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創作本源與詮釋

第三節 陳述與呈顯

(一)汲古維新:從傳統的內涵或圖樣中汲取,並加入個人的意念,表現在新的構

圖 5-1 張大千,《酒誥》,

紙本設色,115×58.5cm,

1946。

圖 5-3 羅青,《想像 之梯連接現實之石

─解構中國系列》, 紙本設色,69×136.5 cm,1981。

圖 5-2 黃君璧,《聽笛 圖》,紙本設色,67×43 cm,1961。

圖 5-4 江兆申,《蘇子夜遊》,紙本 水墨,49×60cm,1984。

圖 5-5 張光賓,《崖壑孤舟》,

紙本水墨,96×90cm,2004。

圖 5-8 傅抱石,《松蔭 高士》,紙本設色,105

×61cm,1944,台北鴻 禧美術館。

圖 5-7 溥心畬,《仕 女》,紙本設色,58×

30 台北歷史博物館。

藏,紙本設色,61.5×

61cm,1987。

圖 5-6 齊白石,《蝦戲 圖》,紙本水墨,41.5×

33.5cm。

圖 5-9 李可染,《書蕉 圖》,紙本設色,133×

69.5cm,1985。

圖 10-鄭善禧,《大溪 陵寢》,紙本設色,164

×68cm,1988 台北歷 史博物館。

圖 5-12 林進忠,《春耕》,紙本水 墨,65×140cm,1984。

圖 5-11 江明賢,《艋舺龍山寺》

,紙本設色,93×95cm,1997,財 團法人寄暢園文教藝術基金會 。

圖 5-13 莊連東,《蟲變‧形變-6

》,紙本水墨,75×90cm,2007。

圖 5-14 林玉山,《一林 寒意》,絹本膠彩,145

×80.5cm,1944,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圖 15 傅狷夫,《濤》,紙 本水墨,50×66cm,1980,

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圖 5-18 陳其寬,《仙》,紙本設 色,61.5×61cm,1987。

圖 5-16 王友俊,《懸 崖萬仞》,絹本設色,

134×68cm,2003。

圖 5-17 林昌德,《柳川依迴》,紙本 設色,42×66cm,1989。

二、擬像中的文人意識

以下所例舉的水墨藝術家,其作品的表現 大多和吾人所要探討的文人品味關係較深

,也是影響我創作意識較多的對象。

首先以張大千(圖 5-1)410,「汲古萃今」是 一個妥適的注腳。以其創作歷程來說,早年從 石濤石谿入手,上溯明代風格進而直追宋元筆 意,其古典風格顯著,並多能融會古法與意 境,令吾人景仰。

而園林的曲徑繞幽的空間與人文情境也 是文人休閒、觀賞和娛樂的環境。中國的園林 包含多樣性的文化休閒場域,加上廊、亭、堂、

榭、樓閣的空間配置相映成趣,形成了可行、可居、可遊的特殊賞玩空間。在現 代水墨畫家之中,以學建築出身的陳其寬(1921~2007) 對於園林景致有獨特的見 地,其作品《仙》(圖 5-18)選擇以如臥瓶狀的窗型牽引出空間,而紅色的榻、葫 蘆、蒲扇、花几、彎月、流線型的遠山,則顯出文人起居的氣息。巴東認為:「陳

410 參本文第四章第二節〈集大成與時代性轉移〉。

圖 5-20 黃光男,《相對》,紙本設色,137.5×

70cm,2006。

圖 5-19 袁金塔,《陶書系列》,

陶瓷,每冊約 30×26×16cm 不 等,(圖版輸出),2005-6。

其寬的作品具有中國文人情感的趣味,也兼具西方光影變化與抽象性的視覺效 果。411

當代藝術家對於文人意識的感 通,除了延續園林景緻、雅集題材、

陶淵明形象或家具擺設的取材角度 以外,更自行探索其個人對於水墨 文化與文人意識風格的見識。其中

家畫家袁金塔(1949~),將水墨視為一種文化現 象,因此在藝術行為上跨媒材的整合能力經常能 一新耳目,其作品內涵則依然歸屬在東方文化的 範疇之中,例如:「陶書裝置」《圖 5-19》,結合了 書本形制與文化的內涵,並選用陶瓷為媒介以合 適的藝術手法在形體上或繪製 圖騰或書寫刻 畫,讓陶書呈現出一場充滿奇趣的對話空間。

另外在紙幅作品上,黃光男(1944~)因為擁有 藝術、美學理論與文學的背景下,在水墨創作上 富有文學性的特質,因此在作品中有著濃厚的文 人情調,如(圖 5-20)412的墨塊處理方式,如窗景 般的方格中安置了數顆的柿子,除了擁有觀看的 層份以外,更是充滿了幾許的象徵意涵;在款識

中畫家寫到:「世道人間長,利己雖可當,凡事有相對,損人心自傷。」於是除 了畫面的處理之外,我們也可以從新詩中見到畫家的生活態度。

411 巴東,《近現代中國繪畫發展概述》,收入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中國近現代水墨 畫名家特展》(臺北市:史博館,2010),15。

412袁金塔,《第二屆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畫冊專輯》(臺北市:國父紀念館,2008),18。

圖 5-22 李振明,《岩壁記事》,紙本水墨,

128×97cm,2001。

,2001。

圖 5-21 程代勒,《留得春風雪 一枝》,紙本設色,

161×121cm,2006。

有著新文人水墨風貌,並且充滿書寫性線 條的畫家程代勒(1957~),一如黃龍泉〈台中 日報〉文中所談到:「程代勒的新文人水墨,

主要取其詩境,作品閒淡簡約的內涵與表現方 式,增加對形式感的要求,在簡練中追求更精 準的構成,並強調畫面的經營與張力。」413從 畫家作品《留得春風雪一枝》(圖 5-21)中可以 看到春風、梅花的傳統語彙與形式已被拋棄,

轉而以厚實的筆線、簡潔的構成來重新詮釋其 中的詩意性。

擅長以圖騰符號反思水墨當 代性的畫家李振明(1955~),他的 水墨圖騰,將多樣性的象徵符號 置於畫面之中,因為簡潔的大塊

面構圖,帶來了新的文人氣息(圖 5-22)。曾肅良認為:「李振明的繪畫屬於圖騰 性的作品,它形成一種難以言說的

內涵,他的繪畫語彙是故意模糊的

「有機性繪畫」,以各種象徵性「符

號」的表現與組合,呈現新的彩墨樣貌。414

413 黃龍泉,〈水天一色數峯青~程代勒水墨創作新作發〉,《台中日報》(2011.09.03)。

http://tw.myblog.yahoo.com/tc_news/article?mid=52785

414 曾肅良,《新圖騰主義的誕生─評李振明的彩墨作品》(2007.06):

圖 5-24 袁旃,《牆

圖 5-8 展望,園林烏托邦(局部),52 件

石因為能體現出山勢的秀美與奇俊,因此和長卷中所謂咫尺江山,有千里之 遠相近似,或「小中見大」,皆有相同的意味,;以石寓山得其靜,也和壽、養 生相關。近人儲兆文在「掇山」文中,主要介紹掇山的原則和十七種具體山景的 掇法,掇山之法首先要能掌握石性,其形態、色澤、紋理、質地,而作不同用處;

如能布置得疏落有致,就能造出優美境界,山林之妙主要在於設計者胸中要有真 山的意境。420 在本次創作計畫中,個人有感於「湖石」的線條奇俊優雅,色澤 溫潤;因此成了作品畫面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另外「斑馬」圖像的採用與屬性指 涉性,則是源於個人愛物的情節所致421,於是在作品中成了難以割捨的情愫。

此外,或許有人質疑為何都要以古畫的點子或者是圖像來構組畫面呢?因為 圖像的借用多半是就其原本的象徵意涵入手忠實摹寫,求其意義上的挹注;亦或 者是局部圖像的取用,藉以操弄其中的差異性。另外對於個人來說,因為時間的 積累加上意識與水墨思維的沉澱之後,近年來多以半臨半創作的藝術行為,藉以 貼近圖像和原創者的氣息,漸次地理解該時代氛圍所展延出的作品面貌。即使在 學習的過程中不免落入捨近求遠的質疑與境地,另外再加上多數人一直以一種棄 古的論調來談論水墨畫的革新問題,說圖面必須創新、今人的生活空間根本見不 著古人的形式樣貌…等等;或說何以吾人今日還執著於此呢?這種論調乍聽之下 多數人無不點頭如搗蒜?其實重點反而在於個人對於水墨的意向性與對於水墨 文化的見識為何?而其中關鍵點就在於品味和作品的氣息所致的高度問題。在水 墨創作上,尺幅的選擇與長寬比例的拿捏,其實攸關作品的內涵表達;而溫雅路 線的形塑多半歸屬在文人意識之中,因此未來的創作形式計有條幅、長卷、冊頁、

成扇…等,基底材的選用則以紙質為主、絹為輔,並偕同新媒體藝術家計畫以互 動藝術的手法再詮釋其內涵,希望能多元呈現文人品味與溫雅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