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護理人員的角色變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變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變化

一、被賦予的強烈女性色彩

長久以來,護理工作被視為是女性的工作,但最初護理工作並未被賦予特定 的性別角色,中世紀的戰士們同時也負責照料傷兵、被家庭社會遺棄的痲瘋患者、

保護無自衛能力的夥伴 ( Mericle, 1983),直至南丁格爾在 1860 年在英國創立僅 招收未婚女性的現代護理學校,當時為了確保未婚女性除了教師以外能有一份適 宜的工作,提高婦女地位,創新護病制度,因而將自古以來男性就一直參與的護 理照顧工作,配合當時對男女性別特質上的看法,定義為適合女人,屬於女人的 工作(徐宗國,2001;駱俊宏、林燕卿,2004;Ganamikow, 1978)。

然而長期以來造成的影響,卻是自此將護理工作定調為女性的工作,

Fealy(2004)指出 1850 年後相關文獻都出現護理工作是須具備嚴謹、辛勤、服從、

仁慈且具同情心特質之女性才適任之刻版印象,這樣的刻板印象也反映在大眾的 想法上,Meleis(2007)表示社會大眾普遍對護理專業有僵化的性別期待,認為須 具備溫柔及耐心特質者方能勝任此工作,而女性因擁有勤奮及關愛他人的特質,

被視為護理人員適當人選。

影響延續到今日,王秀紅(2011)指出現今的護理工作仍具備強烈的性別色 彩,護理人員在傳統上被視為女性專屬的職業(female career)國內研究也發現從 大學護理科系畢業並開始執業後,男性與女性護理人員在離職傾向上也有顯著的 差異,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女性護理人員 15-40%的流失率(金春華、林壽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

王子芳、葉明珍、呂淑美,1996),男性護理人員的流失率高達 71%(蕭伃伶、

盧美秀,1996),顯然有相當大的差異,是否因發展困境而導致較高的離職率,

是值得護理主管加以重視的問題。

二、強烈性別色彩造成的角色衝突

「護理工作是屬於女性的工作」,這個概念不僅深植在一般社會大眾當中,在 護理人員的工作場域中也處處可見,在 Evan 與 Frank(2003)的一項研究中男性護 理人員認為他們貢獻自己的護理知識與性別,但是他們仍然感受來自女護士認為 他們與其他男性不同, McMillian, Morgan 與 Ament(2006)甚至在研究中提到,

男性護理人員在工作場域中,感覺到女性同事無法接受男性護理人員的存在,

Lou, Yu, Hsu 與 Dai(2007)針對國內的研究則指出,男性護理人員的離職傾向中,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護理工作是以女性為主的行業。

正因護理工作與女性特質的高度連結,當男性從事講究規範、服從及照顧他 人的護理職業時,常會面臨到護理照護與其男性特質不符而產生矛盾及衝突,甚 至更在意工作上受外界負面的性別偏見、刻板印象及不友善對待(Cudé &Winfrey, 2007)。另外在醫療團隊上因醫護ㄧ直存在著明顯上下階級及服從之權力關係,

與男性特質有所抵觸,也會因而產生不適任的感受。Harrison(2005)則從其他角 度提出不同見解,認為醫療團隊對男性有較高能力的期許,才使得男性護理人員 在女性工作環境中有較高的壓力。

對此國內學者徐宗國(2004)也提及,雖然在工作上遭逢挫折,然而整體而 言,許多男護士還是感受到享有被寬容對待,賦與較高期望的經驗,因為是少數 的優勢性別,在護理團體中反而能獲得較女性同儕佳的境遇。這些經驗反映出我 們的社會仍普遍存在男尊女卑的現象,也因此,我們可以說男性護理人員與護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

是受到性別角色的影響而離開或放棄護理工作,卻也是因為性別角色的影響而選 擇留在護理界發展(駱俊宏,2004)。

在病患接受度方面,在相關調查結果中,發現年長個案不喜歡由男性護理人 員提供清潔照護(Chur­Hansen, 2002; Whittock & Leonard, 2003),Evans(2002)則在 研究中發現病患和家屬在接受男性護理人員照護時會產生矛盾、排斥及質疑的態 度。

當護理工作被視為女性的工作,又會對其造成怎樣的後續效應,則可從社會 對不同性別角色的期待探討,一般而言,大眾對護理人員的角色都直覺的聯想到 是女性的工作,而認為女性的性別特質也應融入護理人員的角色中。Mitchel(1958) 認為,這是因為護理人員給人的印象常是順從、被動、直覺、有關懷心、能夠自 我犧牲的。徐宗國(2001)則提出,女性常被視為代表私領域的-不關心政治、

與性相關、情緒化等,女性在性別關係中代表的是表現性的角色。而與之相對,

男性則是儀器性、工具性的角色,而表現性的角色就被分派到的職責,是為需要 依賴他人的人以及男人提供生理、身體上的照護,甚至將之視為女性天職,由女 性護理人員做起來,便成了不被重視與低價值的工作。而職務上的性別隔離,往 往也從對象和場所上隔離了情緒和情緒的表現方式(Gray, 2010)。

三、近代護理人員性別刻板印象的轉變

事實上,近代對於護理工作的定義開始出現改變,1980 年後已對護理專業有 新看法,如護理工作是提供個人化照護、需發揮專業自主性、需不斷更新技術和 照護知識的事業,須有能力、信心及具倫理觀者擔任為宜(Fealy , 2004),不應該 也不需要存在著性別限制。時至今日,護理工作已不再侷限為女性專屬的工作,

我國自民國七十四年起,核准大專以上護理系所招收男性,由下表可看出在職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

上男性護理人員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表 2-1 台閩地區男性護理人員比例

2004/12 2006/12 2008/12 2010/12 2012/12 2014/12 2016/6

0.67% 0.80% 0.91% 1.10% 1.35% 1.67% 1.88%

資料來源:整理自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護理人 員統計資料。

事實上護理工作與其他醫護人員,同樣都是具備高度專業性的職業,隨著時 代的進步,護理人員教育程度及專業素養不斷提升,護理人員能參與的健康事務 範圈也愈來愈廣(駱俊宏、林燕卿,2004),但長久以來深植人心的「白衣天使」

形象,仍深刻的影響著整體社會與業界對護理工作的角色期待,並經由在校教育、

職前以及護理工作的實際操作,以及與主管、同仁、其他醫護人員以及病患與病 患家屬的互動,逐漸內化為所謂的專業倫理,形塑並強化著護理人員的角色形象,

從而對其情緒和情緒表現方式有著特定的想像。

此外,在徐宗國(2001)的研究中,發現護理工作強烈的性別色彩,以及身 在其中的男性與女性護理人員,逐漸形塑出「兩種護理」:急重症與慢性醫療。

前者通常多為處置性、與儀器相關、較為具體,而後者多以照顧病患為重心。

然而這樣由性別所導致的差異與矛盾,卻也是改變現狀的契機,在徐宗國

(2001)的質性研究中,男性護理人員表示,他們認為護理工作某些具女性特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

的部分是應該被改變的,例如過度注重細節、僵硬、死板。女性護理人員則表示,

在男性加入護理工作的現況之下,他們期待男性護理人員的出現改變整體護理人 員的形象,因為相較於女性護理人員,男性護理人員在職場上較為不被要求溫順,

或是不允許挑戰權威。在現今醫療科技化、理性化的趨勢與訴求下,被視為男性

/陽剛特質的「理性化」、「專業化」特質,成為了被用來強化這個行業、提升此 行業地位的工具。

林貴滿與李選(2010)指出,性別不會影響照護品質,重要的是如何運用兩 性不同的特質,安排適當的職位相輔相成發揮所長,方能使護理凸顯專長及特色。

當今護理人員須兼具表達性和工具性特質,在職場接受男性之時,需鼓勵女性護 理人員發揮潛能,與男性在工作上公平競爭,期能在兩性合作下,塑造符合時代 潮流的護理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