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產業現況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觸控面板產業環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產業現況與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目地在對於觸控面板產業環境及經營策略發展,尋找相關文獻研究 並經整理分析,以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內容分為經營策略理論探討與觸控面板 產業相關文獻論述。

本章共有四小節,第一節介紹觸控面板產業環境發展,第二節產業供應鏈介 紹,第三節及第四節分別為競爭策略,競爭優勢,藉由分析不同類型企業採取之 策略,透過企業經理人深入訪談,瞭解個案公司在產業競爭環境中,如何採取對 應的策略,帶領企業走出困境。

第一節 觸控面板產業環境

一、 觸控面板類別

觸控面板依製程、作動原理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幾大類,分別為電阻式、電容 式、光學式及音波式等,如圖 2-1 所示。

圖 2-1:觸控面板類別

資料來源:個案公司

完整的觸控面板解決方案包括面板(感測元件 Sensor)、控制器(或 IC)及驅動 軟體三者齊備,方能發揮產品功能,而觸控技術發展迄今,投射式電容產品已躍 升為主流技術,而電阻式產品市場上仍有一定需求,多半用於抗電器干擾或需絕 緣手套之應用環境。而紅外線式產品則很大一部分應用在較大尺寸(40 吋以上),

最大在廣告看板及教育市場之電子白板,其餘類型產品市場上已較少見,以下僅 對電阻式、投射電容式及紅外線式觸控面板基本結構與作動原理略作說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 電阻式觸控面板:

圖 2-2 為一般電阻式觸控面板基本結構,分為上下層基材、ITO Coating、

Spacer dot、ADH(底部背膠)、Tail(FFC 或 FPC)。電阻式觸控面板是成本較 低結構簡單的產品,在觸控技術發展過程中是最早的也最為普遍,其作動原 理為上下層各有銀線印刷形成 X、Y 軸,供應五伏特電壓使上下層為一等距 電場,藉由按壓動作使上下層基材接觸,控制器感測到按壓位置計算出位置 報點,完成動作。因作動原理為壓力,故不受電氣及其他因素干擾,適用於 特殊環境使用,但一般只支援單點觸控,目前亦有支援多點的電阻式觸控面 板(如 AMR 類比式多點電阻),是用在需要特殊環境又能支援多點觸控功能 之應用,如軍規之強固型筆電。電阻式觸控面板目前幾乎已無使用在消費類 產品(智慧型手機、平板、NB 等),但基礎需求仍在,而幾乎已無新廠商願意 投入生產,反而維持一定毛利。

圖:2-2 電阻式觸控面板

資料來源:個案公司

(http://article.denniswave.com/5268) (二) 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

標準 G/F/F 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結構,由兩層 Film 透過 OCA(光學 膠)黏合,外加一層保護玻璃,另外亦有 G/G、G/F 等不同疊構,甚至 OGS、incell、oncell 等不同設計,主要為符合消費性電子設計往減薄、輕 量化方向設計,因其觸控靈敏、支援多點觸控,故近年在消費類 3C 產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3 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

資料來源:個案公司

電容式觸控面板作動原理在表面保護蓋板層下有兩層的 ITO 材料,構 成 X 軸與 Y 軸的均勻電場,電場電力線穿過玻璃表面保持電場平衡。一 旦手指接近玻璃表面,手指與 X 軸或 Y 軸電極形成新的電場,產生接觸 點的電容變化,控制器會依據電容變化量由 IC 運算判斷位置。由於需要導 體觸動,故許多需要戴手套之環境無法使用,另因易受電氣干擾,在車用或 有其他干擾源等環境易有誤報點情況,為近幾年 IC 效能進步,已能有效過 濾大部分干擾,所以電容式觸控面板使用環境限制大為改善,主流位置穩 固(工業材料雜誌編輯,2010)。

(三) 紅外線式觸控面板:

紅外線式觸控面板結構如圖 2-4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4 紅外線式觸控面板

資料來源:個案公司

光學式觸控面板的作動原理,在面板四周布建紅外線發射器和接收器,形 成X 軸和Y 軸的矩陣排列,利用光源接收、遮斷原理,在面板內佈滿紅外線光 源時,當紅外線光源被遮斷的時候,經由接收器所接收的資訊可進而判斷出接 觸點位置,主要應用於大面積大尺寸的觸控面板(40吋以上)。

(http://newjust.masterlink.com.tw/HotProduct/HTML/Basic.xdjhtm?A=PA12-1.html)

二、 市場應用

觸控面板應用主要分為消費性及非消費性電子產品兩大類,消費性電子產 品以智慧型手機為最大需求,其次為平板電腦及觸控筆記型電腦,此類產品占有 市場上 90%觸控面板需求量。非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則較為廣泛,舉凡車用、航 空、航海、博弈、軍事、醫療、自動化控制等均屬之。消費性電子產品特性,生 命週期短,約 6~12 個月即推出新產品,產品要求輕、薄、窄邊框甚至無邊框,

需求數量龐大,生產方式多以黃光製程為主,需要大量標準化生產流程來降低成 本,產能彈性低,廠房設備投資金額大,台灣該類廠商以 TPK-KY(宸鴻)、GIS-KY(業成)為代表。非消費性電子產品為少量多樣生產模式,因需頻繁換線、講究 生產彈性,目前以印刷、雷射雕刻為主要製程,產品認證期、生命週期均較長,

一般約 3 年會推出新產品,此類製程相較於黃光製程,在環保支出有顯著的優勢,

在電子產品製程環境議題日益被要求的趨勢下,不啻增加一項軟性實力,此類廠 商規模不若消費性大廠,資本額通常 10 億以下,目前國內專注於非消費性產品 廠商(也泛稱工控產品),以熒茂(2018 年研華入股)、富晶通(中環集團)、與個案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另參照 IHS 資料(圖 2-5、圖 2-6),2015 年至 2020 年觸控面板產業產值仍 維持成長趨勢,這主要是仍有各種不同應用被開發實現為產品,另外也是帶有 觸控面板之工業電腦產品滲透率也在提高,惟在 2018 年智慧型手機成長已放 緩,加上 iPhone 新機種銷售不如預期,市場已現雜音,而在工控市場上仍維持 每年 4~7%穩定成長趨勢,加上工業 4.0 及 IOT 發展趨勢明確,未來觸控產業市 場也將有一定程度之調整,如之前消費性電子大廠洋華光電,已完全退出紅海 的消費性市場,朝向工控市場轉型,惟因兩者生產型態、市場規模迥異,尚未 看到明顯成效。而國內多家 SI 廠,甚至 LCD 廠,也陸續加入上下游整合,提 供客戶整機(含觸控功能)解決方案,提升競爭力,可預判產業區塊將發生變 化,單一觸控產品企業須提前調整營運策略,以因應變局。

圖 2-5:2015~2020 年工業電腦產值預估

資料來源:IHS 0 450 900 1,350 1,800

EMEA Americas Asia Pacific

2015 revenues 2020 revenues Global industrial PC revenues by region in 2015 and 2020

Revenues ($ million)

$ milli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6:工業互聯網帶動 HMI 需求

資料來源:I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