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文識字測驗結果與討論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課文識字測驗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課文識字測驗結果與討論 課文識字測驗結果與討論 課文識字測驗結果與討論 課文識字測驗結果與討論

課文識字測驗結果是為探討「合作學習識字教學法」對課文生字的學習效

果;並討論接受此教學法的學生,對課文生字認知程度和「傳統講述法識字教學」

之差異。課文識字學習效果衡量標準為實驗組與對照組之「課文識字測驗」教學 前、後測成績,就施測結果的平均數與標準差進行 t 考驗,考驗方向先針對兩組 進行組內比較,再進行兩組交相比較,以完成研究目的一「探討課文識字效能」,

並回答研究問題一「課文識字效能為何?」,茲分述如下:

壹 壹 壹

壹、 、 、實驗組與對照組 、 實驗組與對照組 實驗組與對照組組內檢測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 組內檢測結果 組內檢測結果 組內檢測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課文識字測驗」前後測成績之描述性統計摘要如表 4-1-1,

並比較如圖 4-1-1,就平均數來看,兩組學生後測平均得分皆高於前測。

表 4-1- 1 實驗組與對照組課文識字測驗成績平均數與標準差

前測 後測

M SD M SD

實驗組 16.28 10.71 27.28 4.03 課文識字測驗

對照組 13.25 8.43 25.25 4.17

圖 4-1- 1 課文識字測驗前後測平均數比較

為進一步瞭解實驗處理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課文識字能力之影響,將兩組

「課文識字測驗」前後測平均分數進行相依樣本 t 考驗,表 4-1-2 為實驗組與對 照組於課文識字測驗前後測分數之 t 考驗分析摘要。

16.28

13.25

27.28

25.25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前測 後測

課文識字測驗前後測成績平均數比較

實驗組 對照組

表 4-1- 2 實驗組與對照組課文識字測驗前後測相依樣本 t 考驗分析

成對變數差異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的標準誤 自由度 t

實驗組課文識字前測 –

實驗組課文識字後測 -11.00000 8.93308 1.94936 20 -5.643***

對照組課文識字前測 –

對照組課文識字後測 -12.00000 6.06109 1.35530 19 -8.854***

***p<.001

檢視實驗組與對照組組內相依樣本 t 考驗之結果,實驗組在課文識字測驗前 後測平均數差異的 t 值為-5.643,達.001 的顯著水準,表示經過實驗教學後,實驗 組學生在課文識字測驗前後測分數表現上,有顯著的差異;對照組在課文識字測 驗前後測平均數差異的 t 值為-8.854,達.001 的顯著水準,表示未經實驗教學介入 的對照組學生,在課文識字測驗前後測分數表現上,有顯著的差異。

根據以上檢驗結果,可以發現不論實驗組或對照組,課文識字測驗前後測成 績的平均數差異皆達.001 的顯著水準,表示兩組學生教學介入前後兩次試成績有 明顯差異,從前後測成績平均數大小可以看出,兩組的後測成績均高於前測,顯 示兩組學生在課文識字能力上,皆展現顯著提升的趨勢。

貳 貳 貳

貳、 、 、實驗組與對照組檢測結果比較 、 實驗組與對照組檢測結果比較 實驗組與對照組檢測結果比較 實驗組與對照組檢測結果比較

本研究在實驗教學前、後實施「課文識字測驗」,以分析接受不同識字教學 法的學生對課文生字的學習效能。在實驗教學之初,首先檢定兩組學生識字起始 能力,故以「課文識字測驗」作為前測,將兩組「課文識字測驗前測得分」進行 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結果整理如表 4-1-3。

表 4-1- 3 實驗組與對照組課文識字測驗前測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

組別 樣本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自由度 t

實驗組 21 16.28 10.71 課文識字測驗

對照組 20 13.25 8.43

39 1.005

p>.05

由表 4-1-3 得知,兩組學生課文識字測驗前測成績考驗結果,其平均數差異 未達.05 顯著水準(t=1.005,p>.05),表示在實驗教學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 在課文識字測驗成績表現並無明顯差異,意即兩組學生在實驗處理前,對課文生 字的認知程度相近。

依據前測成績檢驗結果,將後測成績進行 t 考驗,以瞭解實驗處理對學生識 字能力之影響。兩組學生「課文識字測驗後測得分」之平均數獨立樣本 t 考驗,

考驗結果如表 4-1-4 所示。

表 4-1- 4 實驗組與對照組課文識字測驗後測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

組別 樣本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自由度 t

實驗組 21 27.05 9.55 課文識字測驗

對照組 20 25.25 9.34

39 1.344

由表 4-1-4 得知,兩組學生的課文識字測驗後測成績,經過 t 考驗的結果,未 達.05 的顯著水準(t=1.344,p>.05),顯示因變數對自變數的效果無法準確反應,

表示測驗結果相近,無法從測驗分數檢驗出學生的識字能力差距。根據後測分析 結果,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雖實施不同的識字教學法,兩組的課文識字測驗後測 成績差異不大,即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課文識字能力未因教學介入而產生明顯

差異。

根據課文識字測驗前後測成績數據分析,可以發現接受合作學習識字教學 後,實驗組學生於課文識字能力有顯著提升;再進一步與對照組比較後,兩組學 生的課文識字能力提升程度未有明顯差異;本項實驗結果發現合作學習識字教學 法對學生的課文識字表現並未產生顯著影響,兩組學生皆可達成相同強度的課文 識字效能。

參 參 參

參、 、 、綜合討論 、 綜合討論 綜合討論 綜合討論

本研究強調學生能夠運用合作學習技巧,以小組成員共同探究的方式學習課 文生字,並從中習得識字技能,依照課文識字測驗成績分析結果,實驗組與對照 組學生皆獲得良好的課文識字成就;兩組學生相較起來,則教學介入所產生的課 文識字效能差異有限。

依照本測驗分析結果,在識字教學活動中,不論是否介入合作學習識字教學 法,學生在課文識字測驗皆有很好的成績表現。此研究發現符合王瓊珠等人

(2008)提出國小一年級學生為識字黃金時期的說法,王氏等人研究指出一年級 學生處於大量識字的學習階段,對於課堂中教授的文字,有相當大的接收強度。

本研究之實驗組雖以合作學習識字教學法實施之,但兩組受試者皆為國小一年級 學生,故推論兩組學生皆能在適當的教學引導下,成功習得課內生字,並獲得良 好識字效能。

另一方面,經 t 考驗統計分析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後測成績未有明顯差 別,顯示兩組的課文識字效能差異不大,這樣的實驗結果筆者認為可能出自於以 下兩點原因:

一、天花板效應的作用

課文識字測驗施測結果顯示兩組學生普遍在後測取得高分,後測成績表現若

已到達反應指標量的頂端,將致使他們各自的學習效果無法透過統計分析體現出 來。故在兩組學生普遍獲得極佳的學習品質之下,從而無法從測驗分數比較出兩 組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教學著重點的差異

實驗組與對照組雖使用相同的課文識字教材,但教學重點有所不同。實驗組 實施合作學習識字教學法,教師並未特別詳加指導課文生字的形、音、義內涵,

除了第一課生字教學有逐一分析生字的零組件及討論字義外,從第二課起,教師 僅著重說明字卡製作的注意事項,將課文生字視為學習探究的材料,開始讓小組 分工製作課文生字卡,一方面合作探究生字,一方面演練合作學習技巧。

如此一來,學生的課文識字能力表現,是否逐一講解課文生字也可能是影響 關鍵。實驗組在集體授課時,並未專職講解課文生字的識字策略,反而著重指導 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技巧,推測因此造成合作學習識字教學法的課文識字效能未見 顯著優異的原因,導致實驗組課文識字效能雖在一般水準之上,但與對照組差距 不大。

本研究在課文識字能力方面,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課文識字能力有顯著提 升,但兩組相較起來的課文識字效能未達明顯差異。儘管如此,筆者對於運用合 作學習充實識字課程仍持有正面的看法。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情 意等多元面向的能力,培養健康的學習心理;藉由聽、說、讀、寫的統整式語文 情境,能反覆造成學習效果,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因此,合作學習的課程結構 不只注重傳授知識,另也強調獲取語文技能的過程,這樣的做法能使學生對學習 產生正確的價值觀。歸結上述,運用合作學習實施國小一年級識字教學,其價值 不僅在於提升學業成就,教師可不再侷限於傳統講述法的教學型態,而是將與人 溝通合作的社交技巧納入學習目標之一,讓學生合作,發展出和傳統教學不同的 課堂面貌,透過同儕互動的推進力量,趨使學生養成自動自發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