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遊戲教學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脈絡之下,對遊戲的看法也不同。在中國傳統的觀念當 中認為「業精於勤,荒於嬉」,學業因勤奮而精通,因嬉鬧而荒廢,要求孩子們兢 兢業業的努力學習,想要玩?等學習完了有時間再說吧!

而在西方的社會當中,重視多元發展,孩子能成為學校的啦啦隊員、球隊隊 員是莫大的榮譽,「玩」與英數理一樣重要,甚至許多大學的招收標準都有「課外 活動」這一項。

到底遊戲是無益的、浪費時間的,還是有助益的、富教育性的?以下就從遊 戲的理論、遊戲的教育意義、遊戲教學來敘述。

壹、 遊戲理論

遊戲理論可分為兩大派:發展於 19 世紀及 20 世紀初期的古典理論學派,以 及 1920 年代之後才發展的現代理論學派。分述如下:(吳幸玲、郭靜晃,2003;

段慧瑩、黃馨慧,2000) 一、 古典理論

這時期的遊戲理論多在嘗試瞭解以下幾個問題:人們為何遊戲?遊戲存在的 目的是什麼?比較不注重實驗結果,而是偏向哲學思考。

在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末,主要的遊戲理論可分為精力過剩論、娛樂放鬆論、

演練論及複演論,精力剩餘說和修養鬆弛說將遊戲視為能量的消耗或補給,本能 演練說和複演說則是根據 Darwin 的演化論,將遊戲視為練習日後所需技能或是呈 現人類的演化過程,這四者都無法完全解釋遊戲,如精力剩餘說就無法解釋為何 兒童即使已經很累了還是想要繼續玩,但也是因為有了這四個理論出現,才促進 了現代理論的發展。

二、 現代理論

這時期的理論嘗試定義遊戲在兒童發展裡所扮演的角色,並在某些狀況下,

指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遊戲行為及這樣的遊戲行為有什麼樣結果。

首先出現的是精神分析論(psychanalytic theory),其主張遊戲具有快樂與 淨化兩大原則,Freud 認為透過遊戲,能暫時實現願望,因而獲得快樂。而藉由 遊戲情境重演不愉快經驗,則能宣洩內心不愉快的回憶與經驗,並增加兒童情緒 控制能力,Erikson 還加入了社會互動的因子,把遊戲作用與人格發展相結合。

接下來出現的是警覺調節理論(arousal modulation ),認為遊戲是尋找刺激的行 為,並將遊戲、好奇、創新等行為,以一個系統的觀點來探討。

於 1962 年出現的是認知發展理論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y), Piaget 認為遊戲是將真實經驗的情境,同化到各種不同基模(認知結構)的過程。

孩童在遊戲中練習與增強學習到的技能。Vygotsky 則是認為遊戲提供了兒童將實 際物品轉換成意義層次的空間,開始由具體思維進入抽象的思考模式,進而促進 兒童的發展。強調遊戲中他人的協助。而 Bruner 認為兒童透過遊戲過程中的探索、

體驗,來與外界互動並建構自我知識架構。

1970 年發展出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覺得兒童遊戲行 為的社會化,是透過社會經驗,如操作性的制約及觀察性的學習過程而來。遊戲 情境中,兒童經由角色扮演,重現其所觀察學習到的成人生活中,各個角色的行 為。

由上述我們可以發現,現代理論以兒童的身心發展為基礎,認為遊戲不論是 對兒童的心理方面或認知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如:精神分析論者,認為遊戲 可以幫助兒童釋放心中的害怕、恐懼、壓力等負面情緒;而認知發展論者,則認 為兒童成長過程中遊戲內容的轉變與認知發展階段有密切的關係,且正向的遊戲 經驗有助於智力的發展。

貳、 遊戲的教育意義

由之前的遊戲理論我們可以知道遊戲對兒童的發展有正向的幫助,也有許多 的研究證實遊戲與兒童的認知發展、語言發展、社會發展與情緒發展有所關聯。

遊戲的教育意義有:

一、 增進認知發展:

認知發展學者 Piaget 認為遊戲其實是把「新學習行為的專精與鞏固」統合 起來,兒童透過遊戲,將新學得的動作反覆練習,直到變為自身的一部分,也就 是說,在遊戲方面同化是大於調適的。Piaget 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三階段:感 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並以這三階段為基礎,提出遊戲型態的四階 段,整理如下表 2-1:

表 2-1

Piaget 的認知發展階段與遊戲型態

發展年齡 認知發展階段 遊戲型態 說明

0~2 歲 感覺動作期

感覺動作遊戲

(練習遊戲)

運用身體和感覺來玩的遊戲。多 半是重複動作來練習新學到的 動作技巧,藉著肢體和實物的互 動,探索並發現物體物理特性。

2~7 歲 前運思期 象徵性遊戲

使用象徵物,根據自己的想像和 需要,以一個物體代表另一個物 體,靠著想像力轉換物體的原有 形貌,賦予它不同的意義。

(續下頁)

再生遊戲

較高層次的象徵性遊戲,能用較 多的媒材,表現出記憶中的人事 物,甚至可以與其他同伴合作扮 演角色,可幫助兒童了解社會規 範,練習溝通技巧。

7~11 歲 具體運思期 規則遊戲

學著接受遊戲中的外來限制,即 由別人所設立的遊戲規則,在遊 戲的過程當中,能與他人合作制 訂或修改遊戲規則,並學會延宕 滿足及服從多數的精神,遵守團 體的約束力。

資料來源:吳幸玲、郭靜晃(譯)(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際。

臺北市:揚智文化

而 Vogotsky(1978)認為遊戲發展可以分為兩種層次:實際發展(actual development)與潛在發展(potential development),實際發展指的是兒童現階 段的能力;潛在發展指的是兒童透過同伴或成人的協助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近 側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為這兩種發展的差距。兒童 在遊戲時可從與親師或同伴的互動之中,創造他們的鷹架(scaffold),可以提升 新的潛在發展能力。

圖 2-1 Vogotsky 的認知發展論

近側發展區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實際發展(actual development)

潛在發展(potential dvelopment)

鷹架

(scaffold)

Bruner 認為遊戲提供探索不同可能性的機會,兒童可以嘗試新的行為,以便 應用到日後的實際生活當中,遊戲的自由度增加了兒童的變通力,並提升問題解 決的能力。Sutton-Smith 則認為「假裝是……」的遊戲可以促進兒童廣收創意及 將創意連結以增加心智的彈性(吳幸玲、郭靜晃(譯), 2003),遊戲因為可以提 供廣大的適應潛在性,所以對兒童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二、 增加社會互動:

兒童在較高層次的象徵性遊戲時,會與他人合作扮演角色,在這「假裝」的 過程當中,必須將各個原本零碎的概念,如人事時地物等全部統整起來,促進了 兒童的表徵思考能力。同時在遊戲的過程中,兒童從與成人或玩伴的互動當中,

學會了遊戲時所需要的態度和技巧,如輪流、合作等,而當有衝突發生時,兒童 也必須學會解決的方法,如分享、討論等。由此可知,遊戲可幫助兒童獲得或鞏 固社會能力。

三、 促進語言能力:

有相當多研究證明,遊戲與語言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如 Garvey 等人(1977)

觀察研究發現:在社會戲劇遊戲時,兒童會用兩種語言溝通,假裝溝通(pretend communications)和後設溝通(meta- communication)。假裝溝通是兒童在扮演 角色時所作的符合角色的溝通方式;後設溝通是當兒童暫時打斷遊戲回到自身角 色及名字時所作的溝通方式。而在這兩種語言的互換溝通之間,有助於語言能力 的發展。

四、 抒發心理情感:

依據 Freud 的看法,兒童可以藉著遊戲減輕壓力。遊戲讓兒童可以暫時拋開 現實情境,從不好經驗中轉移。Erikson 認為兒童透過遊戲可以將過去不安焦慮的 經驗釋放,幫助兒童因應情緒和行為的困難,透過遊戲,將不好的情緒或經驗分 割成一個個小部分,讓兒童可以漸漸依次將情緒處理好,。Sutton-Smith(1980)

強調遊戲的角色反轉方式可以促進個人控制與自主的感覺。

參、 遊戲教學法

喜歡遊戲是人類的天性,聽到「玩遊戲」,相信不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都會興奮 不已。我們何不善用這樣的天性,如果學校就像遊樂園,上課就像遊戲,孩子必 定會愛上學習。

「遊戲導向教學法」或說「遊戲教學法」最早是由 Aufshnaiter 、Schwedes 及 Helanko 在 1984 年所提出的,主張以開發有趣的單元活動教材來改善教學與學習 情境。國內學者饒見維(1996)認為遊戲教學法是把學科的教學活動轉變成遊戲 活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遊戲中學習。而遊戲教學有四個特性:

一、 適度的挑戰性:

在遊戲活動當中,教師通常會設立某種目標,學生設法運用自己既有的知識 來達成目標。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常具有某些限制性條件,學生必須克服限制來完 成目標,限制條件越多,挑戰性越高。一個遊戲必須有適度的挑戰性,太簡單或 太難都將失去遊戲的目的。

二、 競賽與合作性:

多數的遊戲都具有某種競賽的成分,競賽往往能激起人類的好勝心,並造成 活動的挑戰性與趣味,增加學生參與活動的動機與興趣。而在涉及團體的競賽裡,

不但具有競爭的成分,也有合作的成分。學生在團體裡必須與其他學生合作,共 同對抗別的團體。良好的遊戲要有適當的合作成分,不要造成個人與個人之間太 過激烈的競爭。

三、 機遇性與趣味性:

遊戲之所以有趣就在於有某種不確定性,並不會強者恆強,弱者恆弱,而是 夾雜著實力與機運,這種不可測的因素,讓遊戲更增趣味性,也讓學生對遊戲多 了一份期待,低成就的孩子也能有成功的機會。

四、 教育性:

教學遊戲必須兼具教育性,好的遊戲教學要能幫助學生達到某種教育目標,

使學生習得知識或熟悉技能,以不著痕跡的方式達成教學目標。

由上述可知,如果教學活動只有教育性,而沒有其他三種特性,只能說是傳

由上述可知,如果教學活動只有教育性,而沒有其他三種特性,只能說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