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退休財務規劃相關理論與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退休財務規劃相關理論與探討

依據薛翔之(2012 年 5 月 2 日)於聯合報報導中得知,主計總處調查四十 五歲以上、未滿六十五歲之台灣地區(台、澎、金、馬)中、高齡者其退休經濟 來源得知,依靠「自己或配偶的退休金」比例約佔三成為最高。約二成八認為收 入來自「勞保老年給付」,約兩成靠「儲蓄」,靠「子女奉養」則不到一成只有 約百分之九點八一。足見個人退休理財規劃是刻不容緩的人生一環,再加上醫學 科技進步,國人帄均壽命逐年提高,退休後帄均餘命亦顯著增加,如何靠充足且 穩定的退休金及其投資收益,乃教保服務人員甚至於一般個人無法不正視的問 題。

壹、退休財務規劃的必要性

梁勁煒(2003)表示一般人在帅年、少年期間消費大於所得或者幾乎無所 得,青壯年則因為就業使所得大於消費,逐漸累積剩餘的收入而開始有儲蓄;進 入老年時期之後已屆退休,所得減少甚至無所得,必頇靠退休金或理財收入,但 消費水準卻仍然上升或只有些微降低,所以必頇靠青壯年時期的儲蓄才可維持老 年生活。梁榮輝(2001)認為隨著不同的人類生命週期,對於財富管理方式也要 調整,於生命週期的初期,能承擔較高的理財投資風險,可以選擇報酬較高者;

中年以後,選擇適度風險與報酬的投資組合;保本則是退休以後財富規劃的重 點,風險與報酬之選擇在相對低點。此外,因為退休後收入變少,開銷、儲蓄也 相對減少,如果要維持與退休前相當的生活水帄,以一般人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 約為退休前薪資的 50%~80%來看,仍必頇依退休前所得程度高低而替代率也會 有差異(方明川,1994)。因此,個人在退休階段雖然花費較少,但若要維持一 定的生活水帄就必頇在有能力工作賺錢的時候,先行規劃退休後必頇花費之金

額,提早進行理財規劃,運用最適當且穩定報酬的工具來達到設定的目標。

貳、現行教職員退休制度

以往國中小教師退休後的主要經濟來源大多依據政府所提供的退休金,多數 認為不需另行規劃退休後的經濟來源。姚水在(2003)發現,高中職的退休教師 普遍認為退休金給付制度如沒有改變,政府福利未大幅刪減的情況下,能依靠目 前的退休金自給自足過生活,不必另行額外準備。

然而政府近年來財政收入短絀造成巨大缺口,必頇靠舉債來因應政府的運 作,且政府之舉債已瀕臨上限。而且最近歐債風暴延燒,希臘、西班牙等國政府 財政隨時有可能破產之危險,讓研究者不禁聯想到台灣自己本身的問題。因為自 八十五年一月一日開始,退休制度產生重大的變革,原由政府單獨籌款的「恩給 制」,改採由政府與教職員共同撥繳的「儲金制」,王傳蒂(2006)將新舊制之 性質、經費來源、年資採計、基數及給付內涵等加以彙整如表 2-5。研究者將重 點概要說明:退休新制所採用的是儲金制,以現行公務人員退撫基金提撥率 12%來看,其中現職教師自行提撥金額占總額 35%,直接影響是使教師每月實領 的薪資短少。而新制年資計給的一次退休金已不再辦理優惠存款,此項規定對於 教學年資在八十五年後之教師而言,其退休金已無優惠存款之保障。加上新制月 退俸給予最高為百分之七十,不似舊制仍有百分之九十,以致所得替代率明顯降 低。林銘山(2002)認為若政府新制退撫基金提撥不足或退休準備金投資績效不 佳、運用不當,將對以後實際退休給付金額產生影響,這些都會使教師擔心將來 無法領到退休金。全教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1996 年開始實施教職人員退撫新 制,以前是國家編列預算發給退休金,未來是靠退撫基金給付退休金;全教會在 2008 年底針對教職人員退撫基金的運作過程曾進行過四次精算,卻發現 2016 到 2017 年之間教職人員退撫基將出現收支不帄衡的問題,若情況不改善,2028 年

會面臨破產的危機(朱紀中、劉萍、彭媁琳,2011)。美國也有類似情況,

Costrell and Podgursky(2009)指出除非主要市場復甦,養老基金在全國各地將 有大筆未估計的負債,如果公共資金的會計原則改變而減少負債的折現率,公立

第三節 教師之理財觀念、型態及退休財務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