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表達性藝術治療之理念

表達性藝術治療為廣義的藝術治療,是一種多元的治療方式,包含:繪畫、

音樂、舞蹈、沙遊、戲劇、心理劇、家族排列及曼陀羅等活動,最早應用於心 理病患上,漸漸地應用於教育系統中的特殊兒童身上。而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多 元性及媒材的豐富性,不僅與「美感」有關,更與「心靈的真實」有關(李宗 芹、宋文里,2009)。本節將針對表達性藝術治療之意涵、發展、多元的表達 模式、特徵及相關應用等五個方面,來說明表達性藝術治療之理念。

壹、表達性藝術治療之意涵

根據美國藝術治療協會(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簡稱AATA)

給予藝術治療(art therapy)之定義為:「藝術治療是透過藝術的形式,運用 在心理治療的工具或媒介,允許人們透過口語、非口語的表達及藝術創作的經 驗,去探索個人的問題及潛能,以協助人們內心世界和外在世界更趨一致。」

而英國藝術治療協會(British Association of Art Therapists,簡稱BAAT)也對 藝術治療有以下之定義:「一種治療的方法,在治療師的協助下,透過繪畫、

塑造等藝術媒材,從事視覺心象表達,藉此心象表達把存在內心未表達出來的 思想和情感,向外呈現出來,此一表達和呈現出來的心象作品具有治療和診斷 的功能,提供治療師和當事人治療期間的處理指標;治療期間,當事人的情感 常常包含在藝術作品裡,並在治療關係中加以處理和解決。」(何長珠等人,

2012;侯禎塘,2009;陸雅青,2005)。

由上述可知,藝術治療是一種結合藝術和輔導、諮商與治療的一種心理治 療與輔導方法。在治療的過程中,和當事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透過視覺心像的 表達,藉以宣洩及昇華情感,並且藉由藝術表達的經驗,進而探索與處理個人 的問題及潛能(侯禎塘,2009)。

25

而所謂表達性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s therapy)則藉由多采多姿的媒材 樣貌,包含:繪畫、沙遊、音樂、舞蹈、戲劇、心理劇、家族排列及曼陀羅等,

加上由外表至內在(身體、心理、宣洩、直覺、超驗)的體驗性介入等特質,

逐漸取代長久以來用藝術治療涵括處理人類情緒及心理困擾之趨勢(何長珠等 人,2012)。Rogers(1993)將「表達性藝術治療」定義為「多元的藝術—動 作、素描、繪畫、雕塑、音樂、寫作、聲音以及即興創 作—在一個許可的情境 之中經驗並表達感覺」。根據國際表達性藝術治療學會(The International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Association,簡稱IEATA)之定義:「表達性藝術涵蓋 了視覺藝術、動作、戲劇、音樂、寫作等,舉凡能促進個人成長及社區發展的 創造歷程都屬之;表達性藝術治療是鼓勵心理學、組織發展、社區藝術、教育 等多元取向的結合,藉由這些藝術歷程的整合且允許藝術歷程相互的流動,藉 此獲得自我內在資源,帶來療癒、釐清、啟發及創造力。」(賴念華、王文欽、

林葳婕,2011)。而國內學者指出使用藝術媒介如舞蹈、戲劇、美術、音樂、

詩歌等,讓心靈、情感、感覺得以表達,以作為自療(self healing)或治療(therapy)

的方式,就統稱為「表達性藝術治療」(李宗芹、宋文里,2009)。

表達性藝術治療涵蓋了藝術療癒(arts healing)、創造性藝術治療(creative arts therapy)和藝術心理治療(arts psychotherapy)三個層次。藝術療癒是透 過藝術媒介進行心靈療癒,將各類藝術自身的技術或訓練作為身心轉化的工具,

工具媒介如同一乘具(art as vehicle)。創造性藝術治療是指透過遊戲、即興、

想像等,促進個人自我探索與自我發現。此過程的組成與運作,係透過各種媒 材或活動,使個體與自己「對話」、自我成長,經由媒介,觸碰心靈感覺,達 到身心情感和諧。藝術心理治療是以藝術活動為心理診斷與評鑑之參照,為心 理治療的方法之一,應用於特殊對象及需要者,從治療的角度設定目標,運用 藝術表達展現心理過程,並以語言介入與整理,促使個體改變與調適。這三種 層次的運用,需視對象、場合而調整(引自李宗芹,2009)。

綜合上述,表達性藝術治療結合了藝術與心理治療,且進行的模式是非常

26

多元的,包含了視覺藝術(如繪畫、黏土)、舞蹈、戲劇、音樂、遊戲、沙遊 等方式,在進行個人或團體治療時,運用其中一種或多種這類的治療方式就可 被視為「表達性藝術治療」。

貳、表達性藝術治療之發展

Fenhman和Fryrean(1981)的研究指出:埃及人早在千年以前,便有運用 藝術活動協助精神病患之做法;希臘則是使用音樂戲劇。而十九世紀開始逐漸 出現為採用藝術作為心理治療的醫療模式,例如第一次大戰後,應用音樂來讓 病人產生反應的做法,便被稱為「聲樂治療」。J. Moreno(1923)創始心理劇 的模式,藉由主動想像、角色轉換及單人演劇之方式,來協助當事人恢復心理 健康。F. Goodenough(1926)分析兒童畫作來瞭解其認知發展上的特徵。最 後,M. Lonengeld於1920年創始「世界技法」(即遊戲治療之前身),開展遊 戲中得到治療和成長的概念,而Kallf更統整源自榮格的自體化(individuation)

概念,發展出以沙盤和小物件組成「沙圖」,來深化當事人自主意識之做法。

在1930~1940年間,心理治療和藝術治療師逐漸發現,非語言表達媒介,如音 樂、繪畫、舞蹈,在協助嚴重心理病患之功效。因此,不但各大精神病院紛紛 把藝術納入正統治療模式,音樂、藝術及其他各種的模式,也逐漸在大學建立 訓練方案(引自何長珠等人,2012)。到了 1950年代,以藝術治療為媒介處理 人們的情緒及感覺成為一種助人的工作(李宗芹,2009)。

表達性藝術治療則興起於二十世紀後期(蘇湘婷、陳雅麗、林開誠譯,2007)。

源自1960~1970年間,藝術範疇開始納入表達性之概念,亦即強調個人主觀經 驗表達之重要性、以創造性之表達來服務個人與社會,以及覺察到語言在溝通 人類情緒經驗上之有限。Malchiodi則為第一批直接在其工作場所(麻州州立 精神病院)嘗試使用,並於1974年在Lesley大學首度開設研究所課程的先鋒工 作者,直接體驗多元表達藝術的創造性、非語言性,並連結傳統的薩滿(Shaman)

27

療癒系統精神,統稱為表達性藝術治療。此一模式,隨後亦遍及歐洲、以色列、

加拿大及美國(李宗芹,2009;何長珠等人,2012)。

到1980年代後期,Paolo J. Knill在瑞士、加拿大、丹麥和德國建立相關訓 練計劃,發展以創造學習社群為架構的多元表達藝術治療。Natalie Rogers為 Carl Rogers的女兒,在1993年創造性連結的理念加入其藝術治療的領域中,認 為創造性的藝術活動會自然引發另一種形式的表達( 陸雅青等人譯,2008)。

然而,表達性藝術治 療在隨著藝術治療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加入新的理論模式 和技術,到1990年代已發展為多元取向的治療模式與理論,其雖然涵蓋許多心 理學的理論架構,但其仍擁有其獨特的哲學觀,有別於單純的藝術治療,因此 在1994年創立國際表達藝術治療學會(International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Association,簡稱IEATA),不但具有多元特質,並鼓勵教育者、藝術家和治 療師加入,目前已成長為一獨立的領域(蘇湘婷等人譯,2007)。

在台灣方面,藝術治療發展至今已二十餘年。最早可追溯至台北榮民總醫 院精神科於1982年引進舞蹈治療,之後藝術治療便陸續推廣至社區、社福機構、

特殊學校、安寧照護病房、精神科等場所;1985年輔仁大學心理系將表達性藝 術治療引入大學部課程中,其後各大學系所、碩士專班、社區大學等則持續增 加。而後經由專家前輩的努力,於2004年成立台灣藝術治療學會(Taiw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簡稱TATA);2005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成立台灣第一所 藝術治療碩士課程,同年,亞洲第一所整合音樂、舞蹈、戲劇、藝術治療的「表 達性藝術治療中心」也在台安醫院設立。此外,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網站是個提 供社會大眾接觸藝術治療相關短期研習活動的訊息管道;在台北教育大學的藝 術治療社團,則是屬於可以長期提供給學生或社會人士的一個親近藝術治療並 參與相關活動的地方(李宗芹,2009;邱品惠、曾加蕙,2009)。

目前對於藝術治療的運用,在亞洲地區的國家尚處於起步發展的階段,而 台灣的推廣發展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林端容,2008)。在研究者的教學實務 經驗中,藝術治療曾進入特殊教育的專業團隊服務之中,但卻在近年刪除了藝

28

術治療此一服務項目,期望未來特殊教育單位能將藝術治療正式編製於特殊教 育體系中,促進專業間的溝通與合作以提升特殊教育服務教果。

參、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多元表達模式

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形式是提供機會創造,其涵蓋的活動相當廣泛多樣,以 下就較常在表達性藝術治療中所運用的活動方式簡單介紹:

一、藝術治療

有別於廣義的表達性藝術治療,此處指的藝術治療屬「視覺」藝術治療,

即以繪畫及視覺化創作(不同的顏色、形狀、線條和圖像,如:繪畫、剪貼、

雕塑等藝術創作)為主軸的藝術治療。藝術創作是個人向內在自我的探索和旅 行、是接觸內在真我的開始與意義的表達;同時也使溝通和語言自然的延伸,

因此在語言之外,藝術治療提供了人們非語言的表達、溝通、發現、認識與重 新理解的機會(何長珠等人,2012)。

根據Rogers(1993)指出藝術治療之特性如下:(一)利用內在經驗的圖 象表達,使治療師與個案得以進行非口語式的溝通,視覺藝術成為自我內心與 外在溝通的橋梁;(二)是有目的且可以控制的,個案可以自由選擇媒材透過 撕、剪、畫等各種技法運用或支配媒材,使當事人得以統整其情感及意念;(三)

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個案直接經歷到能量的轉換,創造力從而被釋放出來,藉

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個案直接經歷到能量的轉換,創造力從而被釋放出來,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