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歷程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討論

由本研究量化統計分析結果及質化分析結果,可得知本研究所發展之媒體素 養教學方案可顯著提昇實驗組學生之批判思考能力,且研究者編選之爭議性新聞 媒體教材能有效激發學生思考,據此顯示研究者根據閱讀相關文獻之心得,以及 結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與尋找符合學生生活經驗之教學教材,所 建構出之媒體素養教學方案確實可適用於國中生的教學上;以下將就量化及質化 的分析做出討論。

壹、本研究所採之媒體素養教學方案提高學生之批判性思考能力達到顯著水準。

接受媒體素養教學方案之實驗組學生與未接受媒體素養教學方案之控制組學 生,兩組學生在「批判思考測驗-第一級」測驗總得分之進步情形確有差異,主要 差異為實驗組顯著優於控制組,五項批判性思考能力分測驗之分析結果如下:

1. 在「辨認假設」方面,實驗組在『辨認假設』分測驗之前測與後測得分經相依 樣本 t 檢定結果達顯著差異。

2. 在「歸納」方面,實驗組在『歸納』分測驗之前測與後測得分經相依樣本 t 檢 定結果達顯著差異。

3. 在「演繹」方面,實驗組在『演繹』分測驗之前測與後測得分經相依樣本 t 檢 定結果達顯著差異。

4. 在「解釋」方面,實驗組在『解釋』分測驗之前測與後測得分經相依樣本 t 檢 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

5. 在「評鑑」方面,實驗組在『評鑑』分測驗之前測與後測得分經相依樣本 t 檢 定結果達顯著差異。

綜觀第三章結果得知,經實施媒體素養教學方案的介入處理後,接受媒體素 養教學方案之實驗組學生在「批判思考測驗-第一級」的後測總得分雖然顯著高於 前測總得分數,但是在「解釋」分測驗上卻未達顯著水準。研究者分析其原因,

最主要原因乃批判性思考屬於較高層次的複雜思維,再加上實驗時間只有四週,

因而較難以完全達到此教學目標;其次或許是研究者設計之部分議題較缺乏批判 性,所蒐集之議題太少,導致學生練習的機會太少,不足以造成學生價值衝突之 情境,進而影響其高層次批判思考的刺激與表現,但在「解釋」分測驗上未達顯 著水準,卻在更高層次的「評鑑」方面批判性思考能力卻達顯著差異,探討課程 設計,從第一教學單元到第四教學單元在每一個議題的討論中,皆不斷的讓同學 發表自身觀點並比較與他人論點的差異,不停地看見自己與他人觀點的不同,在 進行比較及在思考的教學活動中,或許一直讓同學練習使用「評鑑」方面批判性 思考能力,反觀在「解釋」此項目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上,只有在「教學單元二:這 是真的嗎?」以及「教學單元三:焦點新聞」有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思考,但也可 以在第四節學習單分析的探討上看見學生對於自己能力的不自信,由此可知,在 教學活動中增加各項目批判性思考的練習機會可以刺激學生批判性思考全面的發 展,故如欲全面的增強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效果,研究者的媒體素養教學方案設

60 2.3461,控制組總得分增加 0.6154,推測可能原因是青少年階段正是一個生涯發 展中成長的重要階段,除了青春期階段有敏覺、喜歡挑戰問題的特質之外,此階

(recognition of assumptions)

1-1 能思考各項訊息來源隱含的預設立場。

1-2 能看出媒體訊息內容表面上及實質上所傳達的重點。

2. 歸 納 (inductions)

2-1 能組織、應用所蒐集的資料,來做合理的推論。

3. 演 繹 (deductions)

3-1 能整理資料並推斷出可能的因果關係。

4. 解 釋 (interpretation)

4-1 能區分訊息內容中的事實、意見及個人想像。

4-2 從訊息中判斷、找出最合理的訊息。

5. 評 鑑 (evaluation of arguments)

5-1 能理解每個人面對同一個訊息,可能有不同論點。

5-2 能對論點是否具備足夠支持度進行強弱判斷的能力。

一、本研究所採之「媒體素養教學方案」之教學方法及內容能達到「辨認假設」

之目標一「1-1 能思考各項訊息來源隱含的預設立場」此教學目標。

從「學習單提問: 你對臺灣目前的新聞媒體有什麼想法?」由實驗組學生看 法歸納出,學生能理解媒體傳播訊息背後可能有其動機及目的,有達成「1-1 能 思考各項訊息來源隱含的預設立場。」的課程目標。但從「學習單提問: 請從「張 芸京留長頭髮,學習當女人」此篇新聞中的文句判別「事實性的文句」與「觀點 性的文句」,並從「觀點性的文句」去探討撰寫者的預設立場。」此題藉著探討此 篇新聞的文句來探討深藏在背後的性別刻板印象;研究者發現此題目有六位學生 空白,較多同學不知如何書寫,可能是在課程設計上進行的太快了,從練習分辨 事實或觀點直接跳到直接從新聞文本去探討,或許可以多增加一些引導,精選一 些小短文開始練習會達到較佳的結果。從以上討論可以看出學生已能思考各項訊 息來源隱含的預設立場,但教材選擇上需更加循序漸進,更能達成讓學生思考的 效果。

二、本研究所採之「媒體素養教學方案」之教學方法及內容能達到「辨認假設」

之目標二「1-2 能看出媒體訊息內容表面上及實質上所傳達的重點。」此教學目 標。

在教學過程讓學生直接從網路引擎瀏覽觀看新聞,讓學生說出想要看的新 聞,並說明被這個標題選擇的原因,再從「學習單提問:以你看過的新聞來說,新 聞標題和新聞內容的一致性有多高?」歸納學生看法可以看得出來學生認為臺灣新 聞媒體的標題與內容有出現不完全一致且不完全相關的現象。且從「學習單提問:

臺灣新聞媒體行銷的手法有哪些?」得知多數學生認為臺灣新聞媒體會使用行銷的 手法來吸引民眾的注意,包含誇大不實、故意誤導或隱藏部分真相等方法。由以 上討論判斷能達成「1-2 能看出媒體訊息內容表面上及實質上所傳達的重點。」

此教學目標。

三、本研究所採之「媒體素養教學方案」之教學方法及內容能達到「歸納」之目 標一「2-1 能組織、應用所蒐集的資料,來做合理的推論。」此教學目標。

62

從「學習單提問: 民眾若只看一篇報導就做出評論可能造成的影響是什麼?」,

從學生的看法可以看出此題有 21 位學生提到若只看一篇新聞報導就作出評價,將 可能會造成無法想像的影響,例如使無辜當事人無辜被網友撻伐等;從「學習單 提問: 看完布丁三姊弟新聞後,你較支持哪方的論點?」讓學生觀看布丁三姊弟相 關新聞報導後去組織訊息及資料並試著做出推論。由以上的討論推斷此教學單元 能達成「2-1 能組織、應用所蒐集的資料,來做合理的推論。」。

四、本研究所採之「媒體素養教學方案」之教學方法及內容能達到「演繹」之目 標一「3-1 能整理資料並推斷出可能的因果關係。」此教學目標。

從「學習單提問:萬一臺灣人民都沒有媒體素養會發生什麼事情?」的學生看 法可以歸納出多數學生認為若臺灣人民都沒有媒體素養可能最造成不好的影響,

比方說讓媒體成為最大的思想控制者,讓不實傳言一傳再傳,真實的真相將會被 掩蓋,造成是非不分的社會,價值觀、觀點偏激等想法。由以上學生看法歸納出 的結果判斷達成「3-1 能整理資料並推斷出可能的因果關係。」的課程目標。

五、本研究所採之「媒體素養教學方案」之教學方法及內容能達到「解釋」之目 標一「4-1 能區分訊息內容中的事實、意見及個人想像。」此教學目標。

從「學習單提問: 臺灣新聞媒體行銷的手法有哪些?」的學生看法可以歸納出 多數學生認為臺灣新聞媒體會使用各種行銷的手法來吸引民眾的注意,在課程的 討論中也讓學生思考新聞媒體生態面臨的困境,讓學生試著體會媒體工作者會努 力想增加點擊率及收視率的可能因素;從「學習單提問: 你覺得自己對於新聞媒 體有足夠的批判性思考嗎?滿分一百分你給自己幾分,並描述為什麼給自己這個分 數。」,從此題可以看到多數學生已經能知道要多方比較訊息,但有時候還是會 被騙,有時候還是會只看事情的一小部分,有時還是判斷不了真假可以看出學生 對於自己是否能區辨新聞內容中的事實、意見及個人想像較無足夠信心,也可以 從「學習單提問: 請從張芸京留長頭髮,學習當女人此篇新聞中的文句判別「事 實性的文句」與「觀點性的文句」,並從「觀點性的文句」去探討撰寫者的預設立

場。」這題就使多數學生不知如何書寫,也有同學出現空白的情況。而施測「批 判思考測驗-第一級」在「解釋」分測驗方面,實驗組在『解釋』分測驗之前測與 後測得分經相依樣本 t 檢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結合量化及質化的討論分析,可 判斷並無全然達成「4-1 能區分訊息內容中的事實、意見及個人想像。」此教學 目標。研究者反思教學設計過程,應多增加讓學生練習區辨的機會,應蒐集更多 適合的教材,加上搶答、小組討論及全班辯證等教學方法,或許更能提升學生在 此項之能力。

六、本研究所採之「媒體素養教學方案」之教學方法及內容能達到「解釋」之目 標二「4-2 從訊息中判斷、找出最合理的訊息。」此教學目標。

從「學習單提問: 民眾若只看一篇報導就做出評論可能造成的影響是什麼?」,

從學生的看法可以看出學生已能理解接收訊息時如果無法多方蒐集訊息並從試著

從學生的看法可以看出學生已能理解接收訊息時如果無法多方蒐集訊息並從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