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學習理論

認知取向學習理論主要是探討知識的習得與使用,這牽涉到兩個層面:一是知識 在記憶中是如何儲存,亦即知識與記憶的心智結構;一是知識是如何被使用或處理的 心智運作歷程。對認知取向的學者而言,所謂學習是將既有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 予以重新組織,即:將新知識內化為認知結構的一部份。以下將 Bruner 發 現學習論、Ausubel 意義學習論及訊息處理模式做概略性說明。

1.0Bruner 發現學習論

在 Bruner (1961)《發現的行動》(The Act of Discovery) 一文中,鼓舞了現代人 對發現學習的興趣。Bruner 所指的「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rning) 為學生在學習 情境中,經由自己主動探索尋找,從而獲得問題答案的一種學習方式。此外,「發現 學習」只在具有結構性的學習情境下才會產生。根據 Bruner 的說法,結構是指知識 構成的基本架構,在此架構中,包括著某些彼此相關連的概念。Bruner 曾列舉四點 說明學習情境結構的重要性,其中一點是學生從結構中學到的原理原則,將有助於 以後在類似情境中,產生正向的學習遷移。根據 Burner 的說法,原理原則的發現造 成較好的學習效果,因為學習者已將這些教材組織成有用的形式;原理原則的發現也 使學生成為較好的學習者和問題解決者,因為學生在處理訊息時得到了實際練習之 機會 (林清山,1997)。

「回饋」(feedback) 是指學生發現問題答案時,從錯誤調整到正確的認知歷程。

番直覺思維 (甚至不按邏輯推理方式的思維)。在發現學習論者看來,「發現自己的 錯誤」與「發現正確答案」,是同樣的重要。在 1960 年代,有過一陣疾風似的研究,

探討在發現學習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多少指導的問題。雖然這些研究所使用的名詞之 意義不同,但仍可界定教學時教師使用引導的三種基本層次 (林清山,1997):

(1) 純發現式 (Pure Discovery):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只獲得教師最少的引導。

(2) 引導式發現 (Guided Discovery):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教師提供暗示和有關 如何解題的指導語,使學生的問題解決保持在教師的注意範圍內。

(3) 說明式 (Expository):教師告知最後的答案或原則給學生,學生不需花太多 時間學習,缺點是學生不會分析思考。

Burner 倡導「引導式發現」學習法,希望學生不僅僅只是閱讀或專心傾聽老師 的講課或記憶一些由老師呈現的原則而已,而是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蒐集資訊、探 索、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分析、歸納與演繹,以擴展知識與經驗 (沈中偉,2004)。

許多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引導式發現學習比傳統教學法有顯著的學習效果。沈中偉 (2004) 指出:發現學習理論適合於科技融入教學環境,若教學目標要培育學生分析、

綜合、問題解決與創造力時,發現學習是很適當的教學方法。

2.0Ausubel 意義學習論

「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 是 Ausubel 理論中的主要核心理念:

只要學習者有意識地將新知識與其已經知道的概念或命題 (既有的舊知識和舊經驗) 相連結時,有意義的學習便告誕生 (余民寧,1997)。然而「有意義的學習」,只能 產生於學生已有充分的「先備知識」(preknowledge) 基礎上。換言之,只有配合學生 能力與經驗的教學,學生們才會產生有意義的學習。Gagne 指出學習者之所以無法 學習某教材,可能是因為尚未具備學習此教材的先備知識或技能 (沈中偉,2004)。

因此,「有意義的學習」有二個先決條件:

(1) 學生表現出一種意義學習的傾向,即:學習者必須為自己的學習負起責任,

願意主動嘗試將新知識與既有的概念作聯結。

(2) 學習內容對學生具有潛在意義,即能夠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聯繫起來。

Ausubel 的「意義學習論」(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 對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 所持的看法,後來也獲得學者們 (Hegarty-Hazel & Prosser, 1991; Prosser, 1987; Prosser

& Millar, 1989) 的證實與支持 (余民寧,1997)。依據這些研究結果顯示,先備知識是 影響學生學習什麼及如何學習的重要因素;先備知識豐富的學生會傾向採用較為深度 且較有意義的學習策略來學習;反之,欠缺先備知識的學生,則傾向採用較為膚淺的 策略來學習 (余民寧,1997)。因此,先備知識會影響學生所採取的學習策略,進而 間接影響到學生所習得的知識。

Ausubel 將概念視為一個層次性的結構,居於結構上層者為要領 (superordinate) 概念,代表個人對事物的整體認識,居於下層者為附屬 (subordinate) 概念,代表個 人對事物特徵的細部記憶。要領概念可持久不忘,但附屬概念則多為短暫性的 (張春 興,1996)。Skemp (1987) 將概念分成表面結構 (surface structure) 與深層結構 (deep structure) 兩種。所謂表面結構是指:文辭表面句型的傳達,寫或說出符號等表面的 操作。而深層結構則是指這些文辭底下所代表的意涵,也就是概念本身。概念結構 重要的部分當然是指深層結構的部分 (陳澤民,1995)。依據 Ausubel 的解釋,要領 概念就是個人的先備知識。先備知識就是個人吸收新知識的基礎,在意義上,也就是 一般認知心理學家所指的認知結構。在學生學習新概念形成新知識時,首先用自己 既有的要領概念去核對新概念,並試圖將其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之內,從而同化為 自己的知識,即:要領概念具有吸收同化新概念的功能。Ausubel 將此種結合舊新 概念而利於學習的教學步驟,稱之為「前導組織」(advance organizer)。學生使用「前 導組織」,並不能保證一定能將一般概念抽象化。為了幫助學習者充分地使用系統 及形成適當的概念圖像,需要一個外部的組織媒介 (organizing agent),這些媒介可能 從教師的引導、教科書或恰當的電腦教材的形式出現。

在學習成果上,亦有許多研究 (Rivard & Yore, 1992) 指出:若所用來測量學習 成就的試題傾向於記憶性的題目,則使用有意義學習取向的學生在表現上,比傳統機 械式學習法的學生差一點;但所使用的評量工具是用來測量高層次認知能力,則使用

3. 建構主義學習論

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就是一種學習者建構知識的歷程,透過新經驗與舊知識相 融合,學習者不斷修正原本舊有的知識。因此,學習者並非等待注入的空瓶,而是像 杯子裡的冰塊 (具先備知識) 與倒進杯子裡的水 (新教材) 融入在一起,是主動尋求 意義的有機體 (Driscoll, 2000)。在建構主義的信念中,認為學生應由思考產生學習,

思考自己的學習歷程,學習源於思考,而思考也影響學習 (Jonassen, Peck & Wilson, 1999) (引自沈中偉,2004)。換言之,建構教學必須透過學習者主動參與及有意義的 去建構新、舊知識的活動,教師應使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安排學習情境、激發學生 積極參與,使學生重組、整合並建構其知識。

複雜的數學概念問題,著重在概念思考與解題過程,結果反而不是那麼的重要,

因此建構主義較適合複雜的數學概念問題。將建構主義應用於學習活動時,可知教 師的「教」不等於學習者的「學」。因此,教學活動不應該為「教」而設計,而是應

該為「學」而設計。沈中偉 (2004) 指出:建構主義學習觀的特點,強調主動性、

有意義的學習及合作學習。因此,建構主義學習方式能達成主動、有意義且合作之 學習效果。

綜合本節所述,可將 Bruner 發現學習論、Ausubel 意義學習論及建構主義學習 論視為三個兩兩相交之集合,如圖 2-1 所示,即各個學習理論皆有部分共同特質。

本研究之教學活動設計理念涉及:Bruner 所倡導之「引導式發現」學習法、Ausubel 主張新舊知識相結合之「有意義學習」、建構主義之主動積極與合作學習精神。

發現學習

意義學習 建構學習

圖 2-1 教學活動設計理念

(二) 訊息處理模式

訊息處理論為解釋人類環境中,如何經由感官察覺、注意、辨識、記憶等內在 心理活動。數學是處理人類從環境中發現的訊息,尤其是數、量、形的訊息,然而 數學教育是研究人類如何思維、傳達、處理或學習這些外來或是外置的訊息。依據 此一觀點,數學所運用之訊息處理歷程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和人類日常大部分 思維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也就是為何認知學家時常以研究數學思維,瞭解人類一般 思維的主要原因。

訊息處理為無法直接觀察的內在心理運作歷程,認知學家認為此歷程包括三個 心理特徵:

(1) 訊息處理具階段性。

(2) 各階段的功能不一,居於前者屬暫時性,居於後者屬永久性。

(3) 訊息處理不是單向直進式,而是前後交互作用的。

根據上述三點之假設,一般同意採用類似與下圖的圖解,說明訊息處理的內在心理 歷程 (張春興,1996)。

注意 複習

圖 2-2 說明環境中的訊息,經由感覺器官收錄外界刺激,引起短暫的記憶。若個體 注意到此一訊息,將給予編碼轉換為另一種形式。否則予以放棄,形成感官收錄過後 的遺忘。感官收錄後的訊息再經過注意,訊息將進入短期記憶 (short-term memory, STM)。若個體認為所處理的訊息是重要的,將採用複習 (rehearsal) 的方式,使得能 保持較長久的時間,進而輸入至長期記憶 (long-term memory, STM)。

長期記憶 感官收錄

遺忘

短期記憶

遺忘 環境訊息

輸入

圖 2-2 訊息處理心智歷程

在訊息處理時,個人透過心理運作進行編碼 (encoding),將外在刺激的物理屬性 (例如:聲音、形狀、顏色等) 轉換成另一種抽象的形式,並將它貯存於記憶中,以供 日後檢索提取 (張春興,1996)。此抽象的形式就稱為「心理表徵」,它的形式有以 聲音為主的「聲碼」(acoustic code)、以形狀為主的「形碼」(visual code)、以意義為 主的「意碼」(semantic code) 等。這些心理表徵就被貯存在記憶中,當需要將輸入的 訊息輸出時,就需要解碼 (decoding),而從記憶中解碼的過程稱為提取 (retrieval)。

一般而言,提取並非每次都能成功,記憶內容是否能有效地被提取,涉及當初訊息被 處理的程度及在回想這些內容時,是否有相關的回憶線索等。

Anderson (1995) 認為訊息處理的研究主旨在於探討個體察覺、組織和記取相關 訊息的各種方式,從而描繪出當個體從事認知活動時的心智運作歷程和訊息產物。

Margaret (1986) 認為可以利用訊息處理論來解釋學習之歷程。學生主要是透過感官

Margaret (1986) 認為可以利用訊息處理論來解釋學習之歷程。學生主要是透過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