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依據單一受試實驗研究之跨受試多探試設計,所蒐集的資料包括三位受試 者基線期、介入期及保留期三個階段的資料。

研究者記錄每位受試者每次評量資料,於實驗結束後將資料彙整成統計表,並一 一點繪出各受試者的曲線圖。再以視覺分析法、C 統計考驗、觀察者一致性、評分者 信度和社會效度分析來分析實驗結果。以下就各類資料分析加以說明。

壹、視覺分析

視覺分析內容包括受試者在各階段內的變化分析與階段間的變化分析,茲將其所 包括的內容說明如下。

一、階段內的變化分析

1.階段順序:基線期為A、處理期為B、保留期為M。

2.階段長度:指單一階段內資料點蒐集的次數,即階段內資料點的數目。本實驗研究 分別計算三個階段內資料點的個數。

3.預估趨向路徑:使用中分法畫出階段內的趨向線,配合標的行為決定路徑是(1)+表 示進步;或(2)-離各資料點最近的一條線,表示退步。

4.趨向穩定性:由趨向線再算出趨向穩定,趨向穩定係依據階段內沿著趨向線有多少 資料點落在預定範圍內的百分比而言。根據趨向穩定係數進而判定為「穩定」或「不 穩定」。若穩定係數超過(含).80以上則為穩定,低於.80則視為不穩定。

5.平均水準:將資料點總和除以資料點個數即為平均水準,用以表示該階段的平均狀 況。

6.水準穩定性:以該階段中最大值的20%為範圍,以通過平均數且平行於X 軸的水準 線為標準,計算落在該範圍內的資料百分比,以80%的資料點落在20%的範圍內視為

穩定的資料。水準穩定性愈高,表示該階段內資料的變化愈小。

7.水準範圍:計算該階段內資料點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距,以了解該階段內資料點變 化的情形。水準範圍愈小,表示愈穩定,變化愈小。

8.階段內水準的變化:在階段內的資料點中,找出第一個資料點和最後一個資料點之 間絕對值的變化,水準變化愈小,代表愈穩定,並配合標出進步(+)、退步(-)

或無變化(=)的符號,可看出階段內資料從最初到最終的改變。

二、相鄰階段間的變化分析

1.階段比較:指出所要比較的階段名稱。

2.趨向方向與效果變化:將兩個不同階段的趨向列出並比較,並根據行為定義標出正 向或負向,可看出介入處理的結果。

3.趨向穩定性變化:由兩階段的趨向穩定度判斷兩階段是屬於「穩定」或「多變」,包 括穩定到穩定、多變到穩定、穩定到多變、多變到多變四種情形。

4.水準間變化:計算前一階段和後一階段之間水準的變化(前一階段的最後一個資料 點減後一個階段第一個資料點的絕對值),並標出進步(+)或退步(-)。如果水準 並無變化,則記0。當引進新的階段時,若立即出現較大的水準變化,意味強而有力 或有效介入。

5.重疊百分比:以前一階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為範圍,計算後一階段各點落在該範圍 內的百分比。重疊的百分比愈低,表示兩個階段間受試者的表現差異愈大,則介入的 效果愈好。

貳、C統計考驗

本研究採C統計來考驗三位受試者進步的情形是否達顯著差異,以驗證介入效果。

C統計的計算公式如下:

參、信度考驗

本研究在教學期間,教學步驟採觀察者間信度百分比進行考驗,評分者一致性程 度愈高就愈能增進研究資料的可信度(杜正治,2006)。本研究的信度考驗包含兩部分,

分別為教學步驟一致性與評量結果一致性考驗,教學期間皆以錄影記錄上課情形,並 於每單元教學結束後,由研究者及另一位資源班老師分別進行檢核,茲將信度考驗分 別說明如下。

一、教學步驟一致性

教學步驟一致性的檢核,採交互觀察者信度(王文科,2001)。每位受試者皆隨機 選取三個單元進行,由檢核者利用表 3-5「教學步驟檢核表」記錄,勾選「是」得 1 分,勾選「否」得 0 分,以步驟符合百分比呈現,計算方式如下:

教學步驟符合百分比= 符合項目數

所有檢核項目數 ×100﹪

表 3-5 教學步驟檢核表

符,以瞭解評量結果的一致性。根據Copper、Herson 與 Heward (1987)評分者信度 應取每一階段的20%以上作為考驗。因此,研究者依據每位受試者教學單元數隨機抽 取20%的次數,進行評分者間信度考驗,其中,受試甲在基線期選一次(3×20%),處 理期與保留期各選二次(7×20%、9×20%);受試乙在基線期選一次(5×20%),處理 期與保留期各選二次(6×20%);受試丙在基線期、處理期各抽選二次(6×20%),保 留期一次(3×20%)。表3-7為受試者評量一致性的考驗結果。

表3-7 受試者評量一致性考驗結果

階段內一致性

階段

受試 基線期 處理期 保留期 階段間一致性平均值

受試甲 100% 100% 100% 100%

受試乙 100% 100% 100% 100%

受試丙 100% 100% 100% 100%

註: 評分者一致性=

不一致的次數 一致的次數

一致的次數

+ ×100﹪

由表3-7可知,在基線期、處理期、保留期三個階段內,受試甲、乙、丙的評量結 果一致性皆為100%,每個階段間的平均值亦為100%,可見本研究具有高度的評分者 信度。

肆、社會效度

研究者於整個實驗教學結束之後,為了瞭解整個實驗教學結果之社會效度,以自 編之「教學成效問卷」(附錄三)訪談三位受試者的導師及資源班老師,根據實用語文 課程結合多媒體電腦遊戲教學策略實施後的學習成效、學習態度表示個人意見。資料 編碼依照受試者及受訪者加以編排,受試甲為「A」、受試乙為「B」、受試丙為「C」;

「T」代表訪談班級導師;「RT」代表訪談資源班老師;阿拉伯數字則為訪談問卷的題 號。例如:「AT2」意為受試甲的班級導師,對問卷第二題的答題情形。最後研究者再

將所得資料加以整理,以瞭解實用語文課程結合多媒體電腦遊戲教學策略對受試者識 字學習能力的影響,以建立本研究之社會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