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研究"

Copied!
1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活動領導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呂建政 博士. 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研究. 研究生: 張文鑫 撰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2) 謝誌 好久不見,這是我在論文口試報告時第一張投影片的標題!沒想到,經過 八年之久,我終於完成我的論文,並在能夠在今天寫下謝誌。本篇論文的完成, 要感謝曾經在童軍路上引領我、協助我的童軍好伙伴,更要感謝童軍總會二十 多年來的栽培。也希望本篇論文的完成,能夠回報童軍運動於萬一,並希望能 夠幫助更多的身心障礙學生因為參與童軍活動而受惠。 感謝口試委員黃克仁教授在論文寫作上提綱挈領的指導,使論文生色不 少。黃教授也是我初入童軍總會工作時的總幹事,能夠在工作上及學術研究上 受益良多,特此表達感謝。誠如洪昭義校長所說辦理自強童軍活動非得要具備 童軍與特教兩種背景方能竟全功。本篇論文的完成,實在要感謝王華沛教授在 特殊教育專業方面的指導。論文指導教授呂建政老師在學問的用功上與童軍教 育的堅持上,有太多的風采與經驗值得後生晚輩學習,有幸得到呂老師指導, 實感到榮幸。 感謝所有協助填寫問卷的童軍團長與特教學校老師,以及接受我訪問的童 軍團長們,更要感謝過去曾經協助童軍總會辦理自強童軍大露營的特教學校校 長、老師與服務員們,讓特教學生有更寬廣的生命舞台。希望這些特教學生參 與童軍活動的經驗與故事,可以啟發更多服務員投入自強童軍活動的工作。 本篇論文的完成,更要感謝 Ms. Mari Nakano,Mr. Peter Blatch 與 Mr. Ysidro P. Castillo IV 等人的熱心提供外文資料與世界總部相關出版品。更要感謝第一屆 亞太區特殊需求童軍活動研討會的參與者與工作人員,感謝你們的分享與提供 各國自強童軍活動資料。 感謝麗敏學姐在本系活動領導在職專班首次招生時鼓勵我遞出報名表,使 我能夠在工作十多年後,還能夠進入學術研究的殿堂。謝謝秀婕同學在問卷調 查及論文撰寫期間的協助與指點,當然也要感謝第一屆活動領導班的所有同學。 最後也要感謝我的太太善珠,對我在總會工作、研究所求學與論文寫作期 間的包容與鼓勵,最後更要謝謝兒子益嘉、祐嘉協助爸爸裝寄問卷資料。謝謝! 張文鑫 謹識 101 年 8 月於童軍總會. i.

(3) 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活動之情形,研究目的有三,分 別為(1)探討我國自強童軍活動之歷史發展, (2)瞭解我國現階段自強童軍活 動推展之問題與(3)提供政府機關及童軍總會未來推動自強童軍活動之建議。 研究者以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及訪談法進行研究。研究者首先蒐集文 獻,藉以瞭解我國自強童軍活動之歷史發展,並以自編之「特殊學校辦理童軍 活動現況調查」為研究工具,針對全國 27 所公私立特教學校實施調查,其中有 24 所特教學校老師填答本問卷。研究者另自編「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調 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全國各級學校童軍團及社區團進行抽樣調查,計有 218 位童軍團長填答本問卷。本研究發現約有三成五的一般童軍團有身心障礙學 生參加,並且以學習障礙、情緒行為障礙、智能障礙與自閉症為最多。 研究者另為補充問卷調查之不足,邀請曾有領導身心障礙學生參與活動經 驗之國小、國中、高中、特殊學校童軍團各 1 位團長受訪,並訪談藍星童軍團 與喜憨兒基金會童軍團團長,藉以深入瞭解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團之現況、 困難或相關需求等。 綜合文獻分析、問卷調查與訪談之研究發現,研究者整理我國自強童軍活 動發展大事年表,並發現童軍活動提供身心障礙者更寬廣的生命舞台,建議政 府機關及童軍組織應加以重視。 研究者提出三點結論,分別為(1)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可分為三階段, 現階段發展稍有停滯,(2)童軍服務員帶領特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應具備特 殊教育及童軍活動知能,(3)辦理自強童軍活動應考量其特殊需求,而有彈性 作法。研究者另針對政府機關、童軍組織及後續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童軍活動、自強童軍、特殊教育. ii.

(4)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tension Scouting in Taiwa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Extension Scouting in Taiwan, and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xtension Scouting in Taiwan. To begin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reviewed concerned Sccouting literature in order to outline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of Extension Scouting in Taiwan.. The. researcher also designed two questionarie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tension scouting both in special schools and the ordinary scout units. The questionary of “Extension Scouting in Special Schools” were sent out to 27 public and private special schools in Taiwan and 24 of them were returned to the reseracher.. Another questionary titled as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ordinary scout unit” were sent out to scout units in schools and community-based units.. There were 218 replied questionaries.. The researcher. found out that there are 35% of ordinary scout units accepting scouts with disabilities. These souts are mostly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 emotional disturbance, intellectual disablitiy, and Autism. The researcher also made interviews with four scout leaders who had the experiences in lead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his/her troops.. The leaders are. one from each primary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senior high school and aslo special school.. The researcher also interviewed two scout leaders from different. community-based units which accepting young people with disablities, the Blue Star scout group in Taipei and also the Chirdren Are Us Foundation Scout troop in Kaohsiung. The researcher found out that Extension Scouting provides scouts with disablities a broader stage for their life and recommended the Government and Scout Orgnaization to put more emphasis on it.. Then, the researcher concluded tha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Extension Scouting in Taiwan is in a rather slow position, and scout leader should have knowledge and skill both in Scouting and Special. iii.

(5) Education when carries out the Extension Scouitng program, and to have more flexiablity in mind when implementing scouting program for scouts with disabilities. Lastly, the researcher made serveral suggetions to the Government and Scout Orgnzaiton on how to promote Extension Scouting.. Key Words: Scouting, Extension Scouting, Special Educaiton. iv.

(6) 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自強童軍的意義與內涵…………………………………………... 13 第二節 自強童軍的活動內容及實施模式………………………………... 27 第三節 國外有關自強童軍活動之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4 第四節 研究對象…………………………………………………………… 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的發展………………………………………… 61 第二節 特殊學校辦理自強童軍活動現況………………………………… 84 第三節 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現況………………………………… 89 第四節 訪談資料分析….………………………………………………….. 98. v.

(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09. 參考文獻……………………………………………………………………… 113 中文部份……………………………………………………………………. 113 外文部份……………………………………………………………………. 117. 附錄 附錄一、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大事年表……………………………………. 121 附錄二、學者專家審題邀請函…………………………………………………. 123 附錄三、特殊學校辦理童軍活動現況調查問卷之專家審題意見彙整………. 124 附錄四、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調查問卷之專家審題意見彙整………. 129 附錄五、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訪談大綱之專家審題意見彙整………. 133 附錄六、特殊學校辦理童軍活動現況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134 附錄七、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138 附錄八、寄發問卷邀請及說明函………………………………………………. 142 附錄九、特殊學校辦理童軍活動現況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143 附錄十、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147 附錄十一、訪談大綱與訪談對象邀請函………………………………………. 151 附錄十二、受訪者 A 訪談逐字稿……………………………………………… 152 附錄十三、受訪者 B 訪談逐字稿……………………………………………… 157 附錄十四、受訪者 C 訪談逐字稿……………………………………………… 162 附錄十五、受訪者 D 訪談逐字稿……………………………………………… 165 附錄十六、受訪者 E 訪談逐字稿……………………………………………… 168 附錄十七、受訪者 F 訪談逐字稿……………………………………………… 173. vi.

(8) 表目錄 表 2-1. 各國童軍身心障礙者的分類................................................................. 22. 表 2-2. 澳洲昆省自強童軍大露營作息時間表……………………………..... 31. 表 2-3. 第九次日本全國自強童軍大露營參加人員一覽表…………………. 32. 表 2-4. 第九次日本全國自強童軍大露營參加人員障礙類別………..……... 32. 表 3-1. 本研究審題之專家學者名單…………………………………………. 45. 表 3-2. 預試問卷之一般童軍團未有身心障礙學生報名之原因一覽表……. 50. 表 3-3. 預試問卷之一般童軍團長認為促進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 活動措施統計表………………………………………………………. 50. 表 3-4. 全國 27 所公私立特殊教育學校一覽表……………………………... 52. 表 3-5.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100 年三項登記團數統計表.………………….….. 54. 表 3-6. 縣市分區團數一覽表…………………………………………………. 55. 表 3-7. 分區問卷回收統計表…………………………………………………. 57. 表 3-8. 受訪者一覽表…………………………………………………………. 58. 表 4-1. 中國特種童子軍團一覽表……………………………………………. 64. 表 4-2. 南京市立盲啞學校校史、中學課程及童軍總會發展關聯 示意年表………………………………………………………………. 65. 表 4-3. 中國童子軍(台灣版)月刊有關自強童軍活動之文獻一覽表……. 66. 表 4-4. 高雄市新興國小自強幼童軍團名單…………………………………. 68. 表 4-5. 2004 年全國自強童軍團團登記及人數一覽表…………….…………. 74. 表 4-6. 第二屆全國自強童軍大露營參加人數一覽表………………………. 77. 表 4-7. 第三屆全國自強童軍大露營參加人數一覽表………………………. 78. 表 4-8. 參加韓國國際自強童軍大露營代表團名單…………………………. 81. 表 4-9. 特教學校老師對於特教學生參加全國性大露營或自強童軍大露營 之意見統計表…………………………………………………………. 86. 表 4-10 特殊學校未能成團因素一覽表………………………………………. 87 表 4-11 特殊學校教師認為促進特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之措施統計表……. 88. vii.

(9) 表 4-12 一般童軍團接受身心障礙學生之障礙類別統計表…………………. 90 表 4-13 一般童軍團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統計表……………………. 91 表 4-14 身心障礙童軍參與晉級考驗統計表…………………………………. 92 表 4-15 身心障礙童軍未能晉級原因統計表…………………………………. 93 表 4-16 其他影響一般學校童軍團之身心障礙學生未能參與考驗晉級原因 93 表 4-17 一般童軍團未有身心障礙學生報名之原因統計表…………………. 94 表 4-18 一般學校童軍團長認為促進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之措施 統計表…………………………………………………………………. 95 表 4-19 促進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措施之其它意見一覽表…………. 97. 圖目錄. 圖 3-1. 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研究架構圖……………………………... viii. 42.

(10) 第一章. 緒論. 根據世界童軍組織章程所載,童軍運動是一個志願參加的、非政治性的青 少年運動,任何人皆可以參加,不受任何宗教、種族與血統的限制(張文鑫譯, 1993) 。不僅是身心健全的青少年可以參與童軍活動,身心障礙的青少年也一樣 能夠享受童軍活動的樂趣。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的發展,瞭解身 心障礙者參與童軍活動之情形,並作為未來推展自強童軍活動的參考。 第一章緒論,計分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並兼論本研究之重要性;第二 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本研究目的有三,針對每一研究目的復又提出若干 待答問題;第三節名辭釋義,定義何謂童軍活動、自強童軍活動及自強童軍團; 第四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童軍運動自 1907 年由英國貝登堡先生創始以來,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而 我國童軍運動肇始於民國元年,童軍運動在我國發展,歷經草創期、統合期、 重建期及改制期各階段之發展,如同「中國童子軍創始八十年特集」前言中所 描述的:中國童子軍這一粒種子,自民國元年播種以來,漸漸發芽生長,經過 八十年的灌溉培育,至今已成為枝葉繁茂,根深柢固的一棵大樹了(中國童子 軍月刊社,1991a)。 這一棵大樹,在童軍先進的努力之下,積極改革童子軍組織,實施義務服 務員制度,舉辦木章訓練,並參與國際活動,終為世界童子軍運動肯定,有多 位我國童子軍領導人,先後在亞太區當選為委員、副主席、主席,在世界會議 中當選為世界委員會委員,可以說我國童軍運動的發展受到國際童軍組織的肯 定(吳燦陽,1997;劉熾雲,1997) 。然而研究者卻觀察到這棵枝葉繁茂的大樹, 卻有一根枝條略顯瘦弱,並沒有受到關注與呵護,這便是自強童軍活動,亦即 身心障礙者參與之童軍活動。. 1.

(11) 壹、研究者自身參與活動之經驗 研究者自 1991 年即加入中國童子軍總會(以下簡稱童軍總會)服務,據研 究者自身經驗了解,童軍總會在 1991 年前後,為身心障礙者舉辦的童軍活動, 只有在民國 80 年 3 月為慶祝中國童子軍創始八十年,在陽明山童軍活動中心, 邀請成年視障朋友參與之永光露營活動(中國童子軍月刊社,1991b)。之後並 沒有任何為身心障礙者規劃或辦理相關活動,直到童軍總會籌備 2004 年第 12 次世界羅浮童軍大會之初,經教育部指示配合辦理弱勢學童童軍活動,包括原 住民及身心障礙學童。童軍總會遂於 2004 年舉辦第一屆全國自強童軍大露營, 邀請全國 20 所特教學校學生 300 餘人參加。 研究者於童軍總會服務,有幸參與第一屆全國自強童軍大露營。活動期間 對於特教學生參與活動之表現、特教老師帶領特教學生參與露營活動之辛苦付 出,深受感動。在歡迎晚會及營火中看到特教學生的努力表現,認為應該投入 更多資源及努力提供表演之舞台,協助其參與活動及促進發展。另研究者於 2006 年由童軍總會奉派前往澳洲參加亞太區特殊需求童軍活動研討會,復於 2007 年 嘗試帶領特教學生前往韓國濟州島參加韓國童軍總會舉辦之國際自強童軍大露 營。研究者以親身參與之經驗,認為有必要詳加研究自強童軍之理念、內涵、 歷史發展及活動課程等問題,作為國內相關推展之參考。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貳、政府及世界童軍總部的重視 教育部為補助各機關及民間團體推動社會童軍活動,政策上訂定「教育部 補助各機關暨民間團體辦理社會童軍活動實施要點」(教育部,2004),該要點 要求各縣(市)政府、社教機構、大專校院相關科系所及童軍總會、中華民國 女童軍總會等民間團體辦理各項童軍活動時,儘量以弱勢族群為優先推動對 象,使諸如中輟生、低收入戶、外籍配偶、原住民、單親及身心障礙等類家庭 子女得有機會免費參加正當休閒活動。 在教育部的政策推動與經費補助鼓勵之下,除童軍總會在 2004 年開始辦理 全國自強童軍大露營外,中華民國台灣女童軍總會也在 2005 年在桃園舉辦特教 學生童軍生活體驗營(中華民國台灣女童軍總會,2008) 。另外,各縣市童軍會. 2.

(12) 也分別開始辦理特教學生童軍生活體驗營。研究者查閱中華民國年鑑,資料顯 示 94 年度教育部計補助各縣市政府及童軍團體辦理身心障礙童軍體驗營 18 場,95 年度則增加為 21 場。不僅有增加的趨勢,也顯見教育主管機關對此一活 動之重視(行政院新聞局,2006,2007)。 由以上資料可見,國內因為政府主管機關的重視而積極舉辦自強童軍活 動,而世界童軍組織對於自強童軍活動的推廣又有何種措施呢?2007 年 10 月在 日本舉行之亞太區童軍領袖會議決議:建議各國童軍總會應重視特殊需求童軍 活動之發展,並成立委員會辦理相關工作(World Scout Bureau/APR, 2009) 。因 此,研究者認為無論是我國政府或世界童軍組織均十分重視自強童軍活動之推 展工作。 然而,相對於我國政府單位及世界童軍組織重視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活 動,但童軍總會內部並無專責單位負責自強童軍活動之組訓活動,也沒有相關 規定及實施辦法。學者鍾南(1970)曾針對自強童子軍的組織,建議在童軍總 會內設自強童子軍組訓組、在各省童子軍理事會設自強童子軍組訓科、縣市童 軍理事會設組訓股。但多年來童軍總會並無相關編制與設計,實務上也因為童 軍總會或縣市童軍會屬人民團體,經費有限,人員編制亦有捉襟見肘之感,在 組織編制上實在無法達到此一要求。研究者參與自強童軍大露營籌辦工作,面 對童軍總會缺乏專責機構及相關規章辦法,深感對推展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 活動實有重大影響,遂有進行研究之動機。此為本項研究動機之二。. 參、缺乏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活動之相關研究 學者呂建政(2006)曾指出童軍活動的研究數量真是少之又少。在這稀少 的研究當中,與自強童軍活動有關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數。呂建政(2005)分析 國內與童軍有關之論文,發現 1988 年至 2005 年間碩博士論文題目與童軍有關 的論文僅有 9 篇。除其中一篇是屬與社會童軍運動的研究,其餘 8 篇與學校童 軍教育有關。而這 8 篇論文分別探討學校童軍教育的「課程」 、 「人格傾向」 、 「工 作滿意度」 、 「利社會行為」 、 「綜合活動領域」 、 「教學專業知識」與「行政推展」 等概念。顯見上述關注學校童軍教育或社會童軍運動的研究者並沒有將研究的. 3.

(13) 焦點投射在身心障礙者或自強童軍的身上。 研究者另透過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查閱童軍相關論文,在有關童軍教育 或童軍活動的歷史研究中,有秦穗齡(2004)的《童子軍與現代中國的青少年 訓練(1911~1949)》與黃茱莉(2006)的《貝登堡童軍教育思想在我國實踐之 省思》 ,但細讀其內容,在我國童軍活動發展達百年的史頁當中,並沒有自強童 軍活動的舞台。 而在特教界對身心障礙者或特殊教育的研究方面,因為國內有多所教育大 學設有特殊教育研究所,產出相當數量的博碩士論文。研究者於 2008 年 3 月 13 日以「特殊教育」為關鍵字輸入國家圖書館碩博士論文網站,得到相關碩博士 論文計 412 篇,就此 412 篇論文之研究主題而言,研究者發現對身心障礙者參 與休閒活動之碩博士論文為數亦不多。研究身心障礙者參與休閒活動之研究者 也認為相關研究屈指可數(張素珠,2004;張逸萱,2006) 。張素珠(2004)在 她的碩士論文《休閒活動指導對國小自閉症學生同儕互動成效之研究》僅列出 7 篇相關論文。張逸萱(2006)完成於 2006 年的《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休閒活動 之研究》所引用之相關論文只較張素珠之論文增加一篇。 除了特教界之外,體育界對於身心障礙者亦有適應體育之研究課題。楊世 文(2006)之《台灣地區運動與休閒管理碩士及期刊論文趨勢研究》 ,採用內容 分析法,分析 2001 至 2005 年臺灣地區運動與休閒管理碩士論文 308 篇及期刊 論文 101 篇。研究者查閱其臚列之碩士論文一覽表,在 308 篇論文當中僅有 6 篇論文題目與身心障礙者有關。 近幾年,探索教育在台灣方興未艾,探索教育活動對於身心障礙者亦有相 當之助益與影響。在探討身心障礙學生參與休閒活動相關文獻方面,目前有張 文耀(2001) 《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對身心障礙學生提昇自尊心之研究》碩士論 文一篇。其研究結果發現有下列三點:(1)實施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對身心障 礙學生提昇「自尊心」有顯著的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2)身心障礙學生參與 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與未參與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之身心障礙學生,在「自尊 心」的提昇中有顯著差異,(3)實施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對男女身心障礙學生 提昇自尊心則無顯著差異。其它以探索教育為主題之論文則未關注身心障礙者。 綜上所述,可見身心障礙者參與休閒活動研究之缺乏,亟需特殊教育、體 4.

(14) 育、休閒教育、探索教育及童軍教育之學者專家投入心力進行研究。研究者嘗 試探討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情形及其重要性,希引起更多關心身心障礙者 參與休閒活動之研究者進行相關研究,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肆、融合教育與回歸主流的特殊教育發展趨勢 彭素真(2006)認為西方特殊教育的發展是由隔離到融合的過程。這個過 程,歷經了 1960 年代的去機構化與正常化,到 1970 年代的回歸主流運動,再 到 1990 年代興起的融合教育運動,都是主張讓身心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接受教 育。1994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融合教育的主張,並聲明「各國政府在教育 立法上或政策上應採融合教育的觀念,除非有特別原因,否則應讓所有的學生 在普通學校就讀」(王遠敏,2007)。 由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導與美國在 1975 年通過的 94-142 公法的影 響,使得傳統的隔離教育安置政策變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回歸主流的聲浪達到 頂點,也促使各國紛紛立法倡導融合教育(王遠敏,2007;莊佩珍,2000) 。王 遠敏(2007)指出我國因應特殊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改革的需要,對特殊教育的 措施也作了調整,而身心障礙學生的安置也由特定的機構進入所生活的社區 中,由隔離的特教學校轉為一般的學校,由環境較封閉的特教班轉到普通班就 讀,並依學生個別的特教需求提供協助,讓身心障礙學生與班級同學在共同的 情境中進行學習與生活。 我國教育部對於身心障礙學生的安置,也在 89 年 12 月修正發布「完成國 民教育身心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辦法」 ,90 年 4 月完成「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 安置四年計畫」,自 90 學年度起實施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教育部, 2008) 。我國教育政策針對特殊教育安置型態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包括特殊教育 學校、一般學校特殊教育班、資源班、巡迴輔導以及床邊教學等方式。 95 年度全國各類特殊教育學校有 24 所,學生 6,588 人,包括幼稚園生 328 人,小學生 897 人,國中生 1,271 人及高中職生 4,092 人。而同一年度,在國民 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學及職業學校附設特殊教育班、資源班、巡迴輔導及 接受特教服務之學生就有 70,124 人(教育部,2007) 。顯見在一般學校就讀之身. 5.

(15) 心障礙學生人數遠超過特殊學校學生就讀人數。 因此,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已是特殊教育的發展趨勢。同樣的,隨著 融合教育精神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特殊學生在一般學校或普通班就讀。因 此在同一精神下,特殊學生也有機會進入童軍團中與一般童軍共同參與活動。 相較於我國,香港童軍總會在香港政府在學校推動共融計劃後,發現不少 童軍團可能招收智障或自閉症的小朋友,因此香港童軍總會也積極展開一般童 軍旅團有關輔導特能童軍的訓練工作(吳偉強,2004) 。我國一般童軍團的服務 員是否在此方面也準備好接受特殊兒童參與?此為本研究意欲了解之問題,也 是促成研究者進行本研究之第四個研究動機。 研究者參與第一次全國自強童軍大露營籌備工作時,當時擔任活動組召集 人之桃園農工洪昭義校長在多次籌備會當中提到辦理自強童軍大露營應該結合 具有特教背景及童軍背景者方能竟全功。因此,本研究探討身心障礙者參與童 軍活動之歷史發展,結合特殊教育及童軍活動之研究,期能對各級童軍組織推 動自強童軍活動提供參考建議,實為本研究之重要貢獻。.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有鑑於前述之研究動機,研究者係將研究焦點關注於探討自強童軍活動的 意義與歷史發展、瞭解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問題,並期透過研究結果提供 未來政府機關與童軍組織發展自強童軍活動之參考。因此,研究者歸納本研究 之目的有三。 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探討我國自強童軍活動之歷史發展。 二、瞭解我國現階段自強童軍活動推展之問題。 三、建議政府機關及童軍總會未來推動自強童軍活動之作法。. 6.

(16) 茲臚列每一研究目的之待答問題如下: 研究目的 1:探討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歷史過程。 待答問題: 1-1:我國自強童軍的發展階段為何?各個階段有何特色? 1-2:童軍總會舉辦自強童軍大露營之情形為何?. 研究目的 2:瞭解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問題。 待答問題: 2-1:自強童軍團之組織、活動與訓練之現況為何? 2-2:自強童軍團推動自強童軍活動之現況為何?需求為何?困難為何?有 何影響因素? 2-3:一般童軍團接受自強童軍參與之現況為何?需求為何?困難為 何?有何影響因素?. 研究目的 3:建議政府機關及童軍總會推動自強童軍活動之作法。 待答問題: 3-1:政府機關推動自強童軍活動之作法為何? 3-2:童軍總會推動自強童軍活動之作法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童軍活動 童軍運動創始人貝登堡爵士曾在《Aids to Scoutmastership》一書中說明童 軍活動一詞的英文字義是斥堠和偵查。是原野生活者、冒險家、獵人、海員、 飛行員、拓荒者和邊疆開發者熟練的工作和特殊技能(香港童軍總會,2005a)。 美國童軍總會在 1984 年曾出版《The Language of Scouting》一書,指出童 軍活動(Scouting)此一名詞有時指童軍組織,有時指童軍所從事的活動(引自. 7.

(17) 呂建政,1994) 。呂建政(2006)指出童軍活動(Scouting)是既生動有趣(fun) 且又有教育性(educational)的兒童與青少年活動。 童軍活動可分為固定性活動( fixed activities)及可變化活動(variable activities)兩類(World Scout Bureau, 2002) 。其中固定性活動包括小隊集會、團 集會、露營與旅行、遊戲、故事與傳奇、歌曲與舞蹈、營火等;而可變化活動 的主題則有體育活動、藝文活動、自然知識與環保、文化、人權與民主、和平 教育等。 綜合上述,本研究所定義的童軍活動為各級童軍組織,包括童軍團、縣市 童軍會及全國童軍總會為兒童及青少年所舉辦之各項活動,這些活動包括團集 會、團露營、縣市童軍露營、考驗或大露營、全國大露營、全國自強童軍大露 營等童軍活動。. 貳、自強童軍活動 所謂自強童軍活動,簡要的說就是在身心上有某些障礙的青年們所進行的 童子軍活動。國際間用 Extension Scouting 取代 Scouting with handicapped(陳金 柱譯,1985)。 自強童軍活動(Extension Scouting)是為身心障礙的年輕人所設立的童軍 活動,這是符合童軍運動「對所有人開放」的理想。有時候在特別組織(如特 殊教育學校或社區機構)的支援下,組成童軍團,或者自強童軍也可以選擇參 加一般的小隊和童軍團(引自胡品清譯,1986)。 學者鍾南(1970)認為自強童子軍,是童子軍運動中擴展的一環,容納那 些因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點的兒童參加,而與一般普通的幼童軍、童子軍、行義 童子軍、羅浮童軍和海童軍們互相並立,在活動和方法上,更應力求和普通童 子軍活動一樣,否則,也必須力求接近以期其成就。 世界童軍總部在《Scouting with the Disabled》一書中指出:很多國家使用 自強童軍(Extension Scouting)這個名詞,以避免使用殘廢(handicap)或殘障 的字眼(World Scout Bureau, 2000)。鍾南(1970)並認為童軍總會將其譯為自 強童子軍,寓有殘而不廢之意,較香港譯為弱能童子軍有積極性。在過去,自. 8.

(18) 強童軍活動大都是指在醫院、孤兒院或安養中心所舉辦給院童參加的童軍活動 (World Scout Bureau, 2000)。 綜合以上說明,本研究定義自強童軍活動為針對身心障礙學童所辦理的童 軍活動,包括自強童軍團所舉辦之團集會或團活動、縣市童軍會舉辦之慶典活 動、考驗營、冬夏令營及全國童軍總會舉辦之全國自強童軍大露營等。. 參、自強童軍團 自強童軍可以單獨加入某一童軍團活動或由特教學校所舉辦之自強童軍團 (鍾南,1970) 。本研究採特殊教育之隔離與融合概念立說,由某主辦單位專為 身心障礙學生舉辦之童軍團,即參加者全為身心障礙者之童軍團稱為自強童軍 團。 前述主辦單位可為特殊教育學校或機關團體或社福機構,前者為學校團, 由機關團體或社福機構主辦者為社區(會)團。自強童軍團可為單一類別之童 軍團或成立複式童軍團。 如招收一般學生或青少年之童軍團,但接受一位或若干位身心障礙學生或 青少年參加者,即採融合模式提供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活動,研究者定義該童 軍團仍歸類為一般童軍團,亦不全以自強童軍團名之。.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題目為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研究,研究者關注之研究焦點為(1) 自強童軍活動的意義與歷史發展及(2)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展之問題。其中對 自強童軍活動的意義與歷史發展,除分析我國情形外並兼論世界童軍組織及有 關國家發展情形,以作為我國發展自強童軍活動之參考。我國自強童軍活動發 展問題又分為兩類研究對象分別進行研究,第一類為各特殊學校辦理之學校自 強童軍團,第二類為接受特殊學生參與之一般童軍團。現將研究範圍、研究對. 9.

(19) 象及研究方法等分述如下:. 壹、研究範圍與對象 有關自強童軍活動的意義與歷史發展,研究者就民國元年我國童軍運動發 展以來迄今,有關自強童軍活動發展進行歷史性的研究。所根據之文獻資料包 括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中國童子軍(台灣版)月刊及童軍總會相關出版品等。 另根據研究者參與國際自強童軍活動經驗及蒐集世界童軍運動組織相關自強童 軍活動出版品,探討國外發展情形。 在探討自強童軍活動發展問題方面,其研究對象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全國 各特殊學校所成立之學校自強童軍團。我國特殊教育學校按 2012 年教育部網頁 統計處出版各級學校名錄顯示,全國計有 27 所公私立特教學校(教育部, 2012a) 。無論此 27 所公私立學校中有否成立童軍團或有無向童軍總會辦理童軍 三項登記者,均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 另因應融合教育實施,在國小特教班、資源班、國中啟智班或高級中學綜 合職能科之特教學生亦有機會參與一般學校或社區(會)童軍團與國中小及高 中學生共同參與童軍活動。有鑑於此,本研究亦將一般童軍團列入研究對象。.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關注之研究焦點為自強童軍活動的意義與歷史發展及我國自強童軍 活動發展之問題。而為達不同之研究目的,研究者將採取不同研究方法及工具 進行研究。 有關自強童軍活動的意義與歷史發展,採取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藉以瞭 解舉辦自強童軍活動的原因、自強童軍的名稱、參加對象與類別、發展歷史與 各階段的特色及活動內容等問題。 自強童軍活動發展的問題,第一類的對象,即學校自強童軍團。研究者採 用問卷調查法針對全國 27 所公私立特教學校自強童軍團進行問卷調查,藉以瞭 解其推動自強童軍活動之現況、困難與需求,並瞭解相關童軍組織如何協助其 推動自強童軍活動。 至於一般童軍團接受特殊學生參與童軍活動方面,研究者利用自編之「身. 10.

(20) 心障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 研究者另為補充問卷調查之不足及深入瞭解推動自強童軍活動所面臨之問 題與困難,研究者並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曾有經驗領導特殊學生參與活動經 驗之童軍團團長受訪,藉以瞭解特殊學生參與一般童軍團之現況、困難或相關 需求等,並根據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分析資料及歸納研究結論並提出建議。. 參、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自編之《特殊教育辦理童軍活動現況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雖 以全國 27 所公私立特教學校為研究對象,但僅邀請特教學校之童軍團長或訓育 組長填寫,而未調查特教學校校長或教師之意見,未能全盤反映相關意見,是 為本研究之研究限制之一。 本研究於研究期間,囿於研究經費與時間,未能進入特教學校或一般童軍 團實地觀察特教學生參與童軍活動之現況,僅以問卷調查或訪談童軍團長,未 能發現特教學生對相關自強童軍活動問題的意見,亦為本研究限制之二。 本研究另以訪談法訪談特教學校及一般童軍團童軍團長,研究者本身亦為 研究工具,在研究過程之中,必需時時警覺自省,以保持研究者中立之客觀立 場,亦為本研究之限制。訪談對象在特教學校部份,僅訪談中部地區特教學校 童軍團長一人,一般童軍團亦僅針對國小、國中及高中童軍團各訪談一人,在 訪談對象的分布地區及訪談所蒐集資料是否飽和,亦為本研究之限制。. 11.

(21) 12.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計分三節,研究者透過蒐集與閱讀相關自強童軍活動的文獻與資料, 藉以釐清相關議題並有助於進行研究工作。第一節探討自強童軍活動的意義與 內涵。第二節為自強童軍的活動內容與實施模式。第三節介紹國外有關自強童 軍活動研究的四篇碩博士論文。. 第一節. 自強童軍活動的意義與內涵. 本節探討自強童軍活動的意義與內涵。研究者首先探討童軍運動創始人貝 登堡先生對自強童軍活動的教育理念,藉以說明辦理自強童軍活動之理由。其 次則針對自強童軍的名稱、自強童軍的類別及參加對象與自強童軍之發展階段 與特色等進行討論,期能瞭解自強童軍之內涵與意義。. 壹、童軍創始人對自強童軍的理念 在童軍運動開始之初,個別的考慮與提供每一個人參與童軍的機會,就已 經存在童軍創始人貝登堡的心中。在 1919 年,貝登堡在 《Aids to Scoutmastership》 寫到「透過童軍活動,有許多肢體殘障,或盲或啞或聾的孩子們,獲得比過去 更多的快樂及希望。」(World Scout Bureau, 2000;香港童軍總會,2005a)。而 貝登堡在 1920 年 5 月籌備第一次的世界童軍大露營時,他也認為除了大露營的 這些鍛鍊體魄的活動之外,也要考慮並且提供機會讓那些體力不好的童軍參與 的機會。貝登堡強調不要讓那些體弱的人感覺到他們的衰弱,而是要讓他們得 到希望與力量(World Scout Bureau, 2000)。 貝登堡也認為幫助青少年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與自尊心是同等重要的。所 以他認為,身體殘障的青少年一樣可以參與童軍活動,培養自信心與自尊心, 也可以培養他們的個人生活技巧與領導能力(World Scout Bureau, 2000)。 童軍活動吸引不同階層的青少年,無論富貴貧賤,甚至是身體有缺陷的, 例如聾啞或失明的人,也會激發他們學習的意(欲)(香港童軍總會,2005a)。. 13.

(23) 貝登堡說:童軍訓練吸引了社會各階層的子弟,不分貧富貴賤,甚至讓肢體殘 障,盲啞的孩童也樂於參加(莊坤良譯,1989)。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童軍運動創始人貝登堡先生在發展童軍活動之初, 即已關心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活動之議題,並認為童軍活動有助於身心障礙之 兒童或青少年之自信心與生活能力的培養,而應該加以提倡。. 貳、舉辦自強童軍活動的理由 根據世界童軍組織章程所載,童軍運動的定義是依據創始人貝登堡爵士所 揭示的宗旨、原理原則與方法,是一個志願參加的非政治性的青少年運動,任 何人皆可以參加,不受任何宗教、種族與血統的限制(張文鑫譯,1993) 。所以 童軍運動非常重要的價值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參加,並且是沒有歧視的。不僅是 身心健全的青少年可以參與童軍活動,身心障礙的青少年也一樣能夠享受童軍 活動的樂趣。所以,紐西蘭童軍總會訂定青少年及成年會員平等機會政策即宣 示:紐西蘭童軍總會歡迎任何人參與並享受童軍活動所提供的自我成長與發展 的機會(Scouting New Zealand, 2004)。 人皆有優點與缺點,而傷殘青少年亦然,且更顯著,他們基本上的需要, 無論在個人慾望及面對的種種問題,均與眾無異。由此,在他們體能與智能許 可範圍內,實應有參與社區活動甚至童軍活動的權利(陳榮輝譯,1982) 。在 1968 年成立自強幼童軍團的服務員郭英嬌提到有一位幼狼向她表示:他的生活範圍 除了家庭就是學校。所以他對於能夠到市立體育場參加慶祝童軍節大會暨自強 幼童軍團成立授旗典禮,出去玩一趟,內心裏有說不出來的快樂(郭英嬌, 1968)。 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活動,不儘增加了活動空間,對於其社會能力的培養 也有相當的助益。傷殘青少年所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同時失去社交生活,童軍 活動所強調的小隊制度與伙伴情誼,正可以彌補此一缺失(陳榮輝譯,1982)。 而從發展童軍運動的觀點來說,在世界總部所出版的 These are our brothers 一書當中即說明:世界童軍總部所最渴望的事,莫過於將童軍活動普及到全球 兒童,尤其是那些有著身體、心智或社會因素的一群機障兒童(引自煌譯,. 14.

(24) 1967) 。因此世界童軍總會很早即關心身心障礙兒童參與童軍活動,亞太區童軍 組織也一樣的十分重視與倡導,如 2006 年亞太區特殊需求童軍活動研討會的建 議文即指出建議各會員國應推展童軍活動至社會各角落以嘉惠更多青少年,包 括身心障礙青少年,並建議各會員國應成立自強童軍發展委員會推展相關活動 (張文鑫,2006)。 我國童軍銘言為「準備、日行一善、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行善助人更是社 會大眾對於童軍的一般印象。因此,在童軍的活動中即鼓勵童軍扶助瞎跛聾啞 等殘廢的人,如帶路、攜物、送茶水醫藥等(中國童子軍總會,1961) 。刊載於 1964 年 5 月出版的中國童子軍(台灣版)月刊第 1 卷 5 期「為盲人服務」也鼓 勵身為一位探察童子軍,可以擬訂計畫來為盲人服務,服務的計畫除了閱讀服 務、領導做休閒活動之外,尚包括「幫助一位盲童,使他成為幼童、童子軍、 探察童子軍的一員」(昭 譯,1964)。 Frith 和 Stork(1982)指出童軍活動能夠幫助身心障礙學生在社會、生理、 認知層面發展並且可以補充學校教育之不足。他們認為童軍活動強調非競爭性 的自我發展過程,童軍活動的晉級或獎章往往著眼於童軍與個人自我的挑戰而 不是與他人的比較。其次,童軍活動所定義的成功並不意謂著背頌與記憶,因 此有利於身心障礙學生的參與。第三,童軍活動的徽章制度利用不同的徽章、 獎章與激勵增進學生的自信與自尊,更不用說童軍制服所代表的榮譽與驕傲了。 由此可見,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活動,不僅早已由童軍創始人貝登堡先生 所倡導,更存在於童軍的諾言規律當中。由童軍來幫助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享 受童軍活動的樂趣,更是理所當然,義所當為之事。童軍活動的目的即促進青 少年智力、體力及身心精神之陶冶與啟發,其方法在提供吸引青少年的活動以 引導青少年自發性的學習與成長,並從活動當中增進伙伴情誼。因此,童軍活 動不獨為一般青少年所喜愛,對身心障礙者亦有相當之助益。. 參、自強童軍的名稱 Kirk,Gallagher 和 Anastasiow (2001) 認為當提到特殊兒童時正確的語言是 相當重要的。不同的時代,對特殊兒童有不同的稱呼,在 1960 年代「殘障兒童」. 15.

(25) 普遍出現於各種立法的條文當中,1972 年以後「有殘障情況的兒童」取代了舊 有的名詞,強調兒童的主體性。目前使用「有發展障礙的兒童」 ,代表個體潛在 而非有限的發展。 研究者參與 2006 年亞太區特殊需求童軍活動研討會時,當時研討會主持 人、澳洲維多利亞省吉邦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Peter Blatch 說明對身心障礙者的稱 呼應該稱 People with disability 而不能說 Disabled people,因為要先尊重人,把 人放在前面 (張文鑫 , 2006)。英語世界的說法要稱呼 People with vision impairment,而不能說成 Blind people,中文用法則是應該稱呼視障者,而不能 說盲人。 童軍界對於身心障礙者的稱呼,同樣的也隨時代與社會的進步而有所改 變。童軍創始人貝登堡先生完成於 1920 年的《Aids to Scoutmastership》一書中, 直接使用肢體殘障、聾啞、或盲人的稱呼(Baden-Pwell, 1920) 。1949 年,世界 童軍總部出版《童軍與殘障青少年》(Scouting with the Handicapped Boy)小冊 子,後於 1960 年改編為《他們是我的兄弟:殘障童軍指引》,當時這兩本出版 品同樣使用「殘障者」來稱呼身心障礙者或特殊兒童(World Scout Bureau, 1949)。同時期,美國與英國童軍總會的相關出版品,也是使用 Handicapped 用 語。 至於 Extension Scouting 的用法約出現於 1960 年前後,前文說明世界總部 所出版之《他們是我的兄弟:殘障童軍指引》 ,該書作者為時任世界自強童軍委 員會委員(Member, the World Extension Scouting Sub-Committee)的紐西蘭籍的 Vivien Beavis。世界自強童軍委員會為世界委員會下設之附屬委員會,邀請在身 心障礙青少年訓練、童軍訓練的學者專家組成,提供諮詢與建議。也因此,國 際間,在此之後就把這項活動用 Extension Scouting(自強童軍)來稱呼原來的 殘障童軍(Scouting with Handicapped)(陳金柱譯,1985)。 所以 Extension Scouting(自強童軍活動)是為身心障礙的年輕人所設立的 童軍活動。至於為何使用 Extension 這個字,它的意義又作何種解釋? 研究者透過網路查閱韋伯斯特字典(Merriam-webster, 2012)extension 的字 義。Extension 一字源自拉丁文的 extendere,在 15 世紀首先出現。Extension 的 字義有伸長、擴大、伸展、延長、延期等義,也作延長部分、擴大部分或電話 16.

(26) 分機等用字,但 extension 也有「某機構透過特殊安排如通訊教學給因受地理限 制而無法取得該等教育資源者的活動(a program that geographically extends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an institution by special arrangements (as correspondence courses) to persons otherwise un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such resources)」。如以此 義解釋,extension 即有進修教育、繼續教育或終身教育之解釋,研究者認為 Extension Scouting 也可以理解為童軍組織提供給身心障礙者因各種障礙因素而 無法參與一般童軍活動之教育活動。 另依據研究者本身參加 2006 年亞太區特殊需求童軍活動研討會經驗得知, 這個 extension 可以解釋為「開發」 、 「拓展」 ,也就是開發每一個特教學生潛能, 協助其發展,這是正向的思考(張文鑫,2006)。 由上述討論可以得知,世界總部早期對於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的稱呼是使 用殘障童軍(Scouting with the Handicapped) ,然後順應時代變遷而在 1960 年代 以後改為 Extension Scouting(自強童軍),以避免使用殘障的字眼。 但近年,世界童軍總部基於身心障礙者仍應該為其自身的發展負責(main agent of self-development)一如童軍運動提供給一般青少年相同的發展機會一 般,因而不使用 Scouting for the Disabled,而使用 Scouting with the Disabled,並 且在 2000 年出版《Scouting with the Disabled》一書說明其理念。 研究者以為 Handicapped, Disability 與 Impairment 在英文字義上或有不同, 但在中文字義上卻難以區分,國內現階段也多以障礙者來代替殘障者的說法。 但前文中有關 for 和 with 兩個介係詞的用法卻點出為身心障礙者辦理童軍活動 的不同理念。如果使用 Scouting for the Disabled,那麼就意味著是提供給身心障 礙者參與的童軍活動,一如早期是為在醫院或療養院為病童所舉辦的活動,身 心障礙者並不是居於主動參與的地位,而是接受童軍活動。 但如果使用 Scouting with the Disabled 則可以解釋為童軍活動與身心障礙者 在一起,強調身心障礙者與童軍活動是獨立的兩個個體。研究者認為以香港童 軍總會的「健全童軍單一為特能童軍服務」提升為「傷健齊參與」的模式最能 說明兩者間的微妙之處。 相對於世界總部,我國對於參與童軍活動之身心障礙者的稱呼又有怎樣的 演變呢?民國初年直接以聾啞童子軍稱呼或列為特種童子軍或奮勉童子軍,但. 17.

(27) 這些名稱都只是大陸時期的用語,並沒有廣為大眾所知。Extension Scouting 的 中文譯名在台灣也是在 1960 年代出現,1967 年 11 月出版之中國童子軍(台灣 版)月刊第 5 卷第 2 期首先出現自強童軍的名稱,但當時有多個名稱同時出現, 如機障童軍、殘障童軍等;或者將機障童軍與自強童軍同時混用(王海湶,1967: 煌 譯,1967)。 而對於 Extension Scouting 的中文譯名,同屬華人世界的香港童軍總會則有 不同的看法,相較於我國譯為自強童軍,香港童軍總會在初期譯為弱能童軍, 2001 年後改為特能童軍,取其特殊能力之意(吳偉強,2004) 。對於自強童軍與 弱能童軍譯名問題,師大教授鍾南就曾指出我國譯為自強童軍,有取殘而不廢 之寓意,較香港譯為弱能童軍有積極性(鍾南,1970) 。不過,我國現階段是否 仍然將身心障礙者參與之童軍活動譯為自強童軍活動,也是值得討論的課題。 所以自強童軍一詞在我國雖然很早即出現中文譯名,但過去並沒有積極推 展,這一個用法並非人人皆知。近幾年童軍總會舉辦全國自強童軍大露營時, 也有特教學校老師提出質疑現在都是特教學生為什麼還要稱呼他們為自強童 軍?其次,是 1978 年台灣社會在中美斷交之後,社會民間與政府所發起之團結 自強活動,影響之至,使各級童軍會也紛紛辦理童軍自強大會。如(1)1981 年中國童子軍月刊第 18 卷 7 期報導「台北陽明地區幼童軍舉辦自強團結園遊 會、慶祝七十年度母親節」; (2)1983 年中國童子軍月刊第 20 卷 6 期報導「嘉 義市童子軍舉辦 72 年自強露營大會」。 (3)1985 年中國童子軍月刊第 22 卷 8 期,60 頁報導「為殘障青少年造福、台北市成立自強團」,而相鄰之 61 頁即報 導「增進幼童軍交誼觀摩、新竹市舉辦自強大會」(中國童子軍月刊社,1981, 1983b,1985a,1985b)。 研究者綜合以上說明,認為當時同樣使用「自強」一詞但所指對象卻有不 同,造成字義的混淆。 世界童軍運動組織對自強童軍用語的看法又是如何呢?研究者認為可參考 亞太區童軍組織及世界童軍總部所使用之名詞。首先是 2006 年亞太區童軍組織 舉辦之研討會之英文名稱如直譯為中文即為亞太區特殊需求學生童軍活動研討 會。2007 年亞太區童軍領袖會議所通過之會議決議文對自強童軍的相關決議也 是使用「特殊需求的童軍」Scout with special needs(張文鑫,2006)。 18.

(28) 研究者在提交總會有關參加亞太區特殊需求童軍活動研討會之報告當中指 出世界總部正在研議希望以 Reaching out 的概念,將之歸類為「童軍的開發與 拓展」 (Development of Scouting)。而在這一個類別下會區分有如宗教與信仰的 童軍活動、特殊需求人士的童軍活動及弱勢族群的童軍活動等等。顯見世界童 軍總部在未來亦將改變 Extension Scouting 的用法為 Scouts with special needs。 至於未來我國應使用自強童軍或特殊需求童軍的名稱,研究者認為使用自 強童軍雖有字義混淆之疑義,但自強童軍名詞的使用較特殊需求童軍簡潔且蘊 含自立自強之意。研究者不贊同使用特教童軍或特殊教育童軍活動,特殊教育 一詞的使用,易予人侷限於特殊教育學校童軍活動之觀感,反而不利於融合教 育實施後,身心障礙者或特殊學生參與一般童軍團活動;且特教童軍或特殊教 育之使用易造成標籤作用,如王炳欽(2001)在《我國特殊教育學校設置與運 作之研究》發現學生家長企盼取消特殊字眼,以減少標籤造成不利影響。 如同 Boy Scout 的中文譯為童子軍是否妥適的問題,曾引起童軍界一番爭 論,但研究者認為「童子軍」一詞已沿用將近百年且為華人地區所熟知,因而 研究者建議無需更改。同樣的,自強童軍名詞在我國的使用經年,雖推動成果 不盡理想,未來如能賦與新意並加以宣傳,即在辦理童軍活動時,能注重身心 障礙者之特殊需求,而在童軍活動的作法上配合其特殊需求而予以滿足,使其 得以享受參與童軍活動之樂趣與成長,研究者認為延用自強童軍一詞仍較更改 任何名詞來得有意義。. 肆、自強童軍的類別與參加對象 自強童軍活動是提供給身心障礙者參與的兒童與青少年的活動。而誰是身 心障礙者?誰又可以參加自強童軍活動呢?童軍總會在 2004 年舉辦第一屆全國 自強童軍大露營時,因係首次舉辦,即將參加對象設定為全國特教學校學生。 在活動的設計上並將參加人員依特教學校性質,分為啟智類、啟聰類、啟明類 及啟仁類。也就是將參加人員按照障礙類別分為智能障礙、聽覺障礙、視覺障 礙及肢體障礙或多重障礙者。 這樣的分類法與我國在民國 76 年(1987 年)發布的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中. 19.

(29) 規定的特殊教育學校命名方法相同,所以早期的特殊學校名稱有啟智、啟明及 啟聰與仁愛學校等。但這一個命名規定也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取消標記的方 向,而有所改變(教育部,2007,頁 19)。 同樣的,將自強童軍按照上述障礙類別作為劃分,還可以從美國童子軍總 會在 1970 年代所出版的四本自強童活動手冊的名稱得到印證。這四本手冊分別 為: 《肢體殘障者童軍活動手冊》 (Scouting for the Physically Handicapped) 、 《智 能不足者童軍活動手冊》 (Scouting for the Mentally Retarded) 、 《聾人童軍活動手 冊》 (Scouting for the Deaf) 以及《視覺殘障者童軍活動手冊》 (Scouting for the Visually Handicapped)(Boy Scouts of America, 1971, 1974, 1975, 1978)。 這四本手冊編寫的對象為一般童軍服務員及對自強童軍感興趣之特教學校 老師或家長。以《智能不足者童軍手冊》之目錄為例,該書分為五章及附錄。 第一章為童軍之道(Scouting Way),第二章標題是為什麼童軍可以幫忙?第三 章為進程、獎章與兒童,第四章為童軍進程規定,說明參加童軍之標準、技能 章、專科章及高級童軍進程的合格標準,最後一章為團活動。而《聾人童軍活 動手冊》一樣有五章及附錄,這五章分別是了解聽覺障礙、童軍活動如何幫助 聾童、聾童在聽力正常的童軍團中、聾校中的童軍活動以及特別的考慮等五章。 附錄計有如何在聾人住宿型學校辦理童軍團、訓練材料及資源篇等三篇。 當然對於美國童軍總會在 70 年代的四本自強手冊,研究者還有幾個觀察。 首先是透過該書所使用的身心障礙的名詞瞭解到當時的特殊教育理念與一般社 會對身心障礙者的看法。如該手冊使用聾童的稱呼,而不是使用聽覺障礙者。 仍然使用 for physically or visually handicapped(肢體與視覺殘障)而不是使用 with physically impairment or with visual impairment(肢體或視覺障礙)。第二是 回歸主流或融合教育的理念,已經在該書中出現。無論是《肢體殘障者童軍活 動手冊》、《智能不足者童軍活動手冊》、《聾人童軍活動手冊》或《視覺殘障者 童軍活動手冊》都提到在一般童軍團中接受身心障礙者或辦理一個全部由身心 障礙者參加的童軍團的兩種作法並分別提出建議。 所以大略的將身心障礙者分為上述四個類別,可以發現這四個分類是童軍 總會在辦理自強童軍大露營所依據的標準或設計與規劃活動的參考,也可以從 1970 年美國童軍總會所出版的四本自強童軍手冊得到佐證與對照。但這個分類 20.

(30) 只是從身心障礙者的外顯特徵,如肢體或視覺或聽力或是智能的特殊情形來作 分類。事實上是不足以涵括所有的身心障礙者或特殊兒童的定義。何華國(1987) 即認為特殊兒童之所以特殊,係就其學習需要的特殊性而言,單純身心特質的 突顯,並非構成特殊兒童的充分條件。邱上真(2004)也認為鑑定標準寬嚴的 認定不同或變更、新而精確的鑑定工具開發,甚至特殊教育政策的更迭都會影 響未來各障礙類別的比率。因此,學界或政府對於特殊兒童或身心障礙者的分 類是未來童軍組織推展自強童軍活動所應該加以注意的。如此,也更能符合童 軍是任何人皆可以參加的理念。 Kirk,Gallagher 和 Anastasiow(2001)將特殊兒童分為五大類,即心智偏 異、感覺障礙、溝通異常、行為異常及多重與重度障礙等五種。美國在 1975 年 通過之 94~142 公法(即全體殘障兒童教育法)對殘障兒童分為 11 類: (1)聾, (2)盲聾, (3)重聽, (4)智能不足, (5)多重障礙, (6)肢體傷殘, (7)其 他健康問題,(8)嚴重情緒困擾,(9)特殊學習障礙,(10)說話障礙及(11) 視覺障礙等 11 類(引自何華國,1987)。 邱上真(2004)指出依據我國特殊教育法及教育部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 學生鑑定標準,我國將身心障礙學生分 12 類,包括:智能障礙、 視覺障礙、 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身體病弱、嚴重情緒障礙、學習障礙、多重 障礙、自閉症及發展遲緩等 12 類。 在瞭解學者與我國對特殊兒童或身心障礙者的分類後,研究者再檢視國外 童軍對於自強童軍或特殊需求童軍的分類。澳洲童軍維多利亞省分會在 2004 年 5 月印行《傷殘與障礙資料》 (Disability and Impairment Information Sheet)這是 維省分會為提昇該省童軍服務員活動技能與知識的管理工具系列之一(Scouts Australia- Victorian Branch, 2004)。該手冊說明九類特殊兒童之行為模式與特徵 以及服務員可以採取的方法。這九類特殊兒童包括: (1)發展遲緩(Development delay) , (2)癲癇(Epilepsy) , (3)視覺障礙(Vision impariment) , (4)腦性痲 痺(Cerebral palsy),(5)聽覺障礙(Hearing Impairment),(6)唐氏症(Down Syndrome) , (7)注意力缺乏(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 (8)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及(9)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 位於南半球同屬於亞太區童軍組織的紐西蘭童軍總會,也在 2004 年出版《認 21.

(31) 識特殊需求—教師及青少年輔導員資源手冊》(Special Needs Awareness—A Resources for Youth Leaders & Teachers)一書,該書列舉下列 13 類特殊需求兒 童之行為特徵、學校及醫療需求、應對策略與參考資源等(Scouting New Zealand, 2004)。此 13 類特殊需求兒童包括(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2)氣 喘(Asthma),(3)自閉症(Autism),(4)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5)糖 尿病(Diabetes),(6)唐氏症(Down syndrome),(7)特殊學習障礙(包括閱 讀障礙) (SPELD (including Dyslexia)) , (8)癲癇(Epilepsy) , (9)肌肉萎縮症 (Muscular Dystrophy), (10)聽覺障礙(Being Deaf) , (11)視覺障礙(Vision Impairment),(12)輪椅使用者(Wheelchair Awareness)及(13)智能障礙 (Intellectual Disability)等。. 表 2-1. 各國童軍身心障礙者的分類 童軍總會 智能障礙 聽覺障礙 視覺障礙 肢體障礙或多重障 礙者. 美國全體殘障. 澳洲童軍. 紐西蘭. 兒童教育法. 維多利亞省分會. 童軍總會. 聾 盲聾 重聽 智能不足 多重障礙 肢體傷殘 其他健康問題 嚴重情緒困擾 特殊學習障礙 說話障礙 視覺障礙. 發展遲緩 癲癇 視覺障礙 腦性痲痺 聽覺障礙 唐氏症 注意力缺乏 自閉症 學習障礙.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氣喘 自閉症 腦性麻痺 糖尿病 唐氏症 特殊學習障礙 癲癇 肌肉萎縮症 聽覺障礙 視覺障礙 輪椅使用者 智能障礙. 由表 2-1 檢視澳洲、紐西蘭童軍總會對身心障礙者或特殊需求的分類以及 對照我國童軍總會舉辦自強童軍大露營對於自強童軍的分類之後,研究者發現 澳洲、紐西蘭童軍總會將身心障礙者或特殊需求者的範圍擴大,或說比較我國 童軍總會僅概略分為啟聰、啟明、啟智及啟仁四類分類更細,將過動兒、自閉. 22.

(32) 症、學習障礙或唐氏症列入分類。 當然我國對身心障礙者之分類也隨社會進步及鑑定技術而有更細之分類, 所以研究者此處所要強調的並不在於特殊需求或身心障礙的分類。研究者認為 上述的分類是受到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等等因素而有所影響。如研究者參與澳、 紐童軍活動大露營經驗得知,澳、紐童軍總會在參加人員報名表的飲食禁忌調 查欄位當中,除了宗教因素的不吃牛肉、豬肉或素食外,也有糖尿病飲食的調 查。研究者推測澳、紐兩國青少年發生糖尿病盛行率之高,已經引起社會或童 軍組織之重視,而成為一種社會問題。而這種社會問題是身處該社會的組織或 團體所無法避免而應該面對的。 研究者認為更為重要的啟發是童軍組織面對於學校融合教育施行後,一般 童軍團將更有機會接受這些特殊需求的兒童或青少年,童軍組織更應該瞭解身 心障礙者或特殊需求之細分類並提供一般童軍團相關訊息與輔導。尤其,紐西 蘭童軍總會將患有糖尿病之兒童或青少年(不論第一型或第二型)列入手冊, 更值得深思。 透過對自強童軍的參加對象的討論,研究者認為對辦理自強童軍活動之童 軍組織的啟發還是圍繞著童軍銘言「準備」這兩個字上。研究者認為意欲推動 自強童軍活動之童軍組織應該思考其是否瞭解身心障礙者的類別?在組訓活動 方面上是否有充分的準備能夠接納及滿足身心障礙者參與童軍活動之特殊需 求?其次在童軍運動的任何人皆可以參與童軍活動(Scouting for all)的理念下, 童軍組織是否有足夠的準備接納身心障礙者參加?特別是在融合教育及回歸主 流教育理念實施後,特教學生不再採隔離模式而回到普通學校或班級與一般學 生共同學習。同樣的,無論是社區或學校童軍團及服務員是否也已經準備好接 納這些身心障礙的伙伴,又或者我們能夠滿足其特殊需求呢?這些都是研究者 所關心的議題。. 伍、世界總部發展自強童軍的階段及特色 研究者根據世界總部出版品《Scouting with the Disabled》(World Scout. 23.

(33) Bureau, 2000)整理世界童軍組織在推動自強童軍活動的經過。世界總部將自強 童軍運動發展以 1968 年作為分水嶺,劃分為 1922 年至 1968 年及 1968 年至 1993 年兩個階段。 至於選擇 1968 年作為研究的劃分是因為不論是世界組織或社會環境在 1968 年時都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有世界童軍總部由渥太華遷往日內瓦、增聘世 界總部工作人員,更為重要的是接受拉斯洛.那吉博士的世界童軍運動報告書。 同時期,社會環境及觀念也產生變化,人們已經逐漸瞭解到殘障者不再需要在 教養院或機構渡過餘生,社會應該接納與認同他們的能力,讓他們融入社會當 中,參與社區的生活。而採 1922 年為起點,是因為世界童軍組織在該年舉辦首 次的世界童軍領袖會議(當時稱為國際童軍領袖會議)。. 一、1922 年至 1968 年的發展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是殘障者多與社會隔絕,居住在教養院、醫院等機 構,因此,各國童軍總會則是在醫院、療養所或機構內組織自強童軍活動。 所以這個時期的世界童軍總部通訊經常刊載各國舉辦自強童軍活動報 導,如 1924 年 7 月的刊物即轉載了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盲人童軍的成就。美 國童軍也在 1925 年另外設立自強童軍成就章,表揚那些能夠通過高級童軍 的自強童軍。 1949 年,世界童軍總部出版《童軍與殘障青少年》小冊子。該書後來 於 1958 年重新刊印發行,1960 年並改編為《他們是我的兄弟:殘障童軍指 引》。1956 年英國童軍總會出辦《殘障童軍遊戲》;同時期,美國童軍總會 也在 1967 年出版《精神異常青少年之童軍活動》一書,法國童軍也在 1966 年暑假舉辦試驗性露營,作為日後辦理精神異常青少年假日露營活動之參 考。. 二、1968 年至 1993 年的發展 1971 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童軍領袖會議,開始注重童軍活動的重 要性,包括童軍活動的教育性還有整體性(unity) ,活動應該整合而不是個. 24.

(34) 別活動的集合,因此在同年世界童軍組織成立了世界童軍活動委員會,在 委員會下設自強童軍及環保活動兩個專案小組。 1976 至 1977 年間,世界童軍總部積極的參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活 動,開始致力於健康教育(Primary Health Care)的宣導與推廣工作。但在 這段期間由於世界總部缺乏經費與專職人員,以致於自強童軍活動的推展 並不是十分順利。 1982 年至 1986 年間,世界總部在自強童軍活動的推展上不論是量或質 的成長都有顯著的進步與成長。主要原因為世界總部在這段期間內獲得有 關基金會的經費贊助及聘任兼職人員辦理有關業務。在這四年間,世界總 部在亞太區、中美洲區、阿拉伯地區及非洲區分別舉辦了五次的自強童軍 活動研討會。1983 年 7 月開始出版《Together》通報,一共出版六期。 1983 在美國密西根州舉行的第 29 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當中,聯合國兒 童基金會執行主任應邀在大會中發表專題演講。主題為籲請各會員國重視 健康教育,由於各國社會上普遍忽略公共衛生與健康教育的重要,造成一 種「安靜的危機」(silent crisis)每天在開發中國家至少奪走四萬名兒童的 生命,因此他呼籲各國童軍總會開始注意健康教育的宣導。也因此,世界 童軍組織、世界女童軍總會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展開一項三年的兒童健康 計畫。這次的世界會議也對世界童軍組織未來對於推動兒童健康教育與自 強童軍活動產生影響。 世界總部在 1989 年三月出版《We CAN》刊物,提供各國童軍總會據 以設計 自強 童軍 活動 之參 考 。 1988 年 至 1992 年間 世界 總部 另出版 《AWARE》刊物,介紹各會員國在推展自強童軍活動之經驗與成果。. 三、世界大露營地球發展村活動的影響 世界總部在推動自強童軍活動的發展過程中,幾次世界童軍大露營也 扮演重要的角色。1991 年在韓國舉行的第 17 次世界童軍大露營首次引進了 地球發展村活動,除了有比利時童軍在地球村中展出有關自強童軍活動的 展覽及活動外,大露營活動也安排了殘障體驗的活動,為童軍運動推展自.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isten first,評量方法內容更清晰。最後的 Catchy Song創作運用有架構的提示,但不限 制創作的發揮。展演活動時提醒學生be a good

企業 指單一的法律實體 具有組織主權及擁有運用資源的決策權 在一個或多個地點從事經濟活動。當 同機構單位存在於 同一地點 但只要每一個機構單位

教材的呈現者 活動安排者 增強的控制者 練習的指導者

從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發覺「主題說話活動」的確能讓學

學校須在註冊日通知學生有關的校本應變安排 由於今年為 非抽樣年 ,如個別學校因惡劣天氣 或特殊情況而停課,可根據 校本處理機制

家庭因素、轉校等)安排子女重讀某一級别而延 長幼稚園教育超過三年,家長一般須支付未扣減

有關學生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的安全事宜,學校須參考教育局相

肢體傷殘、視障、聽障、言語障礙、自閉 症、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特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