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方式進行,為求研究能趨於客觀,以蒐集多元化的資 料,資料的分析與管理是同時且持續進行的,包括執行功能問卷表、訪談家 長紀錄、觀察記錄表及教學省思紀錄表。資料分析除了使用不同的資料來源 做三角校札之外,也會由不同人員的觀點(研究夥伴)來做校札,並且以「厚 實的描述」提昇研究可轉換性。

36

一、資料蒐集 (一)執行功能問卷表

本研究使用倪子洛(2011)發展的「執行功能問卷」來檢視參與者發展 能力之變化過程。此問卷乃參考吳玉欣、余麗樺、陳靖以及郭乃文(2009)

之日常執行功能行為量表編制而成共 30 題,為五點量表。其中第 2、5、9、

10、13、14、16、17、19、21、24、28、29 為反向計分題。分數範圍為 30 至 150,得分越高代表能力越好。問卷預詴 127 份,對象帄均年齡 4~6 歲 之兒童,其信度Cronbach’s alpha 為.926。研究開始與結束由主要照顧者和 研究者完成填寫此份問卷。

(二)訪談家長記錄

在研究進行期間的八週中,研究者對主要照顧者的訪談共八次。每次訪 談時數約為三十分鐘至一小時。進行開放式的訪談後並將錄音檔整理成逐字 稿,進行賥化資料的分析。

(三)觀察紀錄表

觀察過程中輔以錄影,將當日的紀錄表做第一時間的整理,錄影資料 蒐集共八次。在針對觀察到的活動採歸納的方式進行資料分析。錄影是用來 探究互動行為的關鍵技術人類互動除了使用語言之外,還涉及眼神、表情、

手勢、姿態、空間位置和工具使用等。故,錄影是紀錄這些內容和過程最合 適的方式之一(Jordan & Henderson,1995;引自吳心楷,宋曜廷,簡馨瑩,

2010) 。

(四)教學省思紀錄表

教學省思紀錄是行動研究中重要的資料來源,因此,不論是在設計課程

37

之過程,或者主要照顧者回饋及與訪談長紀錄、觀察記錄表等相關文件相互 佐證,研究者將其做成紀錄來審核所有資料之間的札確度與一致性,教學省 思記錄表蒐集共八次。

二、資料分析 (一)訪談資料分析

訪談記錄與逐字稿處理之過程如下:

(1) 謄寫逐字稿:研究者將蒐集到的訪談家長錄音檔轉錄為逐字稿,並加 入非口語資料之描述。將每筆訪談資料給予編號、主要照顧者化名以 及在每個行間給予行號。在本研究中,為了研究理論為考量,所有的 訪談稿均由研究者負責謄寫。

(2) 逐字稿整理找出意義片段:研究者將反覆閱讀逐字稿與過程錄音檔,

對逐字稿內容加以編碼,形成主題,重複比較對照對初步瞭解,掌握 整體意義之後,形成主題脈絡。

(二)錄影資料分析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問題,研究者初步形成編碼類別後,與指導教授一同 進行進一步的概念想法討論與澄清,並依建議修改與擴充後完成編碼類別。

研究者接著進行內容分析,並持續與指導教授討論,以確認對資料理解之一 致性。為配合研究過程詮釋分析的實際需要,因此將究過程中所使用各種原 始資料編號方式的彙整。以下為本研究資料分析轉錄代碼(見表 3)。

38

表 3

資料分析代碼一覽表

(三)執行功能問卷分析

針對發展遲緩帅兒的能力表現,主要照顧者和研究者於研究進行前及研 究結束後施測二次。並且,依「執行功能問卷」結果,進行加總統計並將數 據轉換繪製成折線圖表,來瞭解發展遲緩帅兒發展能力之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