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財務報告之基本概念與財報不實

第六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蒐集的查核證據數量不足或不適切。

7. 蒐集查核證據時過度依賴單一說法或單一證據來源。

8. 參與的查核人員專業度不足。

9. 查核過程中的監督與複核不夠及時或不足。

10. 會計師或負責監督基層查核人員之人未處理查核人員之疑問。

11. 忽略可能的舞弊訊息。

12. 遭到發行人管理階層的欺瞞。

13. 發行人的管理階層舞弊手法複雜,而難以找到問題所在。

第六節 小結

證券交易法規定公開發行公司應公開其財務報告,使得證券投資 人得以依照財務報告內容進行經濟決策,雖然有人認為不需要強制公 開發行公司公開其財務資訊,因為這樣的做法增加公開發行公司的營 運負擔,且相關資訊風險可以透過不同方式分散。此類論述忽略公開 發行公司管理階層可能選擇不公開相關資訊或公開不實資訊,因此強 制公開發行公司除了初次公開外,後續應繼續公開其財務報告,才能 使投資人進行投資決策時有判斷依據,降低因資訊取得困難產生的資 訊風險。

我國法中的財務報告可分成財務報告、財務業務文件。財務報告 為財務報表、重要會計項目明細表及其他有助於使用人決策之揭露事 項及說明,其中財務報表又可再細分成資產負債表、綜合損益表、權 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註或附表。財務報表之內容,可以反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該公開發行公司在一個報導年度內的經營成果、在報導年度最後一日 的財務狀況、該報導年度內的權益變動與現金流量情況,而財務報表 的附註或附表係透過文字說明等方式,得以提供更細節的財務、營運 狀況說明。重要會計項目明細表則是揭露會計項目的組成,能讓財務 報告使用者了解各個會計項目的組成情況。財務業務文件以證券交易 法規定申報或公告之文件為限。至於其他有助於使用人決策之揭露事 項及說明,法令中雖未明文規定,然而本文認為會計師之核閱報告與 查核報告應屬其中,因公開發行公司之各季財務報告須經過會計師之 核閱、年度財務報告則須經過查核,方能減少資訊不對稱產生的資訊 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當財務報表發生不實時,財務報告的其他內容也 可能連動發生不實,蓋因財務報表為財務報告組成之核心,其他內容 多半係依據財務報表衍生而出。故本文後續探討財報不實,係以財務 報告不實為主,不觸及財務業務文件不實之情況。

財務報表之編製與財務報表查核、核閱應遵循一定規範,此類規 範之功能係在維持財務報表資訊的標準、會計師及其查核人員進行查 核或核閱工作有一定標準。財務報表的一般特性均反映其目的係為提 供財務報表使用者進行決策之依據,因此必須能讓財務報表的使用人 瞭解該公開發行公司的過去經營績效、繼續經營的未來性,進行財務、

業務、經營的跨年度與跨公司比較。由於公司之管理階層進行的決策 會影響公司之經營情況、財務狀況,且唯有他們能直接掌握這些資料,

故賦予他們提供正確的經營與財務資訊的責任。參與財務報表編製之 人員為公開發行公司之會計人員、會計主管、經理人、董事長,董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之其他成員與負責監督功能的獨立董事或監察人,是否參與季財務 報告編製過程、並應負監督之責,則為爭議所在,就實務運作來看,

傾向於認定該等人員對於季財務報告有編製與監督責任。

財務報表之查核與核閱工作過程依賴專業判斷,係以抽查、團隊 執行的方式進行,因此僅提供合理確信而非絕對確信,意即會計師不 能保證經過查核或核閱的財務報表絕對不會出錯。無論進行查核工作 與核閱工作,會計師及查核人員均應遵循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對各 個案件均應進行品質管制規範、瞭解受查客戶之環境與內部控制。查 核工作與核閱工作的最大差別在於,查核工作所要求執行的查核程序 較多,取得的查核證據自然更多;而核閱工作相對簡單,例如檢查、

觀察、函證只有在查核工作時一定要進行,核閱工作的規範並不要求 核閱程序中需要進行檢查、觀察、函證程序,這也造成兩者提供的合 理確信不同。查核或核閱工作完成後,會計師須依據工作成果判斷受 查核或受核閱之財務報表是否允當表達,並出具報告、表示意見。而 查核報告與核閱報告的意見、結論分類有改變,報告格式亦有調整,

然而這些改變與調整並未減輕會計師之責任,而是將查核、核閱結果 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表達。

當財務報告的主要內容具備重大性時,為不實的財務報告。對於 行為人的主觀要求,可分成故意論、過失論、依照賠償義務人而異論。

財報不實的成因分成錯誤和舞弊,當財務報表存有錯誤和舞弊時,財 務報表即存在重大不實表達,而會計師有責任偵出財務報表中的重大 不實表達,對於偵出財務報表中的錯誤或舞弊亦有責任。導致與致會 計師無法偵出財務報表中的錯誤或舞弊的原因,可以分成會計師不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控制之部分與會計師能控制的部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財報不實民事責任規範

第一節 美國法之立法情形

美國證券交易法之設計,係根據市場特性為發行市場或交易市場 而有不同規範,在1934 年證券交易法規範的是交易市場,當中第 18 條(a)項規範依法申報、公告文件不實,第 10 條(b)項為一般反詐欺條 款,為美國主要處理財報不實之依據,並於 1995 年訂定私人證券訴 訟改革法(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ed Act),增訂比例責任 分攤原則。而我國證券交易法第20 條第 2 項之立法係參考 1934 年美 國證券交易法第 18 條225、第 20 條之 1 之立法參考 1934 年證券交易 法第11 條、第 18 條(a)項、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226,故以下謹就相關 法條逐一分析。

第一項

1934 年證券交易法第 18 條與第 10 條(b)項之交錯

在英美法中,不實陳述屬於侵權行為法的規範範疇,而證券詐欺 的行為態樣,原則上可分成不實陳述、內線交易與操縱行為等三種,

因此證券詐欺行為可說屬於侵權行為法的規範範圍227。不實陳述之所 以具備可罰性,在於陳述不實可能產生嚴重誤會,進而導致損害發生,

225 立法院第 1 屆第 80 會期第 20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 727 號,

政府提案第3117 號之 1,頁 205。

226 立法院第 6 屆第 2 會期第 11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 727 號,

政府提案第10191 號之 1,頁討 22-23。

227 楊家欣,以因果關係為起點—論我國證券詐欺法制之未來,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頁7,2006 年 7 月。

過該份文件(無論正本或複本),即符合「眼見原則」(eyeball test)

230,其消滅時效規定,原告須在事實發生起三年內或發現該事件一年 內提出訴訟231

同法第10 條(b)項則是反詐欺條款,該項規定:「任何直接或間接 利用州際商務工具或郵件或全國性證券交易法所設備之人,不得有違

228 楊家欣,前揭註 227,頁 7-8。

229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18(a): “Any person who shall make or cause to be made any statement in any application, report, or document filed pursuant to this title or any rule or regulation thereunder or any undertaking contained in a registration statement as provided in subsection (d) of section 15 of this title, which statement was at the time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it was made false or misleading with respect to any material fact, shall be liable to any person (not knowing that such statement was false or misleading) who, in reliance upon such statement shall have purchased or sold a security at a price which was affected by such statement, for damages caused by such reliance, unless the person sued shall prove that he acted in good faith and had no knowledge that such statement was false or misleading. A person seeking to enforce such liability may sue at law or in equity in any court of competent jurisdiction. In any such suit the court may, in its discretion, require an undertaking for the payment of the costs of such suit, and assess reasonable costs, including reasonable attorneys’ fees, against either party litigant.”

230 曾宛如,前揭註 199,頁 95。

231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18(c): “No action shall be maintained to enforce any liability created under this section unless brought within one year after the discovery of the facts constituting the cause of action and within three years after such cause of action accrued.”

232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10: “[78j] It shall be unlawful for any pers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y the use of any means or instrumentality of interstate commerce or of the mails, or of any facility of any national securities exchange—(b) To use or employ,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urchase or sale of any security registered on a national securities exchange or any security not so registered, or any securities-based swap agreement any manipulative or deceptive device or contrivance in contravention of su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as the Commission may prescribe as necessary or appropriat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or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vestors.” 賴英照,證券詐欺與資訊平等的拔河─評美國內 線交易法制的發展,法令月刊,第64 卷第 12 期,頁 48,2013 年 12 月。

233 17 C. F. R. §240.10b-5: “Employment of manipulative and deceptive devices. It shall be unlawful for any pers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y the use of any means or instrumentality of interstate

commerce, or of the mails or of any facility of any national securities exchange,(a) To employ any device, scheme, or artifice to defraud, (b) To make any untrue statement of a material fact or to omit to state a material fact necessary in order to make the statements made, in the light of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y were made, not misleading, or(c) To engage in any act, practice, or course of business which operates or would operate as a fraud or deceit upon any perso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urchase or sale of any security.” 賴英照,前揭註 232,頁 48-49。

234 JOHN C. COFFEE, JR., HILLARY A. SALE, SECURITIES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919 (20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直到Kardon 案中,聯邦地方法院首度默示對違反第 10 條(b)項與 Rule 10b-5 之人得以提起私人訴訟,而 Bankers Life 案中聯邦最高法院在 註腳中指出「現已確立第10 條(b)項包含私人訴權」,且聯邦最高法院 後 續 在 Stoneridge 案時指明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 1995 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中相關之規定已允許證券詐欺之私人 訴權235,因此私人得以第 10 條(b)項與 Rule 10b-5 為請求權基礎,提 起民事訴訟。

主觀要件方面,第10 條(b)項、Rule 10b-5 要求原告須證明被告詐 欺之意圖(scienter),其信賴要件則在法院發展出詐欺市場理論後得 以依該理論推定,即原告證明有所謂不實陳述時,便推定有交易因果 關係236,在時效上並無限制、而是依照州法而定237

兩者綜合比較,第10 條(b)項與第 18 條(a)項兩者最初的主要差異 在於原告舉證被告主觀要件之難度、信賴要件之證明,與得否以該條

兩者綜合比較,第10 條(b)項與第 18 條(a)項兩者最初的主要差異 在於原告舉證被告主觀要件之難度、信賴要件之證明,與得否以該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