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討論

根據訪談整理出 YI2 生命歲數成長過程時間軸,從 YI2 剛出生 0 歲 開始,因為在婦產診所難產,生出來嬰兒沒有哭聲,緊急急救轉診大醫 院。1 歲時,YI2 在住院病房,躺著聆聽隨身聽卡帶,放著小豬和翁立友 的歌聲,聆聽音樂。2-4 歲,進出醫院,還是不會走路。5 歲時,有天突 然會走路了,神明保佑發生了奇蹟,可以去伊甸讀書了。6-7 歲聽了陣頭

47

48

小時候與父母相處時間少,長大懂事家人關愛感情更為融洽;貴人相助:

學校老師指導教育,以及爵士鼓老師幫助克服鼓的學習障礙。靈性神力:

宗教信仰的幫助與寄託,奇蹟似恢復與一路信仰陪伴著的過程。「鼓動人 生」:進擊鼓手:表演成就感與心理層面影響,期望自己成為大明星;鼓 勵表演:演出邀約與合作演出,YI2 未來展望。

YI2 生命故事,從訪談對話,敘說分析,根據訪談內容逐字稿分析,

概念化細節,歸納出類別,類別中找尋脈絡,反覆從類別及概念畫中找 尋核心,詮釋與有意義的結論出故事,最後鼓動生命為故事主題。主題

「鼓動生命」故事裡,茁壯自我、魔力歷程和鼓動人生為核心,互相牽 引與關聯,透過類別和概念化,藉此整理歸納,如下表 4-2

表 4-2 主題鼓動生命核心之內涵

核心 類別 概念化

茁壯自我 生命挑戰 插管急救治療

情緒起伏休克

吞嚥困難

脖子轉動改善與學習走路

興趣啟發 在病房聆聽收音機

廟會鼓陣節奏模仿

上網看爵士鼓影片

49

生命復原 積極練習爵士鼓

自信心成長

肢體肺活量進步

魔力歷程 家庭力量 對阿公阿嬤親如父母

親人支持與關愛

貴人相助 學校生活、運動學習與課業學習

練習爵士鼓過程

靈性神力 信仰作為希望與依靠

求神肢體障礙好轉

鼓動人生 進擊鼓手 表演成就感與自信心提升

想成為樂團鼓手大明星

鼓勵表演 校長接受演出邀約

慕名合作演出與未來展望

特殊教育者影響

二、肢體障礙生 YI2 成長背景和經歷

因為認識鼓老師的關係,引薦認識 YI2 的家人,阿公阿嬤不藏私的 勇敢並鉅細靡遺的講出整個生長經過,從出生難產一直到現在,阿嬤說:

「YI2 的故事太多了啦!講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喝茶阿公愛喝泡的茶,

訪談並聽著這生命故事。

50

回朔起生命的起源,當 YI2 還是嬰兒時,就一直插管住院,當時隨 時會離開這人世間,長時間住院一年,緊張慌亂中救了他無數次,阿嬤 阿公神明與醫院兩頭跑,能有一絲希望就不放棄,這階段都只能躺著,

因此播放枕邊音樂。音樂聆聽(music listening)藉由聆聽音樂來接觸其內心 世界,因為音樂常可以引導出內心感受和想法,而能夠有效協助。此方 法所用的音樂可以是現場音樂或 CD 等等。音樂聆聽法所運用的範圍相 當廣泛,常與以下技巧結合使用:例如:放鬆練習與冥想、歌曲討論、

音樂想像引導、音樂生命回顧等(謝馥年,2002)。音樂聆聽,無形中培 養 YI2 良好的聽力和音樂能力,甚至影響其日後學習音樂的天份。突然 有一天和阿公開玩笑撞阿公的頭,居然不用插管了還會笑,帶了回家但 還是很脆弱,常休克需急救。身障的 YI2 本身和整個家庭對生命的挑戰,

困難度是非常高的,但家人不放棄並願意做各種嘗試拯救這寶貴生命。

許多兒童的撫養環境不甚理想,譬如貧窮、暴力、藥物成癮、離析家庭 和疾病皆代表環境脆弱性,進而限制兒童正常智能、社會、情緒發展,

致干擾他們成年期的潛能發揮;相反地,許多兒童雖面臨險惡的成長環 境,但後來仍具有相當優異之發展;而這些兒童即被認為可能具復原力

(Zolkoski & Bullock,2012)。亦即他們擁有某種程度的數項能力與保護 因子之庇護,以協助克服困境,存活發展。YI2 疾病纏身逆境,仍相當優 異的發展音樂細胞,可能也具有復原力,讓 YI2 在困境中復原。

51

幼兒時期都不會走路、不會跪,有一天阿嬤把 YI2 放在椅子坐在那 邊,突然走了起來,走了一個小時後,突然又不會走了,阿嬤又去求神,

請神明用動物的骨頭和筋幫他換一換,神明的幫忙回來就又會走了,會 走路之後,伊甸催要讀書了,因此去念了一年級。阿嬤宗教信仰,奇蹟 似的「魔力歷程」,讓 YI2 肢體好轉,宗教的力量支撐著心靈,撫慰靈魂,

並陪伴一家人成長。

求學階段,還是常常會驚嚇半夜大叫,甚至突然休克,雖然會走路 了,但是身軀還是很脆弱,體力還是很差,六、七開始對鼓產生興趣,

之後十歲開始學鼓,老師們有試著訓練,用打鼓用笛子去訓練他的肺活 量與體力,手指上的靈活度有明顯的改善。幼兒在身體肌肉的發展上是 先發展大肌肉進而發展小肌肉,而打擊樂器中鼓類及一些無音高的樂器,

因為沒有音準上的困擾,可讓兒童從節奏感作為入門,促進肌肉的發展 以促進及智力的發展,藉著高成就、低挫折的擊樂教學法,讓兒童樂於 學習音樂(李徳琳,1989)。研究發現,YI2 學習爵士鼓後,藉著高成就、

低挫折,找到自己可以發揮的長處,打擊樂器的選擇,對肢體障礙生來 說,沒有音高問題,較容易入門,而學習音樂除了肢體上正向轉變,心 理上也因為打鼓的成就感,讓他信心有所增加,還受到大家的關愛。

二、肢體障礙生 YI2 學習爵士鼓的音樂歷程

剛開始 YI2 對鼓的印象,是一次跟著阿公阿嬤去參加廟的活有鼓陣

52

在打鼓,YI2 好奇跑去打,回家之後記得那個鼓陣的節奏,不斷敲打桌子、

鍋子…等,因此阿公去買了一個真皮的鼓,讓他敲,鄰居都以為是鼓陣 來了,之後十歲帶他去樂器行學爵士鼓,遇到了鼓老師,鼓老師覺得開 始教 YI2 最困難,吞嚥問題常常教室一定要準備一包衛生紙,抓鼓棒姿 勢手打不開也只能硬抓,並靠著自己多看網路上媒體影片與音樂,模仿 學習並問問題,自動自發練習鼓,才能學得比別人快和好,小小身軀但 打出來的鼓聲很夠力,生理方面因為練了鼓增加了他的體力、手指的靈 活動進步最多、專注力、心肺功能也較好。學習演奏樂器可以讓精細的 運動技能更佳(Schlaug et al., 2005)。心理方面,因為練了鼓得到許多得讚 賞和表演機會,自信心增加了不少,並且更驅使 YI2 更努力打鼓。復原 是一種改變個人態度、價值、目標、技巧、感受的過程,無論疾病所造 成的限制是否存在,個人能夠超越疾病,過著滿足、有希望、又有貢獻 的生活(Anthony, 2000)。學習演奏一種樂器,可訓練自我效能感與認 知,自己一個人完成任務,因此可以多培養兒童與青少年學習樂器(Hallam, 2005)。學習演奏樂器,可訓練兒童心理層面發展,能夠超越疾病限制,

有所突破。

三、呈現特教生學習爵士鼓對個人、家庭和學校的影響

對 YI2 來說喜歡打鼓,雖然遇到挫折有想過放棄,但始終堅持,喜 歡表演也不喜歡表演,因為會緊張,打鼓很興奮,打完卻很開心,因為

53

打鼓好像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的影響。日常生活 訓練上應加強有效且彈性的社會技能,可讓個案心中的希望及自信程度 提高,較願意尋求協助、及能夠自覺症狀和自我幫助,除了幫助症狀穩 定之外更能有效幫助復原(劉素芬,2011)。李翠玲(1989)指出,家庭 社經地位及父母對肢障子女的教育和職業期望皆影響子女在未來是否有 傑出表現。打鼓表演得到了大家的關注,母親開始覺得兒子打鼓很棒,

家人的關係更為融洽,媽媽只要有表演會買東西給他,偶爾帶他去玩,

親子間關係更為融洽,雖然還是和阿公阿嬤比較親密,但 YI2 從陌生到 歡喜與母親同住。阿公阿嬤更是重視 YI2 打鼓這件事,期望他考街頭藝 人到處表演,家人對 YI2 的期望或許會影響其未來傑出的表現。

在地表演吸引了許多了慕名來學鼓,鼓勵了學鼓風氣;在教師研習 會上表演展現了肢體障礙生不一樣的才能,影響更多的線上教育者;學 校基隆舞蹈班結合 YI2 的鼓聲,表演公演,第一次這樣組合的結合激起 不一樣的火花。因為肢體障礙生 YI2 的「鼓」動影響,產生了化學變化,

YI2 成長的路還很長,打鼓讓他產生的正面能量和復健功能持續影響,並 培養興養成專長,一直堅持打下去。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