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 議

依據研究結論,對家庭父母、學校、教育部門與高中生未來研究等面向提 出如下建議,供我國教育部門執事者、學校單位、家長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一、對家庭父母之建議

(一)如何從家庭開始建立良好的理財觀念與習慣

本研究發現,父母理財教育在子女理財素養與行為上成效顯著,而父母理 財行為效果最明顯,所以父母是建立理財觀念的啟蒙者與引導者,父母直接教 導是可行之道,但是父母本身是理財示範的榜樣,讓子女在耳濡目染之下,養 成理財的習慣。父母也可以主動參與子女理財問題,以溝通與誘導方式,替代 權威的氣氛,從最基本的理財觀念,開始教導子女如何:1建立金錢價值觀2.建立 理性的消費態度3.養成儲蓄的習慣。

(二)如何強化或提升父母的理財素養(知識),並以實際行動投入家庭理財教導 很多研究顯示,影響兒童學習消費行為模式最主要的是他們的父母,子女 他們從小觀察和模仿父母在市場上互動,而父母也將消費相關的訊息及活動來

影響兒童和青少年,所以父母在塑造孩子的理財習慣和價值觀上扮演非常重要 的角色,父母影響子女在未來的人生目標和抱負上佔主導地位。所以政府與民 間相關機構,設計理財與生活、投資理財商品等有關的課程,幫助家長成長。

讓父母明白有效的提升理財素養對下一代有深遠的助益(Lucey & Giannangelo, 2006; Pinto et al., 2005),更有益於親子關係的提升。

(三)鼓勵子女將理財的觀念與習慣落實在家庭生活

本研究結果顯示有打工經驗、父母親學歷越高的學生,其理財素養程度越高、

理財行為表現也越好。有打工經驗的學生擁有所得收入,較一般學生有機會實 際掌握金錢的使用與分配,加上學歷越高的父母親越重視孩子的理財教育,因 而培養出子女正確的理財知識與態度。家長也可鼓勵子女參與家庭的理財規劃,

例如讓子女參與購物、擬訂預算、控制收支、理性消費,激勵孩子養成記帳的 好習慣,給孩子零用錢、讓他們實際掌握金錢分配,在「做中學」、耳濡目染 情況之下,可以增進孩子的理財素養與行為。

(四)理財素養與正面積極的心理有關係

理財素養不僅涉及財務管理與規劃,它還隱含著心理層面,如 1.心理健康、

提高生活品質(Knapp, 1991; Voydanoff, 1990). 2.提升自信、自我控制、獨立性 (Allen et al., 2007;Conger, Jewsbury, Matthews, & Elder, 1999).3. Hibbert and Beutler (2001)肯認理財問題是個人、夫婦與家庭衝突的共同根源。4.當面對經濟 壓力時,會有頹喪、惱怒、挫折(Voydanoff, 1990)、情緒困擾(Conger et al., 1999).。

5.尤其不善處理家庭財務者,家人關係不甚友善,溝通欠佳、生活品質低、婚姻 與家庭滿意度低(Hibbert & Beutler, 2001)。

所以我們可瞭解理財素養有助益於個人與家庭的理財決策,甚至有益於身心康 健,提升家庭與婚姻關係,增進全面的生活品質。

二、對學校的建議

Grable 和 Joo(1998) 發現當學生在學校內養成理財習慣時,學生會將之

繼續帶到成年人的生活中。他們離開學校時,他們的理財素養越好,在生活中 遇到財務艱難是更少的。Bauer,Braun, 與 Olson (2000)以及 Blalock, Tiller, 與 Monroe (2004)等人,均承認學校理財教育的重要。理財素養需透過學校教育做 起,當學生當進入學校時,他們已經有原生家庭所型塑的理財態度、知識與理 財行為,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有效的提升理財學習能力,須與學生的生 活環境結合,學生可以將理財經驗透過有效的學習方式,彼此分享與激發創意 的理財構想。其次要考慮學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比方新住民的家庭與一般 家庭就有文化因素差異,所以授課也要考慮學生之個別因素,如學生有打工經 驗者亦可納入討論,將有助益於理財教學。至於舉辦教師研習營增強教師理財 素養,增加教師進修與研習的意願,鼓勵老師參與理財相關創意活動,皆可提 升自身專業能力與活化教學設計活動。

Jump$tart 個人理財素養聯盟(2007)歷年來對於高中生進行理財素養調查,

發現「在課堂上玩過股票市場模擬遊戲」的學生,成績表現明顯都高於平均成 績,顯然使用可以引起學生興趣與學習動機的工具是增長學生理財素養的好方 法。課堂上透過遊戲以及實際操作的課程設計,寓教於樂更能夠激勵學生的學 習意願與成效,活化課程設計,並且積極消彌學生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上的落 差。

當前社會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金錢價值與消費觀念,可以發現學生理財行 為是由不良的金錢與消費風氣所引導,因此導正學生健康的金錢價值與消費觀 念日趨重要,本研究建議教育相關單位應該正視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對於學生 未來生活的重要性,國際間紛紛投入人力、物力於提升民眾的理財素養,我國 自然不能落於人後,應該致力於發展培養學生理財素養的合宜課程與管道。理 財教育應建立自中小學階段以至大學的一貫銜接課程,俾供學生學習完整的理 財概念。理財教育應結合國內的社會經濟特點與國際的實際現況,從知識、態

的教材與活動,輔導中小學教師理財知能的養成(曾永清,2013b)。以上各項 理財教育政策措施,需要教育有關單位積極規劃。

三、對教育部門的建議

(一)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對於學生未來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提升中小學階段基本的理財教育,能夠為培養理財素養奠定基礎,經濟合 作暨發展組織對其 30 個會員國進行理財素養的調查,已有 12 個國家完成理財 素養調查,另外匈牙利、愛爾蘭、加拿大則準備著手進行,瞭解國民理財素養 水準的現況為各國政府重視之工作。國際間紛紛投入人力、物力於提升人民的 理財素養,我國自然不能落於人後。從文獻顯示,高中時曾以理財課程為必修 的大學生比未上過課者,在理財決策時表現更好(Bernard, 2010),所以教育部 門在規劃高中職課程「選必修」時,除考慮將理財課程列入必修,並將理財教 育增列為高職課程內容。

(二)定期調查學生理財素養與行為,時時檢討並掌握趨勢變化

美國從 1997 到 2008 年,Jump$tart 個人理財素養聯盟一共舉辦了六次高中 學生的理財素養大規模的測驗;在我國,有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 2007 年針對高中與大學學生的理財素養進行施測,金管會 2008 年調查國民理財素養 對象為十五歲以上的人民,花旗基金會與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 2010 年公佈針 對國中生的價值觀及理財知識與行為進行調查,呼籲相關單位應針對特定、單 一對象,定期施測,長期觀察,才能掌握學生理財素養變化的趨勢。

四、對高中生的建議

(一)瞭解理財素養(知識)重要性

研究顯示理財素養(知識)對理財態度與理財行為能產生正面果效,也有助 於儲蓄與投資的增加,減少開支,並能降低負債的可能性,以預算規劃生活,

免陷於經濟困境。所以學生時代就應逐漸瞭解理財素養的重要性,因為它會影

響到未來要過如何日子,缺乏理財知識,不僅影響理財決策,而且無法判斷與 選擇正確的理財資訊,如果理財行為是在不確定因素中不斷累積而成,自然降 低理財能力,增加風險,所以愈早培養正確的理財習慣,是有助於提升將來幸 福日子的可能性。

(二)與父母主動討論理財問題

父母本身可透過直接指導與潛移默化可以影響子女對理財的認知,但是子 女能主動與父母討論理財問題,能使親子關係更有互動的機會,如瞭解房貸、

房地產、保險的支付、投資類型與家庭理財短期、中長期的規劃等,放假有機 會時,自己從打工開始累積社會經驗,從支出、投資、儲蓄開始,給自己未來 理財方向有初步認識。

(三)多閱讀財經資訊書刊

多閱讀財經資訊,自然有益於理財素養的提升,理財決策也會越好,目前 坊間與網路有很多理財資訊可供查閱,可傾聽專家的意見與經驗分享,逐漸建 立自己理財的習慣,知識就是力量,從累積理財訊息可以讓你建立信心與財 力。

五、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人力與經費,僅以台中市高級中學二年級學生為抽樣 對象,今後研究者若是時間與經費充足,可將全台中市高中職校或全國納入抽 樣範圍,所獲得的研究結果將更具代表性、也更周全。本研究只採用量化問卷 調查法,未來研究者如以質性訪談,將蒐集到更深入的資料,與調查研究法相 互驗證,更能深入瞭解學生的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

本研究是以父母親在子女理財素養型塑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其他如同儕、

媒體與人格特質等也都是重要影響因素,都可以做為未來研究的方向。在研究 過程中發現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方式(社會化過程)與家庭氣氛在親子理財教導

中,也扮演重要的因素,如父母是以正面、有效率方式或是以負面、威權表達 方式對待子女,皆可能影響到子女理財學習的成效,其次是父母對子女的期待 心理也會影響理財教導,如父母對子女在與儲蓄上有較高的期望時,會對子女 較常談論金錢態度,所以父母的期望也可能是影響家庭理財重要因素之一,將 來可列入探討。

本文是以高中生(子女)為研究對象,從子女角度來思考父母的理財教導,

將來如以父母親為研究對象,可以瞭解子女與父母之間在理財教導上的差距 (gap) 以達到家庭理財社會化的果效。從相關文獻顯示父親是負責家庭的重要理

將來如以父母親為研究對象,可以瞭解子女與父母之間在理財教導上的差距 (gap) 以達到家庭理財社會化的果效。從相關文獻顯示父親是負責家庭的重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