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蒐集處理與分析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資料蒐集處理與分析

質性研究的目的在於發現,收集資料的過程本身並不是最後的終極目的。質 性研究的最後目的是要分析、詮釋以及呈現發現結果(吳姿儀、李奉儒,1999)。

36

37

本研究藉由文件的收集與分析來探討快樂國小金融課程的實施狀況及實施 成效,並且與觀察犯訪談資料做交叉檢核,如有疑問再請教訪談對象以澄清事實。

本研究主要收集的文件資料包含:學校的基本資料、金融課程介紹手冊、教師教 學相關檔案、學生學習單或回饋單等資料,以作為分析和校正之用。

貳、資料的整理與記錄

本研究主要採取參與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三種主要的資料收集策略。參與 觀察室將觀察現場中所發生的行為及互動情形整理成文件;訪談則是將過程錄音,

然後轉換成逐字稿。因此所收集的資料會包含觀察記錄、訪談錄音、訪談逐字稿、

相關文件及研究者省思札記,以下將就資料的來源,分別說明處理的方式:

一、觀察資料

研究者完成現場觀察後,立即與當日做成記錄。觀察記錄表的內容將清楚檢 視觀察的主要事件時間、地點、參與人員,編列行數後,將在表格左右兩邊預留 空格,左邊空格作為資料分析編碼用,右邊空格作為備註之用。本研究引用觀察 資料時,將註明觀察日期,再以數字 01、02、03…代表此資料為第幾次觀察,

再以數字表示行數,如「觀 20131225:01002~008」,即表示資料引自 2013 年 12 月 25 日的第一次觀察記錄,002~008 則表示資料來源是從第 2 行到第 8 行。

二、訪談資料

研究者將訪談的錄音內容詳實的轉成逐字稿,並將訪談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和 肢體動作加以註明。訪談記錄內容註明訪談對象、時間、地點和情境,將訪談內 容打成文字後,交由受訪者檢視,確定逐字訪談稿正確無誤。訪談記錄表將註明 行數,逐字稿兩旁預留空格,左邊空格作為資料分析編碼用,右邊空格作為備註 之用。本研究引用訪談逐字稿內容時,會以大寫英文字母區別受訪者身分,再以

38

數字表示訪談的人次、受訪次數及行數,例如「訪 S0105023~028」為 S0105 表 示資料引自第一位學生第五次訪談逐字稿,023~028 則為資料引用內容的第 23 行到第 28 行。

表 3-2 訪談資料編號

訪談資料編號代號 代表意義

T01/T02/T03/T04/T05 T01 代表 1 號學校人員,並依此類推。

S01/S02/S03/S04/S05 S01 代表 1 號學生,並依此類推。

P01/P02/P03 P01 代表 1 號家長,並依此類推。

T0501048~051 T05 代表第五號教師,01 代表在第一次訪談,048~051 表示訪談內 容逐字稿的的四十八到的五十一行。

三、文件資料

文件資料以教學現場發給之教學學習單、教師教學檔案等相關資料,將以正 本或影本的方式收集。彙整時,將依文件資料類別按先後順序編號。以代碼作為 分類和編碼後,再依頁碼順序呈現文件資料內容。本研究引用文件資料內容將以 頁數呈現,如「文 A0607」即表示第一種文件資料的第 6 份文件第 7 頁。

參、資料的分析與詮釋

質性研究是一種有系統的選擇、歸類、比較、綜合及詮釋的過程。初步的資 料分析是將一堆資料賦予意義的第一步。初步資料分析的策略有:組織資料;瀏

39

覽所有可能含有主題與類別的資料,並且按照順序編碼以利安置資料、尋找主題 類別、組型及觀念;把規則以及意義寫成備忘錄;針對主題中已經完成的部分,

閱讀文獻後,以協助了解資料;為分析和研究資料,重新界定探究的焦點(王文 科,王智弘,2006)。

資料收集後必須要加以詮釋,才能決定資料如何統整(李政賢、廖志恆、林 靜如,2007)。在詮釋之前,必須要先對資料進行詳實的描述。詮釋包括解釋發 現的結果、回答有關「為什麼」的問題、指出特定的研究結果其重大意義,並且 找出分析架構之組型(吳姿儀、李奉儒,1999)。研究者將採用下列方式進行資料 的分析和詮釋:

一、進行觀察記錄、訪談資料內容分析和編碼

研究者將觀察紀錄和訪談資料加以檢視後,瀏覽含有主題的資料,分析不同 段落的意義和範圍,找出相關與研究主題的重要敘述,依照其性質做適當的編碼,

並且記錄在各記錄表的左邊空格中,而觀察和訪談記錄表右邊的空格,則是利於 觀察和訪談記錄的詮釋或備註。

二、發展主題類別

研究者將資料完成編碼後,逐項的比較、分類,將內容相同的一料歸為同類 後,再將其發展為主題類別。如金融教育課程實施狀況、影響金融課程實施的因 素等,接著再將相同性質的資料,依序放置在同一資料夾中,並且標明該資料夾 的名稱。

三、統整主題類別以建立架構

研究者將資料經過編碼分類後,便開始分析主題類別項目間的脈絡,找出相 互之間的關係,將相同性質的類別加以合併,再經過統整過程形成主題概念架構,

40

以回答本研究之待答問題。

四、相互校正

研究者將評估從不同策略來源、不同時間、不同對象所收集而來的資料正確 性,運用三角交叉法進行比較、校正,並且再次向訪談對象求證,已確定資料的 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