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醫學生在醫療學習環境潛在的環境風險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醫學生在醫療學習環境潛在的環境風險

醫學院必須提供醫學生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醫師的職責是提供病人安全的 照顧。一位醫師的養成是需要各項良好的訓練,才能夠將醫學知識正確地、靈活 地、適當地運用在病人身上,使病人的病痛可以獲得解決或控制。醫學教育從一 年級到七年級,要修 287 個學分,所以醫師的養成訓練,必須包含兩大部份:第 一、是醫學知識的建立;第二、是臨床醫學實地的操作(黃達夫、王先震、劉克明、

廖慧娟,2007;賴其萬,2007)。在醫學的教育過程中在大一、大二的醫學生則保 留這段時間進行大學教育,在三到四年級則是醫學知識的建立,到了五~七年級 則是臨床醫學實地的操作,其中包含五、六年級的見習醫學生(clerk)、七年級的 實習醫師(intern)等。因此在醫學生求學過程中所接觸的醫療學習環境,可分為一 到四年級醫療相關課程所進行實驗之實驗室環境,包括:大體解剖學、微生物暨 免疫學、生理學、組織學、寄生蟲學、病理學、藥理學等相關實驗課程實驗室,

17

18 (chlorofluorocarbons, CFCs)、溶劑、酚、易燃物質

化學性 危害性藥物

19

綜合以上所述,醫學生在學校基礎醫學實驗室各類危害因子分述如下:

(一)化學性危害因子

化學性危害因子是由化學物質本身或使用化學物質的過程中所造成,化學 物質本身所具有的可燃性、爆炸性、毒性、致癌性或是腐蝕性等化學性質,因 接觸、吸入或注射等方式造成人體發生立即性傷害,或者是長期性的病變(莊 坤祥,2007)。在醫學相關實驗室中常見的有:在實驗室中作為溶劑、浸潤及 清洗等用途之化學物質,常因工作人員不經意使用,藉由人體呼吸道及皮膚接 觸,進而導致身體器官或系統性疾症。常見如:醫療相關實驗(生理實驗、生 化實驗、病理、微生物、寄生蟲實驗)中所使用的消毒劑(甲醛、酚、丙酮、氧 化乙烯等)。在解剖學科實驗室中所使用的防腐液(甲醛、酚)。

(二)物理性危害因子

學校基礎醫學實驗室中常見的物理危害因子是指實驗室中的噪音、游離輻 射、非游離輻射、不良的採光與照明、接觸極端的高低溫,或是由於儀器設備 絕緣不良造成的感電等。常見如:生理學科實驗中所用到的高壓滅菌釜、鍋爐 等所產生的高熱,生化實驗中所使用液態氮的極低溫、紫外線燈照射對眼睛及 皮膚所造成的傷害。

(三)生物性危害因子

基礎醫學實驗室中常見的生物危害因子為微生物、病菌、動物咬傷、生物 粉塵等。常見如:病理學科、藥理學科實驗室動物噬咬、抓刮或接觸動物血液、

糞便、毛髮、組織等而形成人畜共通疾病(Zoonoses);寄生蟲、微生物實驗室 中的微生物、細菌、寄生蟲等感染;寄生蟲、病理學、藥理學、微生物學實驗 過程中經由注射、攪拌、以吸管、離心或混合處理水樣與培養基、及使用接種 棒時,由於手與口之接觸而感染 (郭曜煌,2005) 。

(四)人因危害

人因工程是一門瞭解人類身體機能、反應能力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關係的

20

應用科學,目的在於改善操作環境之安全與衛生,能有效提升效率與舒適性。

在化學實驗室中,如果實驗操作的環境設計不良,則易造成人因工程的危害。

常見如:實驗桌椅的設計不符合人體工學,或者是實驗過程長時間的站立等諸 如此類的累積性傷害。

(五)廢棄物危害

在基礎醫學實驗室所產生之廢棄物的特性包括傳染性、化學性和多重危險 性的廢棄物(劉美芳、許雅汶、蔡春梅、劉有增、施智源,2000)。常見如:病 理、藥理等實驗後所產生之針頭、銳利刀具、動物屍體等,可能會含有病毒、

細菌、寄生蟲。寄生蟲、微生物學實驗後所廢棄的培養基,可能含有細菌、病 毒、黴菌、寄生蟲等。生理、生化實驗後所含有化學物質之廢液、廢氣及廢容 器等。

綜合以上所述醫學生在基礎醫學實驗課堂上的環境風險有甲醛的暴露、消毒劑 (甲醛、酚、丙酮、氧化乙烯等)揮發氣體的吸入、UV 對眼睛及皮膚的傷害、高壓 滅菌設備的爆炸風險、生物性的危害及液態氮的凍傷等如表 2-2-3,故實驗課堂 上或實驗室環境中危害因子對醫學生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

表 2-2-3 醫學生在基礎醫學實驗室危害種類之可能發生源

二、醫院實習環境潛在的環境風險

依照我國目前大學醫學院校之學制,醫學生的教育除了在學校基礎醫學知識 的建立之外,臨床的實習經驗的累積可以應驗書本與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為了

危害種類 發生源

化學性危害 消毒藥劑、甲醛、毒性化學物質等

物理性危害 噪音、游離輻射、非游離輻射、不良的採 光與 照明 、接 觸極

端的高低溫(液態氮、高壓滅菌鍋、烘箱)、UV紫外線燈

生物性危害 細菌、病毒、黴菌、血液、血清、活體組織、排泄物等

人因性危害 不符合人因工程設計之儀器或機械設備或不適當的工作方式

廢棄物危害 實驗室廢棄、廢液、廢容器及感染性針頭等有害事業廢棄物

參考資料:本研究整理

21

使醫學生能夠將所學與實際的經驗結合,醫院實習的經驗就相當的重要。因此醫 學生必須在第五、六年級時進入醫院進行臨床見習(clerkship),部分的時間會在醫 院接受醫師指導從事臨床見習,稱為見習醫師(clerk);在醫學系七年級的醫學生 必須到醫院實習,稱為實習醫師(intern),在指導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醫療或在旁見 習(蔡中仁,2009),依照衛生署將醫療業務的分類,將醫療業務分為醫療主要行 為與醫療輔助行為。而主要的醫療行為有五大項:診斷、處方、手術、施行麻醉 及病歷紀錄,原則上應由醫師親自執行。而輔助醫療行為前五項以外之醫療輔助 行為,得由輔助人員為之,但該行為所產生之責任應由指導醫師負責。在醫師之 診斷、處方、病歷、手術與麻醉等主要醫療業務中,適合實習醫師與實習醫學生 直接接觸病患參與實習之業務包括:一般門診或病房之診斷與處方,以及所有之 病歷紀錄。不適合實習醫師直接接觸病患參與的醫療業務包括:所有的手術與麻 醉,以及急診或急症之診斷與處方(蔡中仁,2009) ,以下表 2-2-4 列出實習醫師 與實習醫學生之實習醫療業務分類。在一年的實習過程中,實習醫學生整年必須 在醫院各科中輪流實習,而實習的流程,每所醫學系不盡相同,較常見的分類為 三個月內科,三個月外科,三個月婦產科暨小兒科,三個月小科(如眼科、耳鼻喉 科、皮膚科、精神科、復健科、放射科等),而實習醫師在各科的工作為最基礎的 工作,例如打針、換藥、打點滴、插鼻胃管、插尿管、小傷口的縫合等。

表 2-2-4 實習醫師與實習醫學生之實習醫療業務分類

綜合上述實習醫學生的實習醫療業務分類, 實習醫學生在一般門診或住院之 診斷中,急迫性與風險性比較小的初步診斷工作可以由實習醫學生先行執行,例

一 般 門 診 急 診 或 急 症

診 斷 不 適 當

處 方 不 適 當

病 歷

手 術 不 適 當 不 適 當

麻 醉 不 適 當 不 適 當

參 考 資 料 : 蔡 中 仁 (2009)

22

如詢問病人病情、病史與一般之理學檢查,以及一般病房的巡房、注射、拍痰等 例行性的工作。而屬於對人體有一定比例的侵入性與傷害性,風險性比較高的手 術或具有侵襲性的治療,實習醫學生原則上僅居於旁觀見習性質,或擔任指導醫 師的助手。在實行外科手術或其他劇痛的處置需為病人進行麻醉,但因麻醉主要 的副作用,可能造成呼吸抑制與血壓降低,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風險,屬於高風 險性的醫療行為,實習醫學生僅得從旁觀摩見習,或擔任麻醉工作的助手。

醫學生在醫院實習是為了成為日後獨當一面的醫師作準備,但是畢竟實習醫 學生的經驗與技術不如正式醫師,就算經由醫師指導,面臨醫療風險的機會也比 較高,因此在部分不適合直接實習之醫療業務實習醫學生以見習的方式或助手的 方式進行,因此醫學生在醫院實習的過程中,其潛在的環境風險與醫療人員是及 其相似的,再者台灣於 2003 年發生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疫情,除了造成人民死傷與恐慌外,其中更不乏醫療相關從業 人員,其中包括實習醫師與實習醫學生(蔡中仁,2009)。實習醫學生在醫院實習 所接觸的環境與一般醫療人員大致相同,因此透過瞭解醫療環境潛在的環境風險,

能瞭解醫學生在醫院實習環境所可能受到的環境風險。

根據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USA)及國內相關研究顯示(張靜文,1997;張靜文,1998;毛義方等,2010) 將醫療院所的作業環境中的危害分為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學性危害及其 他因子等,而簡述如下:

(一)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是指來自環境之微有機體及生物體及其結構或代謝產物,產生影 響人類健康,或導致暴露者發生身體不適等各類因生物體所引起之不適症狀,其 種類可大致分為細菌性、病毒性、真菌性(泛稱為黴菌)、原蟲性(如:致瘧疾之瘧 原蟲)、節肢動物、寄生蟲以及各種高等動植物;一般大部份都是於處理人或動物、

細胞培養及組織病材的過程中經由傷口、呼吸道、消化系統、皮膚及粘膜吸收而

23

暴露到這些物質(潘致弘,2006)。而接觸到生物性危害物,會導致人體產生感染、

過敏、中毒等生物性危害。然而這些所謂生物性危害經由各種方式懸浮於空氣中 時,這些懸浮在空氣中的微 粒就稱為生物性氣膠,其中包括了細菌、黴菌、塵螨,

以及那些由生物體釋放進入空氣中的粒子或揮發性氣體,如孢子、花粉、生物毒

以及那些由生物體釋放進入空氣中的粒子或揮發性氣體,如孢子、花粉、生物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