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詩化傾向與高度問題

第二章 品味的熔鑄與文化書寫

第四節 詩化傾向與高度問題

求肖,則少了精神;反觀「意趣」則不假雕飾,出於形貌之外,反見精神。李日 華〈唐宋元方幅小冊畫〉(卷三十七)題:「天真之趣,虛搏之,則散漫不屬;實 據之,則逼塞可厭。妙處正在虛實相搆,有意無意間。250」 主要呈現出天真之 趣,「意趣」和「天趣」所追求的境界相若,由此可知明人書畫注重天趣的內涵,

自然純真的沈美意味。另外以「虛實相構」和有意無意之間來說,王夫之以為來 自於耳目所見,其曰:「形則限於其材,故耳目雖靈,而目不能聽,耳不能視。

且見聞之知。止於己見己聞。而窮於所以然之理……,耳目從心則大,而能化。」

251耳目的蔽塞是來自於既有經驗的認知,於是從心來感受和領略方能擴展見得天 真之趣。

在詩畫合滲的狀態中,晚明文人強調「天趣」的顯露能成書畫的高度,而其 內涵性與文化思想的開顯,應該泰半來自於文人行為的聚合。

二、文人的修持與內涵性

鄭文惠認為:「明代文化界主力是一批流離於科舉制式及聖賢格局之外的文

人,文人透過文化世族與雅集結社所建立的文化網路,有其強固的族群意識;而 題畫詩正是文人標顯其文化修養的理想樣式。」252明人透過雅集結社活動相與唱 和賞評,並彼此激盪理念,加上明代文藝已經走向詩畫一貫的全才博通路線,故 文人也多以詩畫理論相互檢視,而濃縮出詩畫共通的美學素質,提供文人創作題 畫詩處理詩畫對應方式的有利條件。253因此以詩畫理論來檢視呼應彼此的生命感 受與作品的唱和行為,則衍生出時代美感取向。

(一)文人文藝行為

關於文人的文藝行為,明代文人經常引宋人的氣節、人品和文藝的關聯性作 為標竿,比如:張寧(1426~1496)〈黃華老人王庭筠書畫跋〉談到:「故先輩凡以 書畫得名者,無一非文章之士,元黃華先生王子端,人品甚高,好為博雅,發於 書畫為世所重。」254張寧以南宋文人王庭筠(1151~1202,字子端)為例,強調 書畫家除了要能詩文,其人品要求尤重。而李日華《竹嬾墨君題語》以為:

子瞻雄才大略,終日讀書,終日譚道,論天下事。元章終日弄奇石 古物。與可亦博雅嗜古,工作篆隸,非區區習繪事者。止因胸次高

250 李日華,〈唐宋元方幅小冊畫〉,《恬致堂集(六)》(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1971),3265。

251 張載撰,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船山遺書全集本,284。

252 鄭文惠,《詩情畫意─明代題畫詩的詩畫對應內涵》,367。

253 鄭文惠,《詩情畫意─明代題畫詩的詩畫對應內涵》,205。

254 (明)張寧,《方洲集》,卷 20,收於《景印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第 1247 冊,別集類五(臺北 市:臺灣商務,1986),471。

朗,涵浸古人道趣多,山川靈秀百物之妙,乘其傲兀恣肆時,咸來

『書齋宜明靜,不可太厰,明凈可爽心神,宏敞則傷目力』260文人書齋的主旨不

創作理念,以及山水畫見識的總和。

羅家倫(1897-1969)認為在石濤〈資任章十八〉中,石濤不是為了山的自然之 秉賦而畫山的,乃是根據自己對於山的自然法式之理解與領悟而畫山的;因此畫 家不只是「寫生」,而且要「寫神」,這也是照相之所以不能代替畫。266另外羅家 倫認為,畫家不能專囿於已成之形,而要抓住其所以為形的原理,才能於變動不 拘之中而又不失其長,以達到筆參造化的功用。267畫論本為畫家或評論家考察創 作者作品與相關書畫著錄後的心得與藝術評點,其中歷代畫家的創作手稿或詩集 尤為後人不可多得的史料。石濤因為自身對於自然山川的原理了然於胸,即使是 直抒性情的當下,也多能筆線妥貼的傳達個人丘壑於一。

文人繪畫高度的展現則來自於畫外之功的生活操持,而詩化傾向則記錄下了 文人之間的文藝行為,因此繪畫能成為抒發和書寫性靈的寄託,也寫下了不少動 人的畫面。

266 羅家倫,〈偉大藝術天才石濤〉,收於傅抱石,《石濤上人年譜》,15-6。

267 羅家倫,〈偉大藝術天才石濤〉,收於傅抱石,《石濤上人年譜》,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