀鈴 2011 本研究的因應策略係指資源班教師與學校工作環境互動過 程中,遭受困擾或壓力事件時,採取何種方式以避免長期 壓力累積之下產生威脅、焦慮或其他身心疾病。認知情境 之要求與思考評估本身因應資源,在生理、心理或行為上 所做的努力,產生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負荷之行為過程,

期能繼續在工作崗位上服務,提升教學品質,展現績效。

徐禮知 2012 教師因應方式是指教師在面對工作壓力情境或問題時,所 採取的相關適當措施,藉以降低壓力,減輕或消除負面效 應,從而提昇工作效率之過程。在本研究中,係將教師因 應方式分成理性分析、尋求協助和情緒調適等三個層面。

吳明宗 2013 因應策略是指個體知覺外在環境改變所造成的壓力事件出

現時,在認知、行為與情緒三方面的管理、調整與努力,

所採取的處理方式,以減緩壓力對個體的負面影響,進而 恢復個人與環境間的平衡。

林芳瑜 2013 本研究所指之壓力因應策略為教保服務人員壓力因應策

略,包括解決問題、理性思考、尋求支持、情緒調適、延 宕逃避。壓力因應策略問卷之得分,所得分數越高,表示 該壓力因應策略層面的使用狀況越高;反之,則越低。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歸納以上學者對於教師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發現大致上含有認知、情緒 和行為三方面。認知層面包含:理性思考、重新評估;情緒層面包含:情緒調 適、增進情誼;行動方面包含:尋求支持、問題解決。因此,本研究將教師面 對工作壓力的因應策略定義為:教師在面對工作壓力情境或問題時,所採取的 適當措施,藉以減少壓力,減輕或消除負面反應,從而提昇工作效率之過程。

37

本研究採用曾媖楟(2007)編製之「國小融合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量 表」中的因應方式:自我調適、尋求支持、理性思考、時間管理和問題解決等 五個層面。

研究者彙整相關文獻,討論個人變項對教師因應策略的相關研究,包含性 別、年齡、教學年資、專業背景、學校規模,茲將過去的研究與發現列舉如 下:

一、 性別與教師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一)性別與因應策略無顯著差異:

詹美春(2002)、李勝彰(2003)、杜昌霖(2005)、蔡玉董(2006)、李怡 芬(2007)、莊博文(2009)等人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學校教師在整體 因應策略上並無差異。

(二)性別與因應策略有顯著差異:

廖翌妙(2002)、林金生(2003)、王富民(2006)、吳俐錦(2006)、張嘉 茹(2009)等人的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學校老師在整體因應策略有差 異。

其中,廖翌妙(2002)的研究發現女性的國小教師比男性教師較常使用

「情緒宣洩」、「尋求支持」的因應方式,不同於吳俐錦(2006)的研究發現男 性在「情緒取向」高於女性教師。至於性別與桃園縣國中融合班教師因應策略 是否有影響,則須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二、 年齡與教師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一)年齡與因應策略無顯著差異:

38

詹美春(2002)、李勝彰(2003)、蔡玉董(2006)、李怡芬(2007)、莊博 文(2009)等人研究發現,不同年齡的學校教師在整體因應策略上並無 差異。

(二)年齡與因應策略有顯著差異:

吳榮福(2002)、邱義烜(2002)、官湘玲(2005)、杜昌霖(2005)、李世 同(2007)等人的研究發現,不同年齡的學校老師在整體因應策略有差 異。

其中,李勝彰(2003)的研究發現不同的年齡對於壓力因應的差異,在各 方面的平均數未達顯著水準,不同於邱義烜(2002)的研究發現年長教師在

「解決問題」策略的使用頻率高於年輕教師。至於年齡與桃園縣國中融合班教

「解決問題」策略的使用頻率高於年輕教師。至於年齡與桃園縣國中融合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