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閱讀理解的理論基礎與評量方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閱讀理解的理論基礎與評量方式

壹、閱讀理解的意涵

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係指從文章內容中獲取意義的歷程。

閱讀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是閱讀歷程的重要成分,係指學生 在閱讀文章時,能正確地理解句子及文章意義的能力(Pearson & Johnson,1978)。

Goodman 在 1993 提出閱讀是理解書面文章意義的歷程,讀者 運用本身的先備知識去解讀和推論文本脈絡,藉由不斷的修正與預 測,建構出文本意義,其建構歷程包括讀者、文章與故事背景三者間 的互動歷程(引自洪月女譯,1998)。

貳、閱讀理解的歷程

閱讀的歷程包括認字與理解兩個主要部分,茲說明如下:

一、認字

認字雖是理解的基礎,但它涉及許多基本認知能力的成分,包括 字形辨認(letter recognition)、字音辨讀 (phonetic activation)及字義搜 尋(semantic encoding)(周麗芬,2004;韓孟蓉,2002)。柯華葳、李 俊仁(1999)則認為文字是一種代表某些意義的符號,必須經由三種 途徑來達到識字的目標,分別是:(一)以部件來幫助識字;(二)以

音來幫助識字;(三)根據上下文的方式來識字。

二、理解

以下將 Gagne (1993)、Pearson & Johnson (1978)、Mercer (1997) 等學者的觀點歸納如下:

(一)Gagne 訊息處理

Gagne 將閱讀的分為四個過程:解碼(decoding)、字面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理解監控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茲說明如下:

1. 解碼

解碼 (decoding) 是指在長期記憶中檢索出單字所對應意義 的歷程,亦即識字辨意,解碼分為「比對」(matching) 以及「轉 錄」(recoding) 兩種歷程。「比對」是指讀者看到單字時,就能直 接從長期記憶中檢索出字音及字義,不需要經過發音歷程;「轉錄」

則指看到單字時,必須先把音唸出來,再從長期記憶中檢索出字 義。一般人遇到不會的單字較常採用此歷程。

2. 文意理解

文意理解 (literal comprehension) 係指讀者能根據單字推論 字義,並依照字義之間的關係(如:字序、文法)組合起來形成 一命題。可分成「字義觸接」(lexical access) 和「文法剖析」

(parsing)

兩個歷程。「字義觸接」意指讀者解碼出的文字後,能在長期記憶 中選擇及確認合適的文義;「語法剖析」則指讀者分析句子的規 則,將一些有意義的字組合在一起,以了解其概念。此兩個歷程 必須共同運作,才能理解文字的意義,但若要更深入了解文章的 意涵,則需再做推論理解。

3. 推論理解

推論理解 (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係指讀者對文章的內涵 有更深入的瞭解,此歷程由低到高分別是:「統整」(integration)、

「摘要」(summarization)以及「精緻化」(elaboration)。「統整」

意指讀者能夠發覺句子中所隱含的意義,而將文章中的概念相互 連貫,使文章更具意義。「摘要」意指讀完一段文章後,能夠歸納 出其主要概念與大意,亦為閱讀過程中的選擇、濃縮歷程。「精緻 化」即是最高層級。「精緻化」是指讀者能夠運用自己的先備知識 及經驗,對文章加以精鍊、潤飾、增添等「加工處理」,而超越 原本文章原本的訊息。

4. 理解監控

「理解監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為最後ㄧ個歷程,

是指讀者能「設定目標」(goal setting)、「選擇策略」(strategy

selection)、「檢核目標」(goal checking) 及「修正」(remediation) 來檢視自己是否完全理解文章,監控自己的理解歷程,為一後設 認知過程。

(二)Pearson & Johnson (1978) 閱讀理解層次

Pearson & Johnson 則將閱讀理解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表層文 字理解、深層文字的理解及涉入個人經驗的理解。「表層文字理解」

意指讀者閱讀時能直接從文章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即是「字面理解」;

「深層文字理解」則指讀者需統整完所閱讀的文章,再經由文章線索 的推論出問題的答案,即是「推論理解」;「涉入個人經驗的理解」,

係指讀者閱讀完需再加入個人的經驗與知識基模,來監控自己是否達 到完全理解。

(三)Mercer (1997)閱讀理解成分

1. 字彙發展(vocabulary development):是指以既有的知識、經驗 背景以及從上下文的脈絡中,去理解字彙的意義。

2. 字面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係指能理解文字裡面的意思 以及文章中重要的訊息或概念。

3. 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是指根據文章中的訊 息,再加上個人的經驗、判斷,做出適當的推論,而非直接陳 述文章的文字內容。

4. 評鑑或批判理解 (evaluation or critical reading):即對文章所提 供的訊息,進行個人的評鑑或批判。

5. 欣賞理解 (appreciation):係指是指根據個人的情感,表達出 對文章的情意感受或指出文章中的優美詞句。

參、閱讀理解模式

閱讀理解模式大致可區分為以下四種,茲說明如下:

一、由下而上模式

此模式以 Gough 為代表,係依據行為主義理論而發展出來,強 調閱讀是經由字、詞、句、段落而至文章,由部分到整體的知覺歷程,

因此每一階段的訊息處理若能自動化,將有助於閱讀理解。此模式主 張閱讀係由較基層之訊息開始理解,即文意的理解是建立在認字的基 礎上,重視解碼過程。此模式認為閱讀的歷程是由眼睛注視開始,到 字母的辨識,再到語音的連結而至意義理解,這一連串的過程被視為 是資料導向的歷程 (data driven model)。

Laberge& Samuels(1974) 提出的閱讀自動化理論,提出不熟練 的閱讀者容易將時間花在識字上,而熟練的閱讀者則因識字已能自動 化,所以可以把較多的注意力放在文章的理解上,由此可看出閱讀訊 息自動化的重要。由下而上的模式較適合用來描述閱讀初學者的閱讀 歷程(邱上真、洪碧霞、葉千綺、林素微,1998),係強調技巧取向

(skills-oriented approach)的方法。

二、由上而下的模式:

由上而下的模式(top-down model) 為 Goodman 於 1967 提出,著 重在對文章的理解歷程,不重視識字能力,在閱讀中的重要性以及讀 者的先備知識對閱讀理解的影響。讀者開始閱讀時,就用本身既有的 先備知識來理解或建構文章中的訊息,再對所處理過的訊息加以組織 與推測,最後由後續的閱讀過程去證實其猜測是否正確(引自

Lipson&Wixson,1991;Reutzel&Cooter,1996)。此模式被認為適合於閱 讀能力較佳者及對某特定文章已具備豐富常識及經驗者(邱上真、洪 碧霞、葉千綺、林素微,1998)。

三、交互模式

交互模式 (Interactive model) 以 Rumelhart (1977) 為代表,依據 認知心理學及建構心理學的理論發展而來,強調在閱讀歷程是從下而 上或由上而下等不同層次的處理會同時發生,是雙向的閱讀歷程。讀 者從接觸文章開始,首先受文字視覺刺激,便從從自我的心理辭典 (lexicon) 提取字及詞的意義(下而上模式),同時也會從本身既有的 經驗、知識,來解釋文章的意義(上而下模式),因此閱讀者不僅會 受文章解碼歷程的影響,也會受先備知識及閱讀策略的影響。

Stanovich(1980) 所提出的互動補償模式,強調讀者某一部分的 閱讀缺陷,可由其他的優勢閱讀能力來做補償,亦歸入交互模式中。

由以上的閱讀模式來看,倘若閱讀者的認字不佳或閱讀理解有困難之 時,能教導其有效的閱讀理解策略,應能讓讀者有更佳的閱讀品質,

本研究所使用之心智圖策略教學,便是閱讀理解策略的運用。

四、循環模式

Just 和 Carpenter (1980)也提出閱讀的循環模式(recycling

model)。此模式學派強調閱讀歷程是一種循環而非直線的運作過程。

此歷程是認字解碼、形成命題及統整三因素的循環進行。

研究者在教學現場發現,學習障礙生的閱讀時常在字詞中打轉,

因而忽略了篇文章所要傳達的重要意涵,此種閱讀方式即由下而上的 模式,缺乏由上而下對文章整體的理解能力,而心智圖法可兼顧兩者 模式的優勢,教導學生由下而上,先找出整篇的關鍵字,再用由上而 下,將全部關鍵字依照邏輯順序來完成一整幅心智圖。

肆、閱讀理解的評量方式

為了瞭解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可藉各種的閱讀理解評量方式來測 得,常見的閱讀理解評量包括選擇式閱讀理解測驗、問答式閱讀理解 驗、自由回憶測驗、文章偵錯測驗、克漏字測驗、重點摘要策略等(蔡 銘津,1995;王佳玲,2001)。茲說明如下:

一、選擇式閱讀理解測驗

選擇式閱讀理解測驗是指受試者閱讀一篇文章後,由閱讀理解題 目中選出適當的答案,其答對的題數即反應其閱讀理解能力。選擇式 閱讀理解測驗的題目依易到難可分「記憶」、「推論」、「評論」三類型

(蔡銘津,1995)。

二、問答式閱讀理解測驗

問答式閱讀理解測驗是由受試者閱讀一篇文章後,根據文章內容 回答問題,評分者依據評分標準計分,所得分數即反應其閱讀理解能 力。問答式閱讀理解測驗題目依答案的性質可分開放式問題及簡答 題。此種測驗所測得的結果不只是理解技巧,亦包含回憶能力

(吳裕益、陳英豪,1993;Joshi,1995)

三、自由回憶測驗

自由回憶測驗是由受試者閱讀一篇文章後,對文章內容所組成的 意義單位(命題)做回憶,回憶的量即反應其閱讀理解能力。自由回 憶測驗的反應方式包括由受試者說出或寫出回憶內容。評分標準根據 Kintsch 於 1988 年所提出的以動詞為主的命題、以形容詞為主的命題 和以副詞為主的命題等方式。此種評量方式的優點在於讓受試者主動 呈現其理解情形,閱讀理解的表現不會受限於測驗題目的內容, 但 受試者的表達能力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且計分較為不易(引自徐芳

立,1998)。

四、重點摘要測驗

重點摘要策略是由受試者閱讀一篇文章後,用少量的字數表達文 章內容的主要觀念,而後評分者依據評分標準計分,所得分數即反應 其閱讀理解能力。此種評量方式可以測出受試者對重要訊息記憶及理 解的量(蔡銘津,1995),但摘要能力是屬於較高層次的技能,對於 年紀較小或學習能力低者無法以此方式評量出成果。

基於上述各閱讀理解評量方式之特性,本研究決定採用選擇式閱 讀理解測驗及自由回憶測驗。因選擇式閱讀理解測驗型式具結構性,

計分較客觀,亦是受試者熟悉的測驗方式。而自由回憶測驗是為了評 量研究參與學生對實驗教材的記憶,以瞭解實驗介入成效。