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知識管理理論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創新經營的意涵 (頁 63-68)

Nonaka 與 Takeuchi 認為當組織的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發生互動,產生知識螺 旋的運作時,所獲得的結果即為創新(楊子江、王美音譯,1997)。創新可視為一系 列知識生產、知識利用以及知識擴散的歷程(教育部,2002)。Drucker 以為創新是 需集結大量聰明才智的工作(蕭富峰、李田樹譯,2002)。此說明了有價值創意的產 生不能祇憑靈機一動,而須以知識為基礎,同時創新所倚賴並非少數個人的知識或 是片段的資訊,而是植基眾人知識的整合以及資訊的系統化蒐集與分析。而相關研 究亦證實組織對於知識管理的態度與執行,會影響組織創新的氣氛,並進而影響其 創新行為的表現(林佳慧,2000;張瑗眞,2001;林偉文,2003)。易言之,知識管 理的運作影響學校創新經營活動的產生與發展,故以下將針對知識管理理論作進一 步的探究。

一、理論要旨

本部分主要從意涵、理論與策略二方面來闡述知識管理的理論要旨,茲將其分 別析述如下:

(一) 知識管理的意涵

以下先列舉學者對於知識管理意義及其內涵的看法,再加以歸納分析之。

Earl(1997)認為有效的知識管理應包含下列四個要素:知識系統、網路、知 識工作者以及學習型組織。

Marquardt(1996)以為「知識管理」係指知識取得及產生的管理,包括知識取 得、建立、儲存、轉換和運用等四個構面。

Bertels(1996)認為知識管理為組織知識基礎不斷更新之管理,例如支持性組 織結構的建立、便利於組織成員、設置強調團隊合作的科技設備以及組織知識的傳 播等。

Speak 與 Spijkervet(1997)認為知識管理包括四種活動:1.知識發展;2.知識 散播與轉換;3.知識存取;4.知識結合。

Snowden(2000)認為知識管理是智慧資產之確認、最佳化與積極管理。

王如哲(2000)認為知識管理雖被廣泛使用,但仍欠缺統一的定義,故其從下 列觀點來闡明知識管理的涵義:1.知識管理等於「資訊與通訊科技」加上「新的工 作組織」;2.知識管理強調「無形資產」的管理;3.知識管理是一種有意向的策略;

4.知識管理的對象是智慧資產;5.知識管理是將隱性知識外顯化的過程;6.知識管理 強調知識循環;7.知識管理是整合的資訊系統;8.透過資訊管理與組織學習來改進組 織知識的使用。

吳清山與黃旭鈞(2000)認為知識管理勢將組織內的資訊和人員作有效的管理 和整合,透過組織成員知識的共享、轉化、擴散等方式,成為團體制度化的知識,

促進知識不斷的創新,以增加組織的資產,擴建組織的財富和創造組織的智慧。

尤克強(2000)認為知識管理的本質簡單來說就是「知識資訊化」(尋找、儲存、

流通)和「知識價值化」(開發、整理、利用)。

李華偉、董小英與左美云(2002)將國內外學者對知識管理的研究,區分為三 個學派:1.技術學派。此學派的研究學者通常具有資訊科學與電腦科學的背景,以 為知識管理即是對資訊的管理,對他們而言,知識等於對象,是可以在資訊系統中 被標識與處理的;2.行為學派。此學派的研究學者通常具有哲學、心理學、社會學 或商業管理的教育背景,以為知識管理即是對人的管理,對他們而言,知識等於過 程,是對於不斷改變的技能之一連串動態的安排;3.綜合學派。此學派強調將技術 學派與行為學派相互融合,學者不僅具有良好的資訊技術背景,同時具有豐富的管 理學與經濟學知識,認為知識管理即是要將資訊處理能力與人的創新能力相互結 合,以增強組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謝文全(2003)以為知識管理乃是對組織所運用的知識所做的管理,進行知識 的搜尋組織、儲存、轉換、擴散、移轉、分享、運用的過程,以有效運用知識並創 新知識,進而提高組織的效能。

綜上所述,知識管理的基本立意乃是將知識視為一種可管理的資產,因此舉凡 與組織智慧資產相關的因素,包括組織、人、技術等,皆是知識管理所要管理的對 象,而其目的在促使組織知識產品化、價值化,進而累積組織資產,提升組織效能 的歷程。不過,也因為知識管理牽涉因素複雜,故學者對於知識管理意涵的看法顯 得相當多元,而不易有一致性的定義。歸納學者對於知識管理的看法,主要包含下 列三層面:1.內涵的觀點。說明知識管理的內容,故知識管理即是組織對於知識進 行有效開發、運用,以發揮其最大效益的相關能力方法或技術;2.程序的觀點。著 重於探討組織進行知識管理活動的過程,故知識管理是組織在管理知識不同的階段 過程中,所運用的管理策略與技術;3.影響因素觀點。著重於建立適於組織知識管 理的環境,故知識管理乃是針對影響組織知識管理因素,例如人員、技術、組織結 構、組織文化等,所運用的管理策略與技術,以使組織知識管理的活動能順利運作,

並有益於組織效能的提升。

(二) 知識管理之理論與策略

Bonora 與 Revang(1991)認為知識的建構與維持有二大策略:一為減少依賴策 略,即將知識建構在組織而非個人身上,以減少對個人的倚賴,主要的做法包括知 識擴散、萃取知識與技能以及機構化;另一為減少不確定性,有系統地使用物質利 益與社交關係,以降低核心知識工作者的變動性。主要做法包括增加成員對於物質 與社會資本的倚賴。

Hedlund(1994)提出一知識轉換過程模式,其包含三個步驟:1.成文化與內化,

前者係指內隱知識可以清楚表達的過程;後者則指知識變成個人內隱知識的過程,

二者的互動稱為「沉思」。2.延伸與凝聚,前者係指知識的移轉由模式較低層移向較 高層;後者則是「延伸」的相反程序,二者的互動稱為「對話」。3.吸收與散佈,二 者分別指知識輸入與輸出的概念。

Nonaka 與 Takeuchi(1995)認為知識的創造係經由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互動而 產生,此互動過程包含四種知識轉換的型式:1.共同化,係指由「內隱知識」轉換 到「內隱知識」,尋求個人相互達成知識共享的過程;2.外化,係指由內隱知識轉換 為外顯知識,將構想及知識言語化的過程;3.內化,係指由外顯知識轉換到內隱知 識的過程。4,結合,係指由外顯知識轉換為外顯知識,將知識與既存的知識、資訊 結合在一起,化成具體的型式。此外,組織知識的創造為一螺旋過程,係由個人、

團體、組織乃至組織外,其間不斷有共同化、內化、外化以及結合等知識轉換型態 出現(楊子江、王美音譯,1997)。

Leonard-Barton(1995)將一般組織所進行的知識擴散與創造的活動,劃分為下 列四種:1.共同解決問題;2.採用與整合新方法和工具;3.進行正式與非正式的實驗;

4.從外部尋找專門知識(王美音譯,1998)。

Grant(1996)認為知識的模仿及整合有賴於共同的知識,而共同的知識包含對 於所有組織成員來說共同的知識元素,其可分為下列五個層次:語言、符號溝通的 其他型式、專門知識的共通性、共享的意義以及認識個別的知識領域。當共同知識 的層次愈低,則所需的管理或整合的挑戰就愈大。

Gore 與 Gore(1999)提出應用知識管理的三個領域,第一個領域為組織現存顯 性知識之使用,組織可以檢視其內部資訊的流通,及檢視資訊系統之整體潛能,來 取得重要知識;第二個領域為取得新的顯性知識;第三個領域為隱性知識外顯化,

即將個人隱性知識轉化為組織的知識,並繼續傳承下去。

Torraco(1999)的知識管理理論包含三項基本單元:1.知識分類編碼模式,係 指透過知識的分與類編碼,來確認並分享知識的內容與型式;2.知識的可接近性,

係指在組織體系下,知識可以被分享的程度;3.知識管理的方法和系統,係指用來 指認知識的策略與技術,以促使知識外顯化,而能提供他人所利用(引自王如哲,

2000)

Hansen、Nohnia 與 Tierney(1999)提出二種知識管理的方法:一為「人對文件 法」,即利用資訊科技收集和分享外顯知識,例如市場、顧客、工作流程等,再將知 識周密的編碼、分類,形成資料庫,促使組織成員能取得並輕易地使用這些知識;

另一為人對人法,此種策略強調透過人與人直接溝通或接觸,或利用互動媒體來交 換成員的專業知識或內隱知識例如個人創意、直覺等。在此種策略中管理者的功能 在建立組織溝通網路,促進成員從對話中分享內隱知識。

Johannessen、 Olsen 與 Olaisen(1999)藉由願景、知識管理的發展形成一套 組織創新的模型(見圖2-15)。從圖 2-15 可知,組織願景會指引知識創造的方向,

進而導致組織創新以及知識的整合運用,而知識的有效運用則又進一步激發組織創 新,並強化願景。

願景

知識整合與運用

組織創新

激發 支持

知識創造 支持

強化 指引

促使

圖2-15 願景、知識與組織創新

資料來源:Johannessen, J. A., Olson, B., & Olaisen, J.(1999). Aspects of innovation theory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9, p.124.

余朝權(2003)從二方面說明知識管理的機制:一為外顯知識管理的機制,包 括資料倉儲、資料探勘、知識繪圖等;另一為內隱知識管理的機制,包括對話、學 習歷史以及實務社群等。

綜上所述,研究者以為有效的運用知識可進一步激發組織創新,組織透過知識 管理將有利於使內隱知識轉成為外顯知識,進而對組織創新產生正面的影響。其次,

知識管理大致可分為五個層面來分析:1.知識的取得,係指從組織內部與外部搜尋 資料或資訊的過程;2.知識的轉換,係指個體與團體的知識、組織內與組織外的知 識、內隱與外顯知識以及高層次與低層次的知識,彼此循環互動的過程;3.知識的

知識管理大致可分為五個層面來分析:1.知識的取得,係指從組織內部與外部搜尋 資料或資訊的過程;2.知識的轉換,係指個體與團體的知識、組織內與組織外的知 識、內隱與外顯知識以及高層次與低層次的知識,彼此循環互動的過程;3.知識的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創新經營的意涵 (頁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