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國中生的英語自我調整學習歷程,關係到個體內在之心理調節和適應 的過程,透過訪談可以深入了解參與研究者,對英語學習活動初期的目標 設定與自我效能間心理運作、調適的情形。歷程中,參與研究者依其目標 設定與自我效能,所採取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因應,則須透過觀察的方 法以獲得真實以及參與研究者可能未曾察覺的行為資料,才能詳實描述其 策略運用的過程。之後,參與研究者自我省思的動作,則除了以訪談方式 探究其心理內在自我省思過程,並須配合文件的收集,才能完整真實呈現 參與研究者不同英語學習任務的自我調整學習之循環歷程,而不致有缺 漏。因此,本研究以訪談、觀察、文件蒐集等不同的方法,進行資料的蒐 集與分析。

壹、資料的蒐集 一、訪談

訪談為一有目的的對話,它常是在兩人之間或更多人之間進行,由一 方領導以便從另一方獲得資訊,研究者通常會依據研究目的而擬出訪談大 綱,藉著訪談過程中,研究者開放、有彈性的態度得到研究的相關訊息,

之後研究者再依據其訊息加以分析、歸納並得出結果(Bogdan & Biklen, 1998/2001)。而來自訪談的直接引述,更可以得到屬於個人的經驗、意見、

感受等內在層面的直接資料。因此,藉著訪談可以探知觀察不到的事實與 現象,也可以用來檢核已觀察到的資料之真假、虛實。

研 究 者 評 估 本 研 究 之 需 要 , 採 半 結 構 性 的 訪 談 大 綱 以 深 度

(in-depth)、開放式的訪談(open-ended interviews)與參與研究者、

參與研究者母親、分組班導師及其英語教師進行訪談。

(一)訪談時間與地點

由於參與研究者為三年級學生,考量國中三年級學生課業壓力較大,

因此訪談時間以配合參與研究者認為合適之時間為原則,並依英語學習活 動進行之需要,在學校專任教師室與參與研究者進行十一次的訪談。詳細 的訪談時間表,參閱附錄二。

(二)訪談的方式與內容

訪談的方式以半結構性的訪談大綱,進行深度、開放式的訪談。以參 與研究者英語學習活動為訪談依據,藉由了解參與研究者在不同的學習任 務初期的目標設定及自我效能的評估、過程中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運用,

以及事後自我省思的調整與回饋,對參與研究者在不同學習任務的英語自 我調整學習歷程作分析、歸納以及詮釋。訪談大綱,可參閱附錄四。

(三)與其母親與分組班導師及英語教師的訪談

本研究係屬單一研究對象,為了豐富研究資料的蒐集,研究者在徵得

參與研究者之父母、分組班導師與其英語教師的同意之下,依英語學習任 務及訪談內容的需要,與其母親、分組班導師與英語教師各進行兩次無結 構性、非正式的訪談,訪談時間可參閱附錄二。

二、觀察

觀察可以檢核參與研究者在英語學習活動的情境脈絡中,自我調整 學習策略的實際運用情形,並且國中生身心機能尚未完全成熟,有時無 法完整描述其行為過程,若只憑訪談的敘述資料,容易因其表達不完全 而使研究資料不夠充分,更易造成研究者在分析及詮釋上的誤差。因此,

研究者以進入教學現場,採不參與、不干涉的完全觀察者(complete observer)角色進行觀察。

(一)觀察的期間及次數

由於參與研究者的英語教師表示,分組班的教學壓力較大,希望觀察 時間安排在為期兩週的寒假輔導期間,且觀察次數不要太多。基於尊重英 語教師的意願,因此觀察期間依寒假輔導課程安排,以一週一次,共兩次 進行觀察。觀察時間表,參考附錄三。

(二)觀察的重點

觀察的過程研究者採不參與、不干涉的完全觀察者角色,以避免干擾 參與研究者英語教師教學的進行。觀察的重點是以寒假英語學習活動「4U」

(活用空中美語中級 English 4U,簡稱 4U)英語雜誌的課程安排,觀察 參與研究者對「4U」英語雜誌的目標設定與自我效能評估之下,所採用的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實際的使用情形。另外,藉由課堂上英語學習活動的觀 察,獲得訪談過程中無法獲知的行為訊息。

三、文件蒐集

在觀察或訪談為主要資料來源的個案研究中,文件蒐集常用來作為補 充資料的來源(Bogdan & Biklen, 1998/2001)。因此,研究者蒐集參與

研究者的分組班寒假輔導課表、英語學習講義(學習標竿、點線面、麻辣 總複習)、英語雜誌「4U」、測驗卷(第三、四、五次模擬考英語試題本、

4U 綜合測驗卷、單字及佳句隨堂小考)、英檢初級測驗準備的工具書,用 以對照參與研究者在訪談與觀察過程中的敘述與行為,使研究資料能有更 詳盡的參考依據。

貳、資料的分析

質性研究的方法常被稱為厚實的描述(thick description),因質性 分析的規範性和嚴謹性有賴於詳實的描述性資料的呈現,並經過後續的文 件整理、紀錄與分析,對蒐集而來的大量資料加以精簡、系統化以及意義 化,使得 研究者得 以詮釋 、發現 資料所 隱含的意 圖和意義 (Patton, 1980/1995)。

有鑑於此,研究者以參與研究者英語的學習任務為初步分類單位,將 訪談逐字稿、觀察實地札記、文件蒐集資料加以編碼、分析、比對,找出 相關之主題概念,歸納並建立資料的分析架構,資料編碼方式參考附錄 五。資料分析方法說明如下:

1.將錄音內容轉謄為逐字稿;

2.劃出意義相關之特質內容;

3.將相關的特質內容歸類;

4.將歸類後的特質內容加以編碼、群聚;

5.將群聚後的特質內容予以命名;

6.從已命名的群聚中決定主題;

7.重新檢閱原始資料再次確認;

8.依英語學習活動事件排序進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