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有醫療品質的概念以來,許多專家學者均嘗試給予其定義,然而因醫療品 質的涵蓋範圍甚廣,品質理論也是與時俱進,且從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角度觀察,

醫療品質又具備著其不同的意涵,故一直無法有統一且公認的定義。一代品質大 師Donabedian (1966)也說:「醫療品質的評估有賴於對照護品質(quality of care) 在概念性及操作性上的定義。但要定義照護品質卻也存在著許多基礎面上的問題,

使得照護品質難以被定義。不過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Lee 和 Jones 所提出的『八 個信念條款(eight “Articles of Faith”)』。在這些條款中,部分是描述照護流程的屬 性和特性,部分則是描述照護流程的目的及目標。而這些『條款』則傳達了一個 印象:品質的評斷標準不過是在名為醫療照護(medical care)的過程中針對部分層 面、屬性、成分或維度的價值判斷(value judgment)。因此醫療品質的定義,幾乎 可以為任何人所定。雖然如此,但醫療品質往往反映醫療照護系統(medical care system)或其所屬的社會系統的價值與目標」。經由 Donabedian 的詮釋,醫療品質 就不被侷限於固定的評斷標準或既有的概念性及操作性上的定義,而是需能隨著 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所定義。雖然各單位及專家學者們對於醫療品質的定義不一,

但我們仍能從不同的醫療品質定義中找到其相似或互補之處,以勾勒出醫療品質 一詞所涵蓋的範圍,及其反映出的醫療照護系統中的目標與價值。

關於醫療品質的定義,目前最廣為人知的仍是由Donabedian (1966)所提出的:

「醫療品質是包含結構(Structure)、過程(Process)、結果(Outcome)的複雜產物,

期望能以最小的風險與最少的成本來達成最適當的健康狀況。」

Lee and Jones (1933)則以八個信念條款來定義照護品質:

(一) 具醫學科學根據的醫療實務(scientific basis for medical practice)

(二) 預防醫學(prevention)

(三) (醫療服務中)消費者與提供者的合作(consumer-provider cooperation) (四) 對於病人的全人治療(treatment of the whole individual)

(五) 密 切 且 持 續 性 的 醫 病 關 係 (close and continuing patient-physician relationship)

(六) 各單位間全面且協調的醫療服務(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medical services)

(七) 醫療照護服務和社會服務之間的協調性(coordination between medical care and social services)

(八) 全人口的照護可及性(accessibility of care for all people)

美 國 醫 療 機 構 評 鑑 聯 合 委 員 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AHO) 認為醫療品質是健康照護系統及健康照護服 務能藉由現今專業的醫療知識,所能為個人、或為全人口帶來正向的健康照護結 果(health outcomes)的程度。

韓揆 (1994)彙整以往文獻對於醫療品質之定義,對醫療品質提供的定義如 下:「所謂醫療品質,對病人及醫療機構而言,是醫師奉行臨床外部規範之狀態 與評價,及醫院整體為使診療發揮效果,病人方便與滿意所做努力之狀態與評價。

對社會及政府機構而言,是醫療體系對民眾提供之照顧,包括制度、人力、設施、

執行、及為病人與社會合理負擔所為安排之狀態與評價。」

石曜堂 (2006) 也認為長久以來,許多學者專家均試著界定品質,卻一直無 法取得公認的定義。但仍試著將醫療品質界定為:「以『實證醫學』為基礎,病 人之價值為導向之技術整合及組織運作的體系作為(System Performance),所以醫 療品質的要求必須奠基於組織價值體系(組織文化)之建立,進而延伸出整體品質

管理(TQM)之策略作為,並達到安全、有效(效果與效率)、病人中心、適時及公 平的目標。」

石曜堂 (1978)認為醫療品質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醫療服務的技術,

另一方面是醫療服務的藝術。

(一) 醫療服務的技術:適切的診斷與治療。

(二) 醫療服務的藝術:病人的滿意程度、醫護人員與病人間的溝通、醫護人 員的行為、醫護人員與病人討論問題、教育病人、在長期治療慢性病過 程中獲得病人的合作等。

透過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於醫療品質的定義,可以了解醫療品質涵蓋的範圍相 當廣,且會隨著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及研究角度,有著不同的意義。故醫療品質仍 須有其評估的方式,使其得以被測量、評估。

二、醫療品質的評估

美國一直為醫療品質評估的先驅,欲探討醫療品質的評估,可以從美國品質 測量、評估、改善的歷程來檢視。

早期,針對醫療品質監督及評估的及加強品質評估方式之一是以醫院評鑑的 方式進行,1952 年 JCAHO 成立成為美國第一間辦理醫院評鑑的民間組織,是此 時的重要里程碑。1960 年代美國國會通過各項法案以審查美國醫療照護組織的 醫療照護品質,也使得各醫療機構莫不更加地重視組織的醫療品質。到了 1980 年代開始引進企業管理的品質保證(Quality Assessment)策略及品質控制(Quality Control)的概念以進行醫院管理、醫療品質的提升以及醫療成本的控制。與此同 時,也發展出了各項醫療品質指標系統,如:美國馬里蘭州醫院協會發展的醫療 品質指標計畫(QIP, Quality Indicator Project)、JCAHO 發展的指標衡量系統(IMS,

Indicator Measurement System)和 1997 年發展的 ORYX Initiative。(魏玉容 et al., 2005)

醫療品質是被醫界所重視的議題,醫界中各單位也不斷透過發展品質測量的 方式評估及測量醫療品質。早期是以同儕審查的方式(如:醫院評鑑)為主,直 到 Donabedian 提出以結構、過程、結果三個構面來衡量醫療品質的理論後,醫 療品質測量才有完整的架構。 (鍾國彪 & 游宗憲, 2009)

Donabedian (1988)的三個構面涵括的內容分別如下:

(一) 結構面(Structure)

評估組織在醫療照護中是否具備充足資源,以提供品質良好的醫療品質。

包含了物質的資源(如:硬體設備、設施以及資金),或是人力資源(人員 的數量以及不同的專業資格)、以及組織的架構(如:醫務人員的組織、同 儕審查的方法)。

(二) 過程面(Process)

代表了在醫療照護過程中實際施行了哪些醫療照護行為,使得被照顧者 獲得哪些醫療照護。包含了病人在尋求醫療資源、以及被實施照護服務的整 個過程,對於醫療照護提供者則包含了其進行診斷或實際進行治療的過程。

(三) 結果面(Outcome)

表示醫療照護服務對於患者或對於群體在健康狀態的影響。廣義而言,

也包含了對於患者行為的正向影響、對於健康知識的增長以及患者本身的滿 意度。

Donabedian 的品質三構面理論自發表後,成為醫療照護品質測量、評估、改 善的重要理論,也為許多醫療機構管理者所用以進行醫院品質的管理及其他品質 研究的基石。然而,如何能有效地針對此三個構面進行醫療機構品質的評估,仍

有賴於系統化地且可量測的品質指標。

WHO 在 2000 年的世界衛生報告中提到,要評估一個健康系統(health system) 的在其工作職責是否有良好的表現,要從兩個方面去評估:第一個是如何衡量該 系統重視的結果(outcomes),即為該系統是否能達標(attainment);第二個是在與 其擁有相同資源的系統比較起來,「達標」的情況如何? 即為該系統的表現 (performan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0)。以上 WHO 的這段論述其實與醫 療品質評估的方式與歷程不謀而合,在醫療品質的評估中,藉由同儕審查的方式 來審視一個醫療系統在醫療品質上的「表現」。至於「達標」則可以視為是透過 品質指標來評估醫療系統是否在醫療品質上能符合標準。

三、醫療品質指標

指標,其實就是對病人所接受的照護及其成果進行量化的測量,可以做為偵 測、評估及改善醫療照護的品質與適當性的工具。

品質指標可以對於醫療照護的品質提供一個判斷的標準,也可以當作一種統 計的工具,以能客觀的、非推斷性地監控、衡量醫療院所的表現(performance)。

而品質指標雖然不針對現狀提供一個標準答案,但品質指標可協助指出醫療院所 目 前 可能 的問 題, 或對 於良 好 的 品質表 現 給予肯 定(Campbell, Braspenning, Hutchinson, & Marshall, 2003)。Gagel (1995)探討美國健康財務署(HCFA, 2001 年 改名為 CMS, Centers of Medicare& Medicaid Services)的 Health Car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HCQIP) 也提到,指標是 HCQIP 的關鍵,若要透過系統性 的計畫來改善品質,那麼品質就必須要能夠被有系統性地測量、評估。認為若無 法系統性的測量及評估品質,則無以建立系統性的計畫來改善品質,顯見了品質 指標對於品質測量與評估的重要性。

自 Donabedian 提出結構-過程-結果三項品質構面後,量化的研究方法就 成為醫療品質測量的主流,醫療品質指標則是量化研究方法中最典型的工具,其 特色在於可以大規模的蒐集各醫療單位的品質資料,並可進行同儕間的比較(鍾 國彪 & 游宗憲, 2009)。

四、醫療品質指標的選擇

在品質指標的發展歷程中,不同的指標與指標系統持續的被提出,也有研究 針對指標的適用性及指標是否能反映出醫療品質作探討。也因為指標是針對醫療 過程中的特定目標(如:處置的實行率、再住院率)並以數值的方式呈現結果,

無法全面性地反映出一家醫院的醫療品質。因此在選擇醫療品質指標時,需考慮 的原則有幾項:(1) 指標必須是可量化的 (2) 指標應可以被利害關係人如:醫療 服務提供者、第三方付費者、及社會大眾所接受 (3) 指標資料必須易於收集 (4) 臨床的品質指標需與診斷、治療有關。也因為指標無法涵括整個醫療體系的醫療 品質,故須針對研究、分析的主題,適當的挑選所需觀察的指標。

國內在過去與品質指標相關的研究中,吳肖琪 (1999)彙整過去 18 項醫療品 質相關研究所使用的指標,篩選出使用頻率最高的21 項指標,其中使用率最高 的指標為:佔床率、粗死亡率、醫師病床比、院內感染率、醫護人員病床比、剖 腹產率,並依醫院自填數值進行醫院權屬別及層級別之間的比較。李怡真 (2008) 以健保資料庫2005 年之住院醫療費用清單明細檔,分析住院病患整體性的院內 死亡率、14 日內再入院、30 日內再入院進行醫院權屬別及層級別之間品質比較。

黃聖堯 (2001)分別從結構面-流程面-結果面,挑選:住院醫師手術執行比率、

加護病房設備、手術前診斷、手術適當性、平均住院日等17 個指標審視醫院評 鑑是否能改善醫院醫療品質。陳玉寧 (1996)採用了結構面與結果面兩個面向的

指標,結構面的指標,針對人力配置、組織規模;結果面的指標採用了:平均住

指標,結構面的指標,針對人力配置、組織規模;結果面的指標採用了:平均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