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賦能相關理論與研究

本節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賦能的定義與內涵;第二部分為賦能之多 元向度理論探討;第三部分為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與賦能;第四部分為國內其它領 域的賦能相關研究。

一、 賦能的定義與內涵

「賦能」是九0年代在人類服務哲學上的主要概念,(Bolton & Brookings, 1996),而「賦能」一詞是由 Barbara Solomon 於 1976 年之「黑人賦能」(Black Empowerment)一書所提出,並將之定義為「協助被污名化的某些社會類型中的人,

藉由增進人際技巧或社區影響力,降低其無力感的過程」(Solomon, 1976)。Solomon 所提出之賦能概念隨後也被運用在各個領域當中,例如社區心理學、醫護領域、

社會工作、女性議題、老人議題、心理健康、心理治療、諮商輔導領域等(McWhirter, 1991, 1994)。Hasenfeld(1987)認為自己的觀點比 Solomon(1976)所提出的更廣且更 為基礎,認為賦能是「幫助個體獲得來自於個人、組織或社區資源之過程,使個 體能夠獲得更多對環境的控制感,而達成自己的目標」。

簡言之,如 Duffy 與 Wong(2000)所言,賦能乃為提昇個人對生活的掌控感及 控制能力的運作機制(許維素,民 92)。但 Zimmerman(1995)更進一步指出,賦能亦 是一種過程,在此過程中,個人能夠更接近、明瞭、並掌控所欲的目標,且能善 用身邊的資源來達成目標。Chamberlin(1997)則認為,賦能是一個複雜且多向度的

概念,雖然含有自尊及自我效能的成分,但還是不足以涵蓋賦能的全部特點,所 以,他具體列出賦能的十五項操作型定義:

(一) 擁有做決定的權力(power)。

(二) 擁有獲得資訊和資源的機會。

(三) 做決定時可以有所選擇。

(四) 有自信及魄力。

(五) 對未來的改變有希望感。

(六) 學習批判性的思考,並用不同的觀點來看事情。

1. 學習重新定義「我是誰」。 2. 學習重新定義「我能做什麼」?

3. 學習重新定義「我和制度化權力機構」之間的關係。

(七) 學習憤怒和表達憤怒。

(八) 感覺不孤單,對某一團體有歸屬感。

(九) 充分瞭解一個人擁有他/她的權利(right)。

(十) 有效改變個人生活及其所屬社區。

(十一) 學習重要的技能,例如溝通。

(十二) 讓別人對自己的勝任感及行動能力改觀。

(十三) 不封閉在自己的主觀思維裡面。

(十四) 不斷地開創自我的成長及改變。

(十五) 提昇正面的自我形象,並扭轉被標籤化的污名。

Bolton 與 Brookings(1998)認為賦能是一種已內化的價值與態度,且這樣的價 值與態度是可以培養的。而 Spurgeon 與 Barwell(2000)指出,當一個人被賦能時,

通常有六個特徵:(1)發展出為其健康負責的技巧;(2)能夠獨立做決定;(3)能夠信 任他人並與他人合作;(4)工作與生活能維持健康的平衡;(5)能了解自己的資源及

不足;以及(6)有自信參與喜愛的活動。

二、 賦能之多元向度理論探討

雖然目前有關測量心理賦能的研究很有限,但是都支持一個假設:「賦能之個 人內在成分是多元向度的(multi-dimensionality)」(Bolton & Brookings, 1998)。

Rodwell(1996)也認為,「賦能具有多向度的本質」。以下介紹三個多向度之心理賦 能理論:

(一)Zimmerman 心理賦能理論

Zimmerman(1995)提出的賦能理論聚焦於個人層面的心理賦能(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PE),並且認為賦能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結果。

在 發 展 出 完 整 的 Zimmerman(1995) 心 理 賦 能 理 論 之 前 , Zimmerman 與 Rappaport(1988) 師 徒 倆 曾 進 行 三 個 研 究 , 來 驗 證 心 理 賦 能 的 結 構 , 並 以 認 知 (cognitive)、動機(motivational)及人格(personality)三個面向,探討心理賦能。他們 整理出了十一項指標,當作測量這三個面向的依變項,它們在邏輯上彼此關聯,

且有中等程度的相關性。此十一項指標雖然有些重疊性,但已有多向度賦能的概 念含括其中,成為 Zimmerman(1995)心理賦能理論的重要研究基礎。此十一個測量 指標分別歸屬於三個面向中,分別是:

1. 認知面向的測量指標:

(1) 內在政治效能(In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關於自己可影響政治過程與社區決 策之內在技能的信念。

(2) 外在政治效能(Ex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關於可影響政治過程與社區決策之 外在回應程度的信念。

(3) 精熟感(Mastery):熟悉與把握程度。

(4)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

(5) 覺察到勝任感(Perceived competence):自己知覺到的稱職程度。

2. 動機面向的測量指標:

(1) 控制慾(Desire for control):想去控制的動機。

(2) 公民責任(Civic duty):認為自己在社會上的責任。

3. 人格面向的測量指標:

(1) 對控制的信念(Control ideology):對控制感的想法。

(2) 機會控制(Chance control):與外在控制(external control)概念相同,即個人認為 命運已超出自己可控制的範圍,被機會所掌控的程度。

(3) 內在控制(Internal control):可控制自己命運的程度。

(4) 對於有權力者的信念(Belief in powerful others):個人認為命運已超出自己可控 制的範圍,被有權力者所掌控的程度。

依據 Zimmerman(1995)所提出的心理賦能的理論網絡(如圖 2-1),心理賦能包 含了三個向度之要素,分別是個人內在要素(Intrapersonal Component)、互動間要素 (Interactional Component)及行為要素(Behavioral Component),分別敘述如下:

1. 個人內在要素

個人內在要素是指個人在評估自己影響社會系統的能力時,其思考的過程及 結果。包括對於特定領域個人知覺到的控制感(Domain specific perceived control)、

對於特定領域有自我效能感(Domain specific self-efficacy)、有想要控制的動機 (Motivation to control)、覺察到勝任感(Perceived competence)。特定領域個人知覺到 的控制感,是指個人相信自己能在生活各領域發揮影響力,例如在家庭、工作或 社會政治等方面(Paulhus, 1983; Zimmerman, 1995)。若一個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達 成目標,則不會去學習達成目標所需的知能(Zimmerman, 1995),故人們在決定是 否採取行動來達成目標之前,皆以這些內在要素為基礎。

2. 互動間要素

互動間要素是指個人在欲達成目標之前,對周遭環境、社會系統及各種環節

進行了解,掌握情境因素,並擁有現實感。即個體能覺察並評估有哪些行為選項,

以便選擇而做出適當的行為來達成目標(Zimmerman, 1990)。互動間要素包括敏銳 的 覺 察 (Critical awareness)、了解 系 統 與 個 人 的 因 果 機 制 (Understanding causal agents)、技能發展(Skill development)、將技能轉化類推到生活各層面(Skill transfer across life domains)、運用資源(Resource mobilization)。互動間要素是個人內在要素 及行為要素的中介與橋樑,亦即,個人在擁有內在控制感之後,需要對相關的環 境系統有所了解與評估,才能採取控制環境的行動。

3. 行為要素

行為要素是指個人透過特殊的行動來對環境發揮其影響力,達到自身所欲的 目標,亦即行使一些可直接影響結果的行為,例如找工作、獨立生活、參加團體 或組織等。此要素包括社區參與行為(Community involvement)、機構參與行為 (Organizational participation)、因應行為(Coping behaviors)。行為要素也可包括壓力 管理,或使自己適應改變的行為(Zimmerman, 1995)。

統整這三個心理賦能要素,會形成一個圖像,即一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影響 其環境(個人內在要素),了解及評估環境系統如何運作(互動間要素),及對於影響 及控制環境採取一些行動(行為要素)(Zimmerman, 1995)。而 Zimmerman(1990)

認為要豐富對賦能的瞭解,除了人格變項的分析外,還要包含互動間要素與行為 要素,才不會使我們對於賦能概念之瞭解有所偏頗與限制。

除前述外,Zimmerman(1995)所提出的「心理賦能理論」尚有三個基本假設,

分述如下:

1. 心理賦能因用在不同的族群而有不同的形式(Rappaport, 1984; Zimmerman, 1990),它會隨著年齡、社經地位及性別等族群特徵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例如 懷孕的青少女與失業的工廠員工,他們所需要的賦能形式就不同。

2. 賦能在不同情境也會有不同的形式,因為不同情境下,所需要的信念、能力、

和行動可能會有所不同,賦能是一種重視脈絡的概念,會隨著不同的生活領 域而有一些變化,例如工作、家庭、休閒等領域。

3. 賦能是一個動態而非靜止的變項,會隨時間持續變動著。Zimmerman(1995) 指出,個體可能會在此時經驗到賦能感受,而在另一個時刻卻經驗到去能 (disempowering)的感受,且有些人可透過直接行動來掌控環境而獲得賦能,

有些人是因為可取得相關資源來掌控環境而獲得賦能,故賦能的狀況隨時都 可能變動著。

圖 2-1 心理賦能的理論網絡(Zimmerman, 1995, p.588)

心理賦能

個人內在要素 互動間要素 行為要素

*對於特定領域個 人 知 覺 到 的 控 制感

*對於特定領域有 自我效能感

*有想要控制的動 機

*覺察到勝任感

*敏銳的覺察

*了解系統與個人 的因果機制

*技能發展

*將技能轉化類推 到生活各層面

*運用資源

*社區參與行為

*機構參與行為

*因應行為

(二)Bolton 與 Brookings 之賦能理論

Bolton 與 Brookings(1996, 1998)將賦能視為一種人格變項,此變項包括自我效 能等內在心理歷程,並且認為賦能的其中一個潛在向度就是「較好的個人適應」, 也就是一種穩定、無挫折的感受。與 Zimmerman(1995)所提出的同樣是多元向度的 概念,Bolton 與 Brookings(1996)將賦能的內涵分為二十個向度,其具體定義如下(引 自許維素,民 92):

1. 肯定的(assertive):堅持自己的信念、價值與感受。

2. 自治的(autonomous):自律、不被抑制、自我滿足。

3. 合作性高的(collaborative):與他人能合作解決問題或達到共同目標。

4. 投注的(committed):能全然投入於所做之事。

5. 勝任的(competent):有能力的、有資格的、有適當表現的。

6. 社區導向的(community-oriented):參與社區一個特定團體,與人有直接的互動。

7. 有創造力的(creative):有原創性、獨創力、發明力。

8. 無能導向的(disability-oriented):能接受無能是人性中一種正常的特質。

9. 目標導向的(goal-directed):能努力去達到個人的標準或期望。

10.獨立的(independent):可免於受別人的主宰或左右。

11.相互依賴的(interdependent):了解自己對別人的依賴以及和別人相互連結的責 任。

12.內控的(internally controlled):能覺知到個人或環境的力量或權威。

13.負責的(personally responsible):為個人行動及結果負起責任。

14.引以為榮的(proud):為某些行為的結果、關係或擁有權而感到高興或得意。

15.自我辯護的(self-advocating):以內在力量以及支持自己的行動為基,會堅持自 己的權利。

16.自我效能高的(self-efficacious):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可達

成所欲。

17.自知之明的(self-discovering):能分析與了解自己的情感、價值與抱負。

18.自立的(self reliant):能生產自己的機會與資源。

19.自能感高的(self-mastering):能在正向的結果以及有價值感之間發展或維持堅 固的連結。

20.有社會責任的(socially responsible):了解與認同所歸屬的全體大多數人集體的 福利。

Bolton 與 Brookings(1998)再以他們在 1996 年研究中賦能的二十個向度為基 礎,設計成一份自陳問卷(Personal Opinions Questionnarie,POQ),每個向度十二個 項目,正向陳述與負向陳述各半,計算出最後的分數。施測對象是一百五十六位 身心障礙者(people with disabilities)。經過主成分因素分析的結果,抽取出三個主 要向度:個人勝任感(personal competence)、在團體中的定位(group orientation)及自 我決心(self-determination)。另外,再保留一個對身心障礙者有最佳的心理測量特 徵,即「對於身心障礙擁有正向觀點(positive sense of identity as a person with a disability)」,故共四個向度。其中,「在團體中的定位」向度與 POQ 中的每個分測 驗都產生相關,這很令人驚訝,因為賦能大多被解釋為有一種「可以自足」的特 徵(Bolton & Brookings, 1998)。此外,Brookings 與 Bolton(2000)再根據 1998 年發 展出的 POQ 問卷,做驗證式的因素分析,以七十三名身心障礙者來施測,其結果 證明,「賦能」確實可以用四個向度「個人勝任感、團體取向、自我決心、對身心 障礙擁有正向觀點」來涵蓋,故原先的二十個向度最後能用四個向度將其歸類其

Bolton 與 Brookings(1998)再以他們在 1996 年研究中賦能的二十個向度為基 礎,設計成一份自陳問卷(Personal Opinions Questionnarie,POQ),每個向度十二個 項目,正向陳述與負向陳述各半,計算出最後的分數。施測對象是一百五十六位 身心障礙者(people with disabilities)。經過主成分因素分析的結果,抽取出三個主 要向度:個人勝任感(personal competence)、在團體中的定位(group orientation)及自 我決心(self-determination)。另外,再保留一個對身心障礙者有最佳的心理測量特 徵,即「對於身心障礙擁有正向觀點(positive sense of identity as a person with a disability)」,故共四個向度。其中,「在團體中的定位」向度與 POQ 中的每個分測 驗都產生相關,這很令人驚訝,因為賦能大多被解釋為有一種「可以自足」的特 徵(Bolton & Brookings, 1998)。此外,Brookings 與 Bolton(2000)再根據 1998 年發 展出的 POQ 問卷,做驗證式的因素分析,以七十三名身心障礙者來施測,其結果 證明,「賦能」確實可以用四個向度「個人勝任感、團體取向、自我決心、對身心 障礙擁有正向觀點」來涵蓋,故原先的二十個向度最後能用四個向度將其歸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