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認知心理學在國中英語教學上之應用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6-4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5 認知心理學

2.5.3 認知心理學在國中英語教學上之應用

由上 2.5.2 節知,認知心理學的研究領域,涵蓋記憶、感知、簡化、知識表徵、

推論、創造、問題解決與驗證等的運作,因此,其研究範圍將包括:認知腦神經科學 知覺、人工智慧、思考與概念形成發展心理學、語言學、意象學、知識表徵、記憶、

注意力、認知組型等等範疇。而與本研究以國中英語教學為主軸,因此,研究者認為,

上述研究範疇中,語言與記憶二項與本研究最為直接相關。

溝通時所使用之手勢及肢體語言。記憶者指:記憶和知覺之互相作用,是吾人過去經 驗於吾人腦海中之重現;記憶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涵蓋三個重要程序,包括:資訊的 編碼(識記)、資訊的儲存(維持)和資訊的提取(回憶、再認--包含使用)。依據記 憶過程之時間長短,又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記憶過 程之初期(接收資訊之初期),會有大量的資訊遺漏,只存取接受刺激資訊當下之感 受、感覺,並將少量之資訊存入短時記憶;進入短時記憶之資訊,經過編碼、處理和 轉換,這些資訊才能進入長時記憶。這些資訊一旦進入了長時記憶就能被吾人所記住 與使用。

學習者學習的整個過程,如圖 2-5 Gagné(1985)資訊處理模式所示,從其中編 碼、儲存和提取(回憶)的結構和歷程關係之間,可以看出,出現了四個學習的瓶頸

(張新仁,1990):

(1)部份來自外界之資訊(刺激),經選擇性篩檢過程即消失;

(2)短期記憶內的資訊停留時間短暫,且記憶容量有限;

(3)編碼過程是決定資訊是否進一步儲存於長期記憶的關鍵;

(4)回憶線索倘若不明確,則資訊提取之過程便不順暢。

圖 2-5 資訊處理模式

(資料來源:R. Gagné, 1985;吳美虹,2005;本研究重繪暨編修)

*提取階段

*注意力階段

*編碼階段 環

境 刺 激

反應器

感受器

期待 執行控制

遺忘 感覺登錄器 反應發生器

短期記憶 運作記憶

瓶頸 1 瓶頸 2

長 期 記 憶 瓶頸 3

瓶頸 4

遺忘 輸入

輸出

自動 化

由圖 2-5 資訊處理模式圖中可以發現:

1. 瓶頸 1 出現於注意力階段,突破瓶頸 1 可使用專注策略;該階段除注意力之 外,還有先備知識與基模瓶頸。沒有完整先備知識與基模,則該部分之學習 將令人無法理解。

2. 瓶頸 2 與瓶頸 3 出現於編碼階段,突破此階段瓶頸可使用編碼策略。常見的 編碼策略有複誦(rehearsal)、組織、心智圖和精緻化(elaboration)等。

3. 瓶頸 4 出現於提取階段。突破瓶頸 4 可採注重記憶提取策略,常見方法有:

學習內容回憶法、教學相長法、團體討論法、習題作答法等(張新仁,1990)。

學生在學習過程倘若可以突破這些瓶頸,便可增進學習與記憶;英語老師亦可在 透過「Rule Space Model」診斷評量後,就學生的學習路徑,發掘其學習瓶頸,使用 已上策略,題供學生學習建議,教導學生記憶的策略;或於教材語教案上,引用上述 策略,提供多樣回憶線索,引起學生學習的專注力,增益使其記憶能力,當能增進其 學習效果。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