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的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再以開放編碼(open coding)將訪談資料歸納整理,加以分析、比較、分解成各獨立現象,並將這些現 象命名。以下以研究參與者的資料為例,舉例說明資料分析過程,其步驟為:

一、 將訪談錄音謄寫成訪談逐字稿 二、 反覆閱讀訪談逐字稿

三、 加入括弧補充語意 四、 語意單元斷句並編號

五、 與協同研究者取得斷句一致性 六、 抽取主要內容意義

七、 將相關內容群聚命名成為賦能成分 八、 跨受訪者共同主題歸納為賦能類別 九、 歸納為三大賦能核心要素

以下將每一步驟具體說明並舉例如下:

一、 將訪談錄音謄寫成訪談逐字稿

研究者謄寫逐字稿時,運用兩台錄音筆之檔案交叉比對,務必使逐字稿內容 清楚正確,且將每份錄音檔中的每一句話都加以編號,其編號原則及符號意義如 下:

(一) Q 代表研究者(訪談員),A、B、C、D、E、F、G、H 分別代表八位受督者(受 訪者)。

(二) Q001 代表訪談員的第一個發言,A001 代表受訪者 A 的第一個發言,依此 類推。

(三) 對話中遇到停頓時,以「…」表示。

(四) 非口語訊息亦須記錄,非口語訊息包括笑聲、嘆氣聲、或是哭泣…等。記 錄方式以小括號表示,例如錄音檔中出現笑聲,則在逐字稿中以(笑聲)

呈現。

(五) 有疑問的語氣,則用問號?表示。

二、 反覆閱讀訪談逐字稿

為了充分掌握受訪者所欲表達的涵義,確保內容整體性,研究者仔細反覆閱 讀訪談逐字稿。在閱讀過程中抱持開放的態度,避免將自己的主觀意識介入其中,

深刻的理解每一個字句及段落,用心體會受訪者所要傳達的重要口語與非口語訊 息,及其中隱含的意義。

三、 加入括弧補充語意

在反覆閱讀訪談逐字稿之後,對於受訪者語意不清或句子完整性不足之處,

研究者參酌前後文本,及實際訪談時對於受訪者表達意涵之體會與理解,於句中 加入括弧()補充其語意。另外,受訪者之發言內容與上一句發言或與訪談員發 問的問題有關時,則在受訪者的句子前,將其上一句發言或與訪談員發問的問題

以括弧()補充說明在內,以增進對於此句子之理解。

以受訪者C 的訪談部分逐字稿為例:

Q008:督導對於你後續跟個案的互動上有沒有什麼影響?

C008:我覺得,(督導對於我跟個案互動的影響)一個是我自己比較輕鬆,因為比較 安心說有個方向。然後另外一個是,可能跟個案談他也會覺得比較有方向,

因為我尊重他的方向,然後也去檢核(他的目標),我就覺得比較能夠跟著他 的目標走這樣。我覺得那個目標也很重要,沒有跟著他目標好像我走在前 面,他跟,可是可能會心有旁騖好像會看他自己想看的東西。

Q009:一方面你感覺比較輕鬆,然後好像個案感覺也比較有方向感。那有沒有注 意到自己有什麼不同?

C009:我覺得(自己)最大的不同是把那個原來很基本檢核的東西再拿出來,自己做 完也覺得其實是很有方向感的,這個方向感不是這麼完全的工作,一定只 是這個目標然後工作工作這樣子,是還有關心到其它延伸出來的比如說情 緒上面的(問題)。

四、 語意單元斷句並編號

將受訪者每一次發言中,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完整語意單元篩選出來,將之 斷句,整句發言間隔成許多的語意單元,再將這些語意單元加以編號。例如:受 訪者 H 的第八次發言,被篩選出三個語意單元,則這三個語意單元的編號即為 H008-1、H008-2、H008-3。斷句過程中將語意表達清楚的字句留下,而刪除其中 不影響語意理解的零星贅字。

以受訪者H 的訪談部分逐字稿為例:

H008-1:跟督導過程的關係…,我對他的放心,一個其實是在(督導)過程中看到他 不同面向

H008-2:另外一個是當我在督導過程把焦慮說出來的時候,反而讓我輕鬆了一些

H008-3:也因為老師講了滿多很具體的方式、問話、可以思考(的)向度,這些也讓

七、 將相關內容群聚命名成為賦能成分

將抽取出的主要內容意義進行歸類,將主題相關的賦能內容意義群聚(cluster) 在一起,並以一個概念類別對此內容主題進行賦能成分的命名。例如:H007-2、

H008-2、H009-1、H010-1、H017-1、H018-2、H048-1 都是敘述跟壓力與焦慮感下 降有關的內容,則將它們群聚在一起,且將這一個概念命名為「諮商工作的壓力

八、 跨受訪者共同主題歸納為賦能類別

八位受訪者的逐字稿皆各自完成上述群聚及賦能成分之命名後,再將八份個 別的資料作跨受訪者的統整,亦即將賦能成分相同的內容擺置一起,賦能成分不 同者則另外擴充,最後統整出共二十五個不同的賦能成分,每個成分的例句內容 可能來自多位受訪者的資料。接著針對此二十五個賦能成分,反覆閱讀並參考各 受訪者的逐字稿資料,理解其成分內涵及意義後,再找出共同主題概念並進一步 歸納成為賦能類別。本研究二十五個賦能成分共歸納出十四個賦能類別,如表3-6。

九、 歸納為三大賦能核心要素

歸納出十四個賦能類別後,再與本研究之相關理論與核心概念作對話,進一 步進行分析與歸納,涵蓋進入三大賦能核心要素中,包括個人內在要素、互動間 要素與行為要素,最終成為一個三層次的歸納架構,如表3-6。

表3-6 受訪者的賦能成分→賦能類別→賦能核心要素歸納層次表

第六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一、 信度方面

本研究為建立資料分析之信度,研究者邀請三位協同研究者參與分析工作,

此三位協同研究者分別以甲、乙及丙稱之。在資料歸納分析之前,甲君與研究者 共同取得斷句原則之一致性,兩人先針對同一份逐字稿獨立進行與研究主題相關 之語意單元斷句及編號,接著依雙方所完成之斷句計算出一致性,若一致性不足.8 則再以另一份逐字稿進行斷句,直到彼此一致性超過.8 為止。其間重要的步驟為 不斷相互討論對話,溝通彼此斷句原則及理由,取得雙方的共識,儘可能將後續 研究者進行斷句時之信度提昇到最高。本研究中,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共討論了 三份逐字稿,斷句一致性達.83。

本研究一致性之計算方式為:假設研究者於此逐字稿中與賦能相關之斷句數 為X 句,協同研究者於此逐字稿中與賦能相關之斷句數為 Y 句,其中斷句內容相 同的有M 句,則一致性即為 M 除以(X+Y)的平均值,故所得出之公式如下:

2M/(Y+X)

協同研究者甲君並參與討論各逐字稿的賦能類別命名、歸類及層次的檢核。

協同研究者乙君及丙君,則是參與層次再次檢核的工作,與研究者共同討論層次 分類的適切性,以及每項賦能成分意義的排他性。

二、 效度方面

本研究為確保資料分析的效度,設計一份受訪者效度檢核表(請參閱附錄七),

提供該受訪者接受訪談之原始逐字稿及研究者所完成該份逐字稿之「賦能要素、

類別及成分架構表」,請受訪者過目後,評估架構表之分析內容與當時參加焦點解 決團體督導後的賦能經驗感受符合程度達到多少百分比,請受訪者以 1 到 100 的 數字進行評估,其中1 代表非常不符合,100 代表非常符合,受訪者以自己主觀的 感受進行符合程度的評估,並用開放式問句請受訪者寫下對於閱讀這些資料後的

感想,以作為研究效度的參考指標。受訪者於效度檢核表中填寫的結果如表3-7:

表3-7(續) 受訪者效度檢核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