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內容

第三節、 評估科技創新的影響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第三節、評估科技創新的影響力

        本節旨在用 Gruning 的情境理論分析四個訪談個案目前和未來的營運方針是 否符合資訊尋求(information-seeking)的要件,Gruning 認為資訊尋求的行為可以說 是問題認知程度(problem recognition)、阻礙認知程度(constraint recognition)、

參與程度(level of involvement)之間的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結果。也就是說,本節試 圖檢驗這些個案的經營策略方向是否正確,其目的是為了增加哪些角色之間的獨 立變數?

該理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依變數一參考標準(referent criterion)。參考標準 是指個人從過去情境中所學來的一些指引和規則。通常在新的情境中,人們還是 可能會應用過去類似情境所使用過的解決方法。如果此參考標準可解決目前的困 境,他就會沿用此參考標準。反之,當此參考標準不能解決問題時,大家就會發 展出一套新規則來解決新情境中所產生的新問題。故在分析這些策略之前,我們 先透過聲音傳播載體之沿革和歷史分析法,了解哪些因素是驅使音樂載體改變的 參考標準?

一、聲音傳播載體之沿革

西元 1878 年,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上,愛迪生(Thomas Edison)帶著他剛剛一 歲的話筒留聲機(Phonograph)29參加展覽並獲得大獎。原本是愛迪生是替西方電子 (Western Electric)研究簡單的自動電報中繼裝置中意外發現的,為錫箔製滾筒,以 鋼針播放,因而磨損大,每個滾筒只能撥放 2、3 次而已。這個意外的發現從此 改變人們對「聲音」稍縱即逝的印象,也開始把美好的聲音記錄下來。

       

29 2014 年 1 月 19 日取自,http://inventors.about.com/library/inventors/bledisondiscphpgraph.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圖 4-3 話筒留聲機(Phonograph) (資料來源:Library of Congress, Motion Picture, Broadcasting and Recorded Sound Division

http://inventors.about.com/library/inventors/bledisondiscphpgraph.htm 經過不斷的改良,1888 年,德國人貝林納(Emil Berliner30)發明了唱片留聲機 (Gramophone)31,並於 1896 年取得其專利,用扁圓形塗蠟鋅版作為撥放和錄音的 媒介,並可複製模板,大大增加商業化量產的可能性,這也是今日圓型唱片的始 祖。於是,話筒和唱片開始進行留聲機的歷史上最曠日持久和旗鼓相當的戰爭,

直到 1912 年,話筒留聲機敗下陣來正式走入了歷史。

圖 4-4 唱片留聲機(Gramophone) (資料來源:Library of Congress, Motion Picture, Broadcasting and Recorded Sound Division http://perso.wanadoo.fr/jlcdb/son_histoire01.htm

1920 年,第一座電台 KDKA 在美國匹茲堡設立,不需要透過實體的另一種 傳播媒介也因而產生,不需要高額的消費,只需要一台收音機,就能接收各式各 樣的聲音。廣播隨即成為媒體新寵兒,各國相繼開始發展廣播事業,並大大加速 了音樂產業的生成。

       

30 愛米爾·貝林納(Emile Berliner,1851 年 5 月 20 日-1929 年 8 月 3 日),是一 位德裔美國發明家,以改進電話技術和留聲機唱片而知名。 

31 2014 年 1 月 19 日取自,http://inventors.about.com/od/gstartinventions/a/gramophone.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1925 年,快轉唱片稱(SP,Standard Play),材料是蟲膠加幹柏油粉為材料,

直徑 30 公分,轉速每分鐘 78 轉,以鋼針為播放工具,一面只能錄 3-5 分鐘的 音樂,一首交響曲往往得用五張 SP 唱片。

圖 4-5 快轉唱片(Standard Play)

(資料來源:張佳林,聲音的時光機 淺談錄音歷史上的一些聲音載體

http://www.soomal.com/doc/20100002520.htm

1948 年,CBS 實驗室32的哥德馬克(Peter Goldmark)利用縮短槽紋間的距離及 轉速的減慢來延長唱片的時間。唱片的轉速從原本的 78 轉、45 轉、到 33 又 1/3 轉而定型,每面可播放約 20 多分鐘,以鑽石針為播放工具。由於多數重要交響 曲時間都在 45 分鐘以內,一張 LP 剛好可以容納。同時二次大戰後,製作唱片 的材料從捨棄了原本使用已久的蟲漆而改用塑料,大大降低了唱片製作的成本。

美國哥倫比亞公司開始大批量生產者這種新一代的密紋唱片(Long Play,每分鐘 33 又 1/3 轉),唱片產業開始蓬勃發展。

       

32 CBS 實驗室全名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實驗室,後來改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科 技中心(CBS Technology Center),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科技研發組織。實驗 室創造的革新包括許多應用於廣播、工業和消費者之上的創造性技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圖 4-6 密紋唱片(Long Play)

(資料來源:張佳林,聲音的時光機 淺談錄音歷史上的一些聲音載體

http://www.soomal.com/doc/20100002520.htm

1964 年,飛利浦以「Norelco」為品牌在在美國推出了卡式錄音帶和對應的 錄音播放兩用機 Carry-Corder 150,並註冊了英文商標「Compact Cassette」。儘管 當時錄音磁帶的格式有很多種,但是由於飛利浦在索尼的壓力下決定免費發布卡 式錄音帶格式的許可,使其後來在市場上佔領主導地位。截至 1966 年,僅美國 一地就已售出 25 萬台卡帶錄音機,而日本則隨後成為卡帶錄音機的主要產地。

根據截至 1968 年的統計,多達 85 家製造商共計銷售了 250 萬台卡帶播放器。

33 圖 4-7 卡式錄音機(Compact Cassette)

(資料來源:張佳林,聲音的時光機 淺談錄音歷史上的一些聲音載體

http://www.soomal.com/doc/20100002520.htm

西元 1980 年,日本 SONY 公司與荷蘭飛利浦推出,被譽為夢幻般的音響雷 射唱片(CD)問世,直徑 11.3 公分, CD 容量大可放 74 分鐘的音樂,而 LP 每 放 25 分鐘便要翻面;CD 的激光頭不接觸盤面,聽久了聲音不會變差,且數位 錄音無雜質,無噪聲 ; 體積小,較不容易破損,更無靜電、灰塵、發霉等的困 擾。CD 的出現,呈現出現代人注重方便,簡潔,快速,省事的生活要求自 CD        

33曾敏玲,留聲思想起,2014 年 1 月 19 日取自:www.library.scu.edu.tw/pub/s18/18-6.pdF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出現在音響市場之後,30 公分直徑的模擬制式 LP 唱片就開始慢慢隱退。以後所 有有關 CD 的同類產品,包括 DVD 與藍光光碟,均是由此衍生的。

從以上沿革我們可以發現,每一代主要聲音傳播媒介的變革均有其極大的優 勢,從一開始的話筒留聲機(Phonograph)和唱片留聲機(Gramophone),我們可以發 現唱片留聲機的最大優勢就是在於體積小。所以儘管愛迪生為留聲機的發明者依 然不敵時代的潮流走入歷史。,在張佳林的文章34中,而快轉唱片(SP)之所以能 取代唱片留聲機,首先它是水準拾音,比起蠟筒那種蹬水車式的垂直拾音要穩定 的多;制作唱片的膠木和蟲膠比起臘或錫箔也要結實、穩定的多;早期的快轉唱 片一面可以放三分半鐘,后來出現了可以放 5 甚至 7 分鐘的唱片,這樣兩面相加 就可以錄制一部中型作品了,這也是后來借助唱片產業迅速崛起的“流行歌曲”

每首歌的長度大多在 3 至 5 分鐘的原因之一。蠟筒的錄制時間則要短許多,且沒 有形成相對統一的商業化規格。此外 SP 唱機的唱頭和唱針技術也得到了革新,

使得唱片的音效得到了質的飛躍。因此無論是在可靠性、保真性以及使用方便程 度等等各個方面,快轉唱片都遠勝于唱片留聲機,因此它壟斷了錄音制品市場大 約 40 年。

而 LP 唱片並沒有像 SP 唱片一樣迅速壟斷市場,而是經過了大約 10 年的時 間才徹底代替了 SP 唱片。這其中大致有以下兩大原因:1.SP 唱片經過了當時 30 年的市場壟斷,有大量的產品發行,因此為了現有產品的使用,SP 唱機的制造 并沒有立即停止,因此 SP 唱片的制造也就不會立即停止,這很像現在 VCD 僵而 不死的原因。2.早期的 LP 唱片在保真度上并沒有絕對的優勢,而且由于是密紋,

所以非常的嬌氣,稍有劃痕便會產生很大的噪音,而 SP 唱片則皮實得多,甚至 摔成兩半重新粘上還能勉強播放。LP 唱片的最大的優勢在於便宜,在 SP 唱片的 時代,唱片、唱機和當時的汽車、冰箱一樣是一種高消費商品,加之在聲音保真

       

34張佳林,2011,聲音的時光機 淺談錄音歷史上的一些聲音載體,資料來源:

http://www.soomal.com/doc/20100002520.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技術上仍不完善,因此盡管它已進入千家萬戶,但對全社會欣賞音樂的方式改變 不大,現場音樂會仍是人們欣賞音樂的主要方式。而更便宜、聲音還原度更好的 LP 逐漸占領市場之后,人們開始逐漸習慣在家里喝著咖啡、抽著香煙,穿著睡 衣聽音樂,這確實是一種比現場音樂會更便宜、自在、方便的方式,而且可以數 十上百次的重複欣賞,也就是說,當主要傳播媒介改變為 LP 時,也改變了人以 往聽音樂的習慣。

在 LP 占領市場接近 20 年后,卡式錄音磁帶被推向了市場,成為第三世界國 家音像市場的主導產品。在專業錄音領域,磁帶錄音早在 20 世紀 30 年代就被使 用,并開啟了音樂錄音“剪輯”的時代,當卡式錄音帶被推上世界舞台時,象徵 著「複製能力」不再是專業人士擁有的專利。它的優勢在於: 1.便宜,售價大 約是 LP 唱片的一半;2.便于攜帶,方便復制。卡式錄音機顯然比 LP 唱機使用方 便的多,雙卡錄音機還可以很方便的對原版磁帶進行復制;3.制作精良、保存得 當、播放次數不多的錄音帶,其音效也很不錯,但還是略遜于 LP。4.容量較大,

雖然出于商業考慮大多數原版卡帶的播放時間都和 LP 一樣,但它單面完全可以 錄制 45 分鐘甚至更長的音樂,這樣它兩面的容量甚至超過了現在的 CD。到其實 也有所謂致命的缺點─壽命短,平均壽命約為 10 年,如果遇到潮熱的環境,2 年就變成磁餅,磨損也很快,一般只能播放幾十次。因此卡式磁帶在歐美國家一 直沒有成為主導產品,但在購買力比較低的第三世界國家則是 CD 之前的主要音 像制品。不過要注意:在第三世界國家,不是買不起唱片,而是買不起音響。在 20 世紀 80 年代,播放 LP 唱片的音響系統最差的也要 200 美元左右,而一臺單 卡錄音機只要幾十美元甚至更低。

CD (Compact Disc)則同時擁有LP和CD的優點,像是成本低,便于大規模生 產;訊號的讀取是非機械的,這樣也就不會有雜音;CD的錄音時間可以達到近 80分鐘,足以應付絕大多數的交響曲和奏鳴曲;CD的體積小,也不算很嬌氣,

便于攜帶。這讓CD迅速取代了他們成為主要的聲音傳播媒介。Compact Disc更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一個首度讓音樂資料儲存數位化的一個重要發明。在CD之前,多數的音樂儲存

一個首度讓音樂資料儲存數位化的一個重要發明。在CD之前,多數的音樂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