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身心健康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本節首先回顧自 1948 以來國際組織與學者對身心健康的定義;其次進一步探 討各學派關於身心健康的理論架構;接著,討論近年國內學者編篡的相關測量工 具;最後,彙整國內身心健康相關研究與背景變項之間的關係。

一、身心健康的意涵

傳統的心理學研究,偏重在探索危害個體心理健康的負面因子:如緊張、焦 慮、疏離、衝突等,以各種心理疾病、心理失常、身心失調等負向指標,消極的 界定心理不健康(李新民、陳密桃、謝青曇,2007);臨床醫學界定心理健康是一 個人沒有心理困擾或精神疾病的現象(柯永河,1985)。此時以「缺陷心理學」

30

或「醫學取向」為出發,將病兆作為一個心理健康的最低指標。

而後世界衛生組織(WHO,1948)提出健康的定義”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由此定義可知,健康是身體、心理和社交都處於一種完全安適的狀態,

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在此指出健康不僅是生理層面達到良好狀態,亦包含 個人心理和社會環境等層面。此時開始以積極且多面向的角度定義心理健康。

根據張氏心理學辭典的定義,心理健康是指一種生活適應良好的狀態,一個 心理健康的人,多能具備下述特點:情緒穩定,無長期焦慮或心理衝突;樂於工 作,能在工作中展現自我能力;能與他人建立和諧關係,並且樂於和他人交往;

對自我有適當的瞭解,並具有自我接納的態度;對於生活的環境有適切的認識,

能切實有效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逃避(張春興,2000)。由此定義可知,

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的心理歷程,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充分發展其身心潛能。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對心理健康的定義,除了認為心理學研究應該 從正面的角度來探究個體潛在的積極心理特質,進而幫助個體找到內心的心理能 量,並加入疾病預防的概念;Shi & Chen(2004)認為心理健康即是個體內在與外在 協調、適應、統一的良好狀態,Keyes(2006)也認為心理健康應指個體對生活存在 著正向的感覺,以及生活運作良好的程度(引自侯明玉,2011)。由上述可知,

心理健康的定義已從過往對生存的基本需求演變成追求更為良好的生活品質、生 命價值以及幸福感(張郁芬,2001)。

國內亦有其他學者提出心理健康的定義,學者張苙雲(1999)認為應以三度 空間思考健康的定義,每一度空間代表一條從健康到疾病的連續光譜,第一度空 間為生命週期-不同年齡個體的適應能力、對疾病的敏感度及身體各部位的關注 亦不同;第二度空間是個人間異質性-因性別、職業、種族、成長背景等,個人 衡量健康/疾病主客觀的經歷和感受都各有差異;第三度空間是社會文化的異質性

-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同樣的症狀程度會有不同的解釋看法(引自李穎慧,

31

2009)。

綜合上述,身心健康不但是多面向的安適狀態,包含情緒、人際關係、身心 的發展潛能、自我悅納等,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動態的、不斷在人生階段間、

人際間、社會文化間調適的歷程。

二、身心健康的相關理論

西方的人格心理學以適應的本質來探討心理健康,學者們也以具有健全人格 的人代表為心理健康的人。研究者參考黃希庭(1998)之著作,將各學派及理論整理 如下:

(一)心理動力論

Freud認為適應乃在於調節本我、超我和外界,三者達到穩定協調時,此個體 便是心理健康的人;而適應不良源於心理發展階段的過程中遭遇過多挫折,也就 是人格的各部份之間存在內在的衝突,他將人類心理的發展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

口慾期、肛門期、性蕾期、潛伏期、生殖期等五個時期。

新心理動力學派的Adler,認為適應良好的個人有勇氣面對問題,追求優越和 完美,形成健康的生活格調和社會興趣,關懷與注意自己本身以外的人和事物;

Fromm認為心理健康是能運用自身的力量去實現自己的潛在能力,體驗到生活的 幸福和人生的意義;Erikson提出人格發展的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發展危機,

若危機獲得成功的解決,個體便會發展出積極的適應能力,逐漸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人本理論

Maslow認為一個真正心理健康的人,是能達到實現自我的人。一個心理健康 的人具有的特質是:能知覺現實,能悅納自己、他人和周圍世界,能自然的表述 自己的情緒和思想,能愛人類並且真誠的想要幫助他人等。Rogers認為理想自我是 一個人所希望的自我形象,理想自我和自我之間的差別是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的

32

指標,擁有健全人格者,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對任何經驗開放,自由的感覺 並信任自己所經驗到的,同時給予他人無條件的正向關懷。

(三)人格特質論

Allport提出健康的人格具有六項標準:自我擴展的能力、與他人熱情交往的能 力、自我接納能力和安全感、實際的現實知覺、自我客觀化、統一的人生哲學(引 自黃希庭,1998)。簡而言之,人格特質論關於心理健康的觀點與人本理論的自 我實現相似,即健康的人格能夠把握當下,對未來充滿希望,努力追求長程的目 標。

(四)學習論

學習論認為適應不良是個體在既定的情境中不能產生適宜的反應,這是由於 在情境中沒有學會適宜的行為或者不適宜的行為受到強化,因此強調學習歷程及 個人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最佳之心理健康與適應,乃個人改進與其環境交 互作用之最大技巧與能力。Bandura指出個體許多行為是透過觀察學習或模仿所習 得,不適應的行為是直接經驗或替代學習的結果,可能是直接經驗或替代學習的 結果,因此強調實際行動、自我調節與環境中重要角色的學習。

小結:

綜合上述各家學派之理論,可以發現心理健康包含廣度與深度的意涵,就廣 度而言,從個人的適應、家庭的和諧、社會的關懷,乃至於到對世界有一份使命 感與責任感;就深度而言,是一種悅納自己、實現自我的狀態。每一個人的心理 健康便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其中包含與生俱來的能力,亦有後天學習 的效果。

三、成人身心健康測量工具

研究者整理近年來國內相關研究中所使用的測量工具,茲將其編製者、名稱

33 limitation due to physical problems)、身體疼 痛 ( bodily pain )、 一 般 健 康 ( general health)、活力(vitality)、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 )、 因 情 緒 角 色 受 限 ( role limitation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心理 健康(mental health)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李盈慧(2006)、王惠玿(2007)

34

(一)孩子性別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身心障礙兒童的性別與父母親的身心健康無顯著相關,父 母親的身心健康並不會受到其身心障礙子女的性別所影響。吳佳賢(2002)研究學前 自閉症兒童主要照顧者的心理健康;李穎慧(2006)研究高雄縣市身心障礙學童父母 親的身心健康,均發現不同子女性別的身心障礙學童父母親之身心健康並無顯著 差異。

(二)孩子年齡

Roach、Orsmond 與 Barratt(1999)研究則指出年長唐氏症童的母親較年幼孩 童的母親所感受到較多健康方面的問題,母親的健康困難(health difficulties)會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增加。吳佳賢(2002)、李穎慧(2006)的研究則指出身心障礙 兒童的年齡與其父母親的身心健康無關。

(三)母親就業狀況

在就業與否與身心健康的研究方面,Roach、Orsmond與Barratt(1999)研究 發現與工時較短或未就業的母親相較,工時較長的母親在健康與伴侶支持上感受 到的困難較多,國內蔡淑美(2003)在針對智障兒童母親的研究發現,無職業的 母親比有職業的母親憂鬱程度較高。

(四)母親婚姻狀況

在婚姻狀況方面,洪得惠(2003)的研究發現未婚之中高齡女性之身心健康 較已婚者差,但也有研究者指出婚姻狀況與健康無關(鄭惠文,2000)。

(五)家庭月收入

其他針對不同研究對象之研究結果亦顯示個體的身心健康會隨著家庭收入不 同而改變(吳佳賢,2002;洪得惠,2003;郭肇元,2003;鄭惠文,2000)。

陳玟伶(2009)研究高雄南區學齡期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之母親憂鬱及其相 關因素,發現家庭每月總收入在母親憂鬱上有顯著差異,且「家庭每月收入 25000 元(含)以下」為母親憂鬱之重要預測因子。黃威尊(2010)探討臺南縣市國小身心 障礙學童家長身心健康,發現不同背景的家長在身心健康的感受程度會因家庭每 月平均收入有顯著差異。然而李穎慧(2006)的研究中,不同家庭收入的身心障礙學

35

童父母親其身心健康各層面與整體層面沒有顯著差異。

Gloria K.Lee et al.(2009)的研究發現,收入和孩子數能有效預測其高功能自閉 症光譜孩子父母的身體健康,有著較高收入及較多孩子的父母其身體健康狀況越 佳;收入亦能有效預測其心理健康,有著較高收入的父母其心理健康狀況越佳。

(六)母親宗教信仰

蔣素萍(2009)探討宗教對高職身心障礙學生家長之心理支持,發現宗教信仰有 效協助身心障礙學生家長調適心理壓力。羅婉榛(2007)研究身心障礙兒童父母的失 落與悲傷及其調適歷程,發現擁有宗教信仰、支持性團體(如教會)等,皆是幫助障 礙兒童父母心理調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