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臺灣華語熱潮之幻想主題分析

第二節 角色主題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角色主題分析

角色是使戲劇開展延續並賦予戲劇生命力的重要成分。在此主題分析中,主 要描述角色的特性、人格特質及活動動機等內容。而在臺灣華語熱潮論述裡主要 呈現出三個重要角色,分別為主角:華語教師;身分多重的比較/競爭/合作角 色:中國大陸對外漢語教學;以及上述雙方共同爭取青睞的對象:各國市場。在 全球化及中國崛起促使華語學習需求大增之前,臺灣華語教學已默默深耘數十年,

當年的華語教師在沒有華語教學系所或師資班可以培訓、也沒有相關學理經驗可 供參考的年代,為臺灣華語教學開展扎下深厚的基礎。如今,華語教師需求量增 多,但同時中國大陸亦積極推動對外漢語教學政策,臺灣華語教學發展一方面想 滿足海外需求,一方面還得應付競爭者的挑戰。在此情況之下,華語教學已不再 是單純「師」與「生」交流知識的活動,而是國際市場交易相互競逐的場域。

一、 聽到世界的呼喚:主角華語教師亮相

從上一節討論中可以發現,近年來學習華語的人口數急速成長,相對於「學 習」,「教學」方面的種種需求也應運而生。相關研究及報導即藉由各國中文課程 開設之盛況或大量學習人口數,突顯華語教師需求量擴增1,說明「不但中文學 習的學生人數就連中文教學的教師人數也因市場的需求漸漸的提升。」(鄭琇仁,

2009)。而筆者亦從文本中歸納出相近論述:華語熱潮正面臨的重大問題為師資 的嚴重缺乏。臺灣華語熱潮論述或援引全球統計數據,或各國華語學習情況描述,

呈現世界各地華語師資偌大的缺口,如以下例子所示:

2005 年,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近四千萬,約有 1.24 萬所學校開設漢語 課 程,全球從事對外漢語教學之教師僅四萬多人,師生比幾乎接近1:1000。

預測到 2010 年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將達到 1 億,如按照師生比 1:20 來估算,屆時全球漢語教師需500 萬名。以此推算,全球漢語教師缺口 超過400 萬。(H98-2)

由於菲國僑界首先意識到當地的華文教育其實正面臨危急存亡之秋,而 其中很重要的關鍵是因為師資嚴重缺乏。(H107-11)

1 有關歐美國家之中文課程開設及學習狀況如下:在美國,約三萬至五萬的中小學已設有中文課 程;而英國約有 10%至 13%的中學校已設有中文課程;德國近年學習中文的人口數業已增加五倍 以上;法國亦將中文納入行之多年的雙語教育實驗班。在亞洲國家方面:南韓境內已有十六萬的 高中及大學生正在學中文;日本高中的中文課程於 2006 年的開課數量也已是 1993 年至 2005 年 的三倍;泰國在 2008 年前將華語課程納入全國 2000 餘所中小學課程之中。(T2-12;鄭琇仁,

200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上述第一個例子,以全球學習漢語人數及開設漢語課程的學校間數,對比華 語教師數量之薄弱,其中差距甚大的師生比,更加突顯目前華語師資匱乏的困境。

筆者在第一節中曾提及「龐大數據」於華語熱潮論述中體現「沸沸揚揚」的作用,

此處動輒上億、百萬的統計數字亦可見一斑。第二個例子則是敘述菲律賓國內華 語教育的危機,「危急存亡之秋」正是因為「師資嚴重缺乏」,文句中迫切的語氣,

無非在展現對於華語教師生力軍之殷切期盼。無論言及「學習者眾,教學者寡」, 抑或「僑界華文教育的窘境」,以上例子皆透露:全球華語教師數百萬個缺口待 補,而一個缺額需求就是一個工作機會。超過四百萬個的工作名額豈不誘人?排 除第一語言非華語的競爭對手,出身臺灣的華語教師具備了一定優勢。

「華語教師」一職隨著華語熱潮的興起,曝光率因此大增。而筆者觀察臺灣 華語熱潮論述中對華語教師的描述,分析歸納後發現:論述主要嘗試以專業形象 建立團體界線,建構華語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以區別與他者的不同;再者強調 華語教師該職位的「責任」及重要性,以顯示專業華語教師存在的目的和必要性;

另外再對比目前華語教師一職所面臨的為難「處境」,以此呼籲政府相關單位重 視並有所作為。因此,筆者即試從「條件」、「責任」、「處境」三方向,分別探討 華語教師於臺灣華語熱潮論述中的所屬特性。

(一) 條件:不是會說華語就能教華語

臺灣華語教學始自 1950 年代。當時臺美關係良好,美國國務院外交學院於 1955 年在臺中成立華語學校,是為臺灣華語教學的濫觴。1956 年美國福特基金 會設立一項獎學金,選送優秀大學生來臺學習華語,由臺灣師範大學協辦教育項 目,此亦為師大國語中心創辦的緣起。2在此草創階段,教學單位對於華語教師 的要求較單純-只要發音標準即可,畢竟當時語言環境仍混合各省南腔北調,能 講一口「標準國語」3已屬不易;而師資來源多是由大學各系「國語標準」的學 生兼課擔任。4然而,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臺灣華語熱潮論述正努力扭轉「會講

2 參見文本 T8-12,T8-13。

3 自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於 1946 年成立大力推行「國語運動」,所謂的「國語」指的即是以北 京話為基礎且經多方妥協的綜合語言。至於一種語言的「標準」化,則是一種形上的概念、一種 意識型態。以「標準國語」為例,其非自然語言,然教育當局必須推行之,必然遠離經驗現實而 就基於個人主觀想像建立一套形上的規則。此時掌握政治資源者也經常設法將標準語規範得難以 專精,以便掌握語言優勢。參見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研究》(臺北:

文鶴,1995),頁 102~126。筆者以為,如是概念亦可用以解讀華語教學中講求「標準華語」的 現象,有關這部分的議題留待後文探討。

4 如師大國語中心草創初期的華語教師-馬森教授,當年就是因為「小時後在北京待過一段時間,

發音沒有問題」,故受國語中心第一任主任王壽康教授邀請兼課。除此之外,師大國語中心成立 第一年時,亦是由王教授壽康主任挑選六位學生至中心兼課任教,其分別為師大教育系畢業的周 慧強、國文所學生袁乃瑛、家政系三年級學生田欣然、盛靜恆、劉薈思、岳達南,專業背景雖然 不同,「但是共通點都是國語一定要說得標準」。資料來源:文本 T8-12,T8-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華語的人就可以從事華語教學」5的印象,如以下例子所示:

但長久以來,華語教學的內涵與華語教師之職能都處於模糊地帶,其專 業認定不易彰顯,一般常將本國人的國語文教學與針對外籍人士之華語 教學混淆不清,或誤認只要會說國語就足以勝任華語教學。(T1-17)

對外華語文教學是一門專業學科,並不是會講華語的人就能教華語,一 位專業對外華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華語文字學、對外華語教學理論、語言 學、華人社會與文化基礎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H98-1)

臺灣華語熱潮論述中表示,華語教學內涵及華語教師職能皆含括相對的專業 知識與技能,一般人常將「會說國語」與「勝任華語教學」畫上等號,這其實是 一種「誤認」;而「會講華語的人就能教華語」的說法,更是一種簡化並低估華 語教學專業的錯誤印象。除此之外,上述第一個例子另點出華語教學與國語文教 學長期以來被人混為一談的現象,文本中再三聲明華語教學之範疇不同於國文教 學與中文系專業。6

筆者以為,論述中努力劃分團體與他者的不同,敘說華語教學與現有學科的 差異,其用意在突顯自身的獨特性,以及強調華語教學專業化之必需。由於華語 教學是一門「專業學科」,一位「專業對外華語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和 技能」,近幾年來增設的師資班、華語教學系所,即開始收編欲從事華語教學、

成為華語教師的民眾,如以下例子所示:

隨著前來詢問中文課的學生人數突然增加,我驚覺自己必須要有所進步,

才能有應付這些課程的實力及信心。所以,我在今年(2007)暑假回臺 灣參加了華文會的師資密集班…(H100-21)

許多人嘗試透過師資班一窺華語教學的樣貌,除了上述例子中的言說者是因 為「教,然後知不足」,也有因為好奇或懷抱著觀望心態而加入師資班。7相較之

5 如文本 H98-1 即認為: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的推行,將改變過去「會講華語的人 就可以從事華語教學」的想法。

6 文本 T1-17 指出:「華語教學領域與國文教學領域無論在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 學環境均大異其趣。」該文以國際上的語言教學分類說明之,筆者將其內容整理成下表:

教學對象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教學環境

華語教學 第二語言教學 語言聽說讀寫技能 語言習得方式之 本質不同,其所 衍生亦不同

國外非中文環境 國文教學 第一語(母語)教學 經史子集與文學 本國中文環境

7 如學者指出:「如果普遍做個調查,我們會發現這三年來,全臺獨立或附屬於各大學的語言中 心師資培訓班每年就有總數約 7000 人次的學員,熱情或者觀望地積極參加師訓班。」參見林秀 惠:〈華語師資培育與能力檢定〉,《文訊》,2006 年 6 月,第 248 期,頁 9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下,華語教學系所入學門檻高、錄取名額少、修習時數長,但雖然條件嚴苛,歷 年來報名者的熱情不減8,似乎亦將此學位資格視為進入華語教學領域、成為一 名華語教師的踏板。

暨師資班與華語教學系所相繼開設,教育部於 2006 年舉辦對外華語教學能 力認證考試,這對臺灣華語教學領域而言,無疑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它

暨師資班與華語教學系所相繼開設,教育部於 2006 年舉辦對外華語教學能 力認證考試,這對臺灣華語教學領域而言,無疑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