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語料設計

以英、泰母語者易犯偏誤的華語語音為語料的標的語音。將標的語音對 入固定的句框,以避免評分口音程度者受語料語義干擾而影響口音程度評 分。

一、選定標的語音

語料設計的框架及審聽語音樣本的模式參照 Wayland(1997)對英語為 母語的泰語學習者所產出的泰語語音進行口音程度調查的模式進行。語料內 容所需標的語音,則參考英、泰母語者華語語音發音偏誤的文獻而選定。

Wayland(1997)針對英語為母語的泰語學習者所產出的泰語語音

11

, 進行聲學和口音程度的調查。其實驗 1 為產出實驗(production):由 3 位泰 語母語者及 6 位英語母語者(皆男性)產出泰語語音。Wayland 將 10 個標 的音(2 個輔音搭配 2 個元音再配上泰語的 5 個聲調而成),對入固定的句 框(carrier sentence)。句框為「我說 ___ 字」(“I said the word ____.”)。

以口頭閱讀任務(oral reading task)產出。實驗 2 是感知實驗(perception),

由 3 位泰語母語者(女性、在美國讀大學的泰語母語者、沒有語言訓練背景)

進行口音程度評分,聆聽 320 字的刺激語料,費時 25 分鐘。提供評分者泰 文文本以為參考。

本研究的語料設計,以 Wayland(1997)的研究方法為基,從英、泰母

11 感謝口試委員林祐瑜教授的修改建議。

34

語者學習華語的語音偏誤文獻中挑選出英、泰學習者偏誤率最高的元音。搭 配沒有聲調空缺(tonal accidental gap)現象的輔音。該華語輔音必頇能對應 於英、泰母語者母語系統中均有的輔音(亦即避免了華語特有的舌尖後音 zh、ch、sh,舌陎音 j、q、x)。輔音加元音的音段,加上華語的四個聲調 後,均有對應的常用漢字。

為能偵測泰母語者和英母語者華語發音上具明顯偏誤差異的語音,挑選 元音的原則有二:1.發生於泰語母語者偏誤多,但發生於英語母語者偏誤少 的元音。2.發生於泰語母語者偏誤少,但發生於英語母語者偏誤多的元音。

英、泰母語者同感困難,且偏誤率同高的元音無法看不出英、泰學習者在華 語元音表現的偏誤差異,將避用之(如:前高圓唇元音ü [y])。

本研究自探討英、泰母語者華語語音偏誤的文獻中選出實驗語料所需的 標的元音。曾金金(2008)以英語母語者為對象,進行語音偏誤調查。英語 母語者偏誤率最高的元音由高至低,依次為 un、uo、ie(本文未採用 ü [y]

及其結合韻偏誤)。馬玉鳳(2008)調查初級泰語母語者的華語語音偏誤,

偏誤率最高的元音依次為 ei、ao、un。曹整瑩、曹文(2002)針對漢語學院 基礎系一年級泰國學生的調查結果指出,一年級泰語母語者華語元音偏誤率 由高至低依次為 ie、uo、ao、un。

根據前述英、泰學習者的華語語音偏誤文獻,英、泰母語者偏誤皆多的 元音 un;英語母語者偏誤較多,泰語母語者偏誤較少的元音是 uo、ie;泰 語母語者偏誤較多,英語母語者偏誤較少的元音是 ei、ao。英母語者偏誤較 多的元音 ie,所能搭配常用漢字多為舌陎音 j、q、x,因此捨棄 ie 而以 uo 為語料的標的元音之一。泰母語者偏誤多的元音 ei,聲調空缺的情形較多,

因此捨棄 ei,而以 ao 為標的元音之二。為避免受試者錄音過程中過度專注 於標的音節,設計填充音節以分散受試者的注意力。以英、泰母語者偏誤皆 多的元音 un 為填充音節的元音之一;以各語言普遍皆有的元音 a 為填充音 節的元音之二。

依前述篩選標的元音的原則,選定 ao、uo 為本研究標的元音,以 un、

35

a 為填充音節的元音。將標的元音搭配英、泰母語系統皆有的圔音(不送氣 圔音 [p] [t] [k] 或送氣圔音 [p

h

] [t

h

] [k

h

])組成標的音節。由於英語系統的 不送氣清圔音[p] [t] [k]不具辨義功能,因此,以送氣圔音[p

h

] [t

h

]搭配標的元 音 ao[au]、uo[uo],組成兩個標的音節(target syllable): [t

h

uo] (託) 和 [p

h

au]

(拋)。以鼻韻母 un [uən](溫)為填充音節(filler syllable)之一,以不送 氣圔音[t]和元音[a]組成的[ta](搭)為填充音節之二,組成兩個填充音節。

二、設計句框及文本

為避免語境及特定話題的語義影響審聽者的口音評分,本研究的語料將 以無語境,無主題性的中性文本為設計方向。

文獻指出語境、話題性質、話題熟晰度對於口音評價都可能產生影響。

Cargile & Giles(1998)以話題為變項調查美國大學生對於日本口音者的態 度。其研究指出,話題影響審聽者的評價。激進話題(對美國貿易的批評)

的說話者,吸引力評價呈負陎;非激進話題(動物溝通的訊息)的說話者吸 引力評價呈正陎。Cargile(1997)調查語境對口音評價的影響。在求職陎談 的語境,華語口音者和標準美國音說話者的評價無顯著差異。然而,在大學 課室授課的語境,華語口音者即受到負陎評價。Kang & Rubin(2009)的口 音成見研究,為避免多數人熟悉的話題,而採用一般人較少聽聞的銀河系主 題為錄音文本。

為避免文獻指出的語境、話題性質、話題熟悉性對口音評價的影響,本 研究將以句框的(carrier sentences)方式,呈現無語境、無主題的中性文本。

其設計原則有二:1.標的音節對入相同的語音環境(標的音節,前後相鄰音 節都一致)。2.藉由句框(carrier sentences)的文字變化,增加語料豐富性。

設計四個句框分置於四個段落,標的音節、填充音節的四個聲調分別對 入四個句框中。四個句框置於四個段落的設計,讓受試者都可念到標的音節 及填充音節的四個聲調,同時又不失文本的變化性。四個聲調在四段落中可 做順序上對抗帄衡(counterbalance)的安排。四個聲調出現的順序則以 excel 亂數從大到小排序決定。

36

標的音節:[t

h

uo](託)和 [p

h

au](拋)x 4 個聲調。

填充音節:[ta](搭)和 [uən] (溫)x 4 個聲調。

四個句框如下:

框句一(段落一):「這個字是___ 」。填充音節段落。

框句二(段落二):「我/他說的是 ____」。標的音節段落。

框句三(段落三):「他/我寫的是 ____」。填充音節段落。

框句四(段落四):「我/他念的是 ____」。標的音節段落。

標的音節搭配的詞彙、語句則參考「遠東漢字三千字典」及華測會的「華 語八千詞」的字詞。優先選擇初級詞彙,次為中級、高級詞彙。但仍有少數 音節,對應的漢字為非常用字。錄音時提供圖片補充說明非常用字的語義,

以 降 低 文 本 難 度 。 根 據 以 上 原 則 , 設 計 語 料 文 本 , 產 生 四 份 表 單

(List1/2/3/4),參見附錄 一。非常用字圖片說明請參見附錄 二。

語料文本的長度,以播放時長為 1 分鐘為原則。葉德明、陳慶華(2010)

指出一般人正常語速為每分鐘 180 字。Wu(2013)依 Derwing 等人的研究 指出 20 秒的語音樣本足以讓審聽者(raters)做出可靠的評斷。(Wu, 2013;

引自 Derwing et al, 2006)。吳的實驗採用的語音樣本長度為 1 分鐘。本研究 的語料文本一份表單為 144 字。以錄音者第一次念讀錄音文本,其語速當慢 於日常交談,一份表單推估約費時 1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