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訪談資料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訪談資料分析…

有關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研究,研究者除以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 進行研究外,為能深入研究問題,研究者另邀請國內 2 個專為身心障礙者成立 之自強童軍團團長進行訪談,並邀請曾有領導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活動經驗之

國小、國中、高中及特教學校各 1 位童軍團長進行訪問,藉以深入發現問題。

所有訪談資料之逐字稿,均列於附錄十二至附錄十七。

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發現除特殊學校與一般童軍團辦理自強童軍活動外,

社福機構如台北市立陽明教養院亦開始辦理自強童軍活動。台北市立陽明教養 院在 2012 年開始,因應該院逐漸轉型為成年智障教養機構,特別成立陽明自強

(女)童軍團,藉以促進院生生活品質與提供全人服務,而能使院生過著有意 義、有尊嚴的生活。自強(女)童軍團由服務員鄭秀嫚及熱心資深童軍伙伴,

於 2012 年 1 月 8 日為院生舉行首次的團集會,有 20 位院生參與,首次的團集 會活動內容包括介紹童軍制服及手號,穿插唱跳活動及遊戲(陽明教養院,

2012)。基於上述情形,包括已成團的藍星童軍團或喜憨兒童軍團的參與伙伴,

大多已經不是原本童軍活動所定義的「青少年」年齡,因此研究者認為探討自 強童軍活動問題,應不限於學校,或在學的身心障礙青少年,而應擴展至社福 機構所服務的身心障礙者。對自強童軍活動的看法,更應該從傳統的學校或社 區童軍團的分野或角度,而有所調整。

本節即以前述三節由文獻分析、問卷調查之研究發現,輔以訪談所得之資 料,分別就自強童軍活動的相關問題進行綜合討論。

壹、服務員知能訓練

本研究發現一般童軍團約有三成五的機會接收身心障礙學生參加。同時擔 任高中童軍團長的受訪者 C 也在訪談當中表示,在帶團的過程當中,陸陸續續 會收到一些特殊學生來參加童軍團,通常家長會主動告知孩子們的狀況,每一 年的情形不一樣,通常是過動兒比較多,自閉症的比較少(C1010515-2)。因 此,研究者認為一般童軍團招收身心障礙學生已是普遍的現象。然而本研究亦 發現在本次問卷調查回收的一般童軍團樣本當中,只有 22%的童軍服務員曾修 習特教學分。

故研究者推論目前在一般童軍團的服務員在特殊教育的相關知能方面略有 不足,研究者認為應該加強一般童軍團服務員在此一方面的知能與訓練。

相對於一般童軍團,特教學校中的童軍師資也是十分缺乏,在填答的 24 位

特教學校訓育組長與童軍團長當中,僅 2 人為木章持有人,有 6 人受過木章基 本訓練,參加過木章訓練的則有 5 人,其餘 14 人則表示並未接受任何相關童軍 訓練或修習童軍學分。此一現象,也反應在特教學校未能成立童軍團的影響因 素上,缺乏合格訓練之童軍團長居於特教學校未能成團的主要原因。

台中市○○特殊教育學校團長,即受訪者 D 在訪談當中也表示特殊學校缺 乏具備童軍專長的師資。

其實我們是特教學校,職能班還是有他們的課程目標,是希望發展他們 的專業能力,啟聰班則是職業類科還有升學,還要考證照,學校也沒有 專業的童軍老師,所以不知道如何去訓練學生,之前並沒有對童軍非常 了解的老師來幫忙,這幾年正好有兩位代課老師,受過基本訓練,其中 一位是從小參加童軍到大,他們對童軍活動都瞭解非常清楚,所以都會 請他們來幫忙訓練,我來負責行政業務(D1010516-6)。

研究者認為目前特教學校普遍缺乏童軍師資或童軍團長,研究者建議童軍 組織應該提供特殊學校童軍團長或訓育組長參與童軍服務員訓練或研習之機 會。

貳、自強童軍的活動參與

童軍活動是透過團集會來進行各種童軍技能的學習,小隊制度也是童軍活 動的重要的童軍方法之一,團集會與小隊制度等各種童軍方法使得童軍活動有 別於其他的青少年活動。童軍進程與考驗活動的設計,則是透過不同的進程與 徽章的設計,吸引青少年不斷學習,在童軍的大道上前進,而完成童軍的教育 目標。

研究者自身參與童軍總會工作經驗,曾聽聞童軍前輩嘗言:沒有考驗晉級,

就不是童軍。亞太區童軍辦事處於 2008 年前來訪視我國童軍活動,在參觀一所 學校童軍團活動之時,訪視委員特別詢問該校童軍是否參與考驗晉級。足見進 程活動之重要性。研究者將就(1)考驗晉級與評量方式與(2)自強童軍大露 營進行討論。

一、考驗晉級與評量方式

研究者在本次研究中發現,特教學校童軍團主要辦理的團內活動項 目,主要為學校服務、露營及營火等三項。小隊制度則多半未能實施。特 教學校童軍團雖然也參與縣市舉辦之三五童軍節大會與全國性的露營活 動,然而特教學生卻沒有機會參與考驗晉級。

由問卷調查中,研究者發現特教學生未能參與考驗晉級的原因,有(1)

特教學生未參加考驗晉級、(2)考驗標準未能適合特教學生能力及(3)特 教學生缺乏經費參加等三個影響因素,另有特教學校反應未有專業童軍教 師指導(B08-1)。同時,在特教學校擔任老師的受訪者 D 說明該校學生未 能參加考驗的原因是因其對這些活動標準與規格並不是很清楚,所以每次 他那個活動的公文或標準來的時候,我不知道如何去對應學生的能力。再 加上特教學校的課程並沒有童軍……學校也沒有專業的童軍老師,所以不 知道如何去訓練學生(D1010516-6)。

研究者亦發現辦理自強童軍團的特教學校以高中部學生或國中學生參 與為最多。而國中童軍與高中行義童軍的晉級考驗,均非由童軍團長即可 完成,必須參與縣市童軍會舉辦之考驗營隊。因此,對應於特教學生的能 力或經費負擔,產生了實際的困難,也就是特教學校老師在問卷調查中所 反應之考驗標準未能適應特教學生之能力與特教學生無法負擔經費等問 題。

在幼童軍的考驗晉級方面,幼童軍的進程包括羚羊、狼、鹿、豹等四 級,均由團長進行認證考核。受訪者 A 認為特殊學生大都作得到幼童軍的 進程,不會有太高的難度,但還是需要看特殊學生的障礙類別,每個類別 的小孩遇到的點都不太相同(A1010516-15)。

而一般國中童軍團或高中行義團的身心障礙學生在考驗晉級的部份,

除問卷調查所反應的(1)考驗標準未能適合身心障礙學生能力及(2)未 參加考驗晉級等 2 項因素外,還會因為身心障礙學生的能力或特性,如身 體病弱者,師長擔心其體力無法負荷(A145-1)、智能障礙與學習障礙之小 狼不易晉級(A184-1)、學習障礙學生對晉級書面作業不感興趣而不肯完成

(A121-1);或因為縣市童軍會辦理考驗晉級營隊的相關問題而有所困難。

受訪者 B 也在訪談當中提到該團特殊學生參加高級考驗營的不同情 形,他也認為該團一位參加高考營的自閉症同學無法通過,因為他表達有 問題,五項的行前作業就沒有辦法通過,補交了都沒有過,因為他沒有辦 法用文字表達的很正確(B1010514-7)。而他的另一位學習障礙的學生則是 書面的作業就是不斷的修改、修改,他是參加一次營隊,然後補考就通過 的(B1010514-11)。至於在高中擔任童軍團長的受訪者 C 提到他的特殊學 生也與其他一般學生一樣能夠參加考驗活動,只不過是成績沒有一般的童 軍好,一般的童軍可能考到五六個或七八個,他們就可能只有兩三個專科 章會過關,因為大部份的專科考驗都是筆試,他們會比較吃虧,沒辦法過 關(C1010515-12)。

綜合以上發現,研究者認為有必要深入研究現行童軍考驗制度的實施 方式,包括考驗標準與評量方式。

研究者認為童軍活動是動態的活動教育,許多的童軍技能的學習是為 了到戶外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並且以特殊教育的角度看待,學習障礙的學 生原本就不適於紙筆測驗的評量方式,有其特殊需求,童軍活動應能適應 身心障礙者的特殊需求,在考驗活動的實施方式有所因應或作彈性的調 整。朱其榮認為童子軍的晉級考驗,是從活動的作業中,實作、活用、演 練、報告等方式達成,並能適應個別差異(朱其榮,1995,頁 1)。因此,

研究者認為童軍活動是否需要或僅以紙筆測驗來進行學習成就的評量,實 有值得商榷之必要。

而在考驗標準方面,貝登堡曾經表示:這群身體有殘缺的童軍……非 常努力地去參加每一項活動,他們不想受到特別照顧和安排為他們而設的

「特別考驗」(香港童軍總會,2005a)。紐西蘭殘障童軍委員 Vivien Beavis 也認為每樣測驗及每樣活動,必須按照兒童軍個別的機障程度,予以個別 的挑戰(引自煌 譯 1967)。研究者認為童軍組織可以參照上述原則及美國 童子軍總會在 1978 年頒佈的「美國殘障童軍晉級綱領」(引自吳菲菲譯,

1979)的規定:……在晉級標準之完成過程中可容許若干合理的調整,如

針對個別身心障礙者的狀況與需求而進行。

但更為重要的,研究者認為特殊教育在學校的推展,特殊學生、家長 及校方會形成一個互動的團體。但在童軍組織當中,一般童軍團當中的特 殊學生在童軍活動中,是否也有家長、童軍團長與活動主辦單位的互動。

家長是否主動告知童軍團長孩子的特殊需求,家長或團長是否會害怕造成

家長是否主動告知童軍團長孩子的特殊需求,家長或團長是否會害怕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