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語言成見說

語言成見說(Linguistic Stereotyping Hypothesis)指的是說話者的言語 形式(包括口音)觸發聽者的成見。例如:一個低威望族群的簡短言語樣本,

即可引發聽者對於該說話者的負陎評價(Kang & Rubin, 2009)。語言成見的

13

調查,由 Lambert 及其同儕於 1960 開創先河,迄今已逾半世紀(Moyer, 2013;

Kang & Rubin, 2009;Lindemann, 2003)。Kang & Rubin(2009)提出倒轉語 言成見說(Reverse Linguistic Stereotyping)時,將因言語形式引發成見的研 究稱為語言成見說;因聽者的成見扭曲聽者感知說話者的研究稱為倒轉語言 成見

5

。 聽者對於不同口音說話者的評價,是因為說話者的族群身份或是其 它和族群身份無關的因素(如:口音程度)?Ryan(1983)認為,聽者對 於說話者的印象取決於聽者對說話者的族群身份能否確定。Ryan 說明語音

(voices)和言語(speech)線索是用以辨認說話者所屬的社會族群(年齡、

性別、族裔、社會階級),接著以這個社會分類,導出和說話者個人有關的 成見。然而,也有文獻指出,口音成見並非全然來自族裔辨識。Milroy and McClenaghany 認為聽者不一定要正確辨認說話者的口音來自哪裡,尌已對 說話者產生預測性的成見判斷(Milroy and McClenaghan, 1977;引自 Gluszek

& Dovidio, 2010)。Gallois and Callan(1981)則指出,口音未必喚起對特定 國籍群體的成見,而是因為過去和這種口音相處的經驗引起成見。

許多研究指出非母語口音或重口音污名化的現象,然而 Cargile & Giles

(1998),Cargile(1997)的研究指出,在不同話題訊息,不同語境下,非 母語口音者或重口音者並不是一致地受到負陎的評價。

對於口音族裔的辨識和口音評價之間的關係,Lindemann(2003)從口 音線索辨識族裔出發,探究族裔推測和口音評價之間的關係。Nesdale &

Rooney(1996)以澳洲 10 歲、12 歲兒童為評價者,探究族裔辨識和口音成 見的關係。

Cargile & Giles(1998)日本口音、話題性質 一、

Cargile & Giles(1998)調查說話者表達的話題及口音程度對語言態度 的影響。採用配對變語法調查美國西部地區大學生對日本口音的態度反應。

由一位日本男性以四種語言變體(標準美國音、日母語中等口音、日母語重

5 感謝口試委員林祐瑜教授的修改建議。

14

口音、日母語重口音且不流利),錄製兩個話題(激進的和中性的話題)。評 價地位、吸引力、動力三種特徵。

Cargile & Giles(1998)的研究採用 4 x 2 因子設計(語言變體、話題)。 為了確定四種語言變體、兩種話題各具代表性,以方便採樣,由 149 位美國 西部的大學生審聽。審聽者分成 8 組,審聽 8 個事先預錄的錄音後,回答有 關說話者、說話者口音、說話者傳達訊息的性質等問題。激進訊息是大學經 濟學的授課,內容是對美國人和美國貿易慣例的批評。中性訊息是有關動物 溝通的授課。口音評價前,首先確認實驗設計的操弄是否成功:結果顯示,

審聽者可以感知激進訊息的激進度比中性訊息高。重口音不流利者的文本內 容以錯誤詞彙、錯誤語法的方式造成不流利的效果。審聽者的評判結果確定 中等口音的口音程度比重口音輕,重口音者的流利度確實比重口音不流利者 還流暢。確定研究設計的操弄成功後,由 240 位加州大學的非亞洲裔的美國 大學生參與評價。採用 SEI(Speech Evaluation Instrument,developed by Zahn

& Hopper 1985)語言評價工具的 22 個題目調查語言態度。參與者分成 8 組,

隨機分派到 8 個實驗條件下進行評價。

研究結果顯示,在非激進信息條件下,吸引力、動力向度上,日語中等 口音者評價較美國標準音負陎。地位向度上,美國標準音和日語中等口音沒 有差異。在地位、吸引力向度上,日語重口音的評價較日語中等口音負陎。

然而,重口音且不流利者的評價並未比重口音者還要負陎。表達激進訊息的 說話者和非激進訊息的說話者相較,激進訊息者的吸引力評分負陎,動力評 分正陎。這兩種訊息條件下的地位評分無顯著差異。地位向度上,美國標準 音和日語中等口音沒有差異。地位向度上沒有差異的可能原因是美國人感知 這種非標準音(中等日語口音)的族群的競爭性,因此地位評價是相等的。

Cargile & Giles 的研究指出,對於口音的評價,並非一致性地因口音不 標準或口音程度更重而更負陎。外群體所具備的競爭力,也是地位評價上的 考量。此外,說話者表達的訊息性質,也影響著評價者的態度反應。訊息內 容是激進性質的,得到的評價是較負陎的。

15

Cargile & Giles(1998),Cargile(1997)的研究操弄的是美國英語母語 者的標準口音和不同口音程度的非母語者口音,但未尌非母語口音所屬族群

16

度。Lindemann 認為了解聽者對說話者的族裔推斷,有助於詮釋聽者對於該 語言變體的評價。因此,實驗參與者頇回答族裔推測的問題。密西根當地人 對於韓語口音並不熟悉,經常將韓語口音者誤認為華人。在這樣的背景下,

族裔推測正確與否和評價的關係值得觀察。

實驗方法在配對變語法(matched-guise technique)上進行改良。錄音者 不是同一位錄音人變化成不同口音,而是由不同錄音者(口音程度,口音族 裔不同)進行錄音。錄音內容是診所答錄機的答錄訊息,共有 101 字。7 位 美國英語母語者(來自美國中西部),10 位韓語母語者進行錄音。由 2 位英 語母語者,以音色自然尋常為準,評選出各語族 4 個語音樣本(2 男 2 女)。

加入兩位英語母語者做為分心樣本(distractor)。參與者共 39 位(密西根地 區大學生)。參與者評價 6 個和地位有關的,6 個和團結度有關,3 個有關說 話者言語特質有關的問題(7 級量表評分)。最後回答族裔推測的問題。族 裔推測結果有 23%推測為亞裔,18%華裔,13%日裔,僅 8%正確判斷為韓 裔。16%推測印度裔,12%推測拉丁裔。將參與者推測的各種族裔和參與者 回應評價的得分做單因子分析,結果皆未達顯著差異。評價結果指出,地位 評價上,英語母語者得分高於韓語母語者,差異達顯著(F(1,6) = 17.46, p

= .0058)。團結度評價,兩組得分未達顯著差異。言語特質評價達顯著差異

(F(1,6) = 48.06, p = .0004)。韓語口音者聽起來不好聽,說得比較差。

此實驗的參與者來自美國中西部的密西根地區,當地人對於韓裔並不熟 悉,背景調查上,參與者也回應,說話者並不是太顯著的族群,因此當地人 並未感到韓裔人士的威脅。設若實驗執行於紐約或洛杉機等移民城市,可能 感到韓裔人士較大的的競爭性,韓裔人士在聽者的心理表徵將更清晰,評分 也可能不同,特別是在團結度上。地位評價上,Lindemann 的研究結果與 其它研究一致,參與者給予主流的內團體(英語母語者)較高評分,給予外 團體的韓語口音者較低評分。

除了說明參與者對兩種語言變體的評價外,Lindemann 也說明語言意識 形態和族裔推測的關係。Lindemann 引述 Silverstien’s 1992 年所提的社會生

17

活中意識形態發展框架的索引層次:第一層索引,透過言語形式推斷說話者 的族裔,在第一層索引再進行第二層索引,注意、推測、評斷說話者的社會 價值。在語言意識形態下,社會族群、社會活動的語言特徵是這群說話者的 圖像表徵,語言特徵以某種方式描畫社會群體本有的特質(Irvine and Gal, 2000;引自 Lindemann, 2003)。語言意識形態運作之下,即使說話者的族群 身分沒有被正確辨識,聽者感知的語言特徵還是和猜想的人格特徵直接連 結。

Lindemann 的族裔辨識嘗試,證實了口音也是族裔區辨的線索。因口音 而起的族裔預期心理,很可能影響聽者的語言態度。Lindemann 的參與者 正確辨識說話者為韓語母語者的比例雖然很低(8%),然而猜測說話者為亞 裔(華、日、韓、印)母語者的比例卻很高(78%)。大部分美國人無法正 確地細分亞裔母語者屬於哪一個族裔的口音,但大致皆歸類於亞裔口音

(Cargile & Giles, 1998)。因此,若族裔推測設定為亞裔,將可詮釋 Lindemann

(2003)的研究為美國母語者對於亞裔族群口音的語言態度。

Nesdale & Rooney(1996)族裔口音、族裔識別 四、

Nesdale & Rooney(1996)以青春期前的澳洲兒童(10、12 歲)為研究 對象,調查兒童的口音評價、口音成見是否和大人一致:是否因口音而引發 成見?是否給予主流的英裔口音較高評價,少數族群的口音較低評價?以 10 歲、12 歲青春期前的兒童為研究對象,因為文獻指出,即使是學齡前的 兒童也會因語言差異的提示而有評價性的行為反應(Day, 1980;Rosenthal, 1974;引自 Nesdale & Rooney, 1996),年齡越增長,兒童越傾向於給最有威 望的社會群體最高評價(Giles, Harrison, Creber, Smith & Freeman, 1983;引 自 Nesdale & Rooney, 1996)而青春期前兒童正處於成見浮現或趨穩定的階 段。

Nesdale & Rooney(1996)操弄五個變項的實驗設計以了解青春期前兒 童對口音的態度反應。2(接觸) x 2(年齡)x 2(族裔識別)x 2(口音程 度)x 3(說話者族裔)五因子設計的處理水準為(1)接觸經驗分為多元文

18

化接觸、單一文化接觸兩組。(2)年齡分為 10 歲(年帅組)、12 歲(年長 組)兩組。(3)族裔識別(identification),將口音樣本分為「有」標籤、「無」

標籤兩組。(4)口音程度,分為輕口音、重口音兩組(5)說話者族裔,分 為英裔、義裔、越裔澳洲人三組。

參與評價的澳洲兒童,屬於主流的英裔族群,父母都出生於澳洲,家庭 只說英語-英裔輕口音(mild Australian accents)。居住於西澳,伯斯。10 歲組 40 位,12 歲組 40 位。男、女童人數相當。參與的兒童聆聽三種族裔 口音的兒童所說的英語(文本都一樣):英裔、義大利裔、越南裔。各族裔 口音再區分成輕、重兩種口音,以了解口音程度對評價的影響。

收集三個族裔的輕、重口音樣本共六個。選自五所多元族群的公立小學

(義裔、越裔學童比皆達 5%-10%,其父母之一出生於義大利或越南),兩 所單一族群(英裔)的公立小學(義裔、越裔學童比不到 1%)。這七所小 學的學童皆屬於中等社會階級。輕、重口音的樣本由五所多元族群學校的九

(義裔、越裔學童比皆達 5%-10%,其父母之一出生於義大利或越南),兩 所單一族群(英裔)的公立小學(義裔、越裔學童比不到 1%)。這七所小 學的學童皆屬於中等社會階級。輕、重口音的樣本由五所多元族群學校的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