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三、 資料分析方法

三、 資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採用主題分析法分析訪談資料。主題分析法的特長是能夠辨識 出文本中的主題,並找出各主題間合理的關聯性(Maguire & Delahunt, 2017),我認為透過主題分析的此一特性,以及主題分析清楚的編碼方式,

能夠更精準辨識社會工作者所敘述的工作情境,以及此一工作情境如何與 悲憫疲憊的概念產生關聯。

形成質性編碼的過程,需倚靠研究者的相關知識、解讀文本隱含意義 的能力,有時候甚至需仰賴研究者對於相關聯意涵的直覺,為了使分析過 程盡可能依據架構進行以利後續的反思和撰寫,資料分析過程將遵循 Vaismoradi、Jones、Turunen 與 Snelgrove(2016)的架構,我將具體步驟 依照他們的說明整理如下,並援引少部分其他學者的說法作為補充:

(一)初始階段(initialization phase):採用開放性編碼(open-coding)

主題分析法非常強調熟悉文本,因此第一步是讓自己沈浸在文本中。

我先將原始訪談錄音檔謄寫為逐字稿,在反覆閱讀完整逐字稿時標示關鍵 訊息、因閱讀而產生的想法、數度被受訪者提及、與研究問題相關或與我 的先備知識理解相異的重點內容等。反覆閱讀與標示,直到沒有新的編碼 出現為止。同時也還不加入研究者個人的詮釋,但會詳實將我的想法寫入 研究日誌中,作為後續階段以及研究者反思時的參照內容。

我在這一階段的編碼採用開放性編碼,因為目前臺灣還沒有針對安寧 療護社工做詳細的悲憫疲憊研究,因此我並不想要使用先前已有的理論架 構作預設的編碼,而是希望盡可能使用此次訪談文本中的資訊。運用前3

份訪談逐字稿11作開放性編碼並刪除重複、相似的編碼後,我共以約400 個編碼進入下一步驟的建構階段。

(二)建構階段(construction phase):從編碼中逐步產生主題

建構階段的程序有分類(classifying)、比較(comparing)、標籤

(labelling)、翻譯與音譯(translating and transliterating)和定義與描述

(defining and describing),我先將前三份逐字稿中所得的 400 多個編碼 整合成編碼簿初稿,再運用此編碼簿初稿完成後續兩份逐字稿的編碼。

分析後續兩份逐字稿時,新增了約30 多個編碼,此 30 多個編碼再加入 編碼簿初稿進行後續五個程序後,完成編碼簿定稿。詳述如下:

1. 分類

首先,將前一階段的編碼依據相似性歸類。

2. 比較

重新審視前一步驟形成的編碼分類,詳細查看是否有編碼應該 調整所屬分類。

3. 標籤

將足以代表受訪者原意的單詞、語句作為標籤,標示出每個編 碼分類中的重要大意,這一階段建議能盡量以語句作為標籤,以充 分描述分類的核心意義。

11 我共訪談 A 兩次,但合併為同一份逐字稿。

4. 翻譯與音譯

這個步驟的用意是希望標籤可以透過適當的文字敘述,以方便 讀者了解研究者在分類過程的思路;其中特別針對雙語翻譯提出實 作建議,例如:若需翻譯A、B 語言,請兩個雙語專家分別從 A 翻至B 以及 B 翻至 A,再從中找出最適當的描述方式。本研究可 能遭遇的情況為社工使用閩南語、客家話等常見的臺灣方言敘述某 情況,若其中有我不確定該如何翻譯成中文的部分,將請教嫻熟該 語言的專家。

本次的研究參與者大多使用中文進行訪談,僅有A 與 C 在敘 述案主故事時,因為案主慣用語言為閩南語,因此以閩南語陳述案 主當時的對話或想法。但在以閩南語敘述後,研究參與者會再以中 文敘述意思,因此我並沒有再針對內容作翻譯與音譯。

5. 定義與描述

這一步驟根據標籤產生主題、給予各個主題明確定義,並思考 主題間的關聯性。

(三)修正階段(rectification phase):運用主題回應研究問題

我以編碼簿定稿進行修正階段的程序。在這一階段,我借助研究問題 以及以下的三個程序反思編碼簿的分類是否得當,並將原先超過10 項的主 題合併為7 個主題,分別為:「安寧社工業務內容」、「過去經歷對安寧社工 實務樣貌的影響」、「社工個人特質」、「社工服務理念」、「安寧服務具體服 務過程」、「悲憫疲憊」、「體制樣態和安寧服務理念的矛盾」以及「體制因 應方式」。

1. 融入與抽離(immersion and distancing)

主題分析的修正有賴於研究者不斷轉換和文本間的距離,除了融 入文本以充分了解受訪者的觀點外,希望研究者可以稍微抽遠距離,

以旁觀者的觀點(outsider perspective)檢視自己先前設下的編碼與主 題。在此步驟可用下列問題作為參考提問(Maguire & Delahunt, 2017):

(1) 這個主題放在此處合理嗎?

(2) 我的訪談資料支持這個主題嗎?

(3) 我是否硬性將某些資料放入某個主題中,而不是從資料中 生成一個主題?

(4) 這些主題是否有重疊之處?有沒有哪些主題其實可以合併 為同一類?

(5) 主題之間有哪些子主題?

(6) 我所蒐集的資料中,還存在尚未被辨認的主題嗎?

2. 借助相關知識(relating themes to established knowledge)

第一階段形成編碼時,相關知識或許會因為希望達到開放性的編 碼,而被暫時擱置,但這時候可以重新運用相關知識檢視編碼與主題 是否被過度詮釋。

3. 穩定框架(stabilizing)

這一步驟需要研究者更詳細描述主題與子主題間的關聯,以及運 用主題和子主題解釋文本的現象,同時做適當的調整。

(四)最終階段(finalization phase):闡述合理的故事

經過前三個階段反覆循環的閱讀、修正與定義,我在最終階段時已經 非常清楚主題、子主題之間的關聯性,並且對照研究問題、現有文獻、訪 談文本,將各個主題串連並形成「條理清晰且可信(coherent and

plausible)」的故事。我在闡述故事時,特別強調安寧社工服務案主的經 歷,以及社工個人與他們的工作職場的互動關係,引用安寧社工個人經歷 時,我盡可能融入敘述職場環境、案主背景等的故事脈落,希望讀者注意 到環境帶給社工的影響,例如:與同事/主管間的互動如何影響社工同理案 主、職場的慣例或規範如何影響社工同理案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