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血府逐瘀湯出典及作者

「血府逐瘀湯」出自 1830 年完成的《醫林改錯》卷上。作者王清 任(1768-1831,即清乾隆 33 年至道光 11 年)又名全任,字勳臣,

河北省玉田縣人。有關他的生平,文獻記載有限,光緒十年出版的《玉 田縣志》記載他曾做過武庠生,納粟得「千總銜」一職,性真誠磊落,

精歧黃之術,至北京行醫,開設「知一堂」藥舖。是嘉慶、道光年間 的名醫。《醫林改錯》是他的唯一著作,雖僅有薄薄數十頁,卻是十 九世紀中國出版醫書中,最具享譽的名著之一。(1)

王清任認為,歷代醫書對人體臟腑大小、位置及形態的描述多不 正確。而古人所以錯認臟腑,皆起因於未嘗親睹肉體臟腑所致。於是 不避污穢,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親賭當時鄉民以草蓆裹埋,且掩埋不 深意做犬食,稱之為「下胎不死」的兒童屍體;赴刑場勘驗屍體,觀 看全屍約 30 餘人;並做動物實驗;且以不恥下問的精神,訪驗四十 二年,王清任於其書中談及留心四十年,未能明確審驗隔膜之事,在 聽到「恆敬公」知之最詳之後,喜出望外,立即拜叩而問之,至此才 能完成心願,繪製臟腑圖。以其修正古代醫書對人體的認知,故將書 名之為《醫林改錯》。(2)

王清任雖處清朝中、晚期「西學東漸」,然以天文曆法而非醫學

為主的時代氛圍之中,卻是一位勇於衝破封建社會思想,不怕殺頭之 罪,具革新精神的醫學家。他認為「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

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因此嘔心瀝血,廢寢忘食。抱持

「非欲後人知我,亦不避後人罪我」的心境,寫成《醫林改錯》一書。

書成之後,1894 年英國醫生貞德將其著作翻譯成英文,刊登在「博 濟會刊」上,此舉引發醫學界對中國醫學解剖的認識。百多年來,《醫 林改錯》在中國醫學界廣為流傳,其影響力至今猶存,在促進人類醫 學進步上卓有貢獻,有其一定的影響力。(2)

綜觀《醫林改錯》全書,其主要重點如下:

一、全書臟腑圖共 25 幅。

二、提出氣虛與血瘀(含氣瘀、寒瘀、熱瘀、瘟毒瘀等)的理論。

認為致病的原因多起因於「虛中夾實」,因此「正虛」必補之;「邪實」

則瀉之,所以要補氣活血,活血化瘀為治病之法。

三、全書共 33 方,活血化瘀 22 方,有「逐瘀」、「活血」字樣者共 9 方。

第二節 臟腑圖

《醫林改錯》一書為作者集數十載心血所成,改正數千年醫家遺 誤,即便經過後代醫家檢核,證實其理論未必全然正確,然其改革精 神至為可佩,其書中提供臟腑圖及瘀血學說之闡述,至今仍發人深思。

《醫林改錯》對中國醫學的貢獻,在於將古代肉體解剖學中的兩 個隔膜、三個體腔(三焦),修正為由膈膜分成的胸、腹兩腔;他認 為肺有左、右兩大葉,改正古圖中肺有六葉、兩耳、二十四管的錯誤;

提出肝為四葉,膽則附於肝右第二葉,將古圖肝為七葉的錯誤加以修 正。他認為人的思維來自於「腦」而非「心」。且兩耳、兩目、鼻皆 通腦,諸多看法都與現代解剖、生理學較相近。並且對張仲景等古代 醫家思想提出評論。然亦有其誤認之處,例如:王清任認為肝是堅實 的,非腸胃膀胱可比,絕不能藏血是錯的;另外由於其所見皆為屍體,

因之將右頸總動脈誤認為行氣的管道…等。

第三節 瘀血學說

王清任在《親見改正臟腑圖》中說:「胸膜以上,滿腔皆血,故 名血府」,而胸膜以上所指的是心肺、左右氣門;又說「血府即人胸 下隔膜一片,其薄如紙,最為堅實,前長與心口凹處齊,從兩脅至腰 上,順長如坡,前高後低,低處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 血府」。此敘述在解剖學上顯然有問題,然而他的活血化瘀法,及方 劑的創建、療效,卻有很大的成就。

在《醫林改錯》方敘中,他說:「余不論三焦者,無其事者也。

在外分頭面四肢 、周身血管。在內分隔膜上下兩段,隔膜以上,心 肺咽喉,左右氣門,其餘之物,皆在隔膜以下。立通竅活血湯,治頭

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湯,治『胸中血府血瘀』之 症。立膈下逐瘀湯,治肚腹血瘀之症。」從其敘述中,我們無法明確 區分他所謂的「血府」為何?書中提到他是因著《醫林改錯》臟腑圖 記後,將平素所治氣虛、血瘀之症,記數條,作為醫者學習的範例。

所以他的重心在臟腑圖,然而他所謂「示人以規矩」的「規矩」,其 實亦不明確。從《醫林改錯·卷上》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症目來看,他 認為屬「血府血瘀」的病證很多,臨床表現不一,但都有瘀血症狀,

皆可用血府逐瘀湯,活化氣血,令其調達,以致平和。是以「血府」

的範圍是否又擴大?從書中可知王清任所要表現的是解剖圖的創 建,然而後來最大的成就卻是在「血瘀論」及方劑的運用,這是他始 料所不及的。

《醫林改錯》全書活血化瘀共有 22 方,其中有「逐瘀」、「活血」

字樣的共有 9 方。張賢哲教授搜集一萬七千方劑中,收集到 417 個活 血化瘀方,其中含有「逐瘀」的類方計有 31 方。在組成方面的類方:

含有當歸、芍藥、地黃、川芎者,共計 442 方;含有桃仁、紅花、當 歸、芍藥、地黃、川芎者,共計 27 方;含有桃仁、紅花、當歸、芍 藥者,共計 29 方;含有桃仁、紅花、當歸、地黃、川芎者,共計 24 方;含有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牛膝者,則有 6 方。(3)因此「血 府逐瘀湯」之組成 11 味藥臨床活血化瘀還蠻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