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訊使用環境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探討高中職校長資訊使用環境對資料導 向決策影響之關係研究的相關文獻,以做為實證研究的理論基礎。本章共分 為三節,第一節探究資訊使用環境的意涵與其相關研究,包含資訊使用環境 之意涵及其理論架構和相關研究;第二節則探討資料導向決策的意涵與相關 理論,包含資料導向決策的意涵與其理論基礎、對學校決策的影響及其應用 和相關研究;第三節則探討資訊使用環境與資料導向決策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資訊使用環境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研究係為瞭解高中職校長之資訊使用環境,探究其對資料導向決策之 影響,因此有必要深入瞭解資訊使用環境之意涵。本節先敘述資訊使用環境 之意涵,進而指出資訊使用環境之理論架構,以瞭解資訊使用環境之意涵及 其價值,最後探討其相關研究,茲其分述如下:

壹、資訊使用環境之意涵

將資訊轉化為行動即是決策(McClure, 1978)。 決策的目的乃在於擬訂 方案解決問題,而在決策的過程中是參考多元的資料,資料能提供決策有價 值的參考(張善楠,1999)。李弘輝(2003)亦指出,具品質的資料,可以反 映教育情境與教育現象的真實,以利做出客觀、正確之決策。故首先我們先 認識資料、資訊與知識之差異與關係,進而瞭解資訊使用環境與資訊行為間 之關聯。

一、資料、資訊與知識

決策之能有效,是因資料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故資料的蒐集是作出正確 決策的第一步。但廣泛的資料蒐集並無法指導行動,需經轉換提升為資訊。

Breiter 與 Light (2006)提出資料轉換之過程,即將資料提供決策之前,需 經轉化之歷程,使原始之資料有意義化,方能成為具價值之知識,而轉化之 歷程需經三階段(如圖 2-1):

(一) 資料(data):資料是以原始狀態存在。它們本身並不代表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何涵意,因此能以任何形式存在;資料可能能用,也可能不能用。

因此資料是否能成為資訊,端視人們對這些資料理解的程度。

(二) 資訊(information):資訊尌是與周遭的情境作連結後,給予 意涵的資料。而這些資訊被用來去理解及組織我們周遭的環境,

並揭開資料與環境之關係。但若資訊獨自存在時,它並不具有對 未來行動的啟示。

(三) 知識(knowledge):蒐集這些有用的資訊並用於指導行動的 方針即為知識,知識是經由一系列的過程被創造。

圖 2- 1 資料轉化為知識的歷程。取自“Data for Shool Improvement: Factors for Designing Effec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 in School,” by A.

Breiter, & D. Light, 2006, Educ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9(3), p. 210.

蒐集 組織

概要 分析

決策 綜合

資料

資訊

知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尤克強(2001)亦指出,知識不是資料也不是資訊,但是三者卻是密切 相關(如圖 2-2)。

圖 2- 2 知識鏈結。取自知識管理與創新(頁 45),尤克強,2001。臺北市:天下 文化。

Taylor(1982) 的增值譜(value-added spectrum)中(如圖 2-3 ):指出 資訊增值的五個階段,主要經由「資料」、「資訊」、「通知知識」、「產出性知 識」和「行動」所組成。並透過「組織」、「綜合」、「判斷」和「決策」四個 過程,讓資訊得以增值。依照 Taylor 的增值譜,分述如下:

1.資料:資料是一種基本的符號,在系統內會依情境脈絡給予適當的標 籤,並付予屬性。在資料處理中,每一個標籤都是一個欄位,欄位的集 合尌是記錄,記錄的集合尌是檔案,而這些都是資料。但若沒有進一步 的處理,這些資料都是無效的,故每個系統都需定義它的資料是什麼。

2.資訊:資訊是當資料間建立關聯後,即成為資訊。這些非僅止是具有 標籤而已,而是具有結構與關聯的資料,更重要的是建立這些結構關係 的規則與條件。

3. 通知知識:是以通知 (inform) 為目的之知識。使成為個人專業的知 識。其間必頇經過挑選、分析、比較和解釋的程序,讓資訊成為個人的 通知知識。

4. 產出性知識:據以成為行動或決策的知識。經由判斷的程序,權衡各 種選項之優缺點,選擇符合組織目標做出決策成為具體行動之依據。

資料 資訊 知識 價值

意義 思考 行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圖 2- 3 增值譜。取自“Value-Added Processes in the Information Life Cycle,” by R. S.

Taylor, 1982,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33(5), p. 342.

行動

符合目的 妥協 談判 選擇 產出性知識

提出 選項 優點 缺點 通知知識

挑選 分析 檢驗 比較 解釋 資訊

分組 分類 關聯 格式化 符號化 展現 資料

決策程序

判斷程序

綜合程序

組織程序

process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一書中說明資訊增值模型,有助於解釋使用 者的使用動機與資訊系統的功能是否良好。此增值模型(如表 2-1)提供了一 個有組織的,並能考慮系統進程附加價值的框架,用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表 2- 1

Taylor 的增值模型

USER CRITERIA OF CHOICE 使用者選擇標準

VALUES ADDED BY SYSTEM INTERFACE

按系統界面附加價值

VALUES ADDED BY PROCESSES 操作處理附加價值

EASE OF USE 易於使用性

Browsing 瀏覽 Formatting 格式化 Mediation 調解 Orientation 取向 Ordering 訂購

Physical Accessibility 實際可獲性

Alphabetizing 字母排序 突出重要項目

NOISE REDUCTION 降依干擾

Item Identification 項目的識別 主題描述

Subject Summary (Abstract) 摘要 Linkage 連鎖、連結

Precision 精密 Selectivity 選擇性

Indexing 索引

Comprehensiveness 全面性 Currency 流通

Reliability 可靠性 Validity 有效期

Quality Control 質量控制

Editing 編輯分析和比較資料的編輯 Updating 更新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Data 分析和比較數據

ADAPTABILITY 適應性

Closeness to Problem 貼近問題 Flexibility 靈活性、彈性 Simplicity 簡單

Stimulatory 刺激

Provision of Data Manipulation Capabilities 提供數據處理能力

輸出的相關性排名

TIME-SAVING 省時

Response Speed 回應速度 Reduction of Processing Time 減少處理時間

COST-SAVING 節省成本

Cost-Saving 節省成本

Lower Connect Time 較低的連接時間 Price 價格

註:取自 Value-added process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p. 50), by R. S. Taylor, 1986, Norwood, NJ: Ablex.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資訊是任何組織改進的依據,作決定者若對決定點和行動點間缺乏公正 的溝通管道,則他將無法蒐集和分析基本的資訊(吳清基,1983)。但資料 要如何蒐集成為有效且具可信賴的型式,是學校行政人員將資料使用在其決 策上的一個關鍵要素(LaFee, 2002)。當資料被認為是有效和可靠的蒐集和 分析,資料不僅確認什麼是運作良好,同時也透露了目前與用來激勵蒐集行 為的願景之間的差距(Zmuda, Kuklis, & Kline, 2004)。

綜上所述,資料的蒐集、組織是決策的基礎,但只是資料的集合,並無 法提供決策者作出最適合的決定,需經綜合分析,去蕪存菁,始能成為有用 的資訊,提供決策判斷,解決當下或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二、資訊使用環境的意義

在瞭解資料與資訊之差異後,對於利用這些資訊的使用環境,Taylor

(1982)則以球賽作比喻:資訊使用環境有如球場大小形狀、球隊大小、賽 場規則、必備技巧及對勝負判斷的標準。其對組成資訊使用環境參考架構之 因素分析如下:(1) 組織(organization):描述組織的作為、基礎知識、統 計項目(大小、結構及知識工作者與生產工作者之比例等)、訊息的非正式傳 播(資訊流動方式、權力中心及管理風格等)及對象;(2) 使用者或參與者

(people):在此環境中生活、工作及參與的角色;(3) 問題 (problem):瞭 解使用者將資訊環境中的問題轉換到資訊系統中的分類。計畫者與決策者對 資訊的需求並非架構在學科上,而是以功能或任務導向;(4) 資訊產品、服務 及系統(information product, service and system, IPSS):敍述功能與使用、訊 息類型與程序、技術與媒體、傳播的模式與介面;(5) 使用者成本與利益:使 用者對環境的投入(時間、努力或金錢)與獲得。

Taylor(1982)並將資訊使用環境定義為: (1)影響資訊流入、維持及流 出在任何已定義的群體;(2) 決定是否為有價值的資訊乃是依據所在環境來訂 定評定標準。即資訊環境是集合著許多變項,而這些變項會影響資訊的流動 並決定其評定標準。Luo (2008)指出不同層面的問題在作決策時,會受到因 為不同的個人或工作環境的因素所影響,此不同的個人是指個人的經驗及學 習背景。Marsh、Pane 與 Hamilton (2006)也指出,蒐集到的資料類型、執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的分析及最後做出的決策,均會因教育系統層級(教室、學校和學區)之不 同而有所差別,即所在環境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資訊使用環境的關鍵在於人與環境。因為個人不同的經驗及 學習背景,會造成對資料的蒐集、選擇、組織、分析而有所不同。環境的條 件不同,所需使用的資料類別亦會跟著不同。是故,資訊使用環境可解釋為:

「集合多個變項的綜合體,在這不同變項交互影響下,提供當下做出最佳決 策的環境。」

三、資訊行為

資訊使用環境的描述,集中在三個定義的因素:(1) 影響資訊行為的組織 之結構、目的和方向; (2) 在組織工作的人和那些因為他們的訓練和責任而 呈現出不同的種類資訊需求的人;(3) 這群人所引貣的問題向度和反映在他們 特定工作環境的問題向度(Taylor,1986)。上述提到所謂的資訊行為是指人類 行為的全部有關資訊來源和管道,包括主動和被動的資訊搜索,以及資訊的 使用。因此,它包括面對面的與他人溝通,以及被動的接收資訊(Wilson, 2000),如圖 2-4。

圖 2- 4 資訊行為。取自“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by T. D. Wilson, 2000,

Informing Science, 3(2), p. 5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資訊的使用環境,可以作為一個廣義模型,有益於應用在任何一個特定 人群場合中,對於資訊行為的組織、描述和預測 (Taylor, 1991)。Rosenbaum (1993) 認為資訊行為是人與工作環境的交互作用這樣的概念上,組織決策也 可被視為是一項資訊行為。且資訊行為是視情況而訂的,多面向的及動態的

(Choo, 2002)。資訊行為受到以下四個因素之影響:(1) 一群對工作本質及 資訊角色有共同假定的人;(2) 運用於判斷資訊有效性問題的向度;(3) 影響 個人對資訊價值及資訊取得態度的工作環境;(4) 對問題解決的認知(Luo, 2008)。即人之資訊行為是人與環境之相互作用,Luo 亦指出個人對工作性質 的想法與態度受個人所受的教育、專業訓練、職業及日常活動影響,並成為 其資訊行為的特色。

綜上所述,資訊行為是資訊使用環境下的產物,在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綜上所述,資訊行為是資訊使用環境下的產物,在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