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實施相關理論與研究

「課程 Curriculum」一詞,是源自拉丁文(Curreve)引申而來,原意為跑馬道。美 國課程學者古德拉(John I. Goodlad)於 1979 年在其課程探究(Curriculum Inquiry)一 書中,將課程的探究分成歷程領域(the process domains)和實質領域(the substantive domains),前者研究課程發展的決策過程,包含社會、機構、教學與個人層次;後者研 究課程發展的實質成果,包含理想課程、正式課程、知覺課程、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黃 政傑,2000)。「理想課程」係指學者專家或有關機構依照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原則所規劃 的課程;「正式課程」是教育行政主管當局規劃、認定或所接納採用的課程,通常以書 面文件的型態出現;「知覺課程」則是教師、家長或其他人對正式課程的詮釋與認定;「運 作課程」則為教師真正施教傳授給學生的學習內容;最後學生在這運作課程中所實際經 驗學習到的,即謂「經驗課程」。於是課程一詞的意思,從靜態轉成動態,從計畫的內 容轉成計畫的實施,從預定轉為真實,從結果轉成過程(楊龍立,2003)。亦即隨著時 間演變,該字接近於「學習的進程」之意,透過此進程,獲致教育的效果(王文科,2006;

施良方,2002)。課程的定義隨著時代演進有不同的說明與意涵,黃政傑(1999)對課 程的定義歸納為四類,一、課程即學科,重視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強調課程教材發展;

二、課程即經驗,以學習歷程和學生為中心,強調培養重塑人生歷程的能力,由事後回 溯觀點來看課程,易於把握實際課程的現象;三、課程即目標,著重目標的明確性及引 導性,用目標控制整個課程設計過程;四、課程即計畫,強調計畫完整性,改善教學所 產生缺點。

一、課程實施的定義

課程的實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是將課程規劃的願景與課程設計的方案,

轉化為實踐的過程,旨在縮短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黃政傑,1999;蔡清田,2002)。也 是教師將事前經過規劃的設計課程,付諸實際教學行動的實際歷程與實踐結果(黃光 雄、蔡清田,2002)。

課程實施是將課程理論轉化為課程實踐,涉及課程革新的過程,亦即將課程付諸行 動,並透過課程實施,教師教學理念的改變,教材教法的使用,而從正式課程到學校教 師運作的課程要經過許多層級,進而達成教育目標,換言之,課程實施會在不同的層級 發生。因此,從課程綱要的頒布到學校教師的教室教學,期間並非直線的距離,也不存

在著必然的關係,即便新課程能夠落實在學校層級,其落實程度亦難達到百分之百(葉 興華,2003)。由此可見,再完美的課程設計與發展若沒有經過課程實施的教育行動,

則無法達成課程目標中的預期成效。因此,課程實施是課程設計與教學之循環周期中的 重要階段,學校如何連結課程規劃設計與實施歷程,往往是課程改革成敗關鍵之一(黃 光雄、蔡欽田,2002)。Fullan(1992)認為課程實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著重於 真正實踐的情況。課程實施被視為一種歷程,此歷程包括從現況到革新的實踐,其邏輯

Fullan 和 Park(1981)認為課程實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是在教育目標、課 程改變與學習成果之間反覆循環的,為了達成教育目標所而進行課程改變的歷程,在改 是忠實觀(fidelity perspective)、相互調適觀(mutual adaptation perspective)與締造觀

可達成的

(enactment perspective)、(李子建、黃顯華,1996)。以下就三種課程實施觀點綜合 國內外學者論述,分別探討之(李子建、黃顯華,1996;單文經,2000;黃光雄、蔡清 田,2002;黃政傑,2000;張錫勳,2005;歐用生,2000),茲說明如下:

(一)忠實觀

認為課程知識(課程內容)主要是由課程專家在課堂之外,用他們認為最好的方法 為教師實施課程計畫所創造的。經由學科專家、學科教學專家、課程委員會成員、教育 行政官員等組成,創造選擇並提供課程知識及制定課程改革計畫,教師在課堂中實施課 程改革計畫。大家用預為規劃的結果是否達成來評價課程;當教師按原先的計畫實施課 程改革的時候,課程實施便是成功的,所謂忠實觀係指教師就是課程的「消費者」,他 應當按照課程專家的「課程實施」循規蹈矩地實施教學,以作為課程的傳遞者。因此,

下列措施對於教師是必要的,才能忠實地實施課程:1.對教師施予適當的訓練;2.提供 課本、教材,以及必要性的教具與教學相關設備;3.提供相關單位適當的協助與支持以 排除課程實施中的障礙因素;4.校長或上級人員的督導或監控。綜上所述,我國過去的

「課程標準」及統編「教科用書」等課程規範,強調全國統一,透過中央層級,由上而 下的實施模式,便是採忠實觀的課程實施運作。

(二)相互調適觀

所謂相互調適觀的課程實施是課程計畫與班級或學校之實踐情境,在課程目標、內 容、方法、組織模式等方面相互調整改變與適應的過程;強調課程實施不是單向的傳授,

教師必須應情境脈絡的需求調整課程,課程實施是協商、妥協、適應的過程,學校或教 師會用適合他們的方式來實施課程。課程研究人員的目的,不在檢驗原來課程計畫實施 的程度,而在分析課程計畫和課程實施兩者如何互相調整適應,著重的是實施過程本身 產生的變化,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相互適應」現象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

如果說忠實觀的課程知識是由課程專家在學校或課堂外創造的話,那麼相互適應觀 則認為課程知識是廣大的,複雜的社會系統中的一個介面。教師所創造的課程知識與專 家所創造的課程知識同等重要,不論課程是從那裡創造出來的,在實施過程中都必須不 斷作出調整,不斷調整以求相互適應,這是課程知識的一個基本特性,相互調適觀的研 究重點在於分析課程計畫和課程實施兩者如何調整適應。

(三)締造觀

Bishop(1976)認為真正的課程是教師與學生聯合創造的教育經驗,唯有師生共同建 構出來的教室經驗才是課程。這種課程知識是脈絡化的,是從縝密的實踐中獲得的,經 師生共同建構後賦以新的意義。同時,教師要經由教室生活的探討,與同事共同觀察和 討論,並於進行教學後,不斷地評鑑和修正,形成特定的課程知識,才能落實新課程。

課程實施的本質是在具體教育情境中締造新的教育經驗的過程,課程計畫只是供這個經 驗締造過程選擇的工具而已。真正締造課程並賦予課程意義的,還是教師及其學生,教 師和學生不是課程知識的接受者,而是課程知識的創造者,既然締造觀的課程是由師生 共同創造的,並且是教師與學生實際體驗到的經驗。相互調適觀與締造觀不同之處,在 於前者乃是教師因應情境需求調整課程,締造觀則是考慮學生對課程的影響,重視師生 共同建構的過程。

三、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

課程實施是一種創新變革的實踐過程,但卻沒有說明實踐的內容及教育工作人員應 持有何種態度來面對課程實施,課程實施不只是將事前經過規劃的課程付諸實施,也是 協商交涉與教育信念轉型的行動歷程與實踐結果(黃光雄、蔡清田,2002)。唯有瞭解 與掌握,才能進行課程的執行改善與修正。課程實施是由課程內容、教師的教學與學生 的學習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學習活動,三個要素彼此相互重疊、牽涉,多位學者即針對 課程實施影響因素分述如下:

(一)Fullan 及 Park(1981)將影響課程因素分為創新或改善的特徵、學校系統層次的特 徵、學校層次的特徵以及學校外在系統的特徵,並將影響實施的因素劃分為 1.

創新或變革計畫的特徵;3.學校和角色特徵;3.外在因素三大類別。

(二)Parsons(1987)由技術觀、政治觀及文化觀回顧以往的課程發展,整理出影響課程 實施的因素:包括:需要的時間、改變的技術、理解學校文化、提供誘因及獎勵、

分散工作負擔、釋放創新力量、合作架構等。

(三)黃政傑(2000)整合諸位國外學者對於課程實施影響因素,認為可以分為五方面 來加以討論:使用者本身、課程設計、實施策略、機構情境以及大社會政治單位。

(四)Parsons(1987)試圖建構課程實施模式,將學校分為四大層面,即政府、地方及學 校,課程實施由政府所主導,透過學校、教師將課程目標落實於學生上,因此課

程實施可設定為國家、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等四個層次(如圖 2-2-2),每一層有

畫的認同,實施後可獲得實施的回饋以及協助教師在實際任教時所遭遇的困難,促進課 程實施的成功(黃政傑,1999;黃顯華、李子建,1996)。政府機關對學生在課程影響 部分,主要在於必選修、升學與否、開設科目以及課程內容。體育班因其特殊性,更需 要謹慎考量其需求依自身的發展規劃開設需要的課程,更需提供專業的進修管道以供教 授相關課程的能力與知識。

2.第二層:學校

在學校層級課程實施者主要是教師及擔任課程領導者行政人員,校長的支持、遠 見、推行與決策是導致課程實施成功的重要關鍵,校長對於課程的關注影響課程實施的 程度(周玫誼,2006;游玉英,2004)。課程在實施前學校應有明確的課程綱要、教學 指引、課程進度、評鑑方式等介紹及研習,在實施過程中,應定期召開課程發展委員會,

並不時的召開檢討會議及舉辦教師增能研習,以提升教師對新課程的瞭解與認同,使課 程實施具有明確性的執行方向;學校行政人員對課程的信念相當重要,如未能適時給老

並不時的召開檢討會議及舉辦教師增能研習,以提升教師對新課程的瞭解與認同,使課 程實施具有明確性的執行方向;學校行政人員對課程的信念相當重要,如未能適時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