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4.2 訪談總結

4.2.1 汽車電子產業的吸引力

1. 市場總額(Total Available Market)的金額及成長率預估

圖 4-1 中國大陸汽車電子產業的吸引力 資料來源:CCID,MIC整理,2007年10月

綜觀訪談者的看法以及第三章中國汽車電子產業概況分析的結論,中國汽車 電子產業因應汽車市場的高成長(乘用車8年複合成長率40%),以及民眾所得提 高、對於舒適性、安全性、操控性、省油效率效率要求的提升,成長率應會高於 車輛市場的總體成長;加以汽車電子目前在中國汽車上的含量僅5.8%,仍遠低於 全球的27%,汽車電子產業在中國的巨幅增長是可以預期的。

2. 中國汽車電子業界各系廠商的強項能力分布

Component Module System

日系供應商強項

日系供應商強項

Powertrain Chassis Safety Body Infortainment Security

Component Module System

台系強項

Component Module System

陸系強項

Powertrain Chassis Safety Body Infortainment Security

Component Module System

歐美系供應商強項

F. 社會上的重大事件

例如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會強制計程車加裝 GPS。

G. 車廠對於 QCDST 升級的要求 a.) 降價的能力

特別是當車界因車款過多,降價風起時,整車廠會主動要供應商配 合降價。配合不了的,就準備被換掉。新的廠家可以有機會進入。

國際大廠的低成本國家(LCC Low Cost Country)採購政策也是機會。

另一方面,對供應商而言,當某供應商手上擁有大訂單時,對其零 部件的議價能力會大增,價格上也會出現降價空間,對此就有機會 輕易地獲得其他同級車廠的同類型訂單)。

b.) 業界的科技出現變化時

例如,某些發動機管理的科技蔚為現行式樣的主流(如柴油引擎的 共軌噴油技術,或是汽油引擎的直噴技術 GDI-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但絕大多數技術尚掌握在外籍供應商手中,若某供 應商具備發展該系統的能力,可以很容易地接到車廠或一階供應 商的報價邀請。

c.) 遞補國際供應商技術對應能力不足或開發過程過於僵化的現狀。

中國因市場供貨者的整合不高,且因仿冒猖獗,車型的生命週期 皆很短暫,推出新車型的速度很快,現有的國際級供應商皆窮於 應付,對有心想尋求新的破冰點的供應商這是一個好的機會。

d.) 遞補因品質出問題的供應商所留下的空缺

當既有供應商出線品質問題時,會促使車廠尋求新的供應商加入 以求制衡。

2. 長期的且值得觀望的機會

A. 環保/節能議題所帶來的機會

a.) 為達到環保法規所必須加裝的汽車電子配備

b.) 因節能/環保訴求所引發的新設計或新產品,所因而造成對車用 電子系統的要求。

c.) 油電混合動力車上的電子系統需求方向。

d.) 未來的車用能源的新趨勢以及其對車用電子的需求。

B. 安全性議題所帶來的機會

a.) 車上新的安全系統的演進方向(例如:ESP 電子穩定程序、ABS、

車道偏移警告、夜視、瞌睡警報)

b.) 車用保全/安全/資訊系統的下一波演進趨勢(是否能找到車 廠、車主、支援業者皆能滿意的生意模式)

C. 舒適性/便利性 需求提升議題所帶來的機會

a.) 車主辨識技術與手機或其他流行物件結合在一起的可能性。

b.) 國外高級車款已導入且深獲好評的人性化配備。例如智能型鑰匙 (I-Key 或 Passive Entry System)。

D. 社會變遷議題所帶來的機會

a.) 石油價格的變化對人們用車習慣的變化(車輛市場需求的變化及 哪類型的車需求會上升,這些車上的電子系統需求為何?) b.) 中國式 M 型社會的形成進展及兩端消費者對汽車電子的需求。

c.) 印度的低價車在中國的接受度,可以藉此觀察低價車市場的需求。

E. 技術變遷議題所帶來的機會

a.) 車上控制訊號的通訊介面的下一波演進方向(例如:MOST,

FLEXRAY) b.) 42V 系統

c.) EMC/EMS 法規標準變遷方向

F. 群聚效應的變化議題所帶來的機會

a.) 中國大陸的整車出口情勢變化、主打的市場、及該市場的法規或 消費者需求。

b.) 未來各主要整車集團的整合趨勢。

c.) 中國一階供應商的演化趨勢。

- 一階供應商以何種方法確保生意?

-一階供應商的需求為何?

G. 下一個類似奇瑞、吉利的黑馬。

由於目前檯面上的本土車廠也早已被國際大供應商包圍了,產業分析 師正熱切觀察,有沒有機會再出現一個奇瑞、吉利?以何種形式出現?

目標市場是中國大陸嗎?

H. 隨著中國汽車集團大軍進軍海外汽車市場,供應商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才能出線。

4.2.3 中國汽車電子業界的關鍵成功因素 1. 品質確保能力

車界一般引用 ppm(百萬分之幾)值來計量不良率,有別與一般商用消費品業界 所慣用的百分比。這是由於車界因不良品所引發的後果與一般的消費性產品不相 同。

受訪對象咸認為,品質是車界一切需求的基石。或許品質是一般作業面 (Operation)的東西,是一個基礎要求,也是一個 Must 的選項,不應該特別將其 列為策略上的考慮。但往往現實中,關鍵時刻總會出因為這個不起眼的項目過不 了關;反觀 Toyota,品牌形象與獲利之所以能稱雄車界,其品質成就是一切耀眼 成績背後的重要支柱。筆者特別將其放在 KSF 的第一項,是因為「品質」,對車 界而言是一切的根本,也應該是一切策略思考的起點。

2. 工程對應能力

在中國,由於新車款開發速度很快,一但某項配套產品受到市場的認同,相 類似的產品的需求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快地在各個車廠擴散開來(例如天窗)。但 因為每款的設計都有其獨特的地方,故很少有一項產品可以不必修改就供給各家 車廠共用。依據該車款的現況、操作式樣、搭配系統需求去進行產品的修改是必 須的,國際級廠家就是因為這些小修改很費時費力,多半以技術本位的姿態請車 廠配合,不想改他們自己的設計,造成一些不愉快。本土的供應商也是因此才有 機會切入。

要迎戰此一同時應對數量龐大的開發案的現實,最重要的不是不改產品,但也不 是客人要求就改,而是應該做好開發的平台管理。在開案之初預先規劃可能的硬 體,讓之後的修改集中在軟體上,或最小限度地作硬體方面的修改。且要有訓練 有素的工程團隊可以與客戶在技術說明、文件對應、技術提案、產品各階段送樣 上,都能保持良好地互動。

3. 選對客戶

受訪者普遍認為,由於目前中國車市目前處於成長期,因而群雄並起,但市 場一但進入成熟期,則多數小廠會被購併。

對供應商而言,前途全繫於主機廠有沒有未來。因此在供應商的中長期策略 上應該以進入未來主要的汽車大集團供應鏈為策略的終極目標。絕對不可偏安於 容易進入的本土品牌供應鏈;更重要的是要時時警惕自己不可將自己寶貴的研發 資源浪費在沒有前途的客戶身上。

4. 以自己的特色提升或維持獲利的能力

一般車廠的的作業習慣會要求供應商每年要降價,供應商必須有能力不斷提 升或維護自己的獲利能力,以因應此一必然的要求。

A. 差異化,以先進的技術維持價格。

B. 低價格,聯合策略夥伴,共同採購以求降價。

C. 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D. 保持良好的車廠關係,以取得內部情報。

E. 不斷藉現場改善以提升作業效率。

F. VA/VE 的提案能力。

5. 新技術開發能力

受訪的潛在客戶及現行客戶皆認為,這是車廠評估一個供應商的重點;也是 一個供應商能否與車廠維繫長久關係的重要關鍵。車廠的整體產品要能不斷進 步,背後的動力是供應商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新技術、新產品(德系的車廠的 新技術就是來自 Bosch、Continental、Siemens 等知名供應商的實驗室)。有 清楚策略方向的車廠不會因為一時興起或因某項產品的價格便宜就引進一家 供應商,特別是剛剛萌芽的新需求產品(例如輪胎胎壓報警系統 TPMS,該項產 品 2007 年因應美國國家高速公路管理局(NHTSA)的要求成為北美 10,000 磅以 下汽車的標準配備),原因有兩項:

A. 要導入一家供應商,車廠在前期的供應商評估及輔導上要投入很大的人力 與作業成本。

B. 車廠會擔心萬一選擇錯誤,車廠自己極有可能日後在該項新產品所構成的 賣點上的競爭力會輸給其他競爭對手。

我們不難從業界的案例可以發現,為什麼 Webasto 可以穩居全球天窗的最大供 應商;Brose 為何是電動窗系統的霸主,只要從他們所擁有的專利及公司的歷史上 可以清楚地發現,這些公司都是該產品業界技術上的先驅,不斷帶給車廠新的價 值,新的賣點,為消費者帶來驚艷的眼光。

於此特別必須強調的一點,或許「創新」在某些時候也代表了風險與變動。但 車界對「創新」所要求的絕對不只是標新立異,在創新的同時,車界同步必要的 是對於風險與未知的管理能力,這是技術實力很重要的一部分構成要素。

6. 與有前途的集團結盟

受訪者一致認為,與有前途的車廠結盟,是公司獲利能力的保證。

透過正式合約的緊密結盟方式,是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的有利保證,因為:

A. 可以取得客戶在經營策略上的機密資訊,並可以據此先行投入資源在前瞻技 術上進行開發,藉此建立先發優勢。

B. 未來在車界整併後,大集團的需求量會產生足夠的上游議價能力,藉此將抑 制小的供應商進場,因此,長大不只是單純為了長大,這是現存供應商能否 生存的關鍵之一。

C. 是一種互信及利益分享體系的建立,這就是所謂的關係。

7. 全球化的能力

受訪的國際公司一致認為,本項能力是選擇新供應商的必要條件之一。

中國汽車界在全球車界已經舉足輕重,除了中國本土的數量成長力驚人,國際

中國汽車界在全球車界已經舉足輕重,除了中國本土的數量成長力驚人,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