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節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為說明本研究三項目標行為,即「時間 知覺」、「時間定向」與「時間管理」的量化資料的蒐集與處理方式;第二 部份則說明本研究之信度與效度資料的分析方式。

壹、「目標行為」的資料處理部分

本研究的教學實驗依變項為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的時間處理能力 教學成效,三項目標行為包含「時間知覺(Time perception)」、「時間定向 (Time orientation)」、「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研究方法採用單一受 試-跨行為多探試實驗設計,研究者根據受試者在基線期、實驗處理期、維 持期三個階段所評量之答題情形進行分析,並將各階段評量之通過百分率 繪製成曲線圖,由曲線圖中資料點的分布情況進行視覺分析,並以摘要表 的方式分析階段內、相鄰階段間之變化外,輔以 C 統計考驗說明受試者的 進步情形是否達顯著水準,並呈現其實驗結果。上述各項資料資處理之敘 述說明如下:

一、視覺分析

將基線期、實驗處理期、維持期的資料以點繪出,以曲線方式呈現各 階段的變化後,再將曲線圖資料摘要成表,比較基線期(A)、實驗處理期 (B)、維持期(M)間的差異,以下是視覺分析摘要表的說明(杜正治,2006):

61

(一) 階段內的變化分析

1. 階段次序:基線期為(A)、實驗處理期為(B)、維持期為(M)。

2. 階段長度:分別計算三個階段內資料點的次數,並分別記錄。每階段長 度至少需要三個連續的資料點,且資料點呈現穩定後才可結束該階段。

3. 趨向穩定性:

(1)首先要先選定「穩定標準百分比」,視資料點的範圍(最高點與最低點之 間),若最高點超過 50,取 10%的穩定標準百分比;若最高點為 25~50 之間,取 15%,若低於 25,則取 20%。

(2)決定好「穩定標準百分比」後,再乘曲線中的最高資料點得「穩定標準 值」。

(3)以趨向線為準,畫出前後與趨向線平行的兩條平行線,其平行線與趨向 線的範圍為二分之一的穩定標準值,可得「穩定標準範圍」。

(4)計算曲線上所有的資料點落於「穩定標準範圍」內有多少點,並將其轉 換成所佔百分比,即可得「趨向穩定百分比」,或若取小數,即可得「趨 向穩定係數」。

(5)最後根據趨向穩定係數判定「穩定」或「多變」,通常穩定係數超過(含).75 以上可判穩定,低於.75 則為多變;然而目前並無一套客觀的判定標準,

故除了文字的判決外,視覺摘要表內亦應附上數字以作為參考。

4. 趨向預估:此預估為表示各資料點線性分布的趨勢。趨向預估以中分法 估計資料路徑的趨向,將階段內的資料平分為二,計算每一半資料的平 均值,然後將兩個平均值標記於各半的中點,將這兩個點連成一線,即 是階段內的趨向走勢。於本研究中,若線往上(∕),表示進步(+);若線 往下(∖),表示退步(—);若線呈現水平(—),則表示不變(=)。

5. 平均水準:將資料點的總和除以資料點的個數,可得到各階段的平均水 準,即階段內資料平均值,用以代表各階段的平均狀況。

62

6. 水準穩定性:

(1)算法與趨向穩定百分比相近;算出平均水準數後,畫出與 X 軸平行的直 線後,可得「平均線」。

(2)以平均線為準,畫出前後與平均線平行的兩條平行線,其平行線與平均 線的範圍為二分之一的穩定標準值,可得「穩定標準範圍」。

(3)計算曲線上所有的資料點落於範圍內有多少點,可得「水準穩定係數」

或「水準穩定百分比」。

(4)最後根據趨向穩定係數判定「穩定」或「多變」,判定方式亦與趨向穩 定係數相同。

若水準穩定性越高,表示該階段內資料變化越小。

7. 水準變化:指曲線上第一個資料點和最後一個資料點此兩點的差值,並 指出變化呈現進步(+)或退步(-),如果水準無變化則記 0,此可以看出 資料從最初到最後的改變。

8. 水準範圍:計算該階段內資料點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差距,水準範圍越 小,表示越穩定,變化越小。

(二) 相鄰階段間的變化分析

1. 階段比較:指出要比較的階段名稱。

2. 趨向路徑與效果變化:將兩個不同階段的趨向列出並比較,並根據行為 定義標出正向或負向,可看出介入處理的結果。

3. 趨向穩定性之變化:指比較兩階段間趨向穩定性變化之情形,包括穩定 到穩定、不穩定到穩定、穩定到不穩定、不穩定到不穩定四種情形。

4. 重疊百分比:指後一階段有多少資料點落於前一階段範圍內資料點之所 佔百分比,也就是計算相鄰階段資料點重疊的幅度。當基線期與實驗處 理期重疊比例越低,表示研究介入對目標行為的影響越大;而實驗處理 期與維持期重疊的比例越高,則表示研究介入的影響具維持效果。

63

5. 非重疊百分比:在非重疊百分比方面,研究者採用 Thomas & Margo (1998) 對 於 基 線 期 和 處 理 期 兩 階 段 的 非 重 疊 百 分 比 (Percentage of Non-overlapping Data,簡稱 PND)觀念來解釋實驗介入是否有效。兩階 段間的 PND 值越大,就表示基線期內的資料與處理期內的資料差異越 大,也就是實驗的介入越成功。其有效與否的標準如下:當 PND 值大 於 90%時,表示該介入是非常有效的;當 PND 值介於 90%~70%時,表 示該介入是有效的;當 PND 值介於 70%~50%時,表示該介入可能是有 問題的;當 PND 值小於 50%時,表示該介入是無效的。

6. 水準變化:計算前一階段和後一階段之間水準的變化,即前一階段的最 後一個資料點減後一個階段第一個資料點的值,此亦可稱為實驗的立即 效果,並標出進步(+)或退步(-),如果水準無變化則記 0。當介入新的 階段時,若立即出現較大的水準變化,指介入有效或強而有力。

二、C 統計考驗

本研究採用簡化時間序列分析法(simplified time-series analysis)的 C 統計考驗,輔以說明視覺分析的結果。C 統計提供一種簡單的評估方法,

最少要有 8 個觀察點才足夠,主要是考驗時間系列的資料之趨勢的顯著 性,當平均水準間有明顯差異,但實際上階段間的趨勢、行為水準或資 料路徑坡度較難由視覺分析法清楚得知時,即可使用時間序列分析法進 一步考驗受試者的進步情形是否達顯著水準(杜正治,2006)。

公式之中,X表示平均數,Sc 值表示平均數標準誤,Z 值則表示 C 值與 Sc 值的比。階段內的資料透過 C 統計考驗後,所得 Z 值若未達顯 著水準,表示該階段之行為呈現穩定狀態,可進入下一階段進行處理;

反之,所得 Z 值若達顯著水準,則表示該階段之行為表現變化幅度甚大,

呈現非穩定之狀態。而相鄰階段間的資料透過 C 統計考驗後,若將基線 與介入處理相鄰兩階段資料代入公式,所得 Z 值若達顯著水準,表示其

64

65

66

二、效度考驗部份

本研究為了考量社會上與受試者相關的人員(研究者已除外)對本研究 結果的看法是否與研究者一致,而設計「時間概念教學成效問卷」,邀請 受試者原班級的兩位教師進行填答,以建立社會效度(social validity)。

題目內容分為兩部份:第一部分為評量本研究目標與實施方法的層 次,共計五個項目,以五分量表的評分方式,由受試者的兩位班級教師進 行勾選,1 分表示「很不同意」給、2 分表示「不同意」、3 分表示「沒意 見」、4 分表示「同意」與 5 分表示「非常同意」;其問卷回收後,研究者 將平均兩位教師於每一項所評分之同意度,而該平均分數即為本研究目標 與實施方法的社會效度。第二部份則為評量本研究之實施效果,內容依據 三項目標行為加以敘述,即「時間知覺」、「時間定向」與「時間管理」,

共計六個項目,評分標準為針對受試者接受時間概念教學後在三項目標行 為的輔導效果給予評分,以五分量表的評分方式,由受試者的原班級教師 進行勾選,1 分表示「很不好」、2 分表示「不好」、3 分表示「沒改變」、4 分表示「好些」與 5 分表示「好很多」;其問卷回收後,研究者將平均兩 位教師於每一項所評分之認同度,而該平均分數即為本研究實施時間概念 教學於學生後之成效的社會效度。最後,綜合歸納兩位教師針對兩位受試 者進行時間概念教學後的評分意見,以建立本研究之完整社會效度。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