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資料處理方式,分為量化資料統計考驗與質性資料分析兩部分,量化資料 是使用「批判思考意向量表」與「批判思考測驗第二級」研究工具蒐集學生學習前/後測 得分,以 SPSS for Windows 17.0 中文版電腦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而質性分析的部 份以參與觀察、內容分析、言談分析、文件分析等研究方法,所蒐集學生學習過程的質 性資料進行歸納與詮釋,其處理方式分別說明如下:

一、量化資料部份

本研究使用「批判思考意向量表」與「批判思考測驗第二級」於前/後測結束後,隨

即進行電腦編碼,以 SPSS for Windows 17.0 中文版電腦統計軟體進行統計考驗分析,

研究顯著水準皆定為α=.05,所使用統計方法如下:

(一) 描述性統計

對「批判思考意向量表」及「批判思考測驗第二級」前測及後測得分的各面向指標

分數進行基本描述性統計工作。

(二)相依樣本 t 考驗 (t-test)

採用相依樣本 t 考驗在學習者接受「行動-反思」學習策略前/後,比較其批判思考 意向與能力,各項得分顯著差異如何。

二、質性資料部份

本研究質性資料的部份,主要為學生於每次上課小組意見論辨之言談內容,其資料

處理方式如下:

(一) 轉譯文字

將學生在意見論辯之言談,以文字的方式予以轉譯,並製作原案轉譯稿。本歷程原 案,由研究者「行動-反思」學習過程中,各小組在參照情境中小組意見論辯言談,以

文字方式予以轉譯而記錄的資料,學習者私下的談話、言談時的動作或表情,除非有助 於言談的瞭解,否則不加以轉譯。以下,針對本研究小組意見論辯原案轉譯的規則和編 號代碼加以說明:

1. 討論日期以「年_ 月_日」表示,例如「2010_10_05」。

2. 討論組別是以小組的組別名稱做區別,以「A」表示 A 隊,B「B」表示 B 隊,

如「A _2010_10_05」。

3. 討論回次以「DIS 4」表示,意指「意見論辯第 4 回」。

4. 訪談員以「IN」表示,如訪談員發問「IN:?」。

5. 該發言學習者依其匿名表示,如阿元同學發言「阿元:」。

6. 學習者若做出手勢、表情、動作,則以藉由「()」中做描述,如「阿元:(拿 紙筆畫圖)…」。

圖 3-3 轉譯範例圖示 IN:嗯哼,你們剛剛比賽有遇到什麼問題嗎?

阿元:籃板球搶不贏對方。

IN:為什麼會搶不贏對方呢?

阿睿:因為對方內線的球員身高很高,我們在籃下比較吃虧。

小華:可能我們沒有卡位吧!讓他很輕鬆尌可以抓到籃板 阿睿:而且防孚籃板抓不到,讓他以直接在籃下補進得分。

小華:對啊!籃板抓不到,讓他們有第二波、第三波進攻的機會。

IN:嗯哼,那你們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阿元:對方出手防孚球員尌要卡位。然後卡位要確實一點。

阿睿:不要讓那個高的球員容易進到籃下,把他卡在外面。

小華:可以安排多一點人在籃下幫忙防孚。

IN:嗯哼,那你們下一場準備怎麼進行?

阿元:對方球員出手尌要卡位,卡位要確實一點,然後安排多一點人在籃下

(用小黑板畫圖)幫忙防孚高的人並且抓籃板。

IN:好,那我們下一場尌詴看看。

(2010_10_05_ A _ DIS2)

(二)資料整理與分析

依據轉譯稿的資料,進行小組意見論辯之內容分析與言談分析,並依據資料,處理 言談之類目。

小組言談的處理方式,主要是從說的內容中,隨著分析而建立工具。依據言談內容 的主題,將學習者的交流做劃分,主要想了解的問題尌是「學習者討論了什麼」。其次,

則是依據學習者論辯思維邏輯的銜接,做言談的區隔劃分,欲了解的問題在於「為了行 動,學習者們說了什麼」、「為了行動,學習者籃球遊戲策略和意義是如何被發展的」、

「行動後,學習者針對籃球遊戲策略有效性的評估」。在這些「行動-反思」學習過程 中他們在批判思考實際應用的情形,以下圖 3-4 的分析流程圖加以說明:

圖 3-4 小組意見論辨資料分析流程 轉譯小組

意見論辯言談資料

將小組言談資料,依「行動-反思」

學習的過程,各個構面為主軸進行 歸類。

將「行動-反思」各個構面分析的 內容,再以批判思考能力的構面進 行分析。

將前/後期參照情境小組論辯資料 批判思考分析結果,呈現學生言談 過程中批判思考展現的情形。

(1) 將小組在參照情境中意見論辯的口語資料,依照「行動-反思」的過程:以發現 哪些問題、發生問題的情境為何、提出問題解決策略、行動前策略有效性的評估 與行動後策略的驗證等構面進行歸類。

(2) 批判思考能力五個構面進行分析:「辨認假設」、「推論」、「演繹」、「解釋」、

「論證評鑑」五個批判思考能力的面向,針對「行動-反思」過程中每個構面進 行批判思考能力的分析,以呈現學習者在「行動-反思」過程中,學生在小組意 見論辯時批判思考技巧實際運用情形。

(3) 將教學實驗期間,將學習初期與後期參照情境中小組論辯言談資料進行批判思考 技巧分析的結果,呈現學習者在「行動-反思」意見論辯過程中批判思考能力實 際應用的情形。

(三)檢驗信效度

質性研究的信度,則是指他人也可同意我所選擇看事情的角度。為達成分析的信效 度檢驗,在效度方面,研究者除了回到意見論辯資料中,反覆地檢視所劃分的類目、詮 釋是否有意義之外,並與實驗教師進行討論、評估。再由研究之外的學科專家審查,以 求資料具有效度。信度方面,研究者請學科專家、實驗教師先閱讀原案轉譯稿的內容後,

再針對研究者所分析轉譯稿言談內容的合理性做檢視。若是可以同意,則在信度上應是 可以成立,若學科專家與實驗教師認為在分析上有不同的意見,這時研究者需與實驗教 師與學科專家做進一步討論,並加以修正。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呈現本研究之結果,全章分為四節:一、「行動-反思」學習課程在學生批判思 考意向的影響;二、「行動-反思」學習課程在學生批判思考能力的影響;三、「行動-反 思」學習課程學生在批判思考能力展現的情形;四、研究者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